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https://t.cn/E4fPY0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无为”者,圣人之为,为之于道,为之于理。常人之为,为之于名,为之于利。为名利者,乃是有欲之为。圣人无私之为,不用心思安排,虽无为而却能自然成就;未尝劳力,却能自然入妙。这是因为圣人之心体虚静,圣人之德性浑厚,不生逆料之心,不起将来之想,以无为而为,人不能知其为,不能见其为。因圣人之德广大悉备,所以能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能合自然之道,所以能“为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文中所谓“为无为”,盖是此义。

“事无事”,是说圣人之事与常人之事不同。圣人之事,是为天下之公事,其事远大,其理幽深。常人之俗事,多是天下之私事,易见易闻,易得易失。圣人之心迹无所留碍,事之来,随机而应,不起事外之念;事之过,因其已过而忘之不留。无论好坏,皆不存固我之想。如此,虽然人身终日在应事,而实际却无事存心。若以有心去应事,则私念必起而心愈累,心愈累则事愈多,都是自己在找事寻事。故前辈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自然客观规律。世事无偶然,都是因果在循环。

圣人凡事顺天道规律而行,不违心背理,顺其自然,故常能处于“事无事”的无为之中。常人不识阴阳,不明天道之理,私心用事,尘事缠扰不断,终日陷于烦恼之中,损性耗命,难于解脱,此乃世人之苦也。

“味无味”,世间万物皆有味。但味有真伪、浓淡之别。圣人之味与常人不同,圣人以道味为味。“道味”者,以淡泊清纯为味。道味是世人“不味”之“味,其味有益而无害,其中之妙,世人不能知;其味之理,世人不能得。

常人以世俗之味为味,贪名逐利,纵情恣欲,花天酒地,以七情六欲为味。情欲之味,趋之者多,逐之者众。贪味愈浓,失味愈多。其味毁败性命,有害而无益。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lǐ甜酒)”之训。故圣人舍世俗之浓味,味世间无味之道味。

“道味”口不能咀嚼,全在心中领会品尝,积之日深,身心内之涵养自妙。味之久,则天理自明;味之深,则人伦自立;味之纯,则尽己尽物无所不融通,无所不一贯。常人岂能品此无味之味?文中所言“味无味”,即是此义。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上三句“无为”、“无事”、“无味”,皆是顺其自然之道,不立己见,因感而应,不起我心的结果,是一种自然无为的先天状态。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说如果有人强加于我以怨恨,无论此怨大小或多少,我皆以善待之。虽怨在彼,而我心不起波澜,以宽容之德回敬之,不怨不恨,泰然处之。这种“以德报怨”之心,人必以德而感,这种德性的无形力量,必然会在默然中使矛盾彼此相化为无事,其怨顿消。这便是“报怨以德”的妙应。

如果别人对自己生起怨心怨言,便起报复之心,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一来一往,无有穷期。别人报我以大小,我必报之以相称,则大小之念即起,多少之心即生。报怨的心念既生,阴魔刀马立即蠢动,报复之心迭起,别人报我的怨气更甚。怨怨相报何时了?此种怨恨心一起,立即产生大量毒素、干扰素,负载着恶性场信息,必然作用于别人。伤害别人的心身,最终必伤害自己的心身,两怨相报,两败俱伤。假若如此,不仅历史上所结的怨业未了,反而造下新业,结下新怨,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

人与人之间,当以宽厚和善相待,忍字当先,忘却可怨所怨的人与事,报以无怨之善德。对可爱者,仍以爱施之;对可亲者,仍以亲遇之。无论别人待我是善是恶,我皆报之以德。虽以德善对待一切,心中却空空洞洞,无所留滞。人的德心皆具有能量场,施人以善恶,别人于千里之外皆可以感应而知。若自己心中坦荡无事,在人亦可感而化之,其心亦会归于无事。故曰“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有德之人,怨尚可以以德去报,何况有德于我者,更应加倍回报。人施我之德,则我以德报德,无人不可乐,无人不可感。以德去化天下之怨,必能化为无事,与万民同心而无为。

