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焕发“绿”力量
——伊金霍洛旗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见闻
#鄂尔多斯本地资讯权威发布#
从西部精品农牧业聚集区,到中部旅游休闲农牧业示范区,再到东部矿区绿色生态样板区……如果在伊金霍洛旗选一张乡村产业发展“封面图”,那一定是绿色为底、特色主导。通过对乡村生态空间的统筹规划,并适当挥洒与留白,伊金霍洛旗正在精心描绘一村一产业、一镇一品牌的发展图景。
农业在伊金霍洛旗的GDP中比重不足2%,但全旗在“三农”上投入了“200%的精力”,换来的是乡村振兴硕果盈枝。截至2021年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200家,全旗共138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新时代发展乡村产业,伊金霍洛旗守住一条原则: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告别千篇一律,打造富有乡土特色和本地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探索出一条以绿色、特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子。
秸秆咋成了抢手货?
“以往不敢烧,现在是舍不得烧。”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壕赖苏村村民王光玉一边整理自家地里的玉米秸秆一边说。在伊金霍洛旗,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指挥棒”下,曾经“一烧了之”的秸秆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用途,“百变”出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能。
走进内蒙古壕赖苏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预想中刺鼻的气味被一股植物秸秆的气味代替,随行的项目负责人拿起一瓶成品,直接喷到嘴里并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很好。”这样大胆的操作,源于产品对人与环境的“友好性”。
技术不能放在实验室的“深闺”里,要披上产业化的“嫁衣”送出去。传统消毒剂在有效性与刺激性、安全性上存在一定冲突,而内蒙古壕赖苏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提取秸秆中杀菌和祛除环境异味的成分,经过无氧热裂解等技术,把消毒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美融合,实现了使用液量少,杀菌率高,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目前公司拥有两项专利技术,已实现批量生产。
一会功夫,王光玉就收拾了一车秸秆,看看时间,刚刚好。“我每天早起一小时,来地里收拾一车秸秆,去上班顺便卖了,这一车能卖300块钱,我今年卖秸秆就能收入5000多元。”王光玉家里有两个孩子,爱人常年生病无法劳作,家庭重担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但50岁的王光玉仍干劲满满:“以前农闲时节也曾外出打零工,但赚得不多。去年我开始到厂子里工作,每月可以拿到5000元工资,日子轻松不少。”
此时是“小清新”消毒液的原材料,彼时又变身生物质供热“大能源”。在红庆河镇,全镇居民和周边的哈达图淖尔村、纳林希里村共700多户居民实现“绿色取暖”,冬季不再有呛人的煤烟味,屋外是清冽的空气,屋内温暖如春。他们用的是以生物质为燃料的大暖供暖锅炉,这个“无炭锅炉”年可消耗庄稼秸秆、沙柳等燃料5000吨。此外,经锅炉燃烧后的固体木炭渣和草木灰以及水除尘捕获的木醋液、水溶矿物等元素,可生产高效有机肥2000吨,应用于有机种植。
随着生物质供热制肥发电项目的发展,纳林希里村做起了秸秆“经纪人”。“我们村一年经手1万吨秸秆,收入10万元。”纳林希里村党支部书记张鑫说,他们一边沟通嘎查村,组织专业人员收割收购秸秆,一边将其送往生物质供暖厂、电厂、养殖场,村集体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小秸秆”在红庆河的这一趟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旅程”中,提升了居民的“暖值”,增加了村庄的“颜值”,拉动了村里的“产值”……
“解决秸秆问题,不能只靠‘堵’,还要更好地‘疏’。”红庆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雷文智说。诚如此言,近年来,伊金霍洛旗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构建和产业培育,推进多元化投入,不断拓展秸秆利用渠道,让“小秸秆”串起一条集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
“跑步鱼”“人参猪”是啥?
