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大会战# |从退伍老兵到养猪大户:山坳坳里走出个“土专家”

清晨寒意,倦鸟未起。近日,家住#仁和区# 太平乡革新村的周正明起了个大早,迎接家中诞生的新生命——一窝小猪仔。算上新生的四只猪仔,周正明家中现已有八百余头香猪。

从绿色军营到绿色山林,昔日的退伍老兵,如今却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周正明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致富“康庄路”?

寻找致富“新路子”
要说起周正明和香猪之间的故事,“网络”便是当之无愧的“牵线人”。

退伍返乡后的周正明一直靠着在外务工赚钱养家,虽说养活一家四口吃穿不成问题,但始终没有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为了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他开始四处取经,尝试发展产业。

2013年,周正明计划发展养殖业,起初他在芒果地里养黑猪,可一段时间过去了,他发现黑猪好像“水土不服”,发展效应很慢,而且黑猪皮太厚,市场反响也不太好。

黑猪养殖行不通,但周正明的干劲并没有因此消退。闲暇时他开始自己摸索着“上网冲浪”,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便让周正明发现了商机。他在网上了解到广西的巴马香猪好养又好吃,很有市场前景,但是之前村上也没有人养过这种“贵族猪”,家里人也不太支持,生怕周正明“赔了老本儿”。

家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敢拼敢闯的周正明还是放不下“香猪计划”。2014年,周正明和家里人仔细盘算沟通后,从广西买了四头种猪回来,家里没有养殖场,周正明就将香猪寄养在隔壁的农户家里。

当时的周正明也没想到,就是这四头种猪,为他开启了一扇“致富大门”。

摸索养猪“新法子”
一开始周正明按照之前养黑猪的经验养香猪,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巴马香猪被叫做“贵族猪”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能喂饲料、不适合圈养……周正明突然就成了养猪新手。

坚持不懈,奋勇拼搏是周正明在军旅生涯造就的品质。白天打电话咨询专家、晚上熬夜上网查资料、空了参加村上的养殖培训班……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就这样一步步摸索,周正明了解到,巴马香猪适合放养,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不用喂食任何饲料,食以玉米、地瓜叶为主,饮用山涧泉水,树林里的山果、青草、野菜皆是巴马香猪天然的补品和零食。

周正明说:“这些都是苞谷面、豆干、米糠等等,没有加一点饲料,这样长出来的猪肉不肥,肉紧实又好吃。”

周正明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对如何养好巴马香猪越来越得心应手,家里的香猪也日渐茁壮起来。巴马香猪皮薄肉细,猪肉所含的蛋白质、热量、谷氨酸、胆固醇等营养成分总体也优于普通家猪,这便使得巴马香猪的价格较高,一斤在40元左右。随着种猪不断繁衍,到2016年时,周正明已经有了百余头香猪,短短两年时间他靠着卖猪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

有了钱,周正明开始计划着给自家的香猪“修个新家”。决心要把产业做大的周正明,不光是要给香猪修房子,他还决定要修个“豪宅”。2016年6月,周正明拿出卖猪攒下的所有积蓄,加上银行贷款,斥巨资给香猪们“搬了家”。

一齐过上“好日子”
周正明说:“每天都要冲水,因为我们这里有点缺水嘛,一般拿污水先冲一次,冲过了再拿干净的水冲一次。”

周正明的妻子说,老周十天有九天都在厂里照顾香猪,喂猪、给猪圈冲水、放养,甚至连给母猪接生他都亲历亲为。时至今日,周正明家里已经有了800头香猪,去年一年靠着养猪卖猪就收入百万。周大哥夜以继日的努力不仅让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让他练就了一身“养猪”的好本领。

周正明对香猪的悉心照料让他养的猪品质更好,肉质更优,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回头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正明家的香猪销路越来越广,他还在网上搞起了自己的网站,香猪已经销往成都昆明等不少外地城市。

但周正明的目标不止于此,自己富不算富,一齐富裕才是富。他从不吝啬于向村民传授自己的养猪秘诀,大家想要养猪,他都便宜出售自家的种猪,还带着乡亲打伙在城里开了个小铺子卖猪肉。不仅如此,就连家中的猪粪也被周正明利用起来,他将猪粪干湿分离做成有机肥,村民们需要的就自己上他家里来装,三块钱一袋。当记者问到一袋多少斤时,周大哥笑着告诉记者,没算过装多少,大家能拿多大的袋子来就装多少走。

2019年初,革新村两委另寻蹊径,开始规划建设集观光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马鹿山休闲园。周正明知道了此事,特意跟村上沟通协调,提出把自家的香猪拿一批放养到休闲园里,供游客观赏互动。既让前来游玩的客人体验了乡村趣味,同时又为革新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增添了又一新助力。

退伍不褪色,周正明把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当成了新的“战场”,成为乡亲眼中的养殖“土专家”和致富“领头雁”。提起对未来的打算,周正明告诉记者,他现在就想着如何把香猪产业做大做强。

