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新阶段 贯彻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建设制造强市的“眉山实践”】

制造业是稳住眉山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谋深谋远,先谋而后动。眉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都市圈立足,核心还是要靠制造业。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举更是眉山立足优势,积聚发展势能,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关键之举。

当前,眉山正跨入产业发展蝶变期、空间格局重塑期、城市能级跃升期、人口吸引关键期。站位全局、敢为人先的眉山,还同步作出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部署,把今年确定为“制造强市突破年”,如何突破?成为了今年该市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该市今年势必答好的首位答卷。

育新机 谋发展
高起点构建制造产业新格局

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东部新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叠加。站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着眉山这座城市腾飞梦想和希冀的制造业发展,被摆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眉山深知,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制胜的“牛鼻子”,就在于先进制造业。在3月16日眉山举行的制造业发展大会上,该市提出将举全市之力、以务实之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用三至五年时间,推动全市制造业规模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上水平、企业培育上档次,再造一个“工业眉山”。

为此,眉山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筑牢制造业发展的“四梁八柱”。目前,眉山市出台《眉山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自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制造强市突破年”主题,聚焦“1+3”优势产业,以实施“项目攻坚、筑圈强链、育苗壮干、园区优化、创新引领、低碳转型、暖企护航”七大行动为抓手,以实现“蓄势发展、集群发展、梯次发展、集约发展、赋能发展、绿色发展、服务效能”七大提升为目标,奋力实现“产业能级、增势蓄能、主体培育、承载能力、创新赋能、绿色转型”六大突破,全力育新机,谋发展,以一域谋全局,以全局谋划一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高标准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推进,让先进制造业成为引领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带着期望目标,眉山满怀信心,昂首迈入制造强市突破年的新征程。眉山先人一步,抢抓窗口期机遇,加速构建集聚发展、集群成链的制造业生态圈,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1个引领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3个重点产业,构建以“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打造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等4大先进制造基地;做强关键环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实施“育链强基”工程和“同城融圈”工程,加快建设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眉宜遂锂电材料产业带等产业协作带,推动成眉乐晶硅光伏产业、成绵眉新型显示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创新发展、赋能发展、绿色发展行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了先进制造业发展韧性。

“抓得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跨越崛起,抓不住就会落于人后、陷入被动。”眉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站在制造强市突破攻坚的赛道上,眉山制造强市正当其势,该市一刻也没有忘记“制造强市”首位战略,而是锁定目标,高起点构建制造业发展新格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从产业发展上培育新动能,从创新驱动上激发新活力,从项目投资上增强后劲,奏响多点发力、多点开花的制造业发展“大合唱”。

强引领 聚合力
高站位培育制造产业新增长极

制造业兴则眉山兴,制造业强则眉山强。制造强市发展的路径清晰,又该何处落子,才能激发眉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面对制造强市这场“大考”,眉山强化引领作用,打出系列“组合拳”,集聚制造业发展的合力,高站位培育制造业新增长极。

进入2022年,眉山在推动制造强市方面动作频频。据介绍,目前,眉山市出台《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试行)》,从集约发展、绿色低碳、创新赋能、人才引领、财金服务、供给保障等六个方面,鼓励支持“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今年1月,眉山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春节期间不停产不停工奋力实现“开门红”的通知》,明确对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一季度入规工业企业、在建省市重点项目持续生产、加快建设提供支持,满足条件的单个企业、项目最高可获补贴30万元。而各县(区)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有关奖补政策措施,以发放生产补贴等多样形式鼓励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节后尽快复工复产。

招商引资是制造强市取得突破的关键一招。2月底,眉山打响了制造强市突破第一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制造强市突破年招商引资“春季攻势”行动。期间,眉山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1+3”先进制造业,全面梳理目标企业和对接项目清单,积极“走出去”对接企业、“请进来”实地考察,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全方位引进优质制造业项目。

据悉,此次“春季攻势”行动期间,该市将力争签约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50个以上,其中,引进投资额10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 10 个以上,力争完成合同金额600 亿元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口径)300 亿元以上,全力确保实现“开门红”。

眉山深知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久久为功。从眉山主动作为的这些轨迹里,足以感受到该市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决心。眼下,该市出台《眉山市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眉山市2022年制造强市年度工作计划》《眉山市“1+3”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重点在企业规模突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开放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制造业予以大力支持。

党政一把手挂帅,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制造强市战略走深走实……眉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力以赴聚合力,推动制造强市开花结果。

