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暑”你最美!

  近来,我市出现高温天气, 尽管街头热浪灼人, 但总有一群 “战士”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 为市民生活默默付出。他们是交通警察、核酸采样员、外卖员、环卫工、 建筑工……挥洒的汗水,是他们奋斗的态度;黝黑的肤色,是他们高温的印记。6月20日,记者走近这些人,记录下这个炎热夏季最美的瞬间。

  “再热也不能耽误施工进度”
  10时30分, 在桥西区光中路光明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 工人们佩戴着安全帽、安全衣、手套等装备进行户外作业。
  记者来到小区7号楼前, 抬眼望去,2名工人正在停留于5楼高度的升降机上作业。 当时, 室外温度33℃。“他们在给楼房重新做保温,今年光明园改造的10栋楼都是老楼房了,按照施工计划,8月份施工将全部结束,工人们都在马不停蹄地施工。”教场坡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常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再热的天气施工也没有停。
  楼下,工人侯恩和工友在搬运搅拌好的水泥白灰, “保温材料铺设好后,就需要打腻子了,用的就是这水泥白灰。”侯恩边说边搬,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
  在7号楼的另一侧, 皮肤晒得黝黑的工人段天云正在进行粉刷工作。“楼体这边的保温已经做好了,我的工作是给楼体‘穿新衣’。”手中的刷子在墙面上起舞, 均匀地为楼体涂上了红色, 随身的两个涂料桶走到哪搬到哪……粉刷好一户的外墙体,段天云需要上下蹲起上百次,安全背心下的贴身衣物早已湿透。为了及时补充水分,段天云快速取下手套,拿起一瓶矿泉水, “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这两瓶水是二楼的一位热心阿姨送给的。看着我们挥汗如雨,居民们也很照顾,昨天还有一位大哥送了我两个桃子,让我解暑。”段天云笑着说。
  “安全是第一位的。 为了防暑降温,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会让大家随身携带。”常伟介绍,像侯恩、段天云这样的建筑工人, 在工地上还有十多位,他们与水泥、 涂料、保温材料为伍,为了城市建设而头顶骄阳,用汗水换来城市的美丽。

  “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
  11时,室外温度33℃。
  杨九枝骑着单位分给他的绿色电动垃圾小车, 在建国路上走走停停。发现路面有烟头、纸屑、塑料袋, 他便停车拿上 “装备”,一把扫帚和一个用编织袋制成的簸箕,弯腰将垃圾扫起来。每天,同样的动作,不知重复多少次。
  采访时,杨九枝已经骑着小车沿路 “扫街”好多圈。 “我负责的路段是从建国路和东安大街交叉口到建国路与德胜南街交叉口这一段,每天上午7点到12点是我的班,下午则是由队长随机安排到其他路段清扫、 维护。”杨九枝一边说,一边摘下帽子用衣袖擦着头上的汗。
  一件半袖、一件长衫外又套了环卫的工作服,原本闷热的天气, 这一身打扮不动都会冒汗,更别说杨九枝要上车下车弯腰扫地。为何要穿这么多?面对疑问,杨九枝坦言,热是真的,但不穿长袖捂着点,胳膊、 脖子会晒的脱皮、发痒。
  今年68岁的杨九枝,是京环桥东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清扫一队一组组员,当环卫工已经五年多。谈及这份工作,他没有抱怨苦和累,更多是在说, 这份工作能让他养家糊口,能让他有稳定的收入,干一行应该爱一行, 辛苦的不只他一人。 “还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样,用一身汗水换来路面洁净, 想想觉得挺骄傲的。”

  “在岗一分钟就干好这60秒”
  11时20分, 在桥东区东风小学门前, 学生们从校门排队而出,校门外成群的家长等待着接自家孩子, 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汽车尾气在高温下涌入鼻腔, 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远远地, 记者看到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刘慧敏, 由于此时人流、车流量大, 刘慧敏和3名同事分散在学校的四周, 疏导着人群和车流……11时40分, 人流、 车流散去, 校门前恢复了平静。 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 4名交警都已是汗流浃背, 汗水顺着警帽流了下来。
  “我们4个同事从7时15分到岗, 已经不知出了多少汗, 身上的汗味太重了, 12时30分下班回去换身衣服, 14时再来上岗。” 刘慧敏是市交警支队第三大队的一名“老交警”, 现任林园路与八一大街交叉口的岗长, “天气太热, 在太阳地站上十来分钟就已经浑身湿透了。” 刘慧敏说。
  采访中, 刘慧敏摘下帽子, 紧贴额头的帽壁上, 是一层白色。 刘慧敏说, 这是汗碱。 “一到夏天,我们全都成了 ‘阴阳臂’ ‘口罩脸’。 在高温底下站几个小时确实挺辛苦的, 但是这是我的职业, 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 在岗一分钟,就要干好这60秒。” 刘慧敏说。