“未来我就想把我外面那一排修成专门给母猪的产房,这样里面就能养更多的商品猪了,发展应该就能越来越好了。”

亳州谯城区城父镇:胡萝卜喜获大丰收产业扶贫拓宽增收路
当下正是天气渐寒时节,皖北地区已是一片草木凋零,在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王元村,一栋栋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大棚内青翠碧绿的蔬菜生机勃勃。
“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再努力下,这车胡萝卜马上就装完了。”2021年1月2日,张云明一边说一边忙活。别看张云明现在乐呵呵的,早几年家里只能用揭不开锅来形容,因为家里人口多,自己患有精神残疾,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守着家里的几分地过日子,有时候吃了上顿就没下顿。2015年,张云明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低保、种植补贴,精神药费补贴等一系列的政府扶持。

2016年前后,张云明觉得老是靠政府补贴总不是个事,自己有手有脚的,要靠自己才行。看到邻居蒋素琴的蔬菜大棚里的收益不错,感慨万千。于是张云明就琢磨着我自己不是也可以种蔬菜吗?有了这一想法后,张云明说干就干,先试着种了点胡萝卜,经常请蒋素琴来指导指导。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到了收获的季节,张云明的一棚胡萝卜净赚了一万元,看到收益不错,张远明有扩大了种植规模,又种了十来个棚的蔬菜,现在菜园里品种也多了,有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等,2017年,张云明顺利的脱贫了,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张云明年收入也翻了一盘,达到了十几万元,他把附近的贫困户找到菜园里来帮忙,利用空闲时间前来就业务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据统计,城父镇产业扶贫带动3000多户农民,其中贫困户16户通过种植业脱贫致富,同时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务工形式,带动5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于刚 张骞 戴明)

泗县魏本学:乡村文化的推行者 最美基层文化人

​魏本学是泗县刘圩镇文广站站长,在长达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魏本学扎根基层,一心繁荣乡村文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平时爱好书法,他写的毛笔字笔力劲挺、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造诣。他曾多次被评为泗县先进工作者,取得了多项突出成绩,是百姓心目中“最美基层文化人”。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镇文广站连续三届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成为泗县东北乡镇的响亮文化名片。

村村成立乡村文艺队,培养挖掘草根艺人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基层群众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文艺作品”魏站长说。以前镇上文化生活单调枯燥,除了唢呐班子就是电影放映,老百姓对业余文化生活非常渴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魏本学将当地泗州戏、唢呐、旱船、花挑等方面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他主动开展培训,培养出了大批文艺骨干。其中培养上报泗州戏民间艺人6名。随后,他在镇上成立了一支戏曲爱好者剧团,并在每村组建起一支完全由本村村民组成的乡村文艺宣传队。每支文艺宣传队由精心挑选的12名文艺爱好者组成,设立队长1名。他们利用村里的文化设施和农民文化广场,做到月月有活动,日日有排练。各村文艺队每逢重大节假日都参加演出,特别是送戏敬老院活动,老人们特别喜欢。文艺队伍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村村建设农民文化广场,提供群众活动的舞台

因为农村老旧的文化设施愈发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上级要求每村建设一座高标准农民文化广场。为了能够尽早建设好广场,魏站长多次向相关领导汇报寻求支持。最终他的不懈努力下,每村至少建设一座农民文化广场的梦想终于实现。现在村里的农民文化广场和舞台常年开放,广场环境优雅,绿树繁花,令人赏心悦目,为周围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地。每逢夏季每天晚上都有村民自行组织广场舞表演,热闹非凡。“感谢政府建起了广场,俺们跳广场舞有了好去处”当地群众说。

以文化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激发脱贫发展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期间,魏本学利用活动编排优势,创作一批反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精神面貌和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文艺作品。他将一些道理融入到戏曲、小品当中,以表演艺术的方式,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向上向善动力,营造勤劳致富、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期间,魏本学指导文艺爱好者脱贫攻坚文艺演出专场达12场次,每场演出观众都在300人左右,特别是秦场村的演出活动观众达千人。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他还主动申办了大型文艺活动-泗县首届刘圩大饼文化节。此次活动吸引众多村民观看和品尝,人民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刘圩大饼成了当地一张响亮的美食名片。谈起举办刘圩大饼节的初衷,他考虑到刘圩镇长年传统种植一麦一豆,他积极建议和争取举办刘圩大饼文化节,通过刘圩大饼特色产业,为农民创收,尽快走上富裕的道路。全县现在已有50多家在生产刘圩大饼,刘圩大饼遍布城乡,连周边五河县、灵璧县也有人来学。

