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耕耘时光,不负美好
#二十四节气##节气[超话]##芒种#
一.节气由来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二.芒种农事
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
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际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产量均随播(栽)期的推迟而明显降低,播(栽)过迟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芒种忙,下晚秧”,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要特别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工作。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区的夏茶采制已经开始,由于气温高,芽头长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时采摘,加工细制,提高品质。

三.养生之道
芒种时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根据这一气候特点,这一时期的健身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调养方面,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
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要经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
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
进入芒种以后,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由于中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以下的低温,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左右的低温,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以下的低温,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白桦茸助力健康

白桦茸作为一种药用真菌,亦可以作为茶饮。白桦茸做茶,饮之味略苦、有淡淡的白桦茸独特的清香。但若茶饮浓度较高,其苦味随之增加。在传统茶叶市场发展与更新的同时,以桦褐孔菌为原料,采用独有配方,经挑选、粉碎、选筛、分装制得的桦褐孔菌代用茶茶包,成为当下便利的,时尚的选择。白桦茸茶包从理论上讲可以与茶叶同服,且不会影响白桦茸的效果。但毕竟白桦茸是一种药用真菌,味感不同于茶叶。因此,宜定量分次饮用白桦茸,余下时间仍可以专心品尝各种茶叶了。两者互补,既可以追求到茶叶的清香,又可以捕捉到白桦茸的独特功效。同时,以桦褐孔菌为原料,采用独有配方,经原料破碎、投料、提取、过滤、浓缩、纯化、喷雾干燥、过筛、包装、理化指标检测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桦褐孔菌固体饮料产品以及用桦褐孔菌为原料,经过原辅料称量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桦褐孔菌压片糖果产品也是白桦茸适应市场需求而衍生与更新的产品。更加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健康需要。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丨看东明绘就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从黄河东明段的末端溯流而上,沿着黄河大堤,我们追寻着东明的故事,近距离地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编者按: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由东明县入鲁,在垦利区入海,惊涛澎湃着,掀起万丈狂澜,一幅宏伟的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为讲好山东黄河流域的发展故事,凝聚保护黄河的山东力量,凤凰网山东将挑选山东9市沿黄区县,集中报道沿黄区县在“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的探索,为山东走在前凝聚智慧,也为沿黄区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推出菏泽东明篇。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是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强力推进迁建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滩区群众“安居梦”。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做好滩区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将昔日贫困黄河滩逐步变成幸福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黄河穿过东明时,脚步变得“反复无常”,总会给滩区群众带来苦难。曾经,“有女不嫁黄河沿”成了滩区群众抹不去的痛,搬离黄河滩区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事。
挪穷窝、拔穷根,古老又年轻的东明在逐梦路上奋力奔跑。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启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功能完备的兴东新村建成后,成了乡村振兴的宜居样板。
随着东明县12万余名滩区群众世代期盼的“安居梦”成为现实,他们的生产生活之变、创业就业之变,折射出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步伐。
俯瞰一个个新村,道路笔直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绿化郁郁葱葱,宛如一幅幅优美画卷。未来可期成了东明的代名词。
滩区焕新颜,群众生活更有盼头
步入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新村,远远就看到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错落有致。笔直的街道、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庭院格外醒目,由八号村台多个村迁建而成的兴东新村已经大变样,成了黄河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在早些年,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老村高低不平,道路弯曲狭窄,近看像山区丘陵地貌,户户筑房台,交通不便,且受地域影响,灾害严重。
为了让滩区群众“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苦涩生活成为历史,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
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东明县任务艰巨。在全省28个村台中,东明县占24个,其中长兴集乡占10个,涉及3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八号村台则是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两个试点村台之一。
2019年8月,长兴集乡八号村台正式开建。历经前期摸底、清障、淤筑、村台强夯、涉迁村土地调整、新村工程建设、分房搬迁等诸多难关,去年3月,四个涉迁村全部完成群众迁建。
这意味着,群众盼来盼去,终于住上了新房子,把“家”稳稳地安在了村台上。
八号村台是全省最早完成迁建任务的滩区村台,也是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工程24个村台中首个达到入住条件的村台。村台涉及东黑岗、北许庄、姚庄、崔庄4个自然村,安置群众1141户、4602人。
说起滩区迁建后的新生活,东明县长兴集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兴东新村管区书记马果真深有感触:“迁建后,群众住上了新房,道路宽敞了,又安装了路灯,新村台绿化美化的也很漂亮,老百姓一下子过上了城市生活。村台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便民服务为抓手,梳理规范群众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大事小事办理。”
曾经让群众忧心忡忡的黄河滩,华丽蝶变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地。房屋内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配置齐全,台顶全部按照新型农村新村规划设计,小学、幼儿园、新村服务中心、商业等公共设施以及污水处理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绿化、亮化、美化特色鲜明,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宜居样板。
滩区迁建,既要让群众“挪穷窝”,又要“拔穷根”。
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黄河滩区的长兴集乡,是山东仅有的两个纯滩区乡镇之一。原村址复耕后新增耕地1万亩,继续发展特色种植。新村党委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产业特色,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一批现代农业和三产融合项目迅速崛起,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
在富民方面,长兴集乡做了大量工作,马果真介绍:“一是发展租赁经济,对集体属性的门市房进行招商引资,吸引个人、商户纷纷入驻当地,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二是村台上办起了手工加工厂、制衣厂、防护服加工等,为居家空闲人员创建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培育新兴产业,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依托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利用旧村复耕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持续不断提升土地效益。”
目前,新村周边已形成1.4万亩虎杖、800余座食用菌棚、500亩樱桃采摘园的种植规模,实现了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

