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须弥山是如何存在的?唯有性空缘起能理解。(二)

索达吉堪布:因此,广博的闻思不仅是实修佛法的前提,也是佛教徒引生正信的基础。那么,到底有没有须弥山呢?如果有,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而且也希望能在各位的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定解。……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缘起的观点,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观,如果不能通达究竟圆融的观点,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须弥山的说法,则因其与地球学说存在矛盾,故难以对佛教生起信心。……

  
其实,类似的事情有许多,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只不过一般的凡夫无法理解,包括科学家也是无法解释,因为科学家毕竟也是凡夫。但是,没有见到或者无法解释,都不能证明其不存在,因为只要有一次这种事情发生,就必定存在它的道理,更何况人们已经见到或者听到无数次了。如果对这些都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而认为这些人都有问题,那么,这种态度恐怕也是有一些问题。因此,轻易地否定一件事情是不合理的,而对于须弥山的存在,只是因为没有看见就加以否认,则绝非智者的行为。面对科学的说法,作为佛教徒执持佛教的宇宙观不需要惧怕,因为我们具有绝对的说服力,佛陀已经将真理宣说得非常清楚。

以上是佛教与科学对于器世间的不同认识,不仅佛教与科学的认识不同,就连佛教内部下下乘与上上乘的观点也是不尽相同。而《俱舍论》所宣说的须弥山,也只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并不是所有的观点皆同于此。以前,印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狮子贤论师——《现观庄严论》的注释者,尊者在《般若经》的注释中说:《俱舍论》承许四大部洲及须弥山,这种说法实际只是小乘对法藏的一种观点(即使在小乘中也还是有不同的说法);而以大乘对法藏的观点,世界有无量无边。虽然小乘与大乘有不同的宇宙观,但是二者的观点并不相违,因为胜义中一切诸法不生不灭,而于名言中则可以显现各种各样的世界。以上是论师的观点。由此可见,佛教并不只是承认一种须弥山的观点,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世界存在,故而承认有不同的世界观。如《华严经》当中对世界的认识方法,与现代科学以及《俱舍论》的说法即有很大的不同。
  
根登群佩尊者曾说:《俱舍论》的观点是不了义的说法,而大乘经典中的世界观是了义的说法。说《俱舍论》的观点不了义,乃是因为当时印度的众生执著世间为实有,佛陀随顺于此,故而宣说了须弥山等的世界;说大乘的观点了义,乃是因为世界本来就无量无边,而大乘经典也作了如是宣说。
  
以上对比了小乘与大乘,下面介绍一下密乘的须弥山。密宗在《时轮金刚》中也宣说了须弥山,但不像小乘所讲的那样是四边形等等,而是七金山在里面,须弥山在周围,这与现在的地球基本相似,但是其真实的距离、形状等与地球还是不相同。虽然密乘的须弥山与小乘的说法不同,但是二者亦不相违。正如《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所说:“《俱舍论》的宇宙观不会妨害于密宗《时轮金刚》的宇宙观。”对此,疏中举了个例子:“比如,由诸佛菩萨所加持过的六尺大的山洞,在其中可以容纳转轮王及其五大眷属,如此容纳之时,转轮王等没有缩小,而山洞也没有扩大,只是由于诸佛菩萨的加持与幻变力,二者皆是原原本本地存在,而山洞容纳轮王等人也是无欺地呈现。”这个例子是在说明,如此看似相违的显现,唯以诸佛菩萨的三福德力方能现前,而不同的须弥山,只是以不同的业力而有各自的显现。就如有些人以其罪业力所致,很微小的事物也会看成很大;或如一些饿鬼,到了非常富裕的人家,对其家中的所有财宝却一无所见。可见,上述的种种,皆是依众生的善业与恶业而形成。因此,《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又说:“虽然种种世界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在胜义中一切世间之量皆不存在,而佛陀是依不同众生的业力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小乘《俱舍论》的观点对密宗的观点并无妨害。
  
