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哈登##NBA# 逃离湖人,投奔哈登继续冲冠!加盟76人火力全开,何苦在湖人受罪

原以为湖人击败猛龙,是触底反弹,没想到只是昙花一现。最近一场比赛,湖人在领先奇才16分的情况下,末节防守端崩盘,被波神内突外投带队翻盘,看着詹姆斯被隔扣的样子,有些心疼,看着场下霍华德不断望向沃格尔的期盼的眼神,更觉得心酸,凭什么,所有人都看出来湖人内线防不住波神,为什么还不让霍华德上去顶一顶,什么时候波神和加福德都变成奥尼尔,欺负到湖人头上了?而此前和霍华德一起枯坐在板凳席的小乔丹,如今开心多了,他已经成为哈登的重要帮手,肉眼可见的开心:恩比德生日,小乔丹晒图庆祝,恩比德接受采访,小乔丹过来开玩笑调侃。想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实话实说,小乔丹在湖人,原本不可能得到太多出场时间,但是因为之前霍华德和戴维斯之间的一些状况,他反而成为最大受益人,也代表湖人打了32场比赛,场均13分钟出场时间,能够拿到4.1分+5.4篮板。当然,相对于霍华德来说,小乔丹真的是得到了大把喂饼机会,可惜他吃饼效率并不高,这里其实很容易理解,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和一个轻松且和谐的环境中,哪种环境更能让球员体现正常水平?答案显而易见。3月初,湖人决定裁掉小乔丹,看起来是湖人已经无法忍受小乔丹的表现,但用沃格尔的话说,小乔丹感觉可以在76人扮演更大角色,所以湖人愿意成人之美,给他这次机会。看起来更像是小乔丹主动抛弃了湖人!

来到76人后,小乔丹也是能打出一些好的表现,比如和篮网的比赛,小乔丹出战17分钟,6中4拿到10分9篮板(4前场),和独行侠的比赛,小乔丹打了13分钟,5中3拿到8分7篮板(3前场),和在湖人效力时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湖人时期,小乔丹不知道自己打完这一场后,下一场能否进入轮转,能否再打上比赛。而在76人,他就是恩比德的稳定替补,恩比德打33分钟,小乔丹就打15分钟,而且这15分钟的场上时间,实际上是具备让他得分上双的,就以和独行侠的比赛为例,拿到的这8分,全部来自于哈登的助攻,2次空接,一次抛投,一次造犯规站上罚球线,而小乔丹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挡拆工作和护框即可!那问题来了,如果去年夏天霍华德选择留在76人,如果霍华德现在还在76人打替补,他场均上双,不是难事吧?别再说哈登和霍华德的恩怨,在总冠军面前,恩怨都是假的。

而到了赛季收官阶段,恩比德和哈登这样的超级巨星会在某些场次轮休,那小乔丹的机会就来了,他会顶上首发阵容,他也能有大把的时间吃饼!小乔丹在这支76人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不仅仅是恩比德替补这么简单。在过去几场比赛中,老里弗斯一直在有意尝试让哈登带领替补衔接段阵容:哈登+小乔丹+格林+尼昂+米尔顿(科尔克马兹),这套阵容中,哈登作为球队主控,身边搭配三个射手,加上一个内线蓝领小乔丹,这就是哈登发挥自己价值的最好体系,哈登可以利用挡拆给小乔丹喂饼,可以突分找三个射手,而小乔丹他只需要把球砸进篮筐,参与好护框工作即可。输球小乔丹不用背锅,有恩比德和哈登两位大佬扛着,而且哈登到来后球队胜率达到8成,大部分时间,整支球队都非常和谐有序,比湖人好多了。

哈登在评价小乔丹时,曾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夺冠是他未完成的目标,在这里,他会打得很简单,抢篮板球,和队友保持沟通,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他一定会得到一些轻松扣篮的机会。”恩比德也在说,我们需要小乔丹抢篮板球和掩护空接,老里弗斯对于自己昔日快船爱将也有新期待,希望他能够重现空接之城的高光表现。单论运动天赋和对抗能力,小乔丹真的远不如霍华德,在湖人时期就是最好的例子,小乔丹的高阶防守效率值比霍华德低一大截,霍华德的护框效率明显优于小乔丹。但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中锋都能提供价值,诸如麦基和比永博,也能在太阳打得生龙活虎,庄神离开湖人后,从76人替补打到如今篮网首发,包括小乔丹!那霍华德就是自找的,谁让他自己舍不得离开湖人,别人拿你当空气,你还想着为球队出自己一份力。