特色虎杖种植,产业发展更有奔头
风从黄河来,吹过万亩虎杖。
虎杖,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虎杖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
在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几公里外,就是万亩虎杖园,这是带给村民就业增收新渠道的地方。
产业发展是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东明县依托滩区优势,着力培育富民产业。位于滩区内的长兴集乡,盯紧土地日照时间长、水源充沛、土质半沙半淤的特点,经过规划,确定了虎杖这一中药材进行种植。
万亩虎杖园由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采取“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坚持“科技精准扶贫”方针,以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目前已成功种植14000亩。
依托虎杖种植,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3条白藜芦醇提取生产线,年加工虎杖量可达1万吨,提取白藜芦醇300吨,目前主导产品白藜芦醇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90%,拥有国际市场85%的份额。高纯度的产品不仅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也让公司成了全国最大的虎杖加工生产基地。
虎杖种植基地,不仅满足了企业对虎杖原料的需求,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发展说到:“流转土地后,公司用工特别多,高峰期的时候每天用人能达到500人左右,他们一天能在这挣100块钱左右。”
利用虎杖基地,公司成立了农科驿站,并吸收更多的贫困人员参与基地的种植和管理,使他们在收取固定的流转租金后,又能享有二次用工帮扶。
致力于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的车发展,为滩区群众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解决了周边农民及贫困户就业问题。
基地结对帮扶省定工作重点贫困村18个,农户每亩均增收8200元,并对已土地流转的贫困村民进行劳务岗位供给,带动3500余人脱贫。
产业兴,农民才能富,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为提升农民技能,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公司还通过科技培训讲座、现场技术指导,开展乡土技术人才培养和农村群众培训1000多人次,并引导农民在基地种植的基础上开展现代农产品开发、绿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乡村旅游等生态发展项目。
对于返乡创业的车发展来说,他对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后续,我们要根据产品研发的情况,陆续把整个虎杖产业的全材料产品推上市场,首先从种植这方面开发虎杖茶、虎杖菜、虎杖花蜜以及虎杖花,还有虎杖籽油的研发,提高整个虎杖种植的附加值。另外,从提取方面,我们通过虎杖根部来提取白藜芦醇,推上市场国际化。”
展望未来,车发展表示将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机遇,计划投资10亿元,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打造为集虎杖种植、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于一体的“专精特优”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虎杖深加工产业园,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走访手札:
自古贫困黄河滩,如今旧貌换新颜。
从黄河东明段的末端溯流而上,沿着黄河大堤,我们追寻着东明的故事,近距离地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东明县黄河滩区12万群众的安居梦想,也见证着黄河滩区的历史性变迁。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县做了大量扎实而努力的工作,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路子。
在长兴集乡的虎杖种植基地,我们听企业的发展历程、带动滩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效果,不禁连声点赞。一棵棵虎杖,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远远望去,山野间充满着致富的希望,相信这些旺盛生长的虎杖定能在不久的将来枝繁叶茂,为长兴集乡以及东明百姓撑起致富的一片天。