全知麦彭仁波切《时轮金刚大疏》中说:“所谓不同的世界,皆是依众生的心及不同的业力而作的宣讲。”《白莲花论》中也有这样一段,当时舍利子尊者问佛陀:“您曾说过几次发心,您曾说在大释迦牟尼佛面前发心,又说在另一位佛陀面前发心,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您所谓的发心呢?”佛陀说:“我所说的发心对境有所不同,是根据众生种种根基不同而作的宣讲。”所以我们应该了知,不同的世界观,也是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业和根基而作的宣说。对于这个问题,在对大乘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了解之前,理解上可能有一些困难,然而这确实是非常关键的所在。
  
总之,理解了缘起性空,则不论是佛教内部的各种观点,还是科学的说法,都是可以理解而不会有任何矛盾的。如果并不了知此理,而一定要破斥科学的说法,则是非常困难的。假如非得说地球不是圆的,而一定要按照佛教所说的须弥山那样去安立,那么请问八万由旬的须弥山又去哪里寻找,是在美国、亚洲,还是欧洲?
  
以前,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之初,多瓦西绕降措格西,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格西,也是非常有名的佛学家和哲学家,在其传记中这样记载,有一天他说:“我今天一定要和他们辩论!让承认地球是圆形的这些人全都哑口无言,一定要和他们辩论!”更登群佩大师当时也在场,更登群佩大师说:“你去辩论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说地球不存在,他们可能不会回答你的,大家都会笑你的。”也就是说,这个地球是人们的现量所见,如果说它不存在,则如同在饿鬼面前说脓不存在,对此,饿鬼都会笑而不答的,因为他明明见到的是脓,你说不是脓如何能够令之信服呢?因此,不从性空缘起上解释,彼此的沟通是非常困难的。
  
听说许多法师和专门研究佛教的人士,因为佛教的须弥山与地球的说法不同,因而时常担心:“释迦牟尼佛会不会说了妄语?我们以后会不会失败?在这方面我们佛教徒会不会很困难呢?”不会有任何困难!只要你通达了这个缘起性空,尤其是当你了知了,佛陀是针对不同业力的众生而宣说了不同的世界,之后便不会再有任何的畏惧。因此,缘起性空的道理非常重要,基于此理,须弥山的观点即可成立。当然,须弥山的存在,并非只是在理论上可以成立,而是在某些根基的众生面前确实能够显现这样的世界,所以《俱舍论》才作了如此的宣讲。
  
