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
一束耀眼的光,打在无锡身上
焦点,是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
无锡拿到了“第一”!

对于无锡来说,这是城市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一份荣耀。最新数据表明:2021年度省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成绩单的40个“共性指标”里,无锡近半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7个指标位列第一;同时,无锡获得19项个性指标中的14项满分,14项党的建设考核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这也是我市自2018年省年度综合考核开展以来,首次获得第一名,也是在连续3年排位第三后首次跃升第一。

一向低调务实不张扬的无锡,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

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满满一筐的“第一”,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无锡奋斗的回馈,更应视作多年来无锡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收获。

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这六个“始终坚持”“不动摇”,或许可以用来回答“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第一”的光环很耀眼,耀眼光环的背后,是这张“高分答卷”的每一页上都写着“担当”两字!

看“产业”与“民生”
速度与温度更协同

产业为要、民生为本,一座城市的发展,总绕不开“产业”和“民生”这两个关键词。通常而言,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是强劲,民生事业的活力越是充沛。

分析考核指标可以看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正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折射出这张“高分答卷”很高的“含金量”。

位次的“前”与“进”所投射的现实场景,最重要的一幕当属无锡持续推进产业强市的坚定与执着。人均GDP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1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

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据,为近年来持续强力推进的产业强市作出了最好的注释。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连续多年的不懈进击,将无锡的产业能级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无锡的表现称得上是一个“优等生”。

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数,最终要体现在千家万户的财富指数和每位居民的幸福指数之上。城市的发展故事,除了“千军万马”的项目推进,还要有“万家灯火”的温暖记忆。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无锡从未慢过半拍。

45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一办成,解决了百姓生活中的一大批“急难愁盼”;创新开展“微幸福”民生工程,征集的民生事项高达1250件,办结率超95%、满意率达100%。

统计显示: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方面的占比达到近80%;老旧小区改造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之和、惠及群众25万户,城市更新改善了市区2万多户家庭的居住条件;

★打造公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最干净”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而且为市民创造了更有品质的生活空间;

★空气优良天数首次超过300天,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至29微克/立方米;

★连续第二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用心用力”的付出,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无锡更有底气去吸引“最优秀”企业和“最优秀”人才。

稳住发展的速度,提升城市的温度。“速度”与“温度”,构成了市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支点。

看“改革”与“创新”
动力活力更强劲

纵观无锡的每一次转型发展,改革与创新都是两个强有力的驱动轮子。改革增活力、创新添动力,改革和创新为城市能级提升和精彩跨越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这样的“担当”和“定力”,无疑对提升无锡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创新力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透视“无锡第一”这张高分答卷,改革与创新的印迹随处可见。

先来看创新动力:

——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省率先制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与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探索多维度合作途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揭牌;

——出台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太湖实验室获省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陶都科技城等科创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深入开展“锡引”工程,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成立中国(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领跑全省;

——尚贤湖基金PARK一期开园,新募股权投资基金116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榜首。

再来看城市活力:

——2021年,无锡共统筹实施146项年度改革任务;迭代升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4.0版,开办企业平均用时仅1.21天,“拿地即开工”项目数超全省总数一半,开办企业、获得用水用电、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4个指标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制定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意见,获批全省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启动全国首个城市发展指数“无锡指数”;

——出台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深化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快于全省48小时,获评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在无锡,“创新”已成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的最强抓手,亲商、暖商新政频频出台。去年发布的无锡优化营商环境4.0版,更加突出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理念,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诚意”与“暖意”兑现落地,“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无锡”,提升区域“国际范”,无锡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姿态融入全球经济。

去年底,第十届无锡市国际友城交流会暨2021无锡国际友城产业对接大会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领事、商会机构代表重点围绕无锡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资金、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对接。

“深耕友好 锡望无限”,无锡开放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携手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

看“精神”与“作风”
开拓攻坚更锐利

人无精神不立,事无精神不成,城无精神不兴。精神状态、作风建设“燃起来”,往往能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无论是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开启“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新征程,还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植根于无锡大地的“四千四万”精神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回望2021年,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一股“争第一创唯一”的精气神。这其中,一场攻坚行动和一个新设“奖项”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感受到“四千四万”精神在当下的“再燃”,也为“无锡为什么拿第一”写下了另一种注解。