全国最大的阳春砂产区在云南,是从阳春引入种植!
南方阳春 2022-05-29 21:12 发表于广东
图片

中药阳春砂,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广东与云南开展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合作纽带。
阳春砂是广东省立法保护的岭南八大中药材之一,是大宗道地南药,其道地产区在广东阳江的阳春市,但在实践中,其主产区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
原因出在价格上,虽然两地出产的阳春砂质量都符合历代《中国药典》要求,但市场价格却有天壤之别,2021年西双版纳阳春砂价格在一斤70-100元,阳春的价格却是6000-1万元。据了解,这是由于阳春人工授粉难度大、成本高,限制了广东阳春砂仁产业的发展。
阳春砂从广东引种到云南后,开启了南药粤滇携手合作与共建共享南药基地的序幕,2022年云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云南省杨得坡专家工作站”,工作站由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杨得坡领衔,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一带一路”东盟沿岸国家,并在这些国家种植阳春砂,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建设。
图片
阳春和西双版纳的阳春砂价格对比

阳春砂困境

阳春砂是历届《中国药典》收录的砂仁基原之一,也是市场的主流品种,属于大宗道地南药,也是一味用途十分广泛的香料与煲汤食材,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也是广东省立法保护的八大品种之一。
阳春砂属于《国家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濒危品种,也是《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华南道地药材产区的主要品种。2016年12月通过的《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正式以立法的形式把阳春砂作为重点保护品种。
杨得坡介绍,1990年前,阳春市的阳春砂种植面积处于全国首位,之后逐渐被云南省超越。广东阳春砂种植环境由于缺乏授粉昆虫,必须通过人工授粉才能获得产量,劳动力成本很高,而产量一直低下,导致种植逐渐萎缩。虽然道地品牌售价高达5000元以上,但有价无市,少量产出仅做药膳原料,药材市场基本无广东阳春砂的踪影。
实际上,近几年西双版纳产的砂仁有逐步取代广东的趋势,被列入了西双版纳州优先发展的大宗药材品种,陆续成为云南多地政府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策略实施的主要抓手。
基诺族人的“砂仁阿普”

杨得坡介绍,上世纪50年代,阳春砂在我国仅产于广东阳春及周边地区,且产量一直很低,药用所需砂仁只能依靠大量进口解决。
为了扩大国内砂仁生产,扭转依赖进口的局面,196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以周庆年为首的老一辈科技人员从阳春引入阳春砂种子,开始了在西双版纳的引种栽培研究。
图片
西双版纳阳春砂基地种植的阳春砂

随着育苗成功,科技人员第二年便启动了在基诺山等试验点的试种工作。1969年中央六部门发出发展南药生产的通知,明确提出了需发展生产解决的38种进口南药品种,而阳春砂便是其中之一。乘借这一东风,周庆年带领科技人员于1973年又重新开始了对阳春砂的继续研究。
阳春砂是典型的虫媒花,在广东缺乏授粉昆虫,而西双版纳授粉昆虫资源极其丰富,大量传粉蜂类在采集花粉或吸蜜的活动中,起到了为阳春砂传粉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阳春砂的自然结实率,无需人工授粉也可获得高产。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一个以基诺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纯山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基诺山乡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状态,当地极其贫困。198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基诺山建立了阳春砂种植试验基地,1985年基诺山乡种植阳春砂面积发展到8600多亩,收获面积4300多亩,产量4.86万公斤,阳春砂收入达194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近一半。
在基诺山乡,种植阳春砂的农户,仅阳春砂一项收入就有几千元,高的近1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基诺族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几年的努力,基诺山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科学致富山区。周庆年也从此被基诺族同胞亲切地称为“砂仁阿普”(基诺语,意为砂仁爷爷)。
数据显示,至1985年,西双版纳全州发展种植阳春砂面积5.2万亩,产阳春砂9.7万公斤,已和当时广东省的产量相当。1987年,“阳春砂在西双版纳引种推广”成果获得原卫生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粤滇合作振兴阳春砂产业