然而,虽然须弥山是存在的,但并非实有,如果世界实有,即究竟上是实有的东西,那么我们只能讲一个,不能说有很多。比如,如果每一个众生所安住之处就是这个圆形的地球,那么科学家必须这样讲,佛教徒也必须这样讲。但是,因为地球的本体是空性,故于不同业力的众生面前所显现的世界也绝不相同,佛陀于不同教法下宣说了不同的世界,而不同的世界都是以众生的不同业力所招感,绝非子虚乌有。对于此理,最好的比喻,就是一碗水在六道众生面前,彼此所见均不相同。我们的喇荣佛学院也是这样,来到这里的人有两种,有些人对佛教很有信心,觉得这里真是一个极乐世界,这里的山啊水啊皆不同于别处,甚至连老山羊也写成是菩萨;但是有些人排斥佛教,一来到这里,就说学院又脏又乱、鱼龙混杂等等。二者对学院的认识不相同,同样的学院,只是因为众生的根基而显现出了不同。其实,我们这个喇荣在实相当中有没有一个好与坏呢?没有,因为在胜义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只不过在名言中,以众生的不同业力而有不同的显现,以其善业力所显现的则是好的地方;以其不善业力所显现的则是不好的地方。以前,梵天来到释迦牟尼佛所安住的地方,说这里都是清净的地方,但舍利子却说这里并不清净,于是二人争论不休,佛陀问:“你们在争论什么?”梵天说:“我说这里是清净的所在,而舍利子却不承认。”舍利子说:“我所见的皆不清净,而他也不承认。”佛陀说:“我的刹土本来都是清净的,如梵天所讲的一样,只不过舍利子你看不到而已。”可见,外境的好坏完全是由心而造作的,不同的心,对其面前的显现皆会执著为真实,而其余不同的安立,因为并非现量,所以很难被认同。因此,对于这个世界,成千上万的众生所见的唯是地球,因为观待这些众生的现量,地球是真实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去破其现量,而破也是破不掉的。如果到每一位科学家面前,说其所见都不真实,说地球并不存在,而只有须弥山存在,如此的做法能否破到对方呢?显然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要破也只能于胜义中遮破诸法的存在,而于名言中则无需破其现量的成立。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缘起的观点,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观,如果不能通达究竟圆融的观点,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须弥山的说法,则因其与地球学说存在矛盾,故难以对佛教生起信心。而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生起怀疑,并始终担心:“释迦牟尼佛对宇宙的观点是不是说错了?如果说错了,那我们佛教徒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用这样担心,因为释迦牟尼佛是通达一切万法的,而且于两千多年前就对轮回也好,涅槃也好,乃至众生的所作所为,全部都讲得清清楚楚,因此,佛陀对于世界与宇宙的认识,也是根本不会有任何过失的。何以见得呢?我们就以天文的历算作个例子,比如,藏历是按《时轮金刚》的推算,有时候有两个十号,有时候一个十号也没有,以这样的推算,每次十五号月亮都是圆的,这就是以佛教理论进行推算的结果。但按农历进行推算,很有可能十六号的月亮才是圆的,或十七号才会月圆,存在有这样的过失。因此,就是因为我们懂得佛教的天文历算学,才不会有这种过失,也正是因为我们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才不会陷入科学与佛教的矛盾之中。如同《时轮金刚大疏》及《时轮金刚无垢光疏》中所说:“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说妄语,表面看似相违的教言,实际毫无相违之处。”
-------------------------------------------------------------------------------
回向文:

