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的时节,记者来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一口气跑了七八个村子:修葺如新的房屋鳞次栉比,宽阔平整的村路上看不到一丝垃圾。每个村子都像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一样美丽。 不过,再仔细看,便会发现整洁背后暗藏的“玄机”——白墙上多了民间艺术家的手绘画,竹篱笆尽显时尚“田园风”,废弃瓦片成了田间地头的装饰品,就连窗前屋后的犄角旮旯都充满艺术气息。 2016年,奉化撤市并区,这座地处浙东沿海的侨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铁高架便捷了出行,危旧房改造提高了生活品质。当然,发生改变的不止有城区,更有乡村。 艺术赋彩乡村 车子从奉化城区驶出,一路青山相伴,不到20分钟,牌亭村就到了。 路边,写着“中国芋艿头之乡”的标志牌极其醒目。芋艿头是奉化特产,在宁波地区,有“跑过三江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的说法。宁波人走南闯北,足迹遍布海内外,他们认为,吃过奉化芋艿头才是真的见多识广。在整个奉化,又属牌亭和前葛两个村出产的芋艿头品质最为上乘。从四明山溪流裹挟而下的泥沙,在萧王庙剡江两岸,也就是牌亭村附近形成了冲积土,这种土壤最适合芋艿头的生长。 牌亭村村口摆放着两个1米来高的褐色“芋艿头”,是用村民家闲置的旧水缸做的。今年5月,奉化开展共建“我们的家园”专项活动,围绕村庄的道路、田园、庭院、河道和围墙等开展“八大”美丽专项行动。 “利用老物件在村庄入口设立标识,南来北往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这里盛产芋艿头。”牌亭村村支书王水孝满脸自豪地说。他带着记者在村里转悠。“这些竹篱笆挺好看的吧?我们奉化许多村子背靠竹林,所以就把竹子弄过来做装饰。”田园、村路两侧,一排排整齐的竹篱笆围栏与绿植相映成趣。就地取材,这种当地常见的植物,化身美化村庄的建筑材料,无疑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艺术赋彩生活,在奉化的乡村随处可见。 小桥流水、农舍田园、青翠茶山……洁白的墙面上,一幅清新靓丽的现代村居图跃入眼帘。在裘村镇裘三村,73岁的庄作松老人花了4天时间,完成了这幅5米长3米高的墙绘。 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种植绿化、清洁街巷,庄作松老人虽然年事已高,听力又不好,但也想帮助村庄美化,村里被刷成白色的农房外墙成了他的新画布。依照“我们的家园”主题,老人精心构思,完成了这幅具有乡土风味和山海特色的墙绘,不少村民特地赶过来欣赏。 文化锁住乡愁 来到青云村,仿佛跌入了江南水墨画。青砖黛瓦、粉壁秀阁,村中古建筑韵味十足。青云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村,因村内“联步青云坊”而得名。村内现存古建筑数量庞大,以连廊式、合院式居多,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保存较完整的有20余处,整体保持了清末民初的风格。 因年代久远,青云村有不少旧房危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面积拆掉旧房子自然行不通。为了最大程度保留江南古建筑的原汁原味,青云村对传统院落“修旧如旧”,修缮古建筑6万余平方米,新(改)建A级旅游厕所、村级旅游服务中心、村史馆、家庭陈列馆等多项旅游设施。青云村也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在青云村,有一个海定公园,面积不大,但亭台、曲桥、荷花池一个不缺,方寸间“拗”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造型。不曾想,这样一座“小而美”的乡村公园,曾经是柴间、猪舍,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如今的青云村,不仅整洁干净,更找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交汇点。 留住历史,也是在人们心中播下乡愁的种子。在建设“我们的家园”过程中,许多村庄都在传播历史文化上下足工夫。 裘村镇庄下村分布在公路两侧的狭长地带,开车经过,可看到农房外墙上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弥勒佛卡通形象。“奉化沿海裘村一带被认定为布袋和尚(汉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化身)的‘济世救民之地’,因此弥勒文化是我们挖掘展示的重点。”庄下村村支书林君益说。 更吸引人的是村中的微景观。村民家中不用的热水瓶、瓦罐、烧水壶、酒壶,都变成院落围墙的装饰品。废弃的农家院子被装点成小花园,生锈的水管变身“竹子”,有些农户还将自家的窗户和大门都绘上了彩绘,如同民宿一般。走在村中,墙上挂着的展板,介绍着有关弥勒的故事和打油诗。 让美丽乡村充满活力 溪口镇畸南村南靠剡溪,村前,一条宽阔整洁的沿河步道从脚下延伸。 与本地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牌亭村、青云村等不同,由于畸南村附近有几家工厂,所以有3000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村中住的大多都是租户。如何让他们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除了不断动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外,我们还想了个办法——‘小手牵大手’。”村支书夏波义说。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基本都在畸山小学上学,畸南村发起了“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小学生把这次环境美化行动告诉父母,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 站在畸南村村口,一边是整齐划一的民房,一边是美丽的“竹排”墙,墙上“畸南村欢迎您”的字样十分醒目。走在村中巷弄,看不到垃圾和胡乱堆放的杂物。 “优美的环境能让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的家园’建设,既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能减少疾病传播。”奉化区共建“我们的家园”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说。“一开始,有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不配合,觉得在农村堆放东西是常事,犄角旮旯脏点也无所谓。但后来,看到其他村子都改造得这么漂亮,思想也有了转变。” 5个月来,奉化全区需测评的312个村,已有296个考核“达标”。“我们请第三方进行测评打分,有的村去了四五次才通过评估,村支书的脸上也挂不住,环境改善的步子也加快了。”该负责人说:“在整齐、清洁的基础上,下一步还要向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迈进。” 避免乡村光有山水却缺乏产业和活力。让美丽乡村更有生命力、可持续力,是奉化持续努力的方向。牌亭村所在的萧王庙街道推出“芋乡一日游”旅游路线,青云村推出民俗活动发展古村旅游,滕头村持续做大绿色生态文化、布局全域旅游新版图……在奉化,美丽乡村正不断向前“进阶”。

