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两个民族跨世纪的交往与友谊

今天,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历时近三年完成扩建,重新向公众开放。此次扩建将原纪念馆即摩西会堂西南面的两栋犹太难民曾居住过的历史建筑,也纳入新馆范畴,使展览面积由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增至4000多平方米。新馆展陈分为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6个部分,以国际尖端的展陈科技,制作出十余个复原场景,还原了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为观者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让人们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往事。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改扩建后,新馆展陈物件从原来的150件增加到了1000件(组)。其中很多展品正是由来此“寻根”的二战犹太难民幸存者及后裔所捐献,其中包含10件一级文物。说起这些老物什,陈俭如数家珍。在他看来,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不仅从文物本身反映历史往事,曲折的捐赠过程也充满温情和惊喜,这些都展现了两个民族跨越世纪的交往、绵亘不断的友谊,也诠释着双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付出的努力。

“中国好邻居”曾以慷慨善良给予犹太人最大的包容与爱

“对于以色列人和全世界的犹太人来说,上海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成千上万犹太人的避难所。”以色列大流散事务部部长奥默尔·扬克列维奇在祝贺新馆开放的致辞中表示,“当犹太人经历历史上最艰难的战争时,全世界的大门都对我们关闭,只有上海给予了我们希望。”

走入纪念馆,序厅的“时间长廊”通过多媒体影像装置,将参观者带入上世纪30年代的凝重历史中,这也是犹太难民开启“上海情缘”的时刻。那时,纳粹排犹导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出逃,但要离开前,必须要先拿到其他国家的入境签证。在馆中,一尊表情肃穆的半身像引人注目,这就是当时身为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2001年被以色列政府追授为“国际义人”的何凤山。在犹太民族的至暗时期,何凤山与同事周其庠领事,出于同情,向他们发放了进入上海的入境签证,这些签证被称为“生命签证”。

1938年“水晶之夜”后,大量犹太难民经水路、陆路逃往上海,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进入虹口。很快,他们发现身边的“中国好邻居”,尽管同样不富足,却以慷慨、善良给予他们最大的包容与爱,屡次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抚慰他们的心灵。

“第一顿饭”“学用痰盂”“亭子间对角睡”“大水冲了鞋子”……展陈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初抵上海时犹太难民窘迫的“入乡随俗”生活情景。一处根据犹太难民格尔达的回忆还原的场景和油画,描绘了中国新年来临之际,家里食物短缺的中国邻居,邀请格尔达和父母家人一起共享年夜饭,并为他们在欧洲的亲友祈福的情景。

在战火纷飞年代,“中国好邻居”在犹太难民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由艺术家何宁创作的油画就反映了1945年7月17日,虹口犹太难民聚集区域遭美军飞机的误炸后,中国人民施以援手的情景——轰炸结束,犹太难民瑞纳的父亲赶回家时,看见住在同一地区的中国人有的在救护伤员、有的把布匹撕成绷带、有的负责搬运饮用水,这样团结无私的景象,让他深受感动:“希特勒没能消灭犹太人的精神,而几百年的压迫也不曾扼杀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

千里赠物,上海一直在他们心里

陈俭告诉记者,自2007年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观众。同时,一项征集和保护记载这段历史文物的举动,长期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及时帮助。这段记录下上海人民道义和勇气的历史,已成为值得全世界共同铭记的宝贵财富。

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件实物藏品,是一级文物、犹太难民约瑟夫·罗斯巴赫的玩具独轮车。约瑟夫1944年出生在虹口,在此度过了5年的童年岁月。当时约瑟夫的邻居靠拉黄包车养家,收工回家时,常常把约瑟夫和自家的孩子一起抱上黄包车,到街上兜风。对约瑟夫而言,那就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1949年离开上海时,他让母亲买下了一枚玩具独轮车作为纪念,这个玩具一直陪伴了他几十年。2010年,他慷慨地捐出这个珍藏了60年的珍贵玩具。2011年,它随着“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在德国展出,约瑟夫和他的家人也来到现场。