全联盟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放着霍华德这种低薪高能的球员不用,却要让詹姆斯去打五号位。外界都在批评沃格尔是在过度使用詹姆斯,但是我想说,詹姆斯的数据在提升,也是事。因为没有自家中锋在篮下挤占空间(又有人会说,那霍华德拉出去不就好了?那对手会防三分线外的霍华德么?)所以詹姆斯可以在进攻端畅通无阻,但是与之对应的,是湖人彻底失去防守能量,詹姆斯之前打森林狼和打猛龙,防守端是有一定提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何苦在湖人受罪,小乔丹现在也许都在心疼霍华德。

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来吸欧气!#逛菜市场也能发现新物种#】“没准儿是个新种!”这句玩笑话,成了真。

2021年春季,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滨清等人正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撞见几只米粒大小的小黑虫,由于飞得很“笨”——“挺着胸、直挺挺的”,引起朱滨清注意,他们迅速掏出捕虫网采集下来,还打趣或许是个新物种,没想到一语中的。

这种小黑虫,正是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布的4个新物种之一——三叉诺襀。

新物种的发现有何意义?靠“找”还是靠“碰”?如何验证真“新”?野外考察会面临哪些危险?日前,《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多位新物种发现者,探寻新物种发现背后的故事。

【发现:靠积累 也是意外】

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朱滨清都在野外考察,但他不会刻意去找新物种。

“新物种的发现有一定随机性,有时跑一晚上什么都没看见,有时只是停车休息下,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朱滨清告诉《中国科学报》,除了运气,调查人员的耐心和积累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提前做准备工作。

图1:朱滨清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本底调查 朱滨清供图

例如,朱滨清本人对昆虫中的襀翅目非常熟悉,但为了此次本底调查,他还是查阅许多资料,充分掌握武夷山当地“老种”特征,这才能在发现三叉诺襀和武夷山诺襀两个新种时一目了然。

“襀翅目对环境非常敏感,和蜉蝣目、毛翅目一起,是国际上常用的水质监测类群,它们的存在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朱滨清说,保护物种最重要的是保护原生环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标本馆副馆长金效华亦认为,发现认识新物种,一方面是认识自然进化本身,另一方面是摸清“家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2:金效华在西藏米林考察 金效华供图

金效华对兰科植物有着20多年的研究,先后发表了60多个新物种。他表示,发现新物种需要发现者有深厚的积累,但大部分新物种是可遇不可求的。

2016年,金效华在缅甸葡萄地区考察,在经过村旁一颗树时,他抬头间猛然发现一株看起来像兰花的奇怪植物,仔细分辨后确认它是一株蝴蝶兰,而且是一个新物种。

“意外”之喜接踵而至。2017年在同一片地区,金效华在一片被烧光的竹林中看到几棵还未烧毁的竹子,蹲下来仔细一看,竹子底部竟然长了植物。“是天麻!”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新物种。

果不其然,经过调查验证,这株天麻确实是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则有一段长达10年“可遇不可求”的经历。

2010年,吴刚在菜市场购买了一种叫作见手青的牛肝菌,看着似曾相识,但又与其他见手青不一样。“这种见手青个头大很容易被采摘,但是菜市场卖的绝大部分是不成熟的,没有孢子产生,所以缺少用于真菌物种鉴定的重要形态数据。再加上我们一直没有在野外采到标本,鉴定工作停滞不前。”

直到2020年,吴刚的师弟终于在云南大理的松林中采集到它,这才证明这种见手青代表了一个新属和新种。

图3:吴刚正在察看牛肝菌切开后的受伤变色情况 吴刚供图

身在云南,经常能发现“躺”在菜市场上的野生菌新物种。“拿我研究的牛肝菌来说,在菜市场上有很多俗名,比如黄癞头、紫见手、红葱、白葱等。其中红葱就是我发表的新属新种,但我从来没有在野外采到过,可能是被老百姓采了,因为卖价不错。”吴刚说,为了做研究,他们也会去菜市场购买野生菌。

