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名达:目录学参考书目】
姚名达(1905—1942),字达人,别号显微,江西兴国县人。曾帮助梁启超编辑整理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论著。后先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江西省立赣县中学(赣州一中前身)、国立中正大学等机构。出版了《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年表》《中国目录学史》等论著15种。

必须阅读者
1.《汉书艺文志》—卷 班固编 汉书本 商务古书源流本

《汉书艺文志补注》 王先谦补注 汉书补注卷三十 坊本

《汉书艺文志条理》十卷 姚振宗编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 浙江省立图书馆稿本

《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 姚振宗补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 浙江省立图书馆稿本

《汉书艺文志姚氏学》 姚明晖著 姚明晖自刻本印本

《汉书艺立志讲硫》 顾实著 商务印书馆本

《汉书艺文志考证》 王应屈著 玉海本

2.《七略别录佚文》 姚振宗辑编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

3.《七略佚文》 姚振宗辑编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

4.《七略别录辑本》 马国翰辑编 玉陀山房集

5.《七略辑本》 马国翰缉编 玉陀山房集

以上四书,系采录《七略》佚文而成,以姚书较晚出。可考见者,除班志外.所赖者此四书而已。

6.《七录序录》 阮孝绪编 广宏明集中有四部丛刊本

阮氏《七录》之编置,较当时诸家均善.惟原本已佚,所考见者,仅此书而已。

7.《隋书经籍志》四卷 魏征等编 隋书本 八史经籍志本 坊本

8.《隋书经籍志考证》十三卷 章宗源著 湖北崇文书局本

本书只成史部一种,内容甚为精详。

9.《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二卷 姚振宗著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

10.《隋书经籍志纠谬》康有为著 收八《新学伪经考》

《隋书经籍志》于学术源流分类方法,均能白成一家,为中国正史艺文志中之善本,可与班志颉颃。

11.《旧唐书经籍志》二卷 刘熙等编 《旧唐书》内

此书系根据毋燛《古今节录》,开元以后之书籍,即不著录,惟以“不欲杂其本部”以自解,为正史中体裁最劣者;惟以毋氏成法,尚多遗留,为研究毋氏所必读。

12.《新唐史艺文志》四卷欧阳修编

13.《通志艺文哈校雠略》 郑樵著 浙江图书馆本

是书对于前人,多所纠缪;对于目录学亦多发微,治目录学者必备之书。

14.《崇文总目辑本》十二卷 王尧臣等辑 四库全书本 钱东垣等辑释本五卷

《四库全书》提要谓:“今观其书,载籍浩繁,抵牾诚所难保,然数千年著作之目,总汇于斯,百世而下,藉以验存佚,辨真赝,核同异,固不失为册府之骊渊,艺林之玉蒲也。”与《郑志》并看,所益尤大。

15.《郡斋读书志》五卷《内《附记》一卷》《后志》二卷 晁公武编海昌陈氏原刊本 又二十卷 附记二卷 长沙王氏刊本

晁书附志为赵希牟辑,晁书经部分十类,史部分十三类,子部分十六类,集部分三类。《四库提要》谓子部缺五类。(见陈刊本卷三下十五页)王本间有补入,每书均有解题及著者略历,每类前并有小序。二本以王氏刊本较确,至其不同处,可参阅王氏原序。

16.《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 陈振孙著 四库全书本 浙江覆聚珍本

清《四库提要》谓“以历代典籍,分五十三类,各详共卷佚多少。撰人名字,而品题其得失。”与前书向为冶目录者要侠。马氏《通考》即据此二书而成《经籍考》。

17.《遂韧堂书目》尤褒编 四库本

是书分类较别书稍异,为宋人目录之较古者,为吾人考订时所必备。

18.《文献通考经籍考》马端临著 浙江图书馆本 通行本

是书系根据上列两书而增广之,并旁及其他。体例甚属详富。

19.《国史经籍志纠缪》六卷 焦竑著 粤雅堂丛书本

是书四库虽不著录,然其论说多有发人所未发,亦可供吾人研究。

2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永瑢 纪昀主编 通行本 万有文库 初刻本

21.《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永瑢 纪昀主编 通行本 鲍廷搏刊本

前书有总序小序并有题解,详述其源流及其存没,并述及其分并流变。后书总序小序概行删简,解题亦较前简略,间亦有不同处;不但为治目录学者所必备,井为研究国学者所必备。

22.《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五卷 (亦名《孽经室外集》) 阮元主编原刊本 坊刊本