虽是隆冬时节,一个个“新秀”项目,正在伊金霍洛旗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生长”,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鱼儿会“跑步”!在红庆河镇宝林村的鱼池里,我们参观了鱼儿的“跑道”——几条长28米、宽5米的流水槽,这些流水槽会不停喷涌水流和氧气,利用鱼儿逆流游动的特性,让其像在跑步机上进行有氧健身一样,增加鱼的运动量,提升鱼的品质。
宝林村发展水产养殖,可谓充分借助“地利”。与“跑步鱼”养殖区挨着的,还有原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共24亩养殖水域,而这些养殖区的水都来自村庄周边的月牙树水库退水、马奶湖退水等天然水源,完全实现了天然水域自然育苗。大自然的馈赠,宝林村充分利用且倍加珍惜,村里在养殖区建立了污水处理设备,将粪便变成生物肥再利用,水再次净化后返回池塘,做到养殖尾水零排放。
2021年,宝林村实现年产鲤鱼、草鱼、鲢鱼等水产品2.5万斤,年产中华鲟、罗非鱼、鸭嘴鱼等优质水产品3万斤,年纯收入达45万元。
藏香猪,到底怎个“香法”?一拐上进村油路,远远就看见红庆河镇巴本岱村五社村民杨银宝的生态牧场上,奔跑着“黑不溜秋”的猪,其动作敏捷、体型瘦小、体格健壮,饿了就在100多亩的“天然食堂”觅食,苜蓿草、植物的根茎、树叶草籽都是它们的美食,这样类似于羊群般自由的生活方式,使藏香猪很少生病,成活率高,体质好,肉质更好,被称为“人参猪”。
“食者齿颊留香,养者手握金砖。”“牧猪人”杨银宝引用了一句话,道出藏香猪的“不菲”身价。“藏香猪虽然成长周期稍长,但繁殖能力较强,最多一年可繁殖2次,一次产仔8头左右,每斤卖价45元以上。”杨银宝说:“别看藏香猪‘黑不溜秋’,却是实实在在的‘摇钱树’,我去年存栏2000多头,纯收入近四百万元。”
杨银宝曾是煤矿老板,如今是生态养殖基地的庄主。“藏香猪食草占日粮的70%,不会产生养殖污染,也不会对生态产生破坏,是‘纯绿色’的养殖模式,这是我当初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杨银宝说。
杨银宝的转型之路,也带动越来越多的藏香猪“落户”红庆河镇,目前光巴本岱村五社就有20多家农民养起了藏香猪。2022年4月,村集体也将开工建设藏香猪养殖基地,并以“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一方面,鼓励农民持股加入,另一方面,通过托管或代养模式,带动劳动能力弱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户子增收。
一块块复垦区变身沃土良田,一个个村庄吃上生态饭……“三区五业”规划是发展版图,也是“绿径”,沿着这条“绿径”,探索出的是伊金霍洛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立足自然禀赋、顺应自然本色,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些小回忆这里是我和麻团的小天地,麻团见证着这里东西越堆越多1早上中午下午这里都会晒到太阳,不过麻团懒懒,一般我在的时候,中午或者下午回去晒太阳2小窗户那里的小
  • 我和我的代购关系破裂了,我不是什么大户,陆陆续续在她手里买了有十次东西,几千块钱。女人就是这样,可以买上千的东西,但是不能接受被多收了几块钱邮费,这也根本就不是
  • 其中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还有近期科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以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其中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
  • 另外,再从坝糯藤条茶的最早种植时间和其产量来看,坝糯不仅是最早种植藤条茶的地方,而且它的种植面积也是最大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祖先,在种植藤条普洱茶时非常有远
  • 少年有他的山海,有重重的山影,有他的万里波涛,如果可以的话,把风给他,沙漠给他,把天空也给他,是无拘无束的风,会下大雨的沙漠和充满星辰的夜空,万物都给他,让他
  • 1992年,因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李冬宝一角而获得关注。#属鸡的名人# 葛优(1957年4月19日-)中国内地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 www还有就是,看完今天的视频请一定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那将对我们非常有帮助‼︎那么接下来,就请欣赏今天的视频吧♪杰尼诺杰尼斯选秀杰尼斯梦之队」2521第五集
  • 愿君,颜长欢,身长健好脾气的人不轻易发火,不代表不会发火,性格好的人只是装糊涂,不代表没有底线承蒙时光不弃,又长大了一岁,感谢每个阶段的自己,愿所有的美好与期待
  • 单眼皮丨拒绝睁眼没,清透大眼的倒置眼妆其实作为单眼皮我画的大多数眼妆都是以下眼睑为主适当减少上眼皮的色彩,着重强调下眼影你就会得到一个简单干净还能有效缩短中庭的
  • 60㎡及以上优先……]近日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发布2022年秋季招生告学生家长书最新学区划片范围同步出炉同时,学校再次发布招生预警并且规定自2022年秋季起学校将
  • 圆满落幕三天的惴惴不安 一晚的辗转反侧 还有那些女孩的温暖举动 感谢所有安慰我陪伴我鼓励我的人终于查到录取此致 鞠躬(很爱你们了[兔子])(来天津看我[微风])
  • 争强好笙组合!其实剧里的很多角色,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生气很讨厌,但其实这就是青春吧!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忙,是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只是每个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样。
  • 3月的大理天气格外好☀暖暖的阳光洒遍洱海,我们可以和朋友,和家人,和自己爱的人,坐在洱海边上,感受着春风的气息,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人海冷漠易烊千玺是人间炽
  • 此前的说法是,为了无线充电功能,苹果测试了全玻璃后盖iPad Pro可效果不甚理想,一种可能的新选择是将只将放大后的苹果LOGO换成玻璃材质来确保无线充电的实现
  • (此空智即是直接正破我執之真實正見,與此同時,以不忘念緊系並以正知遠遠地覺照住持之,成就堅固的三摩地,樂明無分別,達至修之極頂)9,一心住定再再觀,決智猛力如
  • !PS:1、在家吃饭就图个简单,想吃复杂的我就点外卖了,只是没有让人放心的低碳外卖。
  • 2019最后一小时补上我的总结这样才完整啊✌︎依然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挤时间画画有时上班之余偷偷画几分钟(感谢假装没看到的领导,不过他们不玩微博啦[笑cry]
  • 」田馥甄曾幫媽媽訂做許富凱的LED燈牌,今天許富凱也帶了有「田」的燈牌上台,田馥甄搞笑說:「你這個比較便宜,因為我姓田!我還以為我是妳的掌上明珠!
  • 8月5日,病情稍微稳定,实在按耐不住去一线工作激情的徐刚,迫不及待地赶到疫情防控一线,用文字和相机记录公安民警抗疫事迹的同时,主动帮助连续在卡点执勤的同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