【验证:靠眼缘,更要证据】

一个新物种的发现,往往依靠外貌差异;一个新物种的验证,则需要充分可靠的证据。

吴刚告诉记者,目前物种分类中,普遍流行的方式是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特征以及生态学数据来认识物种。

但他也提出,分子手段在极大地提升发现新种效率的同时,也可能会衍生其他问题,例如“同物异名”,即不同人给同一物种取了不同的名字,但最先发表的、符合命名法规的才是有效名。

吴刚就犯过这样的“错误”。2016年,他发表了一个牛肝菌新种,但2019年却有同行质疑这个新种是“同物异名”。

模式标本是物种“名称的携带者”,该同行对相似物种的模式标本重新研究后发现,模式标本的子实体是不成熟的,论文中的原始数据并不完全正确,再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吴刚发表的并不是一个新物种。

“实际上,我对前人发表的物种原始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两个物种在孢子大小上的明显区别,我就认定是新物种,问题就出在我没有研究已发表物种的模式标本。当你对自己研究类群不够了解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吴刚说。

在金效华看来,发现的新物种与前人发现的物种“撞车”,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随着文献上网、标本上网,学者在查阅文献和标本时也更加便利,这种情况和风险也随之降低。

对于此次发现的两个新物种,朱滨清等人在收集到标本后,又经过近半年的整理、筛选、观察、比对,才最终确定为新种。

朱滨清认为,DNA测序、基因拓扑结构分析等现代手段提高了对隐存种,近似种等表型不易被区分的物种的身份界定,但不能代替传统的分类学,终归要回归物种表型上的差异,而这也是许多从业人员的兴趣所在。“我从小就爱好研究昆虫,我的同事、同行也基本是因为热爱从事的这行。”

【野外:有惊吓 也有惊喜】

从开始研究兰科植物,金效华有80多个月的时间在野外考察。

他认为,发表文章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不应该局限于野外还是实验室的形式,但野外考察非常重要,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对科学敏感度和对生物进化现象敏锐性的重要过程。

但野外考察,也是与危险共存和搏斗的过程。

图4:金效华在西藏墨脱县考察 金效华供图

2004年,不到30岁的金效华前往海南的热带雨林考察兰科植物,由于向导也喜欢观察植物,他们不知不觉地走散了。更糟糕的是,又下起了暴雨。

金效华冷静了一下,凭借经验判断村庄应该在低处,于是一路往低处走,所幸下了山。又搭乘老乡的摩托车,再步行到达90公里外的县城,终于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还有一次更“要命”。2007年金效华等10多人从云南的贡山独龙江步行走到西藏察隅时,在穿过无人区,翻过海拔4700米的垭口后,他们发现快断粮了。