是书可供前书之遗。

23.《天禄琳琐书目前编》十卷 长沙王氏刻本 四库全书本

24.《天禄琳田书目后编》二十卷 彭元瑞编 长沙王氏刊本

上二书对于刊刻时代收藏姓名考证极为精详,为考订家必备之要籍。

25.《汇刻书目》二十卷 顾修编 千顷堂本

是书可供吾人编丛书时参考。

26.《经义考》三百卷 朱彝尊著 浙江书局刊本

27.《经义考补正》十二卷 翁方纲补正 粤雅堂本

28.《古今伪书考》 姚际恒著 通行本

上三书对于古书考证颇详,于吾人编目时应用颇广。

29.《书目举要》 周贞亮 李之洞编 南城宜秋馆刊

30.《书目长编》二卷 邵瑞彭等编 北京资研社刊印本

32.《书目考》十二卷 刘纪泽著 坊刊本

32.《书目举要补正》六卷 附录二卷索引二卷

上列四书,为书目之书目,吾人必须备阅者。

33.《校雠通义》 章学诚著 通行本

是书对于校雠学,其多有发明,为过去校雠中之名著。

34.《阅藏知津》四十八卷 释法云编 万有文库本

是书为佛教目录中最易得之书。

35《道藏目录详注》四卷 白云謣注 四库全书本

是书分三洞四铺七部,七部之中又分十二细目,以千字文为次,一字当一函。每条亦各有解题。

36.《道藏辑要总目》 蒋元廷编 守一子校正本今刊

是书为检阅道藏之要籍。

37.《书目答问》 张之洞著 通行本 万有文库本

可供浏览者
1.《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 顾怀三补 金陵丛书本

2.《补续汉书艺文志》 钱大昭补 广雅丛书本

3.《后汉书艺文志补一卷考证十卷》 曾朴著 自刊本

4.《后汉艺文志》四卷 姚振宗编 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

5.《补后汉艺文志》二卷 侯康补 广雅丛书本

6.《补三国艺文志》四卷 侯康补 广雅丛书本

7.《三国艺文志》四卷姚振宗编 快阁石山房丛书本

8.《晋书艺文志》四卷 吴士鉴补 自刊本

9.《五代文艺文志》一卷 顾怀三补全陵丛书本

10.《宋史艺文志》八卷 脱脱等编 宋书本 八史经籍志本

11.《宋史艺文志补》一卷 倪灿补 广雅本 八史经籍志本

12.《补元史艺文志》四港 钱大昭补 广雅本 八史经籍志本

13.《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 倪灿补 广雅本 八史经籍志

14、《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一卷 金门昭补 八史经籍志

15.《明史艺文志》四卷 张廷玉编 明史本

16.《读书敏求记》 钱曾著 又《校正》十一卷 章钰校 坊本

17.《开有益斋读书志六卷续记—卷》 朱绪曾编 光绪元年刊本

18.《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续记二卷再续二卷》 黄丕烈著

19.《百宋一塵楼书目》 黄丕烈编 原刊本

20.《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二十卷 邵懿辰注 家刊本

21.《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十六卷 莫友芝编 扫叶山房石印本

22.《铁琴铜剑楼书目》二十四卷 瞿镛编 家刻本

23.《皕宋楼藏书志》—二百二十卷又续志四卷 陆心源编

24.《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十卷 丁丙编 家刊本

25.《艺风堂藏书记》八卷 缪荃孙编 家刊本

是书之条例,系仿汪孙氏书目,分十六类,未入四库之书,并有解题。

26.《八千卷楼书目》二十卷 丁仁编 家刊本

27.《南洋中学藏将目》 陈乃乾编 排印本
本文节选自所著《目录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转引自“史学研究”公众号,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本博删除。