以文养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多年来,刘圩镇民间艺人多,材料资源整合多,活动开展多。为了确保和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镇文广站分别推选了会唱泗州戏的张用殿和会作诗写歌的王浩为刘圩村、秦场村县级文化协管员;推选了能歌善舞的丁小兰和周梅为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推荐了10位民间会唱大鼓、扬琴、泗州戏为泗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正因为多年对这些文艺骨干的培养,才使基层文化丰富多彩。一是他们对文化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二是成立泗州戏业余剧团,每年为企事业单位、农村红白喜事及庆典演出,剧团经济自收自支、节目自编自导,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40年来,魏本学组织了大小活动480多场次,参与群众不计其数,他组织创作的节目先后参加省、市、 县等各类大型演出活动。在魏本学的眼里,文化就是他的所有,就是他的生命,除了文化事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撼动他的内心。虽然魏本学有机会到更好的岗位上工作,但他却始终甘于清贫、苦守寂寞、守住初心,始终没有放弃他的“老本行”。魏本学说:“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给群众带来快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我很喜欢!”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他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他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就像投入水中的一块石头,虽朴实无华,却漾起阵阵涟漪,为乡村文化发展带来了活力。(安徽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经历不同的事,有快乐有悲伤,渴望找到懂你的人,愿意倾听你的人。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10、 世界上有很多迷人的花,可我还是喜欢有结果的树11、 不赶什么
  •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带着光环的,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辛苦,可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终究能让你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无论坦途,还是坎坷,无论鲜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互动 指路hui 及“hui”字自暴自弃便是命运的奴隶,自强不息是生命的天使;我不想用别人的汗水浇灌自己的心灵,我愿
  • 客户在不信任我的情况下经常咨询我关于离婚和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我也会免费解答她的问题,毕竟信任是逐渐形成的。成功帮她离婚!在我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她的具体情况和需
  • 记录一下 第一次听演唱会新体验 与狗子听老薛的演唱会(实话,我感觉我们两纯路人,根本不是粉丝,导致在演唱会前几天晚上恶补了一下老薛的歌,我喜欢老薛更多觉得他是个
  • ”我:“哈哈哈哈哈,这个好,把我打扮成洋娃娃我喜欢,哈哈哈,给你个机会,你说说你打算怎么打扮我?好家伙那确实挺像我[拜拜]我说我怎么就更偏爱身韵呢要么就当代舞自
  • 其他“梦女”、cp粉,给我评论说“东东是我老公”的人,我都觉得挺轻松好玩的,我也没觉得人家做得有啥不妥当的。为啥都这么严肃啊,你只喜欢关注他的赛场那就关注好了,
  • 谁也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远古的召唤,这两年,生活在人情冷漠、强调“边界感”的大都市里,年轻人却仿佛也在一夕之间复苏了野性,纷纷开始争当神气小猎人——说出来你可能不
  • 真的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大学五年我一心翘课,回家,干饭,逃离封校怎么还有人造谣说我喜欢我们班一男生啊不会就是那个男生说的吧我都没和他说过几句话男生啊,你们为何如此
  • 】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我打这个番外的话题只是感谢欢喜,带上自己喜欢的小情侣,且带点尊重对这个番外(就是按照现在jl来看有一点镜头不就是回归的希望更大一点嘛,是吧?
  • 我没有欺负牛嫂[打脸]我记得小时候买过一个“窃听器”我到底是要窃听谁啊[笑cry][允悲]到现在都记得绿色半透明,上面还插个耳机,完全就是个小玩具,一个麦克风而
  • 我本来就瘦瘦高高,加之从小学舞蹈和小提琴的原因吧,所以气质比较好,但是我是单身主义,身边有不少追我的男生都被我婉拒了,而且除了我妈妈我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些事(
  • 如果你也有月经不调的烦恼,不妨试试敏尧牌依能静胶囊,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惊喜的效果。这个胶囊的优点可不止一点点哦!
  • 我和芳在门口驻足了一会,计时的小姐姐真的好漂亮好漂亮,我喝芳说了一句“哇这个姐姐好漂亮”不知道有没有被她听见,说完她就和我对视了,会脸红的程度[苦澀][苦澀]水
  • 没想到顺城巷还有这么好吃的火锅!甜品是点了几个,全都不踩雷,很好吃的!
  • 我的抗寒姿势就是一个“V”字形手势,在对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京东服饰对s13赛事的热情支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包,展现你的个
  • 肝木克脾土,现在肝气郁结了,气机堵到那了,无法帮助脾了,脾运化失调,就无法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作为肾精的补充,长此以往,肾精就会不足,肾精不足了
  • ❗️一物多用真的太方便了❗️比传统海绵更好,太爱了,简直不要太好用谁能拒绝这么可爱的洗碗棉呢❓还很减压哦~ #鹰哥精选# 【成都手信(压缩木浆清洁海绵)—熊猫
  • 就这么在脸上停留个8-10分钟,后续不用冲洗,把双手搓热轻按吸收就可以了,皮肤稳得宛若无事发生,是一个很实用的急救方法,大家也可以这么试试;保湿力也不错,几乎一
  • ❗️一物多用真的太方便了❗️比传统海绵更好,太爱了,简直不要太好用谁能拒绝这么可爱的洗碗棉呢❓还很减压哦~ #大妈的精选# 【成都手信(压缩木浆清洁海绵)—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