父亲的树

我大概六岁开始有记忆的。我从出生到高中毕业都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个叫“沙河”的小村庄,“沙河”因村庄旁边有一条有很多沙子的河流而得名。
我家四合院距离那条“沙河”河床仅有三十米,在河床与我家那个小四合院之间有一个菜园子,那个菜园子大概有半亩地大,我们一家的所有蔬菜都来自于那个菜园子,而且还要卖掉一些蔬菜换些零花钱作为家里的补贴用。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家菜园子里长得很高大的两棵泡桐树,一棵大的根部直径超过水桶粗(那时候我们都用木桶挑水存在厨房里的水缸里作为一家煮饭、喝水、洗脸、洗澡用),总该有60–70 公分吧,小一点的也很大,根部直径也超过一尺了。我家菜园子四周种有十几棵树,就这两棵泡桐树最惹眼:既高又大且直,按父亲的话说是做家具的好料。没人知道我家菜园子里那两棵泡桐树是谁种的,但分田到户以后,那些树连同菜园都归我们家了,父亲是户主,生产队的账簿上自然写着父亲的名字。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中这二十年时间里翻盖过三次房子,两次是土坯墙草顶房子翻盖成土坯墙小黑瓦顶,一次是土坯墙小黑瓦顶房子翻盖成红砖红瓦顶房。每一次翻盖房子都是家里最大的事情,父亲都会做很长久的计划,每一样材料都要尽量少花钱,因为没有钱。那三次翻盖房子,屋椽子和屋架(屋椽子架在上面的三角架)的木头大都是父亲和舅舅一起进山里扛回来的。因为屋椽子和屋架的木头要求够大够长够直,我家附近没有合格的木头可以做屋椽子和屋架。每次父亲和舅舅都需要花一天一夜才能扛回来一根屋椽子。关于扛屋椽子我有深刻记忆,我在距家一里地一个叫“江湾”的临庄上的小学二年级,我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陈(耀平)老师喜欢让我帮他家里干活,我们很乐意帮老师干活,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加上我从小个字就高,老师更容易叫我帮忙。那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陈老师让我和另一个同学(也是他胞弟)陈耀友一起跟他进山扛树,由于我们俩小朋友太小,只能抬一根树木,他自己扛了一根。我记得那次我们起得很早,走了很远,一路上又累又渴又饿,陈老师力气大走得快,我和陈耀友实在是走不动,一步一挪,渴了就喝河里的水,饿了就偷地里的红薯吃。我们把那根木头抬回陈老师家已经是晚上了21:00 了,一天不见我去了哪里,在母亲再三追问下(再不说就要挨打),我才告诉她是帮陈老师抬树。
我们家翻盖三次房子,父亲都舍不得动那两棵泡桐树,听他说那泡桐树长得快,再等几年砍掉可以卖个好价钱。
每当春天的时候,父亲的那两棵泡桐树开满了淡紫色的花,花朵一簇簇,每一个都是一个小喇叭,整个菜园子里洋溢着泡桐花香,引来蜜蜂嗡嗡叫,引来蝴蝶翩翩飞,我们那些淘气的孩子就捡起地上飘落的泡桐花当喇叭吹,去抓那些蜜蜂和蝴蝶。父亲的泡桐树上经常有喜鹊和其他鸟儿筑巢,我们就经常想方设法去掏鸟窝,一方面可以得到几个鸟蛋或者小鸟,一方面还可以把做鸟窝的树枝拿回去当柴烧饭。小时候我可没有少掏鸟窝,没有人觉得那是不对的。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们家的经济愈发紧张了,原因在于我们兄妹五人都在上学,而且大哥考上省城的一所医学院,我上高中,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上初中,最后一个小弟也在上小学。生活的重担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决定把那两棵泡桐树卖给街上一个木匠铺,让那木匠自己来砍,这样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木头。至于父亲的那两棵泡桐树卖多少钱,我记不得了,总之父亲经常提起这事,他总是说:“那两棵泡桐树可惜了,要是能再等些年多好!”。
我也喜欢种树,上小学的时候在自家菜园子四周种了很多树,只是那些树苗都是偷着挖别人的,其中有两棵桃树。前几年回去,我还能吃上菜园子里桃树结的桃子呢。
我时常想起父亲的那两棵泡桐树,因为他们为父亲为我们家出了很大的力,而且父亲一直舍不得砍掉他们。现在早已经没有人进山扛树盖房子了,我们也经常盖房子,但我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连去都不去看。现在也没有人为卖两棵树而纠结,然而,父亲那么早就走了,如今已经二十六年了!每每想起往事都会心酸,有时候是独自一人泪流满面。
父亲走了,走得那么早,连同他的泡桐树,就像他说的那样,要是能再等些年多好!

