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视点[超话]#

#上海# ,坐第一班地铁赶往火车站的人:遗憾没能和城市、和朋友好好告别
“自2022年5月22日起,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7时至20时,其他线路仍暂停运营。”

5月21日,在网上刷到这个新闻之后,25岁的全兴旺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意味着他可以坐着地铁去虹桥火车站,然后回江西老家,不用一路从杨浦骑车到火车站去了。

5月22日凌晨4时,全兴旺就醒了,并且再难入睡。他索性起床开始整理行李,并且再次确认了路线——他的公司宿舍在平凉路2325号,在地图上过这一点向轨交10号线作垂线,垂足正好落在国权路站。“这是离我最近的、恢复运营的10号线站点了,我要骑共享单车过去。”

全兴旺是上海路桥公司下属建设项目的一名施工员,在上海工作已有5年,之前一直被封控在公司宿舍。和公司签订相关承诺书、承诺遵守相关防疫规定后,他终于如愿踏上了返乡的旅途。6时许,他早早抵达10号线国权路站4号口。

没过多久,等待第一班地铁驶来的乘客们陆陆续续来到轨交站外,大多数人都拖着行李箱。40岁出头的江西南昌人黄金龙是美团外卖的一名送货员,今年2月才到上海打工,没过多久就碰上了本轮本土疫情。“租的房子在周家嘴路355号那里,之前一直被封控在家。看到地铁恢复运营的消息后,我马上买好了火车票,然后今天骑共享单车过来。如果没有地铁,我可能就要骑车去虹桥火车站了。”

在站外等待的人群中,有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球鞋的文静男生。他是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2020级学生徐天乐,他要坐火车回四川老家。“其实学校有班车送学生去火车站的,上午、下午各有几班,只不过我错过了,没有约上。现在也挺方便的,从学校走过来很近,坐地铁去火车站也很快。”

在国权路站外的无障碍通道附近,一位中年人推着轮椅,静静等待站点开门,轮椅中坐着一位身穿“大蓝”服、戴着面屏和橡皮手套的老人。老人脚下还放着一套医疗装置,管子通到了“大蓝”服里面。“这是引流胸腔积液的,我父亲肺部有疾患,我们是来上海动手术的。”中年人姓张,他告诉记者,他是江西九江人,陪父亲到上海看病,但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没能看上。最近医院有规定要求他们先回去,正好10号线恢复运营,他们就买了5月22日中午12点的火车票,坐地铁去虹桥火车站。“我们准备等疫情过去后再来一次。”

6:59分,全兴旺听到站点内电梯启动运行的声音,兴奋地大叫:“开了,开了!可以进站了。”很快,穿着“大蓝”服的轨交工作人员拉开了10号线国权路站4号口的卷帘门,全兴旺、黄金龙、徐天乐和张先生父子俩,陆续拖着行李进了站。

7:15分,记者抵达轨交3号线赤峰路站1号口,站点尚未开门,几个乘客已在站外等待。租住在附近的赵建忠告诉记者,他在赤峰路站附近一家公司打工,最近房租到期,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就想先去宝山的朋友那边看看。“朋友家住淞发路站附近,如果他那里合适、社区也允许,我就准备投奔他了,把行李都搬过去,到他那里住一段时间。”

7:18分,赤峰路站1号口正式开门。门口等待的乘客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值得纪念的一刻。

赤峰路站的站台上,记者看到一位女乘客和大多数乘客不一样:她没有拖着行李箱。她是中山医院呼吸科医生计海婴,正准备坐第一班地铁去上班。“之前近两个月,我是搭同事的车去上班的,下班是自己骑共享单车回家,差不多有12多公里路。现在地铁恢复运营了,我上下班就更方便了。”