修道之人,广有容人的心量,不仅能“以德报怨”,更应知恩报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报天地养育之德,报父母生养之德,报众师救度栽培之恩,报万物相助相佑之恩,报一切帮助过我的人与事之恩,做一个有良心的知德报恩之人。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
此八句是在示人:凡有为,凡有事,凡有味,皆不可先入于难,不可先求于大。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天下之事有难有易,有大有小。凡遇难事,应先从容易处做起;欲作天下大事,必先从细小处着手。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此乃事物生成的自然客观规律,亦是处世用事的必然法则。

“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圣人洞晓自然规律,故治理天下先从细微处着手。圣人心存好生之德,谦卑处下,故能小中见大,难中见易。顺自然之理,随事顺势,随物处宜,不为不可为之事,不牵强难为之事,一切皆是“无为而无不为”。凡“所为”,皆是“不得已”而为之。

世人不明阴阳之道,不知隐显同观之理,故凡事贪大求多,先难后易。始作于难则必难,始作于大终必小。假若违背这个自然规律,终必碰壁。所以圣人由微至著,积小成大,遇事从优而为之,先明机微而后事。以谦让自守,以虚心自立,无为而为,不作为难之事;无事而事,不立为大之心。所以“为无为”,“为”而无不成;“事无事”,“事”而无不就;“味无味,“味”而无不自得。到此天地,其小何患不能成其大?其难何患不能成其易?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此四句正是论说人们常犯的先入于难、先求其大的通病,以警戒世人。
人之在世,言出于口,不可不谨;身之行事,不可不慎。言若不谨,言多必失。事若不慎,其事必废。此所以大小、多少的怨恶,自此而生。难易得失之患,自此而起。

浅陋之人,多是言不真诚,意无一定。只图妄夸大口,妄自轻诺,以言语轻许于人,到时不能实现其诺,事至不能实践其言。言行不能相顾,所言无着落,结果失信于人,反遭人怨。此即为“轻诺必寡信”。

所谓“轻诺必寡信”,事之将行之前,不思前后,不虑始终。不顾头尾相接,不知事之轻重,不审事之可否。以为天下万事皆任我作,无时不可随我之便。这种以“多易”之心,轻忽浅躁,不知事之机微,莽撞鲁钝,往往使可行之事而成为不可行,使能成之事成为不能成,图多易反而变多难。故曰“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圣人凡事不敢妄进,图难于其易,先难而后易;为大于其细,知易而守难。犹难之难,以不难而似难,这样才能使难变为不难。圣人遇事谨慎,以易作难,所以虽至难之事,终不足以难住圣人。此即“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之义。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示人要立德务本,明理知法。若能以道为本,无论处世做人,无论修真证道,终无难事也。
人生在世,生死之事,性命之微,皆是至大至难之事。但世人却颠倒行事,置生死性命之大事于轻忽,却视纵情贪欲之事为之大,其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实是可惜!若能明理向道,立志修真,向五行不到处,向父母未生前,去妙悟生死之源头,即能见元始至尊,勘透本来面目,入于黍珠之内。非有什么工巧,亦并不费其力,只要炁合元初,自然可入玄妙。

修真之人,惟重一个心字,凡事图难先从易始,作大事先从小事做起。身处红尘,尘中脱尘,火中栽莲,修心炼己,刮垢净心,消受业障等等,皆是不易之大事,故当从日常中之“易”处着眼,从身边“小”事做起。天长日久,必积沙成塔,积小为大,累少为多,移难为易。如此,无为无事,而事必无难易之别;以善德尽己尽人,而善恶不萌,即入于无善无恶之境。即或有不安之萌动,能从未兆时即谋制之,自微脆处破散之,就会无事而安。到此天地,心性至诚之理,无所而不往;无时无事,不是中正之道。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无为不可成,无事不可就,世间又有何事足以难我乎?
众人为有为之事,圣人为无为之道。事者,所为之条件也。天下之事,就形器之体而言,其形必有大小之分。就物之数而言,必有数量多少之别。人心之分别,恩怨之生起,皆是产生于物之大小多少。人心最难忘者,就是一个“怨”字。得物多者大者便生喜心,得物小者少者便生怨心,畏大侮小,贪多图大,这是人心的通病,所以人心欲壑难平,其理亦在此。