★8月,“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吹响号角,释放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传递出崇尚实干、激励担当的鲜明导向。这一次的攻坚目标,是对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薄弱环节发起猛烈冲锋。

第一批8大类70个攻坚项目,立足点、发力点、落脚点全都锚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重大困难和制约因素的问题上、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上、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上。在这个攻坚“竞技场”上,衡量一个攻坚团队的高下,评判的尺度是能不能挑最重的担子、敢不敢啃最硬的骨头。

★4月,两个特别的奖项首次亮相,这就是“四千四万”开拓奖和“担当作为领跑者”,专门奖励重点工作突破大、难点任务完成好、担当作为、争先进位特别明显的单位和个人,3个“四千四万”开拓综合奖、44名“担当作为领跑者”登上了光荣榜。

无锡设置这样的奖项,就是希望通过传承、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使之成为城市持续发展和克难奋进的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要跨越许多的关口、险滩。过去的一年,无锡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主动仗、筑牢安全发展防线,交出了底线稳稳的平安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太湖潮涌,昼夜不息。每一张精彩的发展答卷,都是由担当实干书写而成。重整行装再出发,无锡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无锡日报)
#无锡全省大考拿下第一名# l #全省第一为什么是无锡#

【我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4个区域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目前全市中风险地区11个

●全市7.18万名志愿者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累计上岗165.46万人次

4月25日,我市在市机关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就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作主旨发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总体情况。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4月24日0时—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以上人员均为管控期间筛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感染者,均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救治。

4月24日0时—24时,全市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81例,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1例。

我市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有序推进新冠病毒检测。4月24日,我市对船营区、经开区全域以及其他城区、开发区部分区域和全市闭环管理重点人群开展了核酸检测。4月25日,我市继续对昌邑区、龙潭区、高新区全域开展社会面区域核酸检测。丰满区在24日检测基础上完成全域检测。同时,对船营区、经开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以及全市闭环管理的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

二是扎实做好社区治理管控工作。自4月24日18时起,我市将4个区域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目前,全市中风险地区11个,区域内无高风险区。市督查督导专班和社区防控专班持续对区域核酸筛查、集中隔离点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无疫小区管理、卡口值守、“四小”排查等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并同步开展“回头看”,推动各地各部门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是着力提升医疗救治管理能力。科学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做好合舱、转舱患者的转诊转运、交接和分类收治工作。组织医疗救治专家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治疗工作分析研判,推进早期医疗干预,提高科学精准治疗和管理水平。继续开展督导检查,指导各医疗机构落实落细院感防控各项措施,严格落实首诊负责、闭环管理和每日核酸检测等制度。进一步做好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

四是持续加强物资保障工作。4月24日,吉林市生活物资总进货量700吨,可供销售总量9904吨,总出货量737吨,基本能够保障居民需求。我市医疗物资供应稳定、储备充足。

五是全面开展环境消毒工作。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科学规范开展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下一步,我市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全面清零步伐,毫不放松抓好流调溯源,高质量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全员筛查、不漏一人。

二是严格落实社区管控措施,动态调整“三区”设置,抓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卡点作用,依法严控人员聚集,切实筑牢社区防线。

三是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对公共区域和风险部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四是全面梳理有效经验做法,健全完善平战结合的应急预案,建立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好人员和物资准备,一体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五是持续提升疫情防控信息化水平,有针对性研发应用程序,做好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夺取抗疫全面胜利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我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情况: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为主要载体,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闻令而动,迅速凝聚防疫志愿服务力量。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号召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倡议书》。各县(市)区文明办、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响应号召,迅速参与到核酸检测登记、防疫知识宣传、生活物资配送、生活垃圾清理、服务保障、秩序维护、环境消毒、卡点值守、心理疏导等防疫志愿服务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承担多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的专项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任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7.18万名志愿者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累计上岗165.46万人次。

二是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我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决策部署,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在原有防疫志愿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为居民提供代购、代送服务的志愿力量。志愿者们依托社区、网格作战单元,在所属社区的统一调配下,重点帮助解决小区封闭期间居家市民生活物资配送困难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服务覆盖人口达143.9万。

三是精准对接,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志愿服务。广大志愿者紧紧抓住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基本、最紧迫、最焦点问题,与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结成“关爱服务对子”,亮明身份、随叫随到、精准服务,切实体现“关爱送温暖 服务解难题”的服务宗旨。截至目前,全市防疫志愿者累计为群众配送生活物资299.7万次,通过“吉林抗疫服务平台”帮助群众解决诉求6.8万余件。