同样在站台上等车的,还有同济大学研三毕业生徐赫。他理着干净清爽的发型,戴着黑色口罩,背两个运动挎包,整个人看起来英姿飒爽。徐赫告诉记者,他读的是体育学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是浙江省的选调生。“我老家是宿迁的,家在江苏、读书在上海、工作在浙江,三段人生正好在沪苏浙三地展开。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徐赫是从“上海发布”上看到部分轨交线路恢复运营的消息的。“上海发布”的相关消息公布后,徐赫的辅导员也给同学们转发了相关通知。“然后我们就开始整理行李,准备回家。由于同济大学距离这里有两三公里路,我要骑车过来,所以今天就轻装上阵了,大部分行李先寄存在学校,等快递业务正式恢复以后,再托室友帮忙寄回我家。”徐赫告诉记者,他买的是9:52分从上海火车站出发的票。“从赤峰路到上海火车站,只有四站路,很快就到了!”

记者问徐赫,封控期间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徐赫想了想后告诉记者:“基本没有遗憾,一切都很顺利。唯一稍稍有些可惜的地方,是和这座城市、和这里的朋友缺了一个有仪式感的告别。20年的学生生涯结束了,在上海这边有认识7年、认识3年的好朋友,今后大家就天各一方,各自开始下一段人生征程了。不过这也不要紧,下次有机会,大家还是能再聚!”(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 #带着微博走天下#

香港定了!大力发展中医,开创中医新局面![good][good][good]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抗击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中医药首次全方位参与香港防疫抗疫工作,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填补医疗系统的空缺。
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历史悠久,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社会对中医药越趋关注,及至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中医药条例》,以立法规管、注册制度确立了中医的专业地位。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香港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思考与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提振发展信心:中医药全方位参与抗疫
3月29日,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抵港,实地考察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长者暂托中心等,开展考察和支援香港防疫抗疫工作,深入了解香港中医药发展态势及参与疫情防控救治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中医药在香港防疫抗疫工作中彰显独特优势,大幅提升发展香港中医药事业的信心。”香港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中医)黄巧云认为,中医药全方位参与此次抗疫,尤其是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的到来和指导,对未来香港中医药行业平稳、健康地发展,意义重大。

2020年4月,香港医院管理局(简称“香港医管局”)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为出院病人或完成隔离人士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医管局积极动员中医药学界、业界,通过设立热线的方式,为接受隔离人士和市民提供免费中医咨询服务,为养老院确诊的院友和职员提供远程中医诊症或外派中医服务等。

“为支援家居隔离的患者和检疫人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团队迅速开展‘新冠病毒感染人士免费网上诊症服务’,提供免费视频咨询和诊症并派送中药服务。”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总裁卞兆祥介绍道,“服务推出一个月内,超过一万名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和照顾者获得治疗,极短时间内,中医药服务人群数量之大,令业界备感振奋。”

类似的中医网络远程诊疗服务,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也在开展,疫情初期,校方还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制定出第一版香港大学的中医治疗方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冯奕斌表示,从中医药学“治未病”的思想出发,推动中医药预防及介入治疗的运用,探讨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对未来香港中医药发展具有示范性作用。

二、迸发科创活力:多策并用赋能中医药事业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促动中医药发展,但要让中医药产业规模化,仍需特区政府、社会组织、大学等多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谈及中医药在香港的未来发展,黄巧云坦言,一方面,社会各界给予足够支持,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项目构建;另一方面,围绕中医药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辟全新路径。

2019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中医药发展基金”,注资五亿港元,提升业界整体水平,包括为中医药界和中医医院培养所需人才,促进与中医药有关的科研,并加强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此外,全港十八区内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除履行“教”与“研”的培训和科研职能外,还为香港市民提供由特区政府资助的全新中医门诊服务。

同时,香港首家中医医院预计于2025年落成启用,从医疗服务、教学及培训、科研、多方协作、创造健康价值五个方面进一步统筹促进中医药发展。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指,中医医院将会扮演“转化者”的角色,促进香港的中医服务、教育培训、创新和科研的协同发展。

