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资讯】# 重磅!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

中国天气网讯 3月1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这份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气候报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我国气温高、降水多,暖湿特征明显,涝重于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候年景偏差。北方降水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大;高温过程多,夏秋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登陆台风偏少,但“烟花”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强对流天气强发,局地致灾重;寒潮过程多,极端低温频现;沙尘天气出现早,强沙尘暴过程多。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全年气候具有以下特征:

1.全国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过程多、结束晚

2021年,全国年平均气温10.5℃,比常年(1981-2010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暖年。浙江、江苏、宁夏、江西、福建、湖南、安徽、河南、广东、湖北和广西11省(区)年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我国发生9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偏多5次,为1961年以来最多。7月20日至8月9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最高气温普遍有35~40℃,局地超过40℃,有38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9月17日至10月5日,南方出现1961年以来最晚高温过程,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晚36天。

2.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北方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

202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72.1毫米,比常年偏多6.7%,其中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北京、天津、河北年降水量均为历史最多。七大江河流域中,除珠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6%外,其他流域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4%)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偏多39%)为次多,辽河流域(偏多34%)和淮河流域(偏多32%)均为第三多。

华南前汛期4月26日开始,偏晚20天,雨量偏少31%。6月9日入梅,偏晚1天,7月11日出梅,偏早7天,梅雨量偏少22%。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度为1961年以来第2长,雨量为1961年以来第3多。华西秋雨8月23日开始,11月8日结束,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3.汛期暴雨极端性强,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2021年,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暴雨极端性强,河南等地暴雨灾害严重;秋季,华北和西北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我国共出现29次区域暴雨过程。7月15-22日,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多地出现极端降水事件。河南郑州最大日降水量达624.1毫米,接近该站常年的年降水量(641毫米);郑州最大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超过此前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水量气象观测记录。

9-10月,5次区域暴雨过程影响黄河中游,黄河出现严重秋汛。9月24-26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一带出现暴雨过程,黄河支流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10月2-7日,山西平均降水量超过常年10月降水量的3倍,出现明显秋汛。

4.区域性和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重

2021年,我国气象干旱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明显。江南、华南出现秋冬连旱、云南出现秋冬春夏连旱、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西部出现夏秋连旱、华南阶段性干旱频发。3月下旬至12月中旬,华南中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干旱致使华南地区江河水位下降,山塘水库干涸,对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生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5.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烟花”陆地滞留时间长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少3.5个,其中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7.2个)偏少2.2个。登陆台风平均强度(27.6米/秒)比常年偏弱。

第6号台风“烟花”7月25日和26日先后登陆浙江舟山普陀及平湖市沿海,为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浙江省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长达95个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先后影响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

6.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致灾重

2021年,我国共发生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等强度以上龙卷16次,较常年偏多。5月14日,江苏苏州和湖北武汉遭受强龙卷,极端性和破坏性为近年来罕见,苏州市局地最大风力17级,武汉市强龙卷风影响距离长达18公里、最大破坏直径1000米。

7.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

1月上旬强寒潮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1月6-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河北东部、山东中部和河南北部降温幅度达12~16℃,多地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为1951年以来第3低。低温、雨雪、大风天气对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1月上旬寒潮过程极端性强、雨雪范围广。11月4-9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降温幅度为8~16℃,部分地区超过16℃;116个国家站降温幅度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此次寒潮给北方部分地区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居民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沈阳、长春、天津、济南等多地中小学停课。

8.沙尘天气出现早,强度强

2021年,我国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间为1月10日,为2002年以来最早。春季,北方地区共出现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少8次,但强沙尘暴过程为2013年以来最多。

3月13-18日的强沙尘暴过程为近10年来最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波及我国19个省(区、市)。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北方多地PM10峰值浓度超过5000微克/立方米,北京超过7000微克/立方米;沙尘还南下至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南方省(市)。

#【天气资讯】# 重磅!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

中国天气网讯 3月1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这份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气候报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我国气温高、降水多,暖湿特征明显,涝重于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候年景偏差。北方降水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大;高温过程多,夏秋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登陆台风偏少,但“烟花”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强对流天气强发,局地致灾重;寒潮过程多,极端低温频现;沙尘天气出现早,强沙尘暴过程多。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全年气候具有以下特征:

1.全国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过程多、结束晚

2021年,全国年平均气温10.5℃,比常年(1981-2010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暖年。浙江、江苏、宁夏、江西、福建、湖南、安徽、河南、广东、湖北和广西11省(区)年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我国发生9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偏多5次,为1961年以来最多。7月20日至8月9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最高气温普遍有35~40℃,局地超过40℃,有38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9月17日至10月5日,南方出现1961年以来最晚高温过程,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晚36天。

2.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北方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

202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72.1毫米,比常年偏多6.7%,其中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北京、天津、河北年降水量均为历史最多。七大江河流域中,除珠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6%外,其他流域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4%)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偏多39%)为次多,辽河流域(偏多34%)和淮河流域(偏多32%)均为第三多。