四是应急应需,充分发挥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市蓝天救援队、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市雷电救援队等5支专业应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消毒、求医问药、心理疏导等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市蓝天救援队、市医疗志愿者协会等先后组成专业消毒队,累计消毒面积达1307万平方米。提振抗疫必胜信心,开通2条疫情防控心理关爱热线,招募10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学生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及一线防疫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累计5000余人次,并为800余名有需求的咨询者提供一对一心理健康疏导服务。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发挥专业优势,联动省内志愿者,越跨千里,传递爱心,为癌症晚期患者、罕见病患者解决特食特药等生命急需130余次。

五是统筹调度,全力做好志愿者综合保障工作。市志愿者联合会积极沟通协调,为防疫志愿者落实防疫物资保障。截至目前,接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组织和单位捐赠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共计13批次,已按需及时配发至抗疫一线志愿者。同时,按照“自愿参加、应保尽保”的原则,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参加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吉林分公司为我省抗疫一线志愿者和新闻工作者免费提供的最高赔付50万元的专项保险,努力为防疫志愿者做好生活保障和心理关怀。

借此机会,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感谢你们不惧艰险、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奉献担当!以实际行动弘扬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感谢全社会对志愿者的关心关爱!

来源: 吉林乌拉圈APP

元宇宙概念愈炒愈热,无论是科技新贵,还是消费品企业,甚至连房地产行业都狂奔入场,生怕错过风口。曾经靠“朕知道了”纸胶带等实体文创产品焕发新生机的古老博物馆,如今也将目光瞄准了元宇宙。近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那么,文物+元宇宙,博物馆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博物馆的理念和使命与元宇宙相通
  《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由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等学者筹备发起,共同发起人还有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等。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名词最早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现在看来,该书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对于元宇宙的概念,许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看法。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认为,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则指出,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也会不断丰富它的含义,元宇宙产业发展目前仍存在资本操纵、舆论泡沫、隐私风险、伦理风险、立法监管空白等十大风险,元宇宙的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
  既然如此,博物馆为何入场元宇宙?段勇代表发起人介绍倡议背景说:“近两年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虽然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并有一定泡沫,但无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元宇宙在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来源于实体世界的物质标本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以建构与真实社会体系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而现实世界里同时拥有丰富物质标本和文化元素的最佳场所,非博物馆莫属。博物馆的宗旨和理念与元宇宙是相通的,博物馆的未来和使命与元宇宙是相融的。”