2014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意外收到一份来自美国的礼物:5本属于已故犹太老人露思·卡尔曼的护照。早在2009年,已经向纪念馆捐赠过物品的露思在参观时,展示了自己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护照,但婉拒了纪念馆的捐赠之请,表示要将护照留在身边,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弥留之际,她嘱托老友贾尼斯将她一生使用的5本护照全部专程送来纪念馆。不顾高龄飞来上海的贾尼斯说:“她把这些护照捐赠给纪念馆是想告诉你们,上海一直在她心里。”

纪念馆中,一级文物、犹太难民贝蒂的婚纱有着几代人接续传承的动人故事。贝蒂曾在沪避难11年,在此期间,她结识了俄国青年奥列格,俩人后在国际饭店举行了婚礼,当时她穿的就是这件婆婆亲手缝制的婚纱,婚纱上还中西合璧地绣着寓意百事顺心、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图案。贝蒂非常珍视这件婚纱,她的两位女儿结婚时穿的也是这件婚纱。2013年,贝蒂在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后深受感动,决定将这件“传家宝”赠与博物馆。就在今年,这条有着70多年历史的婚纱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面貌“焕然一新”——由于年代久远,婚纱近年出现了氧化、泛黄等情况。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得知情况后,由总经理带队组成了4人专业团队,花了整整3天免费为婚纱清洗、修复。远在美国的贝蒂和家人看到婚纱获得“新生”的短视频后纷纷“点赞”。

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纪念馆实行预约参观制。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场。自12月9日零时起,观众可使用微信扫描纪念馆二维码预约购票参观。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英超-B费双响卡瓦尼锁胜 曼联客场3-1逆转埃弗顿止连败】

北京时间11月7日20:30,英超第8轮一场焦点战打响,埃弗顿主场迎战曼联。上半场,伯纳德首开记录,B费梅开二度反超比分;下半场,拉什福德单刀被皮克福德扑出,伤停补时阶段,B费助攻卡瓦尼再入一球。最终,曼联客场3-1逆转埃弗顿,终结两连败,埃弗顿则遭遇联赛三连败。

第19分钟,皮克福德开大脚,勒温头球摆渡,伯纳德拿球后晃出空档16码处右脚低射,球飞入左下角,曼联0-1落后。

第24分钟,曼联迅速扳平比分!左路卢克肖一脚弧线球传中,小禁区前沿B费暴力头槌顶入网窝!曼联1-1埃弗顿!

第32分钟,曼联反超比分,拉什福德传球,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禁区左侧传射,拉什福德争顶干扰了对方防守,皮球击中左侧立柱入网,曼联2-1埃弗顿。

第95分钟,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反击中传球,卡瓦尼禁区左肋10码处低射入网,曼联3-1埃弗顿!收获曼联生涯首球!

最终,曼联3-1埃弗顿!

双方比赛阵容

埃弗顿(433):1-皮克福德/23-科尔曼、4-霍尔盖特、5-迈克尔-基恩、12-迪涅/16-杜库雷、6-阿兰、10-西古德森(67’ 17-伊沃比)/19-J罗(80’ 14-托松)、9-勒温、20-伯纳德