华南前汛期4月26日开始,偏晚20天,雨量偏少31%。6月9日入梅,偏晚1天,7月11日出梅,偏早7天,梅雨量偏少22%。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度为1961年以来第2长,雨量为1961年以来第3多。华西秋雨8月23日开始,11月8日结束,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3.汛期暴雨极端性强,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2021年,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暴雨极端性强,河南等地暴雨灾害严重;秋季,华北和西北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我国共出现29次区域暴雨过程。7月15-22日,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多地出现极端降水事件。河南郑州最大日降水量达624.1毫米,接近该站常年的年降水量(641毫米);郑州最大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超过此前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水量气象观测记录。

9-10月,5次区域暴雨过程影响黄河中游,黄河出现严重秋汛。9月24-26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一带出现暴雨过程,黄河支流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10月2-7日,山西平均降水量超过常年10月降水量的3倍,出现明显秋汛。

4.区域性和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重

2021年,我国气象干旱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明显。江南、华南出现秋冬连旱、云南出现秋冬春夏连旱、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西部出现夏秋连旱、华南阶段性干旱频发。3月下旬至12月中旬,华南中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干旱致使华南地区江河水位下降,山塘水库干涸,对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生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5.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烟花”陆地滞留时间长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少3.5个,其中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7.2个)偏少2.2个。登陆台风平均强度(27.6米/秒)比常年偏弱。

第6号台风“烟花”7月25日和26日先后登陆浙江舟山普陀及平湖市沿海,为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浙江省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长达95个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先后影响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

6.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致灾重

2021年,我国共发生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等强度以上龙卷16次,较常年偏多。5月14日,江苏苏州和湖北武汉遭受强龙卷,极端性和破坏性为近年来罕见,苏州市局地最大风力17级,武汉市强龙卷风影响距离长达18公里、最大破坏直径1000米。

7.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

1月上旬强寒潮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1月6-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河北东部、山东中部和河南北部降温幅度达12~16℃,多地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为1951年以来第3低。低温、雨雪、大风天气对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1月上旬寒潮过程极端性强、雨雪范围广。11月4-9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降温幅度为8~16℃,部分地区超过16℃;116个国家站降温幅度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此次寒潮给北方部分地区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居民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沈阳、长春、天津、济南等多地中小学停课。

8.沙尘天气出现早,强度强

2021年,我国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间为1月10日,为2002年以来最早。春季,北方地区共出现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少8次,但强沙尘暴过程为2013年以来最多。

3月13-18日的强沙尘暴过程为近10年来最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波及我国19个省(区、市)。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北方多地PM10峰值浓度超过5000微克/立方米,北京超过7000微克/立方米;沙尘还南下至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南方省(市)。

【重磅!#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3月1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正式发布。这份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气候报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我国气温高、降水多,暖湿特征明显,涝重于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候年景偏差。北方降水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大;高温过程多,夏秋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登陆台风偏少,但“烟花”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强对流天气强发,局地致灾重;寒潮过程多,极端低温频现;沙尘天气出现早,强沙尘暴过程多。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全年气候具有以下特征:

1.全国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过程多、结束晚

2021年,全国年平均气温10.5℃,比常年(1981-2010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暖年。浙江、江苏、宁夏、江西、福建、湖南、安徽、河南、广东、湖北和广西11省(区)年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我国发生9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偏多5次,为1961年以来最多。7月20日至8月9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最高气温普遍有35~40℃,局地超过40℃,有38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9月17日至10月5日,南方出现1961年以来最晚高温过程,结束时间较常年偏晚36天。

2.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北方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

202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72.1毫米,比常年偏多6.7%,其中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北京、天津、河北年降水量均为历史最多。七大江河流域中,除珠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6%外,其他流域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4%)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偏多39%)为次多,辽河流域(偏多34%)和淮河流域(偏多32%)均为第三多。

华南前汛期4月26日开始,偏晚20天,雨量偏少31%。6月9日入梅,偏晚1天,7月11日出梅,偏早7天,梅雨量偏少22%。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度为1961年以来第2长,雨量为1961年以来第3多。华西秋雨8月23日开始,11月8日结束,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3.汛期暴雨极端性强,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2021年,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暴雨极端性强,河南等地暴雨灾害严重;秋季,华北和西北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秋汛明显。

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我国共出现29次区域暴雨过程。7月15-22日,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多地出现极端降水事件。河南郑州最大日降水量达624.1毫米,接近该站常年的年降水量(641毫米);郑州最大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超过此前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水量气象观测记录。

9-10月,5次区域暴雨过程影响黄河中游,黄河出现严重秋汛。9月24-26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一带出现暴雨过程,黄河支流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10月2-7日,山西平均降水量超过常年10月降水量的3倍,出现明显秋汛。