“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已开启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与传统文化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与传承新方式。当传统文化拥抱了数字技术,博物馆的玩法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跨界大爆发,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搬”进元宇宙已经成为文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倡议》指出,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正日益成为全球博物馆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应增强藏品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研究、展陈、教育等功能特长,协同探索创建优质应用场景,在参与建构元宇宙中实现博物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其实博物馆在元宇宙的构建方面很早就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包括一些博物馆纷纷上线了“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模式,搭建全沉浸交互式数字文博展厅,用虚拟数字人担任博物馆解说员等。
  为配合疫情防控,目前南京文博场所暂时闭馆。不过,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服务,打开“南京市博物总馆”微信公众号,可以一键直达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举办的五大主题、18个文物文化展。这其中包括:《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1420:从南京到北京》《非纸书文物特展》《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老南京年俗展》等一系列重磅大展。通过裸眼3D等数字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国际博物馆协会报告显示,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显然,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与企业也加入了数字化转型队伍,运用3D技术将展馆文物搬进了“元宇宙”。
  《倡议》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资源共享,普惠互利”“场景共创,提升自己”“标准共建,与时俱进”“责任共担,守正创新”这四点展开。《倡议》呼吁,面对元宇宙,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倡议》强调,融入元宇宙只是博物馆顺应社会发展浪潮迈出的最新一步。博物馆在元宇宙里同样应该遵循现实世界博物馆公认的伦理与原则,坚守非营利性质和公共属性,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通过融入元宇宙使博物馆超越时空、无远弗届、历久弥新。
转载自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能够挂住里面,假如说他不容易往下掉,其实这个呢,全靠老天爷上海吃,你吃不到这口饭,你就老老实实护肤做的项目啊,线条啊这些项目 #do脸##变美#暑假总结关键词之
  • 星火基金会(筹)继承了"公益创业,服务学生,为了远方的希望"的公益理念,投身于济贫助困,社会公益,校园服务等领域。各位小萌新现在是不是已经跃
  • 所以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听到ta对于两个人细节的点评:不应该这样....不是你说的这样....你这样做得不对....但该说不说,如果刚好你是个暴躁星球或快乐星球少
  • ”今天早些时候,大莫还在@郭艾伦 微博动态下留言,希望艾伦能够留下来[泪][泪]#莫兰德将续约辽宁男篮##莫兰德让郭艾伦别离开# 辽宁外援埃里克-莫兰德@Eri
  • 人不是太多,我找了个边边角角坐下,然后掏出手机刷抖音,正当我一抬眼的时候,7:10分了,老师呢?因为上午找错教学楼,翘了一节课 )我听到旁边两个男生嘀嘀咕咕:同
  • #sky光遇[超话]#我真的要哭了,我在墓土玩的好好的,坐了个四人桌看着他们聊天,我只是简单的问好,然后当天晚上下线前我还好好的,我也没骂人也没说什么huang
  • 而且开始怕了,怕死,怕受伤,每天担惊受怕,冷眼看着世界,不知道哪天自己就消失了,拥有的都消失了,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好累这一年多接触到的都是各色各样很优
  • 所‌以说八‌字相‌合‌是可‌以改‌善婚‌姻的质‌量,并不‌是说八字相‌合,夫‌妻就永‌远不吵‌架,这‌个是误解。但并不‌是说不‌会吵架,比如原‌本就‌是两‌个‌
  • 前后轮分别布置在车身最前和最后的位置,使得整个车身比列变得更加协调,同时也增加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摩登感”。底盘调校方面,KiWi EV整个车的路感比较强,悬架对
  • #姜广涛# 发现姜粉好难啊,广场安利作品说是洗广场[黑线],等官方通稿说叫你不醒[黑线]另外中有几个眼熟ID要到广场撒泼,好几天没看都上升到人身攻击了,有人非让
  • Ps. 7月宠粉互动与七夕抽奖活动合并咯,大家一起快乐过七夕~ #梵妳卡波内衣自由节# 炎炎夏日怎么少的了防晒?#梵妳卡波轻飘飘系列# 防晒衣,物理防晒yyds
  • 人生建议: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有时候遇到婚姻不好的家庭,基本上从命局一看,就知道了大概的情况,很多是短暂的矛盾,会建议他们彼此多沟通,多维护,用心
  • #リリ的怀旧时刻##赖美云[超话]#lmy#赖美云塑普好可爱# 今天、我人生の中で最黑暗、最黑暗の时刻ですが、わたし倒垃圾や树洞のような朋友も不在、自己自身を消
  • 우리의 어제 대화.#한국말#로는 "#와이프 말 잘 들으면, 자다가도 떡이 생겨#!"인데... 睡觉时也会产生糕点的?可是语感不同,
  • 同时也提醒自己能很轻易做到的事情不要总麻烦别人,会显得有一种别样的懒惰。语言和语境确实很重要,说英文的时候,我总是词不达意,那些开朗乐观的言辞下还有很多未被表达
  • 一台挖掘机加一个破碎机铲斗,就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移动破碎站,成本低,灵活性高。#全液压挖机贝型斗##可旋转式贝壳斗##石块水泥破碎机#对挖掘机破碎铲斗的密封装置进
  • 8.惰性9.缺乏忍耐力10.排他性格11.幼时坏影响12.上进心弱13.过于执著。8.惰性9.缺乏忍耐力10.排他性格11.幼时坏影响12.上进心弱13.过于执
  • '17# ​​​​#早安博客君up# [酷] 大家好![赞]我还和 #佐藤優樹# 一起唱了两首歌,她给我拍了两张照片[憧憬][憧憬]最后谢谢大家祝福我的生日,这
  • 真丝天鹅绒虎纹西装、夏季羊毛双排扣剪裁式上衣及山东绸睡衣等丰富多元的材质在这一系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一种率性阳刚的风格演绎精致娴雅的女性气质~# more f
  • 葡萄牙队方面,C罗继续首发,与若塔、贝尔纳多席尔瓦和B费组成英超攻击线,西班牙队方面,与上一场进行了大范围轮换,上一场有6名巴萨球员首发,本场只剩下费兰托雷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