  “不畏炎热准时把餐送达”
  “您好,您的餐到了,请给我开下门。”12时20分,王继海一路小跑上了7楼,准时将餐送到顾客手中。 汗水顺着头盔边缘流到耳后,王继海赶紧抬手擦拭。
  “衣服都湿透了,怎么办?” 记者问道。而王继海却说,很正常, 一会儿骑上电动自行车,风会自然吹干的。从早上九点半到现在,已经送了十几单,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他已经适应了。
  吃饭了吗? “还没有, 等下如果没有派单,我找个地方吃口饭, 连歇会儿。最热的时候是中午时段, 正好是饭点,热也得准时送达。”王继海告诉记者, 他有一份夜班工作,4个月前成为一名兼职外卖员。
  “像我们40多岁的年纪, 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已经高中了,我多做一份工,就能多一份收入,全家的日子过得舒心,我累些也值得。”每天,王继海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了避免晒伤,他带着防晒口罩,胳膊上穿着防晒套袖,可依旧可以看到,皮肤已经黝黑发亮。
  “您有新的订单, 请及时处理。” 12时55分, 看着手机里传出系统的派单信息, 王继海立刻用钥匙启动电动自行车, 直奔取餐点。此时, 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5摄氏度。

  “全力 ‘汗’ 卫群众身体健康”
  15时35分,室外温度36℃。
  “热!”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点,排队等候的市民无不感叹,护士李晓婷怎会不知? 大家都是短袖短裤,只有她和身旁的登记员张麦粒身穿防护服,从头到脚不露一丝缝隙。
  汗水顺着额头流到了眉梢, 李晓婷将头一甩, 试图阻止汗流进眼睛。“来张嘴,好了。拿好您的单据。下一位。”手部消毒、取棉签、采样、放进试管、掰断棉签、旋上盖……在现场,李晓婷熟练地操作着,这套动作对于每一位做过核酸采样的护士来说, 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全部完成只需十几秒。
  “从穿好衣服走进采样点起,就开始出汗,没一会儿,衣服湿透了, 粘在身上。那种感觉就好像很多小虫子在爬。戴着口罩,唇周也是一圈儿汗,忍受不了就用嘴唇抿一下,咸咸的。”李晓婷说, 当核酸采样员遇到35℃+的高温天气,那种感受难以形容。
  李晓婷是医院骨科的护士, 每天院里都会安排不同科室的护士来采样点进行采样,当天是李晓婷和同事的班。一天下来,她们要完成八九百人的核酸采样工作。
  尽管天气炎热, 但李晓婷并不言苦。她笑言: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全力 “汗”卫群众的身体健康。”

1943年12月2日夜晚,常德城内,虎贲57师师部召开了最后的会议。老兵吴荣凯说,当时除了师长、团长,剩下的没有几个人了。

这次会议的内容是讨论突围。吴荣凯说,谁突围谁留下,在师长余程万和169团团长柴意新之间争执不下。余程万一定要让柴意新突围,自己坚守。当时那种情况下,谁都知道突围可能会有一线生机,而坚守就意味着以身殉国。

无论余程万如何反对,柴意新都执意留下,余程万说不过他,只好听他的。

就这样,柴意新选择了坚守。凌晨1时,余程万带领104名战士突围,这104名战士中就有老兵旷文清和美国记者爱泼斯坦。169团仅余的29人跟着团长柴意新坚守,吴荣凯是169团的书记官,他要留下来,柴意新坚决不同意!

吴荣凯哭着要留下来,柴意新异常生气,他呵斥道:“169团只剩这点人,不需要你这个书记官传达命令了!”