大道之妙,非形非数,无怨无恩。圣人与大道同体,没有恩怨之心,犹如宝镜高悬,物来则照,物去则空,明体不亏,真光不昧,随机妙应,应之无情,无可无不可,无动亦无静,此便是圣人“为无为”之妙处。

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为天下事非为不成,非执不留。故常与祸争胜,常与物生赘(zhuì)。事之微妙已显,不知顺其自然,所以事终不成。故有为则生事,有事则劳心;为而不为,则事亦无事。圣人能致虚守静,反繁归简,虽纷纭万变之事现于眼前,犹如观掌中之果,如视手中之纹,莫不洞见其始终,莫不了知其本末,此便是圣人“事无事”之妙处。

“味”者,所为之理趣也。天地之至味,敛之于身心,而无不咀嚼,取之而不可竭,用之而不可穷,服食于终生而不可去,惟默而识之,不能以言语形容。犹如哑人食蜜,惟独哑人自知,别人不能知也。此便是圣人“味无味”之妙处。今日闻经之上士,若能了悟此三者之妙义,则万事俱备,无事而不圆通。

本章还论述处事必须慎其“始”,从开始易处着力。故河上公名之为“恩始”。
“慎其始”正是“为无为”之义。吴澄在《道德真经注》中曰:“所以得遂其无为者,能图其难于易之时,为其大于细之时也。天下之事,始易而终难,始细而终大:终之难起于始之易,终之大起于始之细。故图之、为之于其易细之始,则其终可不至于难,可顺至于大,而不劳心劳力,所以能无为也。若不早图之、急为之于其始,则其终也,易者渐难,细者渐大,心力俱困,无为其可得乎?”
此章文中所言,皆是自然辩证之理。“事之大小”,实则是言心之大小。凡事开始处于细小之时,心不敢自以为大。事虽已大,心亦不可动,始终能处微处小,如此才能成其大。“轻诺寡信”、“多易多难”等句,看起来好象是言事之难易,实则是言心之难易。“始多易者终必难”,故圣人临事开始之时,虽处之于易时,而心犹难之,始终不敢轻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所以终无难也。

《《信心铭》浅译吧——百度贴吧》原文: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浅译:
修行开悟见性(佛的智慧,果位,最高成就)并不难,只恨拣择(生死涅盘,众生与佛,烦恼与菩提观念的区别和欲望)。只要摒弃观念的憎厌和喜爱,就可立即开悟见性(至道)。认识不清即有差误毫厘,与见性(至道)就是天地之隔。
原文: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浅译:
若欲达到至道,不要存有顺(喜爱)逆(憎厌)。不顺(分别心)相争,就是心病。
不认识(莫存顺逆)的要旨,徒劳安静(安心)。
原文: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浅译:
圆满无缺(人的本心),不增不减。重由(分别心)取舍,所以不如(与法性不相应)。
原文: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浅译:
不追逐可攀有缘(六尘),不执住著压抑的空(顽空)。
一种平等心的境界(无分别,对立。空有不二),泯(分别心消失)然自(有)不存在。
止动(分别心消失)取静(平等心),止(执著分别心消失)更弥(更加充满)动。
原文: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浅译:
唯唯诺诺停滞两边(分别对立),宁可知道一种(不二法门)。一种(不二法门)不通,两处(分别对立的两边)是不能清楚认识。
原文: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浅译:
排遣有而生新有(执著排有,有还在),追求空而不空(执著作空的概念)。
原文: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浅译:
过多言语过多思虑(妄想分别就多),反而(与人的本心)不相应。没有言语没有思虑(没有妄想,没有分别),(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的至道境界)无处不通。
(无取无舍,绝言绝虑)归根(人的本心)就得到至道,随着现象观照就失去人的本心(至道)。只要片刻回照根本自性,胜于前面所说空忍(顽空)。
前空(从有到空,从空到住空)的转变,都是分别心之见。
不要用企盼至道(佛性),只有止息(分别心)之见。
原文: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浅译:
分别心不住,警慎防止妄想。才起分别,纷扰就迷失人的本性。
原文: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浅译:
(分别心)二边没有归于统一,统一也不守住。统一心不存在,认何佛法无用处(妄想分别心就迎刃而解了)。
没有统一心无咎,佛法就不存在。没有生灭、没有统一心(至道的禅境)。