目前,西双版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阳春砂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70%以上。长期以来,阳春砂种植为边疆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和安定团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
中山大学教授杨得坡在砂仁林中观察结果情况

但西双版纳阳春砂传统种植于天然林下,长期以“人种天养”的半野生模式发展,产量近年急剧减少。
大量研究表明,西双版纳阳春砂与广东阳春的阳春砂在原植物、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结构、化学成分、药理与安全性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市场价格却相差很远。“这是道地性使然,还是市场价格操控?怎么破解阳春砂生产和技术瓶颈?”便成了杨得坡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7年,中山大学杨得坡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张丽霞团队,申报了2017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南药(阳春砂、广陈皮与巴戟天)规模化生态种植及其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依托项目实施,同时联合两地院校和龙头企业,组建了粤滇阳春砂联合工作组,杨得坡教授还参加了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团,双方携手合理开启了粤滇合作振兴阳春砂产业之征程。
工作组围绕阳春砂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集约化现代加工技术、质量评价及产地溯源等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研究,筛选出了多分支果穗型、紧密果穗型、早花型等优良高产品系;获颁阳春砂生产技术规程、商品规格等级等8项技术标准,构建了阳春砂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积极倡导“退出天然林、发展人工林和集约化种植模式”理念,创新构建橡胶+阳春砂、苦楝子+阳春砂、香蕉+阳春砂等人工林下生态种植,以及大棚集约化高产种植等模式。
图片
西双版纳“云南省杨得坡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