优结构 强企业
高标准打造制造强市新高地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眉山也有主攻方向。“1+3”主导产业成为了眉山制造业发展的高频词。如何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眉山重点制造企业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作为“1+3”主导产业中的重点企业之一,2021年,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实现产值101亿元,成为眉山市首家百亿企业。通威太阳能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领军企业,自2019年3月落户眉山以来,从谈判、签约到投产,创造了“通威速度、眉山速度”。
2020年4月开始投产, 2021年便实现了产值超100亿元,再次创造了“通威速度”,成为眉山首个产值突破百亿的企业。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项目,吸引了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更多企业来眉投资,助推四川千亿级成眉乐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除了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外,在眉山不乏表现出色的“实力选手”。该市甘眉工业园区内的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公司也同样出彩。多年以来,万邦胜辉一直致力于锂基材料的研发,在氢氧化锂、碳酸锂等锂盐产品生产工艺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和运营管理模式。2020年,万邦胜辉在甘眉工业园区设立了以“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集聚”为主要功能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

纵观全局,制造企业的发展仅是眉山打造制造强市新高地的一个缩影。今年,眉山市优化完善“五图七单”,充分发挥“链主”聚集带动效应,重点发展锂电、光伏、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推进成眉宜遂锂电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成眉乐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

同时,该市还提出,用五年的时间聚力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打造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到2025年,“1+3”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5%。

在迎来国家重大战略政策落地期、转型升级关键期、政策机遇窗口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眉山也将紧跟时代步伐,按照一年突破、两年攻坚、三年冲刺的目标,以首战必胜的决心,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助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抓住关键、集中火力,坚决打赢制造强市第一仗,力夺“制造强市突破年”首战首胜。(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下图为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生产车间内的IGV智能搬运车(图片由眉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最全“东数西算”投资指南,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来了



 

财联社

2022-02-20 08:29 · 财联社官方账号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东数西算”工程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8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内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有望受益。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也将直接拉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投入。

与此同时,挑战也与机遇并存。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地区虽然在资源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但人才等软环境仍存在不足。此外,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依赖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运营运维和管理上也存在技术难点。

数据中心是一桩大生意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科智咨询的研究数据,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各类数据中心部署,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截至2020年底,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IDC资源占比分别为23.3%、16.4%、13.7%。中西部地区IDC市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IDC资源占全国总量不足三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 未来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

根据国家规划目标,到“十四五”末,东部数据中心总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

相比东部,西部的优势在于辽阔的土地以及光伏水电等低碳新能源。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西部的能源产业,比如光伏和风电,之前在西部富余较多,输送到东部消耗又太大,所以在中西部的数据中心可以依托中西部廉价能源供给。

巨头重兵与核心上市公司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落户于电力资源供给充足、气候适宜的中西部地区,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华为、快手、阿里巴巴、优刻得等企业均选择在内蒙古建设数据中心。

优刻得建设规划部技术副总监付东明对《科创板日报》表示,UCloud优刻得紧跟政策步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及长三角上海青浦投资兴建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其中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一期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青浦云计算中心也将于今年建成投产。两大数据中心同属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西布局,协同联动,大大提高算力品质以及使用效率。

青云科技则表示,对云数据中心的采购会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计划将新的离线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节点全面向西部迁移,践行“东数西算”。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西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耗材、服务器/交换机等零配件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未来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将多考虑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并探索绿色能源、低能耗等新技术和产品,在数据中心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因素。”

腾讯同样把西部数据中心作为建设重点。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腾讯在贵州、京津冀、成渝等枢纽节点等均有布局,包括贵安七星数据中心、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腾讯怀来瑞北和东园两个数据中心、上海青浦数据中心等。

其中,正在建设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部分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数据中心布局一览

随着“东数西算”的全面启动,未来西部地区有业务布局的IDC厂商将重点受益。目前,国内的知名第三方IDC运营商分别有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宝信软件等。

其中,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数据中心龙头,与阿里、快手和腾讯等大互联网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光环新网深耕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拥有大规模布局,并负责运营亚马逊云科技的北京区域云服务;数据港的数据中心业务从杭州、上海起步,已布局河北张北、北京房山、江苏南通、广东河源、内蒙古乌兰察布等数据中心,与阿里巴巴合作密切。

网络建设规模会比数据中心更大

“东数西算”本质上要解决算力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东部应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适合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但是,受限于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此前西部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应对东部的应用需求。因此,“东数西算”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张全国协同的 “算力网络”。