为推进香港中药的传承创新,提升科研能力,香港浸会大学2020年成立“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引领中药开发走向标准化和国际化,并为业界培养人才。针对中药的研发过程,中心设六个研究平台,包括“临床数据科学研究组”“中药药学研究组”“人工智慧驱动药物开发研究组”等,综合处理中药创新的研发,并为个别中药配方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我们希望将中药创新提升至更高层次,汇集世界级合作伙伴,利用国际标准,共同将传统中医药智慧转化为医药产品。”卞兆祥介绍,“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也在孵化初创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合作,创新优化制药过程,开发更多中药产品。”

建好中药创新发展的链条,科创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一环。“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应善用机遇,培养中医药领域的顶尖人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让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冯奕斌表示,作为以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香港大学将从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本地服务等方面培育中医药领域多元实用型人才。

三、走向国际舞台:拓宽中医药传播空间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与技术国际推广相结合。踏浪湾区,联通世界,香港背靠内地庞大市场,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强大优势,为中医药“走出去”创造更多活力。

“香港中医药文化浓郁,各种药膳、凉茶等家喻户晓、随处可见。”黄巧云说,“中医药走向国际,香港必然是前沿阵地,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香港医管局已与不少海外机构、顶尖学府强强联手,从国际角度看中药研究的标准化,探讨中医药的研究及科技创新,冀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

“香港虽提供以西医为主的健康服务,但中医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区政府持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强化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在让市民得到适切的医疗服务同时,从中西医协作模式出发,凸显中医药作用,引发国际共鸣。”张伟麟补充道。

在实践方面,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自创立以来,将探寻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作为长远任务,捕捉最新机遇,扩大国际话语权。冯奕斌认为:“在教授传统中医药学的过程中,需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将传统医学转变为现代社会所认可、接受的技术力量,推动中医药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打造国家文化名片。”

展望未来,“讲明白、有底气”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路径。卞兆祥强调,首先,使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的特点、疗效,用科学的语言讲科学,用文化的魅力说文化,中医药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有底气地去传播中医药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崛起的精彩。

挂云帆,济沧海;驭势行,谱新篇。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中国智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将来会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松绑”,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多契机,希望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出一条新路,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山东变了】
传统”,是山东给外界的印象,“保守”,是外界给山东的标签。

相比南方,北方山东似乎不喜欢追赶潮流、不热衷新鲜事物、不擅长创新创造。

可一些数据告诉我们,形势好像正在起变化。

山东变了
4月24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报告,公布了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山东有17个县市上榜,排在全国第一位,分别是:栖霞、寿光、郯城、莱阳、平邑、滕州、海阳、平度、胶州、青州、东阿、荣成、蒙阴、新泰、平阴、冠县、曹县。

其中,“中国苹果之乡”烟台栖霞虽然触网仅7年,但却成功跻身全国第四。

农产品触网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户收益,农民们纷纷网上“淘宝”。据阿里研究院统计,2021年,山东有801个淘宝村,占全国11.4%,这意味着,全国每9个淘宝村,就有1个在山东!

在排名前20的城市中,山东菏泽以拥有516个淘宝村的傲人成绩位居第一,占全国7.3%。浙江金华(义乌所在的地市)、温州、台州也只能跟在后面“望其项背”而已。

去年走红网络的“宇宙中心曹县”,175万人口,35万从事电商业务,作为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已经形成全国领先的淘宝产业集群,包括演出服、木制品等。曹县安蔡楼镇、大集镇更是包揽了全国淘宝镇的冠亚军。

山东这哪是不追赶潮流,这明明是在引领潮流!大家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东农民竟然成了数字时代的弄潮儿。

销售端,山东农民积极触“网”触“电”,种植端,山东农民也玩起了数字化、物联网、区块链。

在滨州市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扶贫示范园,天上是无人机,地上是无人车,完全实现了病虫害防治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物联网监控平台的大屏上,报警记录、数据表格、视频监视、发菌车间、气象站等实时数据清晰可见。

全程农事记录,动态监测采集农产品的产地空间位置、面积、产量、预计上市时间,为农户、农场与农企提供科学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如今,惠民县146个食用菌温室大棚全部安装了窄带物联网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等智能化管理,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2020年9月惠民县被评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这样的案例在山东各地还有许多。