愿以此转载流通之功德,回向一切法界众生,同生西方极乐国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讲一些快乐的事。
快乐这个词,庸俗的让人不爱用,因为笔画和字的框架都简单的四四方方,但谁又不是在与悲伤相反的情绪达到顶峰时下意识的将它呼之欲出,然后在脑袋跟不上嘴巴的速度反应过来后,换一个词,比如说,今天天气不错,阳光很好。
今天天气不错呢,风雨交加。南京的春天来了又去、来了又去、来了又去。极度的悲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然谁又能在这样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一天觉得任何事都格外快乐。裹得严实实的被子,豆浆和卤肉饭,热水,新的头像和表情包,以及不搞学术。
今天我对人说,“喜欢的事情要尽早做”。说来惭愧,给别人开的药方,自己未必会喝,什么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步的臭医生呢。遥想青春漫长,做过的不后悔的决定不过一二,于是就有人会说“啊,你好惨啊,这么多年一定不快乐吧”!相反,这些不快乐的来源,恰好是攒了过多的快乐,你说呢。
以上文字读起来还是过于情绪低沉了,不过也怪我,很少去描述快乐的事情,那时我的快乐只想与你分享,而不是与大家分享。所以讲一些有趣的事吧。
就从下雨天说起,每到这种春不春夏不夏的季节,雨落在洼下去的地上堆起小水坑,吸到鼻子里的空气也充满小石子和树叶泡进水里的味道。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关于青春,想起的竟不是与你躲过雨的屋檐,也不是偏向我的伞边,而是屁事不懂的十一二岁屁股底下垫的破布衣服。
那时还住在我五楼的家里,南边朝阳的房间是我霸道姐姐的领地,每天她上班去了我就在屋里上蹿下跳翻箱倒柜,企图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查看她的青春是什么模样的。有时翻到一些包装精致的明信片,打开还有立体的小人和画,寄语后面的署名都是些诸如“某某子”、“小苹果”之类的难以辨别的代号,生怕多年后被人翻出来知道是谁写来的。
当然,这不是我进她房间的主要理由,她那里有一扇我特别喜欢的窗户,窗前有一块我喜欢的地。我爸过年的时候会把纱窗刷的每一个毫米小格子都很干净,吹过一个春天的风,灰尘和土、还有小虫子就黏了上去,我一头埋上去再抬起来,就会印堂发黑,好像中邪了一样。五楼的窗户俯视下去可以看到对面三楼的客厅,少年时我中意的男孩子就住在那里。初夏的雨来了就会把那些灰洗掉,让纱窗又焕发莹莹的蓝色,透过这些小格子看被拆解成千分之一的小雨滴,看树的种子落在水洼里悄无声息。没有人在雨天犁地,没有人在雨天匍着身子瞪三轮车的轧子,大家都门窗紧闭,讨厌下雨。
突然,就有了第一个打破自然协和的声音。往日积沉在地上的车痕和油污飘在水上,在光里映出彩虹的影子,我没见过真的彩虹,可一提起彩虹就会想起那时飘在雨水上的油油。有人打着伞在水里交替脚步,鞋不抬起来,脚指头抬起来带着拖鞋铲地,穿拖鞋是对下雨天的尊重。熟悉的伞花和熟悉的鞋,所以知道是熟悉的人出现在了熟悉的地方。于是就像是为犯错的初衷找到了共犯,换上到膝盖以上的短裤,踏上拖鞋,一定要带一件长袖的外套,不带外套的人就像躺在空调房不盖被子一样,不会找到乐中作乐的感觉。然后带上一把旧时按钮式的伞,冲下楼去,变成另一个孩子趴在窗上看到的风景,就如此,一传二,二传十,趟在水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嬉笑声把雨吓跑了,它不敢再哭了,只剩下路上的小水坑,被人踢的溅来溅去。
夏天的雨跟它的性格也是相符的,直来直去。刚出了太阳又被黑云遮住了,我们就躲到村口的车棚去避雨。这个老车棚只照看过我们的童年,下一代的孩子就不去那里了,因为脏的要死。我们拖泥带水的跑进去,选一辆喜欢的三轮车坐着,大爷大妈都会给他们的三轮车厢铺很多旧衣服,那样坐在里面的人和菜就会安稳很多。不过,倒霉的是,谁铺的越厚,谁的车就会被光顾越多,如果恰好在雨停了走到车棚,看到一群小鬼头在自己车上,就会骂骂咧咧的赶他们下来,并绕着弯仔细查看有没有丢什么东西,最后不放心的走掉。
人够了就开始围围坐打扑克,在车棚入口的墙边找一块没人停车的地,我们一来,地上静止不动的原驻灰尘就扑腾乱飞,一脚踩上去能踩出个半毫米厚的脚印。可是没有人嫌脏,只有人嫌弃地上太冷,屁股太硬,这时那些被选中的三轮车里的旧衣服,就被拖拽到地上,垫在了几个小屁股底下。输赢太重要了,坐的不舒服要影响发挥。
多下一次雨,车棚的土墙上就会多一处历史遗迹,材料是学校顺来的彩色粉笔,内容也及其低俗,经常打着牌一抬眼就看见“暗似投春绿”,并大声念出来才发现,我就是那头蠢驴。

童年时经历的快乐事件有限,所以每做一件事都在积攒快乐。长大后有钱、有人能满足你的快乐需求,但与“爱麻木”的病症一样,快乐也变得麻木起来。我需要爱么,我时时刻刻需要。但同一件事与不同的人做,就如同带着答案去考试,明知道题型和解题的方法,还会有解题成就的乐趣么?我们都说享受当下快乐,同时也明知道,“享受”一词也等于“消耗”,把当下的快乐兑换成未来的不快乐。 https://t.cn/R4LBn2P

