刚刚朋友圈看到大肚婆侄女开着车,前面开着机车的老公,返回头看她的狗粮,一下让我有了评判、恐惧、委屈、对比的心,一下被拉到三维里面,想着当下一无所有的自己,以后在亲戚面前可丢人了,想着干嘛要离婚,刚刚女儿电话说帮她打车,会觉得以前便捷优越感多好,一下觉察又被人性带偏了,这个人设的编程是多么的厚重,竟然忘了自己被无爱婚姻压制的身体生病,忘了自己对婚姻痛够了才会选择净身出户,忘了离婚后那种精神的愉悦,忘了当下一无所有是在历天劫,这辈子从不缺钱让我生活一直无忧,这几个月不是一直被照顾的妥妥滴,知道当下只是在爆破我的财富通道,觉察根源还是对钱深层的恐惧,又被带偏没有活在当下,在恐惧未来,掐断一切恐惧源头,感恩身体,与自己独处,感受当下胃部不舒服,接纳臣服,告诉它我知道你难受了,我理解你不舒服,给自己送上金色圣光去净化清理,告诉它,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合十]
修行就是在我们的财米油盐的生活中,当大脑给我们带离轨道,我们不是拒绝它,而是掐断胡思乱想的念头,与自己内心深处去和解,当你接纳臣服,接纳每一个面相的自己,与自己去和解,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25岁,多么美好的一个年纪,那么你们都在干嘛呢?也许有人在考试,也许有人还在追梦的路上,也许有人在恋爱,可是我生了个娃

有娃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吃夜奶,肠胀气,熬过了剖腹产后的刀口痛,紧接着迎来的就是哺乳痛,再下来就是抱孩子手腕痛,可是再多的疼痛,当你会冲我笑的时候,真的一切都值得了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你安好,我一切都好[心]
爱你,宝贝

婚姻中,你了解你的另一半吗?

“你了解你的枕边人吗?”

“当然,他的一举一动我都知道他下一秒想要干嘛。”

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首部心理学实验纪录片《幸福实验室》,李银河等老师作为场外观察并解读,用一系列真人实验,展示亲密关系的真谛。

有一集节目组邀请了4对素人夫妻或者伴侣,进行了“箱庭游戏”。这个游戏是把各种微缩的模型摆在沙箱上,通过创造不同的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内心。

游戏规则是,夫妻轮流在沙箱中摆放玩具,自行决定先后顺序,可以进行10-15个回合。游戏过程中,可以一次性摆放一个或者同类型的多个玩具,可以挪动玩具,但是不能把玩具拿出沙箱。可以在一轮游戏中弃权,但是全程不能与伴侣有任何动作、语言、眼神交流。

这个无声的游戏,考验的是双方的默契,以及对共同生活的理解程度。

实验是缩影,却体现了生活中的很多瞬间。我们以为自己的意图很明显了,对方一定知道我们的想法。我们似乎也很了解对方,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都了如指掌。

可实际上,对方并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有一对夫妻,老公温和寡言,妻子喜欢表达。老公是那种希望自己不说,妻子就能做好的人。

妻子则希望,老公多表达,多给他一些空间。

实验开始后,妻子首先放置了一个魔法球,她认为老公应该理解自己的想法。魔法球代表着想象力不受限制,给老公发挥的空间。

老公看到这个球,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只能暂且搁置妻子的想法,按照自己对妻子的理解,去拿了几个青蛙,作为一种快乐的象征,和谐的氛围。

多么像生活中的夫妻!

我希望你放松的表达,我希望你拥有放松的环境。我们都以为了解彼此,实际上对方在想什么我们往往是在“瞎猜”。

还有一对夫妻,沙箱里面有两只怒目相对的动物。妻子率先走过去把狮子放倒,老公又拿过来吊车希望“抢救”狮子。

老公的想法是自己先妥协了,因为他要救这个生气的狮子,老婆把狮子放倒就是在说“气死老娘了”。而老婆的想法是,她把狮子放倒,明明是她先妥协的。

这些小小的游戏,都是生活的缩影。

夫妻两个人认真去揣测,去了解都不一定能了解到对方。更何况很多夫妻早已进入倦怠期,没有心情去琢磨对方的想法,更没有心思去沟通。

亲密关系陷入僵局,往往是从“不懂”开始的。

总是误解对方,并非你所愿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伴侣生疏的?

多半是从他不懂你,你也不愿意去理解他开始的。

两个人从热恋时候的浓情蜜意,到关系慢慢疏离,距离越来越远,往往经历一个失望积累的过程。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夫妻,妻子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老公甩手掌柜什么家务也不做。妻子满腹牢骚,老公也嫌弃妻子唠叨。

最后,两个人都上升到人格攻击。妻子嫌弃老公不负责任,老公嫌弃妻子不可理喻。

但是实际上,是两个人都在用固有的行为模式来对待伴侣。

固有的模式,指的是个体与养育者的客体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影响他日后的生活。

比如,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没有体会到足够的信任感,他们不断情感受挫,将来就很难信任他人,也很难信任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的关系。

一对夫妻成立家庭后,往往会认可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模式。如果女孩的妈妈经常向她倾诉的是:你爸爸什么都不干,这个家全靠我一个人。

那么,女孩就会对“懒惰男性”这个群体产生敌意。结婚后老公只要有一点点倾向于爸爸的行为,妻子就会认为老公和爸爸是一类人,而自己和妈妈是含辛茹苦为了家庭的女性。

我们不愿意去了解对方,往往是因为内心早就已经给他们下了定义。

或者把伴侣等同于我们的父母,或者等同于他们的父母,就像电影《婚姻故事》中,夫妻两个人吵架最激烈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话是:你跟你爸真像!

我们对婚姻的理解,对伴侣的认知也许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认知,投射给了伴侣。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攻击,让伴侣紧紧锁住内心的大门,他走不出去,你也走不进去。

未必是你们有错,只是生活太难

经历了一系列的失望,或者生活的重大挫折后,我们不再对伴侣抱有幻想,也就更加难以理解他们的想法。

但是实际上,这未必是你们两个人有问题,而是目前有共同的难关需要你们渡过。

我们站在事情里,看不到事情的本身,就只能以为是对方这个人的问题。

《幸福实验室》中,有一个妻子因为父母背负债务问题,早上四点就要出门工作,晚上十一点才回到家,第二天四点又要去工作……

用过的碗就在水池里,没有人会去刷。

妻子的想法是即使老公不用承担她父母的债务,但是至少应该在生活上相互扶持。老公是觉得妻子的焦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那个没有人去刷的碗,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两个人谁也不去理解对方的想法,也不去说自己的想法,只能在自己的思维中,给对方下一个定义。

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两个人沟通出了问题。更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经营关系。

就像妻子说的:我回来只想睡觉,谁要跟你去谈人生,谁要跟你说我今天被谁的话刺痛了。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根据我们一天的日程,做一个“精力预算”。我们按部就班的生活,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大脑和身体都能得到休息。

可如果,生活时常超负荷进行,那么我们“预算”就会被打乱,长期的打乱不仅是身体的负荷,也是攻击性的积累。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有无名怒火想要发泄。

攻击性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就只能去寻找看起来“好欺负”的人,也就是我们的伴侣、亲人。而这种随意发泄,也会破坏关系。

抑或者,找不到发泄的对象时,干脆不发泄,把攻击留给自己,把自己内心的大门关上。

在艰难的时候,我们总期待伴侣可以懂自己,可以做我们的理想父母甚至心理治疗师,但是迎接到的更多的是伴侣给予的失望。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两个人走向防御,走向僵局。

《幸福的婚姻》一书中指出,陷入僵局的几个迹象,如果有以下的特征,说明你们在共同的困难面前,让关系成了困境的牺牲品:

你总是觉得自己被伴侣拒绝;

你们总是谈论冲突,却毫无进展;

你们开始坚守自己立场,丝毫不退让;

交谈的时候没有幽默或者情感,甚至开始诋毁对方;

互相诋毁让你们更加固执,更加偏激,越来越不愿意妥协;

最终,你们在感情上疏远了对方。

近7成的夫妻矛盾永远存在,
却不影响关系

互相不理解,带来的婚姻问题太多太多。

由于冲突的存在,由于共同的困难很多,我们早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可爱的人,把伴侣变成了一个不值得爱的人。

婚姻中69%的冲突都是永久性的,它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自于我们早就建立的客体关系。

尽管永久性冲突客观存在,却并不影响有的人婚姻的幸福。

只要我们愿意表达出来。

就像上面提到的“不刷碗”夫妻,老公被逼无奈怒吼着问妻子:你到底要怎么样?

妻子说:你来抱抱我。

老公过来抱抱她之后,她内心其实在想“有什么用!”但是,日后每次这样的情况,老公都会来抱抱她,十次,二十次……

虽然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她觉得自己被看到,被关注,自己偶然说过的一句话被对方这么重视。感受到了被爱,也就不再在意冲突。

只要我们愿意去接纳对方。

另一对夫妻,老公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咨询师问他,你是不是对规则有自己的看法。

很难得,妻子笑着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家不让带打火机,他就身上装三个,让人家拿走两个。

妻子是一个喜欢计划的人,老公是一个喜欢打破计划的人。慢慢的妻子也不再计划,坦然接受生活的惊喜。

这样的伴侣很难得,因为她们愿意与冲突共处,愿意以一个轻松的方式接纳伴侣的不足。

而我们去理解对方,去表达自己,目的往往也是如此。

有的时候对方并不一定有问题,只是我们自己不能够接纳。我们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投射给了对方。比如我们觉得不遵守规则是不被接纳的,对方不遵守规则也不能被接纳。

我们带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可对方也带着他们设定的剧情,既然走到一起,那就要共同建立新的关系模式。

不管是对待伴侣,还是对待生活中的其他人。

放下戒备,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多一些接纳,多一些理解。

只看自己这一面,不看别人的角度,那是小孩子的思维!

