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鏐鐵券(西元897年)
國家一級文物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

錢鏐鐵券,係唐昭宗爲犒賞彭城郡王錢鏐平定董昌叛唐稱帝所賜一塊金書鐵券。錢鏐是五代吳越國開國君王。

唐乾寧三年(896年),董昌叛唐稱帝,勸降無果後,錢鏐平定了董昌,唐昭宗封錢鏐爲鎮海節度使、鎮東節度使。

唐乾寧四年(897年)(註1)唐昭宗欽賜「金書鐵券」上嵌金質楷書333字:「……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世人形象地稱此鐵券爲「免死牌」、「生死牌」。

鐵券全文如下:

維乾寧四年歲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諮爾鎮海鎮東等軍節度、浙江東西等道觀察、處置營田招討等使兼兩浙鹽鐵製置發運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使持節潤越等州諸軍事兼潤越等州刺史,上柱國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戶,食實封一百戶錢鏐,朕聞銘鄧騭之勳,言垂漢典;載孔悝之德,事美魯經。則知襃德策勳,古今一致。頃者董昌僭僞,爲昏鏡水,狂謀惡貫,渫染齊人。而爾披攘兇渠,蕩定江表,忠以衛社稷,惠以福生靈。其機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粵於塗炭之上,師無私焉;保餘杭成金湯之固,政有經矣。志獎王室,績冠侯藩,溢於旗常,流在丹素。雖錘繇刊五熟之釜,竇憲勒燕然之山,未足顯功,抑有異數。是用錫其金版,申以誓辭。長河有似帶之期,泰華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將延祚子孫,使卿長襲寵榮,克保富貴。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承我信誓,往惟欽哉!宜付史館,頒示天下。

命運多舛的錢鏐鐵券

自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賜給錢鏐鐵券至今,錢鏐鐵券經歷一段漫長過程。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王錢鏐之孫忠懿王錢弘俶「納土歸宋」,由浙江臨安前往宋都汴京(今開封)。他並未隨身攜帶鐵券,而是置之廟社。宋淳化元年(990年),宋太宗趙炅調閱鐵券,閱完賜還忠懿王嗣子錢惟濬,從此鐵券由從臨安的錢鏐廟社遷出改藏於汴京。

宋天聖元年(1023年),宋仁宗趙禎登基,下旨調閱鐵券,後又賜還,由錢氏後裔藏於汴京城的昭化坊府第。

宋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趙頊下旨調閱鐵券,後仍歸錢氏後裔,直至慶系第六世孫錢景臻成爲駙馬,鐵券移藏於駙馬府內。

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中原,景臻之子錢忱奉母命攜鐵券南遷江南。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錢忱全家遷浙江台州。紹興四年,宋高宗趙構把台州臨海城內的美德坊賜給公主居住。錢氏家族從此在臨海定居下來,成爲台州的一個名門望族,自此鐵券長留台州臨海達767年之久。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破臨海城,鐵券遂失,不知去向。一直到元代被漁夫撈出(註2),被錢氏十四世孫錢世珪(號淡軒先生)用十斛稲穀購得。對這段鐵券失而復得的歷史,各種錢氏宗譜的記載說法不一。

據臨海市博物館館長講,當年元兵攻破臨海城時,錢氏後裔錢叔瀤揹著鐵券南逃,後落水而亡,鐵券不知去向,但鐵券丟失五六十年,又奇蹟般重歸錢氏後裔,實在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調閱鐵券時,由錢世珪之子錢尚德上獻,朱元璋閱畢以禮遣還。據錢氏衣錦堂版譜載,朱元璋爲試鐫刻之深,用佩刀將首行末字「朔」刻去。現觀鐵券照片銘文,確無「朔」字。對照清代無錫人錢泳《錢氏鐵券和金塗塔考》一文所提供的鐵券臨摹圖,首行最末「朔」字還清晰可見。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錢尚德之孫錢怞,因都察院查勘其父錢用勤在建昌知府任內稅糧短缺事而抄家入籍。乃奉金書鐵券至京,求見聖上。朱元璋於奉天殿接見,驗券後下令有司發還全部田產家財,鐵券仍歸錢怞保管。

明永樂五年(