吴荣凯还在坚持,柴意新更加生气了,他喊道:“我们留下来是拼命的,你还年轻,不能留下来,快走吧!”吴荣凯只好离开了。

这些年来,吴荣凯一直没有忘记和团长柴意新分别的最后一刻,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吴荣凯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就会老泪纵横。

七天后,当中国军队光复常德时,吴荣凯随着第一批援兵冲进了城内。在打扫战场时,吴荣凯看到了团长柴意新,他身中四弹,血染军装,留守的29名勇士也全部殉国。

突围的104名中国军人在余程万的率领下,沿着西门疾走。西门外,燃烧着几堆篝火,篝火的光亮中,日军的游动哨走来走去,形同鬼魅,要突围到江边,只能从这里穿过,别无他途。

104名中国军人分成了几队,倚墙角,穿断壁,匍匐前行。余程万所在的一队,仅有八人。穿过一道道封锁线,终于来到了沅江边。

当时星稀月明,江阔云低,前有大江,后有日军,哪里才有一条生路?余程万带领大家沿着江边向东搜寻,走出几百米,看到有日军在江边游荡,只能隐身在断壁后。

等到日军走进了巷道里,老兵旷文清起身前行,行走几十米,终于看到了码头上绑着一条木船。大家坐进了小船里,余程万最后一个跳上船,一名卫士撑开长篙,木船慢慢地离开了岸边。

然而,江水很深,长篙无法触底,木船停滞不前。卫士们正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吹来一阵夜风,风吹送着木船驶向对岸。很多年过去了,旷文清仍然感到奇怪,当时为什么突然会有一阵强劲的夜风将他们送到岸边。

天佑忠良,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种神奇又神秘的力量。

木船即将靠岸的时候,日军才发现丢失了船只,他们向着木船疯狂扫射,然而早已鞭长莫及。

大家离开船只,沿着沅江江岸溯流而上。行不多远,突然与日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旷文清一直护卫在余程万的身边。天亮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小村庄,旷文清看到现在只剩下了师长和他两个人了。而余程万因为在长沙会战时腿脚受伤,现在旧伤复发,无法行走。

怎么办?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勤劳的农村人起床都很早,他们看到村庄里来了两个蓬头垢面的人,有人认出了余程万。

常德保卫战前夕,余程万经常视察防务,独步街巷因此大家都认识。村民将余程万和旷文清扶进房屋,杀鸡煮食款待。还有村民主动去村外放哨,监视敌人。

当天,还有一些中国军人来到了这座村庄,都是57师头天夜晚跟随余程万突围而出的战士。第二天,村民备了一副滑竿,沿着山中的偏僻小径,将余程万抬到了一个叫作黄土店的地方,那里有一支救援常德的中国军队。

听说后来,余程万每每提及这段经历都“谓乡民感情之隆,几欲垂泪。”

12月5日,余程万带着83名百战余生的中国军人来到了德山,与援军58军新编11师汇合,筹划反攻。

12月9日,各路援军反攻常德,余程万带领一个团担任前锋,一路直扑常德,突围而出的83名57师战士,全部编入这个团,他们早就杀红了眼,决心血仇血报。

然而,常德此时已成为一座空城。日军中将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震惊于“部队被重挫,伤亡惨重”,不敢在常德久留,他被57师的英勇无畏吓破了胆。当时常德城里的日军尸体都来不及掩埋,横山勇就下令日军陆续撤出常德。

常德市民杨乾坤回忆,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57师余部转入地下作战,不断向日军放冷枪,猎杀落单的日军,所以,横山勇吓坏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横山勇匆忙撤出常德,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虽然日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占领了常德时,中国军人的各路援军对常德的合围也即将形成。横山勇不敢在常德久留。如果留在常德,这里也许就会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吴荣凯和旷文清都提到了这么一件事情。当天,余程万率领着先头部队进入常德时,从常德城的断壁残垣后,居然互相搀扶着走出了300多57师官兵,有的手中拿着空枪,有的手持大刀,在日军占领常德的这一周里,他们仍然坚持抵抗。当旗帜在中央银行大楼上再次飘扬招展时,所有人都痛哭失声了。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参加过常德保卫战的抗日老兵已经不多了,在此也祝福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大地上的星火】吴令安 :物理相伴,一生追“光”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令安,自1980年起从事激光、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实验及理论研究,如今年已七旬的她依旧活跃在科研先锋队伍中,致力于“鬼”成像技术等相关研究。2004年,吴令安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年她又获第四届“谢希德物理奖”,问及这位女科学家的光彩人生,她却笑笑,“我没有多大的野心,只要努力去做,在任何领域谁都会有好结果。”