太原早秋

唐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作者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潇湘晨报)#XYG电子竞技俱乐部[超话]##XYG澄清声明# XYG就多家平台冒用其名称澄清声明:近期俱乐部收到粉丝举报,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多家冒用XYG
  • #博君一肖[超话]# 我哭了姐妹们,你们咋了怎么一个两个都被牵着走?[允悲] 目前超话里有很多六级小号出来制造恐慌大概围绕 1⃣某个没必要单拎出来提的日子
  • 宋朝的尚书丰稷,经常对人说:我小的时候,曾经亲自拜见雪窦禅师,雪窦禅师常常以惜福的道理来教导大家,并且说:“人的寿命长短是没有一定的,一旦他的福报享尽了,死期也
  • 有同桌好好哦 大学就没有同桌了 不过有402一起上课迟到下课神速干饭的好胖友~(笑死了 铃声还没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在收拾东西)大学也好好~但是我没啥朋友最感
  • 阿拉善碧玉,石质坚硬,石肤光滑,以造型和颜色绚丽多彩而著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更是一种雕刻的绝佳材料。此类葡萄干玛瑙纹理清晰,好似植物筋脉的化石一般,收到诸多
  • ”蔡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点时段还会组织派出所、综合执法、镇护林队等基层力量,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严控野外火源,对进山人员等人群进行监管,严防玩火失火引发森林
  • 作为一本民俗史论,设计上力图保留中国传统书籍的视觉体验,同时增加实验性与互动性的探索,以期增加传统装帧排印的现代意趣,2021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张恨水作
  • 一县一全宴,文旅复苏时以美食触动味蕾、以美景沁人心脾,以活动打开心扉......三明市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物尽其美,以“一县一全宴”为抓手,不断丰富“
  • 个人觉得,成功本身就是个概率学问题,概率不高,但是也得有人去搏,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追求成功还是应该鼓励的,要知道支撑社会发展的是千千万万个大我,推动社会发展的
  • 帕丽斯·希尔顿和克里斯泽尔卡是相差4岁的姐弟恋,两人8年前在奥斯卡派对上认识,直到两年前才开始密集联络,进而交往,她也在2017年2月宣布这段恋情,1月初在IG
  • [打call]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让未来闪光! #528中国宝宝日#[哇]数年弹指间,犹记几刹那,孩子光速成长中,带给我们了多少或欢乐、或惊喜、或感动的宝贵瞬间
  • 真正的人脉是你自已吸引来的,而不是钻营来的。你看似左右逢源的应酬,获得的并不是真正的人脉,或许是身心俱疲。
  • 我们只要能够坚持着拥有自己的善良和勇敢的品质,就会遇见柳暗花明,就会看见雨后彩虹,更能收获人生路上的鲜花、美景和人生的幸福。#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
  • 虽然男主也不是特别正常,不过比那些脑子有病的总裁是好多了……老领导透露的12个职场真相:1、埋头苦干前,千万要想好是不是正确的路,否则再也都没用。5、至于忠诚,
  • 本次评审会共有21个项目进入校赛答辩,各团支部代表从团支部情况、活动背景、活动风采及活动总结展开,展示其团支部的团日活动内容与成果。曾在广东省法律援助局、广东中
  • 在生命,努力,立场,原则,条件之外,随缘,便是悲喜平常的境界了!实际上,茅盾对此次论争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在《对于所谓“⽂⾔复兴运动”的估价》⼀⽂中说:“⽂⾔和
  • #鲸选Live分享会# Vol.048 @大坏鼠c 大坏鼠工作室创始人、插画师、游戏制作人毕业于成都的西华大学动画系,现在是一名每天要画画,写策划,做设计,做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虽然本野鸡已经修过《航空公司营销管理》这样的疒课程了,但是以上这些事情还是雾里看花,诸位如果有懂的还请不吝赐教[二哈]海口至玉林的时刻有点尴尬,即使拖到最后一刻
  • “新余蜜桔是柑橘类最抗旱、最抗寒的品种,于10月底、11月初集中上市,如果10月份能下一场及时雨,对新余蜜桔都是‘利好’然而,现在看来,雨水仍然遥遥无期。丁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