原文:
能随境灭,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浅译:
能(分别心,统一心)随着(外部缘)境(六尘)而生灭,(外部的缘)境是随能(分别心,统一心)察知变化而沉浮。
(外部缘)境隶属于能(分别心,统一心)的变化而显现,能(分别心,统一心)是由于(外部缘)境情况,产生种种妄念。
原文: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像。
浅译:
要想知道两段(能和境),开始就是一(无量、无边、无限)空。一空跟能和境一样,含融大千宇宙万像。
原文: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寛,无易无难。
浅译:
没有精粗(无分无别),安宁住偏袒(不平等心)。佛道体宽(无所不在),没有难易(分别心)。
原文: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心入邪路。
浅译:
小见(见小识浅,固则其见)多疑(分别心),欲速不达。抓之(统一)失度(落入两边)。心入邪路(无平等心)。
原文: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沈昏不好。
浅译:
原本就存在的自然(人的本 心),体(佛心)无需去住(不生不灭)。任其之性(人的本心)才能合乎佛道,自在没有烦恼(无无明)。系上妄想之念就不符合人的本心,烦恼分别多了。
原文: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浅译:
既然没有费心劳神(妄想、执住)外求(佛道),又怎么会有厌恶和喜欢。若想达到至道,不要厌恶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原文: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浅译:
不受六尘扰乱就不厌恶,依旧一样受正觉(平等心)主宰。开悟的无为(不住两边),执住的自缚(分别心)。

原文: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浅译:
佛法(是空性,不可执住)平等无差别,万法是本心(无形无相)显现的万相,不可妄想分别爱著(执住)。让人的本心起妄想心,果然大错特错。执住的会产生寂静和散乱,开悟的无好恶(平等心)。
原文:
一切二边,妄自斟酌。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下。眼若不眠,诸梦自除。
浅译:
所有执着的二边,都是自身妄想分别心形成。分别心所浮现的梦幻都是虚妄不真,又何必追求分别。得失是非(原本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时放下。眼若不眠(字面释为:睡觉前还没合眼。实义:具有平等心),诸梦(妄想分别心)自然没有了。
原文:
心若无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浅译:
心如果没有分别,看到的一切都一样(统一心)。若一样就体味到根本的玄奥(禅境),自然忘缘(无妄想执着,平等心)。一切事物都能齐观(统一心),归复自然(融化统一心,回归自然)。消掉妄想分别心的因素,到达无可比喻的境界。
原文: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浅译:
要停止动乱的心根本无动,就停止动乱的心都没有了。动和止两个相对两边不存在,统一心怎么会有呢(禅境)。俢行到见性至道,是不按世间规则来衡量的。显现的是平等不二的心,所有作为都是无自我执着心。亲证佛性没有认何怀疑,达到了见性至道而不违佛法的禅境。

原文: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浅译:
俢行中一切(包括佛法)都不留,没有什么(般若也一样)可记忆。虚明(自观自在)自照(自在自观),不用劳累心力(我觉故我在)。不可思量(人的常识以外)处,体悟到的圆境(法界的实相)就难以测量。真正像这样的法界(空而无我),亲证到既无他也无我(故生佛平等)。要急于和佛法相应,相应的本质只言不二法门。不二皆同(天地万物皆是相需互动的关系),无不包容天地万象。
原文: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极小同大,妄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浅译:
十方有智慧(般若)的人,都由这门入真如法界。宗旨不是短促(无始)延长(无终),信念万年(一直下去)。极小(肉眼不见)同大,没有境界。极大(不见边沿和表像)同小,看不到边表。有(实是因缘,因果的表像)就是无,无(真如即法界)就是有。如果不是这样,一定不能执守(我和法,有和无,大和小,常和断)。一统一于一切,一切含量于一。但能够达到如是观,还忧虑入禅不成。无心就是没有分别心,平等心就是信心。佛法是言语不能表达的,不是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本毕竟如此。https://t.cn/EyVVvky