  08积功累德第八(1)
  积功累德第八(1)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里。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著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1)
  积功累德第八(1)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里。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著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駄目駄目[泪][泪][泪]小悟惠惠我们就不看这个了吧[抓狂]啊啊啊啊啊天呐 因为都知道到后面是怎样的结局了 每一步每一帧都基本知道是怎样的内容 知道理子说要回去
  • 为何有此分别,东汉高诱解释说,孟春“蛰伏之类始动生,出由户,故祀户”“孟秋始内”由门入,故祀门”其根据是时序往复带给天地间万物的变化。”此五祀,为后代门神户尉、
  • \n码数:35---44, 专柜新增加颜色,高端版本,专柜一比一,巴宝莉2020秋冬最新厚底运动鞋,采用复古格子、麂皮和皮革制成,搭配突出的弧形鞋底,鞋面%棉,
  • 当我独自一人坐飞机跨越一千公里去见你时,追星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为了见你一面跨越距离克服万难的灵魂碰撞,是在治愈自己,是在追逐自己。——《爱在日落黄昏时》真正不无聊
  • #联通好服务 用心为客户#新疆和田援疆文旅行业网格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致力于不断提升自我,以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百倍用心 十分满意##联通好服务 用心为
  • ②除了房地产还有“它”地方债化债预期下,该板块有望迎来新订单的释放和存量订单的执行,同时大幅度降低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从而带动PB修复,目前行业PB仅1.7倍;③
  • ” ——《汜胜之书》人们知晓了用粪土施肥的妙法,很快就用到了之后的“猪圈”搭建上。猪圈需要经常清理,囤积在圈内的家畜粪便好收集,人们拾粪肥田,就能成功变“粪”为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甚至到他们结婚,说出婚礼誓言的那一刻,方廷宇的眼睛里也写满了情深。
  • 公共网络—债务制度的终结者 第四、五、六、七节:病人与医生病人能否用自己的提货权支付医疗成本?医生能否用自己的提货权支付日常开支?如果可以,智能医疗平台应该是这
  • 除非当地民警能拿出这样做的确凿法律依据来,要不然,民警的行为恐怕不只羞辱了当事人,也羞辱了自己,更羞辱了法治。我们看不懂的是,民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还没有找
  • 其实在大奇瑞的产品矩阵中,几乎每一款热销SUV都能够与家庭旅行的概念挂钩,因此山海L系列在奇瑞系产品中的独特性更多还是表现在了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的加持。一
  • 边下楼我和她说,壮壮还是聪明的,知道在喊它还会回应,圆圆是个小哑巴,别人抱住它,它根本不会叫的。只管再往上走,到了5楼,这傻孩子从6楼下来了[太开心][太开心
  • 4、笑口常开的人笑口常开的人人缘会很好,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你都会有很好的人缘,总是笑颜常开,给人一种平近易人的感觉,这种人和对方接触久了就会产生感情,从而
  • 国内首建TOP级高校资深成长导师的1v1专属学管团队12个月无间隙海量“高颗粒度”专利课件一站式解决出国前到出国后的困扰与难题,和求学烦恼彻底Say Bye!从
  •   那时什么样的梦都会做,我想我前生是识得作者的,可是我又怀疑这人是否真的存在,因虽然从文字中感知了作者的心跳与血液的流动,却无法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我设想,
  • 就是这样的刘姥姥,平凡得如草芥一般的刘姥姥,在关键时刻,在贾府落难的艰难岁月,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物件,从风月场救出了王熙凤唯一的骨血巧姐儿,王熙凤打死也想不到她偶
  • miku 花火………不好看………不知道是设备故障还是什么,前半完全就是广场舞电音派对而已…………甚至最前列的ss席反而被屏幕挡住了完全看不见背后的小灯光特效我前
  • ff14 :·狩魔冥柔风海湾 ·御剑怜侍静语庄园基本只在新版本上线会玩一下,浓度并不高…(还是因为现实忙) 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和搞搞oc。☪︎* ︎. .✧︎
  • #陈绮贞##宇宙人乐团##要幸福呀#看到這一篇推送,腦海裡突然想起被塵封的記憶⋯噢,我也曾被拋棄在大晚上的街頭。宇宙人对谈中在台上提到多首陈绮贞的歌名,陈绮贞都
  • ”就说你做了极坏的坏事,本来没有叫你受报,给你改了,受报;说你(做了)极大的好事,本来该受报的,给你免了,或者给你点什么福报,这都极少数。因为你多生有许许多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