一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表示,东部的数据要传输至西部来计算,必然会拉动一系列网络建设。未来,网络建设规模比数据中心本身的建设会更大,可以新老基建一起带动。

国信通信指出,“东数西算”将加强网络设施联通,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有望带动网络设备采购需求,加大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需求,建议关注东西部直连网络建设对于ICT及光纤光缆厂商业务增量贡献。

此外,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领域也值得留意。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在全国部署了大量CDN节点,可以为东西部的企业和用户提供传输加速服务。未来,将积极推动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除了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其他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望获益。

有云计算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东数西算”的需求核心是以通用算力为主的,从长远来看,应该会是协同算力、多元算力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会给国内很多涉足异构计算、加速计算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以技术能力驱动的公司会更受到更多的重视,会有比较好的成长机会。他们可以基于这个大平台的生态,围绕着“数”和“算”做很多应用开发。从更深层次来看,过去以互联网公司提供算力和服务为主的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本次东数西算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属于底层基础设施,目前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在加大布局算力和数据建设,加之我国近期陆续颁布的规划、政策等,算力和数据流量相关赛道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可以更好的规划布局数据中心、优化各地的资源配置和供需,提升我国整体算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投资方面,比较直观的IDC产业链会获得直接受益,包括IDC、光模块、光通信、温控设施、ICT设备等。各赛道的龙头企业可以保持关注。”

盘和林也指出, IDC建设相关企业,包括服务器组件、通信服务商、服务器芯片、存储、系统,以及基础数据行业如数据存储、处理,数据流通企业和数据贸易商等等,这些行业都属于数据中心上下产业链,会受益于“东数西算”。

鲸平台智库专家、新峰地产大数据分析师许启凡同样认为,“东数西算”将直接利好IDC平台商、机电设备商、温控厂商、ICT厂商以及数据服务商”,包括头部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型厂商,为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电源、温控等设备厂商等。

另一位分析师则提出,东数西算将拉动高性能芯片的发展。首创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数据处理量提升势必反向刺激数据处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绿色节能与双碳目标技术突破

“东数西算”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由于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要真正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盘和林分析,首先是资金方面的挑战,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其次是数据中心使用频率,部分数据中心所处区域较偏,距离算力需求区域距离较远,可能会出现资源调用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外,通信网络建设也是一大挑战,数据中心输送算力,要打破距离限制,所以,网络响应要进一步提高。

付东明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层面的宏伟布局,对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的集群数据中心的PUE、上架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重要指标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在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此次明确的8大算力国家枢纽节点集群内的数据中心,将面对绿色节能、实现双碳目标的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融合层面加快突破。

据付东明介绍,UCloud优刻得在数据中心创新技术方向提前进行了深度研发及储备。在2021年UCloud优刻得推出了“白露”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PUE。

另有数据中心专家认为,近两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逐步落地实施, IDC市场迎来了一股投资热潮,但由于缺少新应用支撑,因此在短时间内已出现供大于需的状况。特别是在服务器等ICT硬件设备方面,未来的增长还是取决于用户需求,而非政策驱动。

一位长期深耕云计算领域的资深人士则强调,“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在某些情况可能会对产业经济带来收缩效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会使得服务能力集中到一起,这意味着采购和服务行为都会更为集中化。这对于原来依靠分散采购模式的集成商、地方性公司会有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该人士还指出,“除了资金上的挑战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从建设,到运营运维、管理的技术难点也较大。在大业务生态方面,怎么把大平台用起来是关键。这些边远地区拥有资源和能耗的优势,但能不能吸引人才,软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考虑的。”

老金:这是振兴西部大招!!!

搜索

东数西算概念股

数字经济黑马

云计算培训班

真正的云计算股票一览

数字新基建三只股

“东数西算”工程

最全“东数西算”投资指南,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来了



 

财联社

2022-02-20 08:29 · 财联社官方账号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东数西算”工程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8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内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有望受益。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也将直接拉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投入。

与此同时,挑战也与机遇并存。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地区虽然在资源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但人才等软环境仍存在不足。此外,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依赖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运营运维和管理上也存在技术难点。

数据中心是一桩大生意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科智咨询的研究数据,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各类数据中心部署,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截至2020年底,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IDC资源占比分别为23.3%、16.4%、13.7%。中西部地区IDC市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IDC资源占全国总量不足三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 未来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

根据国家规划目标,到“十四五”末,东部数据中心总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

相比东部,西部的优势在于辽阔的土地以及光伏水电等低碳新能源。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西部的能源产业,比如光伏和风电,之前在西部富余较多,输送到东部消耗又太大,所以在中西部的数据中心可以依托中西部廉价能源供给。