所幸,一行人几经辗转找到了当地的部队。由于大雪封山,部队粮食也十分紧缺,但依然为他们挤出了前行的口粮,而原计划三四天的路程,实际上走了七天。

为此,金效华总结了几点野外考察经验:安全第一,一定要用当地向导,带够粮食。

图5:吴刚在浙江景宁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调查 吴刚供图

吴刚则有一次因“祸”得“福”的经历。

2011年,他们一行10多人前往云南怒江州考察,原本计划爬过怒江边上的一座陡山,再通过一座吊桥过去。但当爬至山顶时,才发现没有了前进的路。

碰巧一位老乡路过,他们赶紧问了路并沿着这条路走,结果还是没走出去。焦急中,他们又“摸”到一条小水沟,于是沿着小水沟往下走,终于走到了怒江江边。

令吴刚惊喜的是,迷路当天,他竟然采到了一个牛肝菌新属的物种,“不枉此次迷路”,他笑着说。

朱滨清也有一次在山里跋涉的经历。那天突降暴雨,导致山路塌方,他们不得不放弃汽车,背着设备从早上9点走到凌晨2点才出山。

图6: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璀璨星河 朱滨清摄

常年在野外,科考人员也得到了老乡、摄影爱好者、护林员的许多帮助。朱滨清表示,很多老乡看见稀奇的物种都会拍照发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有时候我们也会住在老乡家里,山里的夜间真的能看见灿烂的银河,太震撼了!”https://t.cn/A6JH8WN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抛开「品味」的争议和客户的原因,如今的封面大片对杂志而言,究竟还有意义吗?#Levis# #levis[超话]# #Levis501# #5中生有# #LEV
  • 말씨:맑음어제 호랑이과 토끼의 이야기를 말했어요.오늘에 계속이 말해.토끼가 쭉 호랑이에 거절을 합니다만 호랑이가 포기지 않아요.날마다 토끼에게
  • 我们知青和社员一样干活、挣工分,一样称粮称草,没有得到他任何特别的照顾,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不失为一个好队长。 在茅庄非常艰难的插队生活,给我留下的极深刻的印象,毕
  • #一人之下#一开始其实对张楚岚无感,说不上不喜欢,但是也说不上很喜欢,莫名会觉得他主角光环太强(事实证明我错了我反思)但越深入故事内容越发现,张楚岚心思缜密,考
  • 爱情最美丽的时候,从来都是只存在回忆之中,初恋中,只见羊羊一身枉跑的青春,和一脸茫然的哭笑两难。双子座——甜爱情最初到来的时候,双子并没有太多感觉,只是生活中多
  • 【#山西一保险公司三项违规被罚25万#】6月16日,山西银保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由于合众人寿保险山西分公司存在三项违法违规行为,分别是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给予
  • #正能量[超话]#[心]#每日一善# [心]#阳光信用# 1、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未尝君苦,不劝大度2、尊重所有声音但只成为自己3、生活给你苦难,其实是在铺垫浪漫
  • LED显电量,每次用都安全感满满的 12大概能冲个2次半左右!LED显电量,每次用都安全感满满的 12大概能冲个2次半左右!
  • 从那时候开始,往后3000多年,天花对人类世界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根据世界各地的文献统计,天花的肆虐至少造成了数亿人死亡,要知道,一直到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1700
  • 只能说在第三季的浪姐中,宁静姐姐的棱角也被磨了一些,她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犀利。 第一,在初舞台的时候,赵樱子信誓旦旦表达自己的杀手锏是高音,没想到很快就被打
  • 它住的纸箱子 用过的浴沙 咬的锈迹斑斑的笼子 还有它的水壶和粮食,到现在也没舍得扔……#仓鼠[超话]# 2022.05.15去吱星啦,小米露2020.07.04
  • 好太太智能家居体验快闪店正在营业!现场参与游戏互动赢潮趣礼品、轻松又有趣;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空间拍照打卡、100%出片;沉浸在智能科技家居产品的体验中,释放
  • 一年不见你还好吗我想你很好因为你迷人所以会很好因为你……我不想写那些赞美的词语相信你很好我们不曾问候但是,你有风的信使让我感到了温暖还有问侯你会很好因为你从来不
  • 简单算一笔账你就明白了:首先2023年开始电动车也要缴纳购置税,如果按燃油车一样的税率,大概要花3.9万元;其次凯迪拉克当前所有限时权益都是需要车主在2023年
  • 为了揭示与污染相关的死亡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团队使用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重复了2019年的分析。然而,由于许多国家转向了使用更清洁的燃料,
  • 但是带她真的好累,得担心撒手没,下次有机会还是偷偷玩[单身狗][单身狗][单身狗],抓娃娃五十个币基本上都打水漂了,但是需要放平心态,之前充的八百块卡玩到最后都
  • 因此,本案的判决意义重大,一方面肯定了作者对VR全景摄影作品享有著作权,另一方面则否定了平台借助“避风港规则”免责的企图,同时法院对赔偿数额的确定也有助于鼓励被
  • 1980年周扬去看吴淑媛时,再走几步就要到了她的墓前,可是天降的大雨却给了周扬理由,他慌张地往后走,像是落荒而逃一样,一如四十多年前,他头也不回地离开吴淑媛,去
  • 屏幕前的你如果想要改善肤质,就快来体验吧!咨询电话:0311-69098032《MIT数据库详解 》MIT心律失常数据库包含两个系列的心电数据, 第一系列即“
  • #咸鱼小汉堡#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场活动了,忘了是什么时候了20年还是21年,杨幂baby确实碾压她,就是满脸的疲态,脸部发腮啊,仪态也不如别的女明星。#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