脚踩一双帆布鞋,身着朴素的吴令安坐在采访席上,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采访灯的照射下,这位耄耋老人竟比红日更惹眼,这是老一辈女科学家的风采。

科研:与物理相伴一生

1986年是吴令安到美国读博的第五个年头,与导师Jeff Kimble合作的挤压态实验作为她的首要任务。她每天都泡在实验室中废寝忘食。“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周六”,谈及当时的场景,吴令安眼睛闪亮,语气激昂,“因为周一开会,我和Kimble都希望能见到有好的研究结果,所以决定在周六的上午做最后一次尝试。那个周日凌晨三点,频谱仪上突然缓慢出现了一条波浪式的曲线。”她知道,这就是那个信号,一个她和导师苦苦等待的信号,终于来了!

当日凌晨五点,忙碌了整夜,大家回家睡觉,下午又回到实验室补充数据。这次创下世界纪录的实验,开辟了量子光学研究的新途径。成功的喜悦,探索未知带来好奇心的巨大满足,直接作用于她的量子光学研究和她与物理相伴的一生。

获得博士学位后,吴令安选择回国。她面临着来自科研、生活的多重压力。“当时没有超净室,环境比较脏,环境的限制使实验的难度太大了。”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吴令安克服困难不后退,而是探索新的研究领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95年,吴令安在没有任何基金支持下,在国内首次演示自由空间中量子密钥的分发。

探本溯源,动心忍性,有始有终,外加骨子里怎么也不肯服输的劲儿,强烈的上进心,这一切的品性,有序且持久地打磨着这位女科学家的人生,深刻地影响着她的科研之旅。

兴趣:“什么叫业余生活”

2009年,吴令安正式退休,可一颗始终对世界抱有好奇的心,怎肯停止这一生的探险之旅。从未教过书的她,70岁开始上讲台授课、带领学生探索最新科研方向、积极参加科普工作……不肯闲下来的她把自己的时间排的满满的。“什么是业余生活?”吴令安想了想,“我一周可以工作80个小时,”话语落定,她莞尔一笑。是物理给了她乐趣与探索世界的能量,再谈业余生活,只有庞大的实验室和复杂的物理研究才会给出正确的解答。“我记得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Townes说过,我很幸运,我一辈子从事我喜欢的工作,还拿了工资。”

在谈到当下的科研环境与青年科学家的境遇时,吴令安忧心忡忡,“现在的诱惑太多了,他们要面临的选择也太多了,兴趣不再是首要选择,这会是科研的重要阻碍。”要喜欢,还要爱如珍宝的喜欢,不掺杂任何杂念,这是来自她内心深处的使命,是赤诚的热爱,是兴趣使然。“物理是一门多么美丽的学科,如果你看不到,要尽早找别的方向。”这是来自一位七旬老人的热诚之言,是兴趣承载了她的梦想,托起了她的人生。

物理是串起吴令安一生的线索,在艰苦与辉煌交织的岁月中,靠着兴趣与努力成就了一份量子光学研究事业,怀揣着所做科研能对社会与人类有用的梦想与追求,“只要我不得老年痴呆症,我就继续搞科研!”这就是吴令安的科研人生。

心得: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物理给吴令安带来了什么?事业?家庭?恐怕这些远还不够,“我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追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在吴令安的行事风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东西坏了,人们总是想着换掉买新的而不是自己去修呢?”这位获得无数奖项的科学家在面对生活时给出了她朴素的回答。

“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与“永远不能想当然”,这两个人生信条作为她指导学生做实验的原则。“永远都要敢于怀疑,永远都要提出问题,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这个理念也是她在师从Kimble的求学历程中获得的。

“和学生辩论时Kimble喜欢和我们打赌,谁输了就要请喝啤酒。我和他一共打了三次赌,输了2次,赢了1次,能赢一次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不只是输赢,而是这门学科带给我的处世态度,脸皮要厚,不害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事事追根溯源,”这是物理带给吴令安的人生哲学,是坚守的馈赠。