比如全国“菜篮子”潍坊寿光。好多人以为那里就是简单传统的蔬菜大棚,殊不知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进化到第7代,应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包括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臭氧消杀、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达80%以上,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原来一对青壮年夫妇能种植2个70米的大棚,现在可以管理2个200多米的大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2倍,蔬菜大棚成了“绿色车间”,蔬菜园区成了“绿色工厂”。

比如中国牡蛎第一市威海乳山。作为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牡蛎”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在高端市场占据国内第一。

2021年,乳山市政府、乳山市牡蛎协会携手当地银行建设了“数字牡蛎”项目,依托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一件乳山牡蛎打上身份标签。一方面可以溯源鉴定真伪、保护商誉,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实现了金融赋能产业,促进了产业健康壮大。

山东变了山东变了
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都在积极升级改造,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当仁不让。

2021年3月,118岁“高龄”的青岛啤酒厂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成功入选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成为全球第55座、中国第17座“灯塔工厂”。

有智能制造“奥斯卡”之称的“灯塔工厂”,因其严格的评选标准,一直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的示范者。

自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全球发起评选“灯塔工厂”项目以来,目前全球仅有103家工厂入选。

其中,中国拥有“灯塔工厂”37家,占比超过1/3,遥遥领先第二名,位居全球第一。

在这37家“灯塔工厂”里,山东省有3家(青岛2家,潍坊1家),位居全国第三位,看上去数量不是很多,但全国37家里有13家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只有24家是真正的本土品牌本土工厂,而山东品牌工厂独占6家,全国第一。

山东这哪是传统保守,这明明是“光而不耀”!

与“灯塔工厂”类似,国家工信部也在部署中国自己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今年2月,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正式公布,全国共有110家企业(工厂)、241个场景上榜。

这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里,山东拥有12家,占全国总数的11%,仅次于广东的13家,位居全国第二。

无论是全球的“灯塔工厂”还是中国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都是制造业领域的佼佼者,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先锋。用实力说话,山东真正做到了全省工作动员大会提出的“创新引领走在前”。

单点的企业有“高峰”,成群的企业有“高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山东也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山东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截至目前,山东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其中过千亿元的6个,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0多个,在建重点项目300多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达到了25个。

高原托起高峰,高峰加固高原,高原高峰高耸入“云”。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有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工业互联网“一米宽、百米深”的行业属性和汇聚、共享、开放的优势,使其成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018年6月,工信部公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分期分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一批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三年过去了,工信部对全国“双跨”平台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其中,山东的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3年位居榜首、浪潮云洲跃居第六(较2020年提升2个名次)。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榜单中,山东同样表现不俗——全国共140家企业入选该名单,山东省有济南二机床、青岛双星等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榜上有名,大幅领先其他省市,位居全国首位。

2020年,山东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随后出台了《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底,青岛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3561家青岛企业被“工赋”,新增工业产值超过210亿元。

其中,平台赋能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从全国2万多家园区中脱颖而出,入选工信部首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试点示范,塑造出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增益千企升级的“青岛样板”。

山东这哪是不擅长创新创造,这明明是革故鼎新的典范!

山东变了山东变了
山东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在年初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将“加强数字变革创新”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十大创新”之一,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提出,构建特色鲜明、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格局,擦亮“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山东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品牌。

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今年底全省16个地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并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在全国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上,山东共13个城市入围,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山东只是低调,而不是保守,只是不声,而非不为。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等这些高科技只是一个个服务产业、赋能产业的工具而已,而雄厚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应用空间,正是山东这个经济大省在数字经济时代可以“大象起舞”的根基和底气!