4.区域性和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重

2021年,我国气象干旱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明显。江南、华南出现秋冬连旱、云南出现秋冬春夏连旱、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西部出现夏秋连旱、华南阶段性干旱频发。3月下旬至12月中旬,华南中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干旱致使华南地区江河水位下降,山塘水库干涸,对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生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5.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烟花”陆地滞留时间长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少3.5个,其中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7.2个)偏少2.2个。登陆台风平均强度(27.6米/秒)比常年偏弱。

第6号台风“烟花”7月25日和26日先后登陆浙江舟山普陀及平湖市沿海,为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浙江省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长达95个小时,为1949年以来最长,先后影响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

6.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致灾重

2021年,我国共发生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等强度以上龙卷16次,较常年偏多。5月14日,江苏苏州和湖北武汉遭受强龙卷,极端性和破坏性为近年来罕见,苏州市局地最大风力17级,武汉市强龙卷风影响距离长达18公里、最大破坏直径1000米。

7.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

1月上旬强寒潮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1月6-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河北东部、山东中部和河南北部降温幅度达12~16℃,多地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为1951年以来第3低。低温、雨雪、大风天气对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1月上旬寒潮过程极端性强、雨雪范围广。11月4-9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降温幅度为8~16℃,部分地区超过16℃;116个国家站降温幅度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此次寒潮给北方部分地区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居民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沈阳、长春、天津、济南等多地中小学停课。

8.沙尘天气出现早,强度强

2021年,我国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间为1月10日,为2002年以来最早。春季,北方地区共出现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少8次,但强沙尘暴过程为2013年以来最多。

3月13-18日的强沙尘暴过程为近10年来最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波及我国19个省(区、市)。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北方多地PM10峰值浓度超过5000微克/立方米,北京超过7000微克/立方米;沙尘还南下至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南方省(市)。(中国天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先后将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仪在伴生矿辐射监测领域中进行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伴生矿监测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为核与辐射应急响应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技术保障。密歇根大学实验等
  • ?不过对于在家从来没动过手的娃子来说妈妈的惊讶也是正常的反应做饭果真这么快乐简单?
  • 回想早年间发微博,都是攒了好久的人生感悟或者灵感偶得的佳句,视若珍宝的发在微博里面以求记录和分享,那时候还经常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删一删自己无效的转发和回头看极为
  • 李师道对朝廷的削藩政策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天子之所以执意削藩,都是受了武元衡和裴度的挑唆,武元衡和裴度是“大坏蛋”!一到前线,裴度就废除了太监的监军之职,使得将
  • 正月初八旺库日,一起来国民财神龙婆瑞师傅的寺庙点蜡烛吧,首先蜡烛是超大一只,很超值,而且这是首次在龙婆瑞师傅的原庙举行法会,这个机会实在争取的很不容易!!
  • 宝贝,愿你所经历的苦难都能化成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忘记苦楚,迎接属于张艺兴的全兴时代,今后一路美好相伴!你是最厉害的@努力努力再努力x 晚安[月亮]#张艺兴[超
  •   在全国率先实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在省内首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近两年来,哈尔滨新区完成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的改革100多项,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黑龙
  • 再见到他已经是十年后胡伯伯的生日宴会,觉得无聊又不好离开的我躲去了后花园找清净,正巧撞到他,和初次见面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他不一样,现在的他穿着一身黑西装,依旧眉眼
  • 而她,学画十年,终于在今夜画出了一个人。而她,学画十年,终于在今夜画出了一个人。
  • 女生网名 | 好听的女生网名小清新越塔撩对面没力气送了带我回城全队希望队友倒一地别动我对象我要喊人了父(辅)王上线回城带刀南天门铲屎官全队只剩我一个爷菜奈我何在
  • 走过了一段路,遇到过一些人,然后,走着走着就散了,就没有然后了……一回头才发现,走丢了的是自己,前行的只不过是躯体!如果可以,能不能不要再让我尴尬,我可以再说一
  • 你没有听到狗叫吗?(每天晚上都要听着狗叫才能睡着) ——胡安·鲁尔福   “伊格纳西奥,你在我背上,告诉我,你听到什么声音或者看到什么地方有灯光了?”   
  • 我认为。假若,我是说假若。
  • 这也说明县城的房产主要谁在买单,这些增量主要来至于乡村。现在农村人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基本都要到城里买一套房,如果只有农村的房子,孩子大了找不到媳妇。
  • 现在他好像正因为某些事情而非常烦恼......18岁的时候情窦初开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但是缺少勇敢和主见,差点以为那就是以后了19岁的时候胆小怯懦只会躲避,
  • 我不知道是 Julian Fellowes 偷懒还是他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确实遇到困难(《Downton Abbey》与他父亲的经历很像)两集下来的台词要么在“
  •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
  • 两年的感情发生什么我都写在上面,也有一些网友很认真的看着跟我聊着。【爱钱如铭】这个 账号陪伴了7年,还给该给的人,做回该做的自己。
  • 好了,就这样大年初一结束了!今天又是昏睡,追剧,无所事事的一天,再给自己躺一天的时间。
  • 更望明天我们都是更好的自己,不负韶华,不负相思。送你繁花似锦的征程热情,许你余生相念岁月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