巨头重兵与核心上市公司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落户于电力资源供给充足、气候适宜的中西部地区,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华为、快手、阿里巴巴、优刻得等企业均选择在内蒙古建设数据中心。

优刻得建设规划部技术副总监付东明对《科创板日报》表示,UCloud优刻得紧跟政策步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及长三角上海青浦投资兴建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其中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一期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青浦云计算中心也将于今年建成投产。两大数据中心同属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西布局,协同联动,大大提高算力品质以及使用效率。

青云科技则表示,对云数据中心的采购会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计划将新的离线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节点全面向西部迁移,践行“东数西算”。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西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耗材、服务器/交换机等零配件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未来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将多考虑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并探索绿色能源、低能耗等新技术和产品,在数据中心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因素。”

腾讯同样把西部数据中心作为建设重点。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腾讯在贵州、京津冀、成渝等枢纽节点等均有布局,包括贵安七星数据中心、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腾讯怀来瑞北和东园两个数据中心、上海青浦数据中心等。

其中,正在建设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部分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数据中心布局一览

随着“东数西算”的全面启动,未来西部地区有业务布局的IDC厂商将重点受益。目前,国内的知名第三方IDC运营商分别有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宝信软件等。

其中,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数据中心龙头,与阿里、快手和腾讯等大互联网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光环新网深耕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拥有大规模布局,并负责运营亚马逊云科技的北京区域云服务;数据港的数据中心业务从杭州、上海起步,已布局河北张北、北京房山、江苏南通、广东河源、内蒙古乌兰察布等数据中心,与阿里巴巴合作密切。

网络建设规模会比数据中心更大

“东数西算”本质上要解决算力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东部应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适合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但是,受限于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此前西部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应对东部的应用需求。因此,“东数西算”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张全国协同的 “算力网络”。

一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表示,东部的数据要传输至西部来计算,必然会拉动一系列网络建设。未来,网络建设规模比数据中心本身的建设会更大,可以新老基建一起带动。

国信通信指出,“东数西算”将加强网络设施联通,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有望带动网络设备采购需求,加大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需求,建议关注东西部直连网络建设对于ICT及光纤光缆厂商业务增量贡献。

此外,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领域也值得留意。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在全国部署了大量CDN节点,可以为东西部的企业和用户提供传输加速服务。未来,将积极推动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除了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其他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望获益。

有云计算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东数西算”的需求核心是以通用算力为主的,从长远来看,应该会是协同算力、多元算力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会给国内很多涉足异构计算、加速计算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以技术能力驱动的公司会更受到更多的重视,会有比较好的成长机会。他们可以基于这个大平台的生态,围绕着“数”和“算”做很多应用开发。从更深层次来看,过去以互联网公司提供算力和服务为主的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本次东数西算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属于底层基础设施,目前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在加大布局算力和数据建设,加之我国近期陆续颁布的规划、政策等,算力和数据流量相关赛道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可以更好的规划布局数据中心、优化各地的资源配置和供需,提升我国整体算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投资方面,比较直观的IDC产业链会获得直接受益,包括IDC、光模块、光通信、温控设施、ICT设备等。各赛道的龙头企业可以保持关注。”

盘和林也指出, IDC建设相关企业,包括服务器组件、通信服务商、服务器芯片、存储、系统,以及基础数据行业如数据存储、处理,数据流通企业和数据贸易商等等,这些行业都属于数据中心上下产业链,会受益于“东数西算”。

鲸平台智库专家、新峰地产大数据分析师许启凡同样认为,“东数西算”将直接利好IDC平台商、机电设备商、温控厂商、ICT厂商以及数据服务商”,包括头部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型厂商,为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电源、温控等设备厂商等。

另一位分析师则提出,东数西算将拉动高性能芯片的发展。首创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数据处理量提升势必反向刺激数据处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绿色节能与双碳目标技术突破

“东数西算”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由于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要真正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盘和林分析,首先是资金方面的挑战,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其次是数据中心使用频率,部分数据中心所处区域较偏,距离算力需求区域距离较远,可能会出现资源调用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外,通信网络建设也是一大挑战,数据中心输送算力,要打破距离限制,所以,网络响应要进一步提高。

付东明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层面的宏伟布局,对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的集群数据中心的PUE、上架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重要指标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在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此次明确的8大算力国家枢纽节点集群内的数据中心,将面对绿色节能、实现双碳目标的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融合层面加快突破。