2020.11.11
大蕾丝 https://t.cn/RqzUWJg

#贵州##紫云##脱贫攻坚# 【贵州紫云:全力补短板 携手奔小康(组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在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中,贵州各地正奋力冲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巩固脱贫成果进行有效探索,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战决胜之年,人民网贵州频道推出“决胜脱贫攻坚·各地这样干”系列报道,展现贵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及在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进程中,一幅幅幸福的生活图景和新风貌。

肩上扛把锄头,手里拿把镰刀,手机保持电量满格,这是紫云县团坡村村民周红祥的巡山“标配”。自从当上林场护林员,周红祥每天都要到负责的林区进行巡护,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会通过电话及时向上反应,以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护林的收入虽然比外出务工要少一些,但能照顾家里,空余时间还可以做点其他事情,算下来也还不错。”由于母亲常年生病,25岁的周红祥无法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时常入不敷出。2020年初,他被纳入团坡村“公益十岗”名单,成为紫云县国有浪风关林场的护林员,不仅每月有800元钱的工资,护林之余他还在自家田地里种了果树,实现了“务农、顾家、赚钱”三不误。

在紫云县,像周红祥这样实现就近就业增收的村民还有很多。为了更好地和全国人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紫云县依托建立起来的三级联动督战机制,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之路。

真督实战补短板 确保安全饮水“不落一人”

喝了几十年的“望天水”,65岁的陈长青如今终于喝上了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喝着净水器净化过的水,不仅口感上变甜了,心里也觉得甜。”陈长青说。

陈长青家住紫云县猴场镇打哈村。受喀斯特地形地貌影响,打哈村境内基本上是山地和丘陵,全村唯一的水源是村外的一座小山塘。由于完全“靠天喝水”,“冬天没水喝,夏天喝脏水”成为常态。遇到干旱季节,家里就得专门安排一个人上山找水,一挑水至少要走3个小时山路,连水都喝不上,大家根本无心谋发展。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是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补齐“短板”,彻底消除群众的“水困”“水愁”,2020年4月,由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三级水务部门组成的督查组进驻紫云,对紫云全县的农村饮水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全力以赴解决当地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我们了解当地群众面临的饮水问题后,通过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并举,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作为督战队的一员,安顺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当地工程性缺水难题,督察队通过向上协调资金,给打哈村每家每户都建起15—30平方米的水窖。同时,还在村民家安装了滤罐和净水器,在镇上成立了专门的维修点,村民在使用水窖和净水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就会有维修人员上门维修。