曼联(4231):1-德赫亚/29-万比萨卡、2-林德洛夫、5-马奎尔、23-卢克-肖(67’ 38-图安泽贝)/39-麦克托米奈、17-弗雷德/8-马塔(81’ 6-博格巴)、18-B-费尔南德斯、10-拉什福德/9-马夏尔(82’ 7-卡瓦尼)#埃弗顿##曼联##英超##博体体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往返过程都在江西九江德安庐山脚下庐园小镇诗画田园旅游度假区停留,怀想古今,那个曾经繁华如梦的勾欄瓦舍……无需历史证明,再多的繁华,也会在须臾之间尽数毁去,曾经的
  • 今天说销号退出,明天小号重头再来,狡兔三窟,何惧粉丝。昨天理直气壮道歉,今天就能善良早安,粉丝忘性多大啊,一片祥和!
  • 我也觉得陆绎的服饰妆造是国产剧里难得的精致,确实很出彩,陆大人的美貌无敌[打call],完全为陆绎的红色飞鱼服倾倒[awsl]再次Ps[笑cry]:这样下去,我
  • ) ⭐《随机标签害人不浅(无限流总攻)》是我最喜欢的搞笑+搞h风真的很好笑,看了不亏【[心]接下来四本都是新坑,预计完结A同和欲贯满盈后会主更[心]】⭐《总攻
  • 骑行安全指南1. 雨天道路湿滑,路况不好,骑行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在转弯、会车时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否则容易侧滑发生危险。06注意观察行人雨天行人的视线也不可
  • 没有生命力的烂阿姨因为没魅力没实力,所以她一直混得很失败,奔四了还不被其性伴侣们买单[偷乐],失败又衰的烂阿姨仿佛是女鬼在拜日本的鬼[偷乐]。[耶]其他是烂阿姨
  • 我巨巨巨巨巨久没有感到 背的感觉了[泪]今天我真的 从早上出门 就开心不起来昨天晚上十二点结束的 又是推不掉的夜宵 吃到三点 洗了个头 躺下五点了八点半的高铁去
  • 另外,部分市县有轻微回南天;29日白天,韶关、清远受冷空气前锋影响,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气温逐渐下降,其余大部分市县多云间阴天为主,气温有所回升,29日夜间到3
  • 从这个角度来看,集中了二三线城市的享乐青年、下沉市场的80、90后全职妈妈、以及家境殷实的小镇贵妇为主的重度使用用户的微信视频号,或许也可以是lululemon
  • 지금은 공항으로 가는 차를 타고 있고. 차창 밖에 비가 세차게 내리고 있어. 음~오늘은 모두 순조롭길 바래여. 사실 지금의 기분은 서글픔 반
  • 划dyj傻逼就傻逼在 她们心里早就认定了hrj是个坏到骨子里的自私坏人 一边看到他送队友圣诞礼物觉得意外一边阴暗地想hrj这自私自利大坏比肯定不能这么简单就送礼
  • 正如每一个团队里,既有好人,也有坏人一样,毋庸讳言,也有靠欺行霸市、高利盘剥而上升为地主的,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好想穿越回去,多抱一下那时候外婆妈妈,哈哈哈,
  •   她努力为他做了这么多,可原来在夜惊寒心里,她竟是这般的廉价无用。”  夜惊澜这才收回视线,勾唇笑道:“小九府中还真是藏龙卧虎,随便一个女侍,都有这般姿色。
  • 像这样的恶人,阿弥陀佛都会救他,何况其他众生,何况我们在座各位,一生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虽有烦恼罪业,还不至于十恶、五逆、谤法、“具诸不善”他能往生,我们怎么不
  • 吃完饭他想洗碗,奈何叔嫂俩不让,说没有客人洗碗的道理,说完进厨房继续干仗斗嘴,沙发上老爷子又盖着报纸犯迷糊,他终于能有机会安静地打字,问那边是不是顺利。他比划,
  • 很多病和眼睛都有关系,早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可以调理的!#一张图证明我来过这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人从出生起就是走在一条消亡的路人终有一死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还
  • 说是为了挡政治新闻的,或许吧,但是sm都承认了不管他俩被曝是为了什么都不重要了对照金多娟吧,五恋一,她爆恋情之前我蛮欣赏她的因为他实力真的太强,爆恋情后过不久有
  • 换了个头像感觉真的有好运欸分出了之后,这几天都失眠六点多才睡有的时候想,112这个分数,只要按部就班的听课、学学该怎么分析、多练几遍、字好好写着应该过120比较
  • [心]凡尘俗世中,你有你的苦,他有他的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哪怕无法相互体谅,至少不要彼此为难。这本书用虚构的悉达多的一生讲述了世间之理,但像我这样的普通
  • 第482章 不争  我问秦航她去不去聚会,她刚起床不久,还带着点可爱的小迷糊,哈欠连天的说不想过去,打算带着梁子傲去看冰雪城看冰灯。  赵峰却不肯答应,说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