迷恋一门科学,更多的是迷恋探索过程中的自我推翻、自我验证与自我实现,因为那是日常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伟大时刻,它壮阔且不同凡响,让吴令安更有力量,接受和面对更多忙碌而不算轻松的日子。

就像凛冽严冬中毅然绽放的寒梅,吴令安的胸腔中燃烧着一门科学的圣火,物理对她来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义,而是一种生活要义,推动着她向前跑,在追“光”的路上,不曾停。(来源: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TST中国微商的骄傲 豪情壮志源于智慧与担当 重拳赢领更因敢为天下先 一家人❤️一条心 众人抱团必猛于独自奋斗 活力集团千人精英共赴邮轮行 传递美,分享美
  • 3点二宝突然惊醒,在他吵醒大宝之前赶紧抱起小小一团窝在心口,默默站在阳台看黑暗中树影疯狂晃动,竟然感觉有点快乐,为这宇宙中的这一刻二宝和我在一起分享了这个台风之
  • ♥️讲述一个80后的普通宝妈从创业到女神的完美蜕变‼️如何在PDORA 展现出自我价值❓PDORA 科技内衣新微商 新模式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PDORA 稳赚不
  • 生活很美,我不能丢了它。看着挺有灵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家。
  •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忘不掉的人,你总会在无聊时想起,在一个人吃饭时想起,走在夜晚的大街时想起,听着歌的时候想起,后来你渐渐发现,这个人不管在不在你的身边,都不会
  • 又一个因为疫情而让人关心的朋友,疫情之下是百姓,是每一个个体啊~面对3年还无法清零的疫情病毒,平日里需要加强锻炼,适当养生,提高身体抵抗力做好防御。2012年的
  • 你在哪里(原创歌词)那些表情每天都在忘形明亮的眼睛最爱直白的风景看不懂蓝天白云的意境在吃喝玩乐中麻醉着神经放纵着魂灵因我躲避的情形却被视为怪灵看着窗台那只盘旋的
  • 【全新升级5种清洁模式】✔️鲸灵托管模式:迫不及待要跟大家分享这个模式,只需要一键开启鲸灵托管模式,机器人就会根据洗拖布污水的脏污程度判定是否要重复回拖第二次,
  • #家装# #装修案例# #美好家打造指南#300㎡潮流居所,敞开式空间的舒适体验​​这是一对90后年轻夫妻的三口之家,对于家居空间的要求不仅仅来自于舒适的体验感
  • 为了测试这种工作方式,我们花了很短的时间,创作了一系列的某个想象中的新IP的插画,其中许多图面都并不是我们本来就想制作的,而是AI随机生成后带来了某种启发,然后
  • #费德勒宣布退役#一觉起来,天塌了一半,​05年底第一次看你比赛,07年在发送了第一条你的动态,只要你来,我就会在,​和你说过hi~,得到过你的亲笔签名,你说:
  •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 你是千万颗星星中的一颗,却是我的浩瀚宇宙。摩登兄弟 刘宇宁 棚主 宁哥─── ℒ
  • 10个装6种口味59包邮【新品上架——嘉兴私房粽】这个必须第一时间买,大宝和余爸爸最爱吃之一单位福利,走亲访友都合适[机智][机智][机智]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特
  • 想成为妈妈真正的小棉袄!我们会慢慢的越走越远,不变的是只要我们一回头父母一定会站着我们的身旁!希望时光慢些吧,妈妈永远不要变老!大多数的老年性耳聋并不像很多人想
  • 我理解那时候的辩论,但他在欧洲杯的表现,还有特别是上赛季后半段在埃弗顿的表现,还有他本赛季开始的方式,他已经让这些辩论没有了意义。我理解那时候的辩论,但他在欧洲
  • 楊潤雄解釋,沙漠標籤顯然是一種誤解,“試問國家為什麼要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工作賦予‘文化沙漠’?” 但他也以另一種方式解釋了這個誤解,“香港過去確實更受西方
  • 我去,这是什么话?一分钱不给好意思吗?
  • 自从他开始了玩淘宝并且知道有“莆田系”这玩意之后,开始乱买各种在图片里看起来还可以的运动衣和鞋子,而且比莆田系差得好几个档(器材还是高要求的)我常常对此嗤之以鼻
  • /太阳/太阳/太阳2018.8.15日 雪经典就是经典无论是几遍依然会为其动心每一遍的重温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体会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