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建水窖,给村民在家里安装净水器。在有水源的地方,则通过建设饮水工程,让村民喝上干净安全的水。“通过多方协调,我们向上争取了600万元的资金,在猴场镇猴场村建了一个水厂,解决了当地两个村27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紫云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猴场村水厂的顺利运营,不仅确保了当地群众饮水无忧,同时还为当地提供了2名管水员的就业岗位。

在紫云县,有此获得感的并非只有猴场镇村民。据统计,截至目前,紫云已在全县范围内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20处,覆盖农村人口36.5万人。其中,集中供水903处,覆盖人口31.5万人,分散供水工程317处,覆盖人口5万人,完成小水窖净化消毒设备安装9510套,全县903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配备了消毒设备。

“解决了水的问题,大伙对村里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打哈村第一书记苑晶说。随着饮水问题得到效果解决,村里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养猪、养鸡和辣椒种植等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外输内拓抓就业 助力贫困群众稳岗增收

夯实了基础设施,还要想办法挖掘群众内生动力。望着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基地,种植户谢顺华无比感慨。“在外面种菜23年了,还是回到家乡安心些。”谢顺华说。坝田里,1600亩种有不同品种蔬菜,经过采收、打包、装箱,即将运往广州、深圳等地销售。

“这些年我已经在外面将销售渠道打通,只要蔬菜能够种出来,卖不成问题。”常年辗转于广州、宁夏等地种植和销售蔬菜的谢顺华,不仅掌握了各类蔬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广州、深圳等地还有专门的销售档口和铺面,销售端十分顺畅。

2017年春节,谢顺华回到家乡紫云县猴场镇小湾村,在当地流转了500亩土地种蔬菜,采取“前期垫资+保底回收”的方式,发动周边8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蔬菜采收后,净赚利润80余万元,谢顺华看到商机,决定回乡种植蔬菜。

2019年,在紫云县政府的极力促成下,谢顺华从宁夏返回家乡,成立了紫云绿阳蔬菜有限公司。“短时间内,县里对坝羊镇红院坝区16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还全部安装了喷灌设备,开挖了9.6公里机耕道,并建好2个冷库,这可帮了我的大忙。”2020年初,谢顺华又投入300万元,在蔬菜基地附近成立了泡沫箱生产加工厂,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通过能人带富,坝区里一年一季的水稻,变成了一年6季的蔬菜,土地产值至少翻了10多倍。”坝羊镇镇长班兴坤说,在谢顺华的牵头和带领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红院坝区,涉及到的1200余户村民就业有了门路,大伙如期脱贫底气十足。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紫云县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2020年,紫云县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搭台唱戏、筑巢引凤,对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资金、培训等各方面支持,已吸引2400余名农村劳动力返乡发展产业,释放出源源不断地就业倍增效应。

多措并举强产业 高质量打赢贫困歼灭战

走进位于猴场镇猫场村的林下竹荪种植基地,茂密的松树林下,一朵朵竹荪正破土而出,长势十分喜人。

“林菌间作能够最大化还原食用菌生长的野生条件,不仅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还能有效利用林间茂盛枝叶生态为竹荪遮荫,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猫场村村主任张忠全说。

因为有多年棚内种植竹荪的经验,张忠全对竹荪的种植技术十分了解。为了带动村民致富,2020年初,猫场村依托村里丰富的松林资源,实施林下竹荪产业项目,目前已种下竹荪200余亩。

“林下竹荪一年可以收3季,亩产值可达1.8万元,销售也完全不用愁。”张忠全说,由于竹荪的种植、采摘、烘干等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18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

在紫云县,通过发展林下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案例还有很多。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县,耕地稀缺,500亩以上坝区仅有15个。为此,紫云以山地高效农业为突破口,立足全县233万亩林地资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全面推动林下产业发展。目前,共发展林下蜂2万群、种植林下菌3000亩、养殖林下鸡100万羽,建成林下菌、林下蜂示范基地4个。

“预计今年林下经济产值达到6.5亿元,将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5万余人增收。”紫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明昌表示,紫云县在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的同时,还同时配套完善了冷链、保鲜储藏等设施,并在品牌建设和销售方面持续发力,带动了数万群众增收致富。