新时代,新山东,让我们祝福并期待!(来源:秦朔朋友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喜欢记录下它那双溢满活力的眼睛,和无比快乐的表情,这样每次翻看照片,都能感受到它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就像看到小仓鼠吃下零食后开心地擦胡子的模样那样,我体会
  • 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因为所谓的爱,女主播一句大哥,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倾家荡产都会刷礼物,现代人活的空虚寂寞、没亲情没朋友,需要一个精神乌托邦,之所以胖猫能给谭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摩登兄弟[超话]# ┌⭐️✨o ᶫᵒᵛᵉ♡ ℒℴѵℯ❤ ☀️┐ “你是千万星星中的一颗 却是我
  • 沉默的把馒头和菜摆好,虞怜已经很自觉的在对面坐下,盯着桌上的粗粮馒头:“看着好香啊,你真太厉害了。沉默的把馒头和菜摆好,虞怜已经很自觉的在对面坐下,盯着桌上的粗
  • 《姜妙佳彭彰彦》姜妙佳彭彰彦(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笔趣阁阅读 fza72kwi ?书名:《姜妙佳彭彰彦》姜妙佳彭彰彦 ?主角 姜妙佳彭彰彦 阅读全文到公-
  • 腕表的表背采用了密底的设计,作为一款石英表自然就不需要露芯了,表背上还刻有萧邦的品牌名。这次我们就通过这款东方双狮SEM78002WB腕表,来领略一下日本这个精
  • 几年后,回头再看那次操作,涨停板的次日冲高是非常明显的顶部形态,本来有20个点收益就这样因为自己对顶部密码的欠缺,都回撤完。#财经[超话]#2024.5.16独
  • 是个人都看得懂是黑粉发的微博,某恋爱爱豆的粉丝跟正主一样,一场恋爱脑子就动不了了 3再怎么样,至少没谈恋爱,没暧昧对象,唱歌不糊嗓子 行了,知道粉随正主喜欢哞哞
  • 25考研er们,你对初试了解多少?展会名称:绍兴·COMICWORLD·SP·次元创作同人季·动漫游戏嘉年华展会时间:2024年6月8日至10日展会地点:绍兴凤
  • #想你的365天[超话]#早安,爸爸妈妈新的一天开始了,又是忙碌的工作日,但愿今天也有个好心情哦!“这个碾转呀,非常非常好吃,我是从西安来的,每年我都要来到这
  • \n\n\n31cmx17cmx40cm\n\n\n??020178-黑·棕lv m47542有没有序列号 lv皮带m9043大陆卖多少北面 蒙口 \n《市场
  • #家有女友[超话]# 拖油瓶是玫瑰的花的话,这部番就是玫瑰的刺吧现实如此不过这两部番确实很像耶,就是这部番的角色年纪更大些,所以亲完就doi显得很正常[跪了]但
  • 毕竟我第一次觉得场外指导的技术提点比鸡汤有用,是2022年成都世乒赛男队对阵日本队,龙队在教练旁边补充说“怎么舒服怎么打,如果对方…你就…”李隼教练混团有一次指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感觉是老天都安排他们俩个互相纠缠一样)day2说实话我是在院的群像文里看到,然后被“黄子”“我在”狠狠触动了(因为这篇文里盒子有点是疯批在的,导致我后来看同人文
  •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 时默是孤儿院长大的孤儿,他的职业是一个网管,十分喜欢电竞,热衷于战术分析(第三幕线索中,夏未记满战术分析的笔记,其中字迹歪斜的三本就是时默留下的) 2010年
  • 这个时候前桌钉崎转过身看他,表情疑惑又有点震惊,问他最近怎么那么会穿,那个看上去会吃自己鼻屎的虎杖被藏到哪里去了。”她终于舍得放下她手里的那面镜子,随着我指尖的
  • 超甜的520朋友圈文案1.“不特别 特别的有你 ”
2. ˗ˋˏ❤︎ˎˊ˗心动小镜头
3.  '๓ iຖ l໐งē
4. 
5. ˗ˋˏ❤︎ˎˊ˗叮咚 你有新
  • [思考] 女单方面,是群芳争艳、三国演义还是一枝独秀?[思考] 女单方面,是群芳争艳、三国演义还是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