据付东明介绍,UCloud优刻得在数据中心创新技术方向提前进行了深度研发及储备。在2021年UCloud优刻得推出了“白露”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PUE。

另有数据中心专家认为,近两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逐步落地实施, IDC市场迎来了一股投资热潮,但由于缺少新应用支撑,因此在短时间内已出现供大于需的状况。特别是在服务器等ICT硬件设备方面,未来的增长还是取决于用户需求,而非政策驱动。

一位长期深耕云计算领域的资深人士则强调,“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在某些情况可能会对产业经济带来收缩效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会使得服务能力集中到一起,这意味着采购和服务行为都会更为集中化。这对于原来依靠分散采购模式的集成商、地方性公司会有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该人士还指出,“除了资金上的挑战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从建设,到运营运维、管理的技术难点也较大。在大业务生态方面,怎么把大平台用起来是关键。这些边远地区拥有资源和能耗的优势,但能不能吸引人才,软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考虑的。”

老金:这是振兴西部大招!!!

搜索

东数西算概念股

数字经济黑马

云计算培训班

真正的云计算股票一览

数字新基建三只股

“东数西算”工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剧三改二成才有三传不识四书五经六易竟遇七帅八九美十分有才华,凭智慧,我经常很难跟别人解释,今天就解释一回,男人做任何一样事业三心都只能一用,一起去难忘一回,给
  • 为了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合肥高新区瞄准“合规证明开具难”的痛点,在安徽省以及全国高新区中率先试点企业上市创新服务,用“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
  • 这些改名字的明星,个个在自我欺骗虽然不知道他改了名字之后,身体有没有变好,但是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改名,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些改名字的明星,个个在自我欺骗当然,与
  • BACK to FUTURE系列 ICY ZIPPER拉链吊坠项链,以拉链元素作为吊坠,极具艺术设计感,呈现出新颖酷飒的首饰造型。关注 @EASTICE @Eu
  • !!
  • 正如俞飞鸿曾在节目中说的那样:“解决孤独的方法,是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去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面对偶遇的飞行员,他不知疲惫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从生活的星球到旅行
  • 特别是最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兴起远程办公、线上服务的潮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职业不断涌现,并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劳动价值,也让新型职业形态的优势愈
  • 43、少吹牛皮,多做实事古今中外,人类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48、患得患失,皆因私欲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修
  • 总有一些不好的情绪,是你无法避开,也必须要去感受和体会的。 当一个人常常以清明澄澈的心,去感恩遇见的人和事,感恩他人施与的温暖和善意,也感恩那些“没有杀死你反而
  • 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aj1显得分外壮美。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
  • 活在当下 是轻易就可以说出来让自己逃避的话听歌绕圈 可以走到晚上十点半站在六楼 看着落日和晚霞 是在下雨之后的所有的快乐和难过 在看日落的时候 在听歌的时候 在
  • 04 不是所有射频美容类产品都是医疗器械食药监办械管〔2014〕198号文对于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产品(九)高频皮肤美容仪的概念界定是模糊不清的,正如《射频美容类
  • 我不敢说,但是古这段话,让我有点下头,媚主角的角色看了太多(无贬义)偶尔有这种名字都懒得告诉我,我不努力就完全不鸟我的角色,其实挺新鲜的所以我能接受两块风雅证他
  • 不過,巴黎也依然在嘗試說服麥巴比留下,目前還沒有什麼已經確定,皇馬則保持信心。迪馬斯奧稱,皇馬一直在追求麥巴比,雙方已有口頭協議,現在取決於球員本人的選擇。
  • 咱就是吃瓜群众,看热闹地不怕事大,最好直接开庭,俺愿意给杨所长当律师。杨所长这是职业病,一天不扒皮心里就痒痒。
  • 瘦了之就后会发现,不管怎么化妆,哪怕素颜出门自己的颜值都很耐打,而且整个人都会有一种特别自信迷人的气质。难过我自己呀!不想嫁村里人,但是又害怕自己不努力而不得不
  • 【转存】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飘风落月 人的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你看这么不容易的事我都做到了,而且那个人还是你,
  • ——曹坯《典论·论文》 拜读大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曹坯《典论·论文》 拜读大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 有没有想过,是他们态度好与坏的时候发挥都差不多,对阿曼,态度好也这样,态度差也这样,别说什么一脚出球,连一脚队友停着舒服点的球都传不出来,这就很难了。每一次失败
  • 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咸不淡,随遇而安。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咸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