项目实施期间,西双版纳示范基地从2017年的亩产10-30公斤(鲜重)提升至目前的100-150公斤,部分试验地亩产500公斤以上,示范地产量增加10-15倍,2021年阳春砂首次进入“十大云药”之列,成为云南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主导品种。
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景洪市联合阳春砂合作社和企业建立了阳春砂种苗繁育基地100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扶贫推广种植阳春砂万亩以上,累计开展阳春砂技术培训1500余人次,免费发放阳春砂优良种苗100万株,帮扶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推动了西双版纳5万亩以上老阳春砂园的更新复壮改造,为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技术支撑。
同时,项目组与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了阳春砂种植技术合作和输出,在国外建立了阳春砂良种繁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助力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广东阳春砂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何国振针对阳春砂没有天然昆虫授粉,必须开展人工授粉的现实,开展了阳春砂授粉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阳春砂落果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当阳春砂果实当胞质内Ca2+浓度的增加时,激活了钙调素信号通路,进而诱导乙烯产生,使得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升高,从而引起脱落,研制的阳春砂健果肥,增产率达到了40.9%,提高了产量。
粤滇联合工作组以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与示范展示方式,在阳春砂道地产区广东阳春和主产区云南西双版纳进行基地共建共享;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在贫困山区进行定向种植推广,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阳春砂药材基地与原料供应基地,采用合作企业直接收购基地药材,以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以产业为依托推动山区乡村振兴。
在国际合作方面,粤滇联合工作组与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了砂仁种植技术合作和输出。杨得坡说,随着泛亚铁路的开通,中国-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阳春砂有希望成为南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名片”。
来源:南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去年也是在圣诞节之前吃了他们家的草莓挞,从此念念不忘,去大阪和神户的时候都想着要去一次实体店(虽然最后错过了没去成)想了整整一年,终于又见到了。目前,卡塔尼亚俱
  • [浮云] ​​​​一直以为这盆曾被野猫踢断的柠檬,只是养了四五个年头而已。[浮云] ​​​​一直以为这盆曾被野猫踢断的柠檬,只是养了四五个年头而已。
  • ”3、伤官透出伤官伤尽是指伤官透出并且伤官势盛,或得月令本气伤官,干上又有伤官,或三合伤官成局,但官杀决不能透出,也无一点官杀混杂,而且伤官也不能克制到地支的官
  • #留学法国[超话]##法国留学申请[超话]##法国签证[超话]# 五度法语服务事项Hors-Dap程序法国公立大学直入(中国本土)E-Candidat程序法国公
  • ”山谷回答“没那么好,但风还在”我面向大海呼唤“喂,你还好吗”大海狂啸“不尽如意,但浪还在”我站在镜前自问“喂,你还好吗?”耳边回音“人生艰难,但梦还在”我终于
  • 可笑的是,我居然会天真地以为我的好朋友会一直义无反顾在我身边,大学毕业旅游去和网友“见光死”面基,总有一天我会追上喜欢的人的脚步。2016年之前,我的生活一直普
  • 太喜欢娇气又可爱的富家小公主了,女主小姐妹们的群聊也很搞笑有个前女友很烦,但是也是推动剧情的主要助攻放生护生故事 【 仁贤致福】 江苏京口范某,某妻染患肺痨,
  •   目前,聊城已经形成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及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在内的20条重点产业链,并大力实施“专精特新”融链固链行动,支持鲁晟精工等有潜质的企业卡位入链,
  • 是做喜欢的工作,去喜欢的城市定居,去自信勇敢地选择别人而不是被别人选择,也可以让辛苦了半辈子的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的生活在冬天里已经可怕到一停下来嘴就不能闲的
  • 昆山奥灶面典型的苏式流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昆山市著名的面食小吃,用的是龙须面,奥灶面的汤底,采用了白+红的方式,红汤是鱼骨,白汤是鸭架,吃面时候还有浇头,卤
  • 原油技术面分析;上周原油整体如预期持续震荡反弹,而这样的震荡反弹到24号之后开始震荡回落,而这样的震荡回落预期到29号或30号,之后看到9月初,也就是说下周核心
  •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坚持住,咬牙撑过去,你定会看见最坚强的自己。努力做成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成为你最想成为的那种人,过着你最想过的那种生活。
  • 是你的内心朝向,决定了你生命的性质,是一个真正的修道的人呢,还是一个随着你往世的善恶业,去完成你今生的善果和恶果,这么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我不看一个人的表现形式
  • 宋、元、明、清以来,汝瓷都被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
  • 那么在本事件中,王先生其实在主观意图上就没有想归还的意思,所有的还款借口都是在拖延时间,给人一种想还钱,又因为某些原因还不上的假象。在剪头发的过程中,王先生就聊
  • ”又说:“这个罗盘已经传承六代人了,从清朝到现在,有百年的历史,我一直都不舍得拿出来,怕不小心磕着了,都是供奉在卧室里,每次看着罗盘就好像师父就在身边,给了自己
  • (4)八字中食伤可以生财的人八字中食神和伤官,都代表想法、愿望,因此八字中食伤可以生财的人,往往都会有很强的追求金钱的愿望。八字中日干强带七杀,七杀为喜用神者,
  • 环境优雅,让你重温70、80、90后时代经典;巴中皮影,让你尊享传统非遗文化,每晚6:30至8:30闪亮登场。[馋嘴][馋嘴][馋嘴][馋嘴]舌尖上的美味一阿里
  • 所以张维鹏和赵倩会在不忙的时候拿着DV到处走走拍拍,记录下海岛的点滴变化和美好:昔日的庄河港成了通航不再受制于潮汐的万吨深水大港,民宿门前的水泥路换成了平坦的柏
  • 端上来我就觉得不妙,盘子里的东西距离“青”已经非常遥远,并且看起来质感像冻过再解冻以后烂掉了,横竖都不像人类的食物……我妈看我不吃,骂我挑食。天越来越凉了,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