“决战收官之年,紫云无一人做旁观者。”紫云县县长黄浩洋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紫云县将进一步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动态返贫监测机制,持续推进“六保六稳”工作,通过政策扶持和政府引导,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勤劳奋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至简的词句,那夜的风雪,那夜归人的心境,尽到眼前来。”忘了尘世种种,忘了年岁几何,这应该就是归隐的最高境界了吧。
  • 钟子书困得不行了,却还是像只猫儿似的在他脖颈出拱了又拱:“是我的阿颜,我好中意的…” “弟子也很中意师尊。钟子书困得不行了,却还是像只猫儿似的在他脖颈出拱了又拱
  • 是在信南建設(擔任總務)晚上讀書白天往往都要跑工地去收帳,其實我想感謝,當年帶我的「吳天和」他是 54 年次,前幾年心肌梗塞走了,雖然我幫了他更多,但是沒他我也
  • 1⃣推荐20个好友,红包4.44元 2⃣推荐30个好友,红包6.66元 3⃣推荐50个好友,红包9.99元 4⃣️推荐70个好友,红包14.88元 5⃣️推荐
  • 问题是影片从剧本就错的离谱,故事全程无聊也就罢了,雷佳音汤唯之间也没什么化学反应。 这也是一部不应该扑街的电影,因为主创阵容看起来很靠谱,可凭借着无聊的剧情最
  • #成都租房[超话]##成都租房[超话]#再来一条,忘记放照片了,6号线中和地铁口700百米左右,朝阳丽景小区6楼单间,带大阳台,房间不仅有空调,空间也非常大,卫
  • ✔️一下 小张揪两个姐妹一起喝永璞闪萃我们一起做健康辣妹子[嘻嘻]✔️说多了怕被限流 反正这次618永璞绝对的划算 主要那个夏日杯我好喜欢嘻嘻 ✔️其余我都放
  • 杜蕾斯避孕套 [鲜花]冈本避孕套 冈本001[鲜花]杰士邦避孕套 [鲜花][鲜花]第六感 大象 赤尾 名流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
  • ”王新军说,恒盛、惠泽两家公司目前已取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资质,“黄河口大闸蟹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消费者欢迎,每年一到秋天,大家就期待着这一美
  • 8、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9、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35、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
  • 至于赵丽颖在《谁是凶手》这部作品中的演技到底如何,在这里不做任何的评价,毕竟赵丽颖还没有出场,可是这些人故意给出差评,这就有些难看了。赵丽颖都还没有出场,关于她
  • 深色背包为造型增加灵感,是秋季搭配的点睛单品。丹宁元素遇上棉质面料,是挺括与柔软的碰撞,连帽卫衣作为内搭,为整体造型带来松弛感。
  • 如果发现宝宝早晨起来就咳嗽,还能呕出痰来,且持续三周以上,这很可能是气管炎或者过敏性气管炎。一点点的烟味,都会让宝宝的呼吸道不舒服,痰液更加无法顺利咳出,所以为
  • 是三百多个日夜的陪伴 ,无数个哄睡的日夜,是喂过的20+罐奶粉 ,是换过的近两千片尿不湿 ,更是我们给你的千千万万的爱,陪伴你的美好时光 , 每一个幸福瞬间都应
  • 你又堕落了,本来上午就不去你还晚上不去你凭什么奖励自己,你银从学了吗四级学了吗升本学了吗你晚上回来我也不给你开门我把门一锁你就在外面别进来了你看看她们上午去图书
  • 我可真是个话唠,我此闺蜜是个钢铁直女,我能拉着她没啥事就唠一个多小时,她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觉得跟我唠完终于回到人间。今天我叨叨双十一买太多了但还想买,她终于找到了
  •   4. 所有享受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的考生,若未参加过北镇市生物和地理综合闭卷考试,则中考时须参加2020年锦州市生物和地理综合闭卷考试。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北镇
  • 自此S12八强战队已全部确定,具体如下:LCK:GEN、T1、DK、DRXLPL:JDG、EDG、RNGLEC:RGE#S12八强名额全部确定# #rng
  • 你我谁都没有怀疑过终老的誓言,那么长的人生路摆在我们面前,仿佛也仅仅只是一小段线条一样,如果不想要就随时可以用橡皮擦掉。风儿总喜欢微抚山岗,你也总是喜欢替我梳理
  • 杠青按住心里那只猴子,他把手肘拐支在桌上,托着腮,不看土豆丝,也不看小青菜,更不看索然无味的菌子,他就看着那盆扎实的鸡肉,以及,看着我。活成了狗精的一只胖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