- THE END

-

·本文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作者妙黛有言。 https://t.cn/Rx1Wdi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能确实有热死人的天儿的功劳吧:)p3-下了称数开始涨,感觉这数才真实p4-狠狠锻炼为连吃几顿大餐做准备p5-从成都旅游完回家称,说我是去吃的谁信啊p6-逐渐开
  • #扫文记录# 《彼得潘玉辛德瑞拉》by徐徐图/ 娱乐圈/直扳弯王氏三兄弟系列很早就听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没打开看,最近看文不想动脑只想看点轻松搞笑的就找到这本
  • 软软不允许还有人没吃到这么好吃的罐罐蛋糕,好看又好吃,口感超绵密软软特意去查了他家的产品,他家真的把预算花在了工艺与配料上,新西兰进口动物奶油(0反式脂肪酸);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
  • 大一新生群qq名为“0117怎么你了”的设艺院新生在群里说:我真的不明白什么江浙沪独生子女概念是怎么火起来了,就像我本人吧,我爸爸是做生意的,所以他那些客户每次
  • 十八年后,白蛇要找吐汤圆的小孩,南极仙翁对她说:“西湖边有一个最高又最矮的人,那就是他。刚刚跟朋友打算去男模馆我一脚油门就赶紧回去了,但是那个男模馆太多人了我就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阳光信用每日一善#[微风] [微风]#阳光信用# [微风]是永恒不变,勿忘无悔的爱,这种花非常适合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爱情义无反顾,只
  • 确实很好吃,咖喱味很浓厚,但是不辛辣,感觉里面还加了黄油,微甜还有淡淡的奶香味,鸡肉也很嫩,一口鸡肉一口蘸满咖喱的面包,很满足[馋嘴]咖喱牛腩同样是咖喱做的,这
  • #沈泉锐RICKY[超话]# 再想提醒大家一下,都别上那些在单一一个队友家下单的allin车了,先不说中输的问题,你真的不知道他们这些车主在这之前有没有骂过ri
  • 每天的日子似乎都是重复的 尤其是有了崽崽之后 好像每一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点需要做固定的事 今天突然一想 怎么竟也过了九个月 重复却不枯燥 总有期待的事和意料之外的
  • 当随着与业主交流,迷雾吹开,这个家的内核是,如何把时间拉至无限延⻓到几乎让空间一直停留在——既能从容⻩昏把酒祝东⻛,也能满船清梦与友共星河的微醺。作者逻辑和时间
  • 之前认识的宝怎么称呼我都可以[心]比较健忘和低浮上,不喜欢吵架,近期才开始转来微博,很喜欢碎碎念和发日常杂食并且喜欢端水,很爱玩水,秉承 《没有不好吃的饭只有讨
  • 我总是事无巨细喜欢分享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给我的ang,比如屁屁今天不肯好好吃奶一直折腾我我都要崩溃了;今天点的哪一家奶茶真不错;我同事又跟我说了学校的什么什么八卦
  • “或多病疾”:或者常常生病,或者去做工、做生意,或者想法子得到一点钱,以为够几个月的生活,孰不知就生病了。“睡梦之间”:或者在睡觉的时候,或者作梦的时候,“多有
  • 作为吴冠中的爱徒,这位在海外游走多年的艺术家借此展首次在国内全面的将自己的艺术成果呈现给大众,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吴冠中的爱徒,这位在海外游走多年的艺
  • 我从来不会骗人,因为我觉得你这个男人说我骗你可能你身边交的都是骗子才这么说!所以你也不相信我的话,那你就不要交我!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好累好累,好饿,睡啦睡啦,晚安 在家见好朋友+和好朋友一分钟800人/和弟弟妹妹们视频相见/听蝉鸣和鸟叫/冷得穿奶奶外套/拥有百宝箱冰箱/穿着外套裹睡衣➕被我弟
  • 孩子出汗多、瘦小不长肉,1个经典方气阴双补这和孩子气虚不能固摄津液有关,平时孩子出汗多的时候,没有重视补气生津,久而久之,孩子气阴两虚、体质逐渐变差。 我专攻脾
  • 第二季什么时候播啊,璟给小夭画饼的时候说:十五年,不要让别的男人住进你心里。可我怕一不小心,你会走进我梦里,而你……绝不适合出现在女孩子的梦里,那只怕真的比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