人生若冰:40岁以前,我们听到的总是这个结婚,那个生子,这个升官,那个发财...人生好像有无限的可能;40岁以后,我们听到的总是这个得病,那个逝去,这个父母不在了,那个出现意外了...人生好像充满了凶险。知天命的年龄,都经过了,一个问题总是萦绕脑际,人生的历程到底是什么?感觉人生就是一块冰,无论你是可乐里的那块,还是北太平洋里的冰山,都曾经以自己的姿态装点和影响过世界...到最后,都一样会消融成水。冰,本来就来源于水,只是因为气候、区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状态;人生,亦是如此,慢慢成长,逐渐消融,化作尘,归于土。冰、人生、万物皆是天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短暂现象。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万物皆是因缘而生,缘散而灭,不来不去,无垢无净。 历程中,尽量去庄严这个世界,便已是无悔无憾的人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申请曲 "太阳升起前的凌晨最黑暗。【第三届 ヴィジュアル系 春晚】✨V系 ALL NIGHT✨它来了它来了!
  • 不管5年ぶり,还是8年ぶり,还是the last long interview的,还要再看个无数遍唱快歌时,小动作真的很多,好厉害的互动感;白金席自不必说,袖附
  • ”程母见季颜不像开玩笑的样子,立刻就炸了,“你个不要脸的狐狸精,勾搭我儿子,欺骗我儿子的感情,现在说甩就甩!程母却不管不顾的撒起泼来,“别说什么婚宴了,我今天来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柳智敏[超话]##湛蓝少女柳智敏# 230730【图片】官推更新柳智敏相关aespa ‘Better Things’➫ 2023.08.18 0AM (KS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你只有一次机会,不要错过一鸣惊人的时机~,高中时我可以说姆爷的歌可以说是拯救了我亦毁了我,多年来忍受的体制化折磨早已让我麻木不仁,我常常就是那种美剧里的书呆子总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宝宝起名:轻颦双黛螺的女孩名字 ★留下姓氏 + 性别 = 赠名 垂思 伊华 言珍 北柠 于瑾 朵持 成苒 紫媽 可久 绮菱 卉偲 若棉 梓玉 可柠 娴雅
  • 2023年新生儿好名字大全 紫真、紫彤、思语、筱诗、淇晴 洁媛、雅昕、静影、语薇、可颜 祖语、乐媛、畅曼、菲甯、寄雪 禾丝、晨萱、缇莹、悦淇、静卓 思雪
  • 今天刚刚也有看到一些pk数据,我们家真的要团结一致才能赢过对方的人数多的优势[泪](插一句抽到了这个小卡冉冉太美啦!是第一次发帖,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规矩,还见谅啦
  • 12:06:38——【#市场主线#:AI概念股全线回调 关注后续资金回流强度】在端午小长假的节前避险的效应的作用下,今日市场延续回调整理态势,其中创业板中低开低
  • 创意驱动特色文旅出圈张衡博物馆开发的张衡铜像、张衡像纪念章、地动仪模型等文创产品,一路走俏,深入市场欢迎;南阳市博物院和南阳三色鸽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舌尖上的
  • 前段时间就想发的一个微博总觉得自己不够冷静但现在想想还是要发一下教师这个行业,说有幸福感是真的但那种悲哀感我真的是第一次有 跟家长的关系,我总单纯的以为可以相
  • 小气的,真好意思,别人挣得都是辛苦钱,一月三千块都没有挣到过的,花都没花过的,就只知道要别人大方点,付出点,我们的辛苦钱是挣得非常多得用不完,还是怎么着啊,要真
  • 把喜欢的人介绍到一起~做成更有趣的事~让世界更美好7.苦手:记住舞蹈动作/上午起床/看男团选秀/低音开很大的一切活动8.IP:哈利波特/迪士尼(大家快约我!#D
  • 盘面上,消费股全线活跃,其中食品股大涨,熊猫乳业涨超10%,麦趣尔涨停;白酒股震荡反弹,中锐股份涨停,金种子酒涨超5%;零售股继续强势,中央商场、人人乐、国光连
  • 一、目光1、中船系昆船智能,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船汉光,中船科技2、ERP概念赛维时代,鼎捷软件,汉得信息,金财互联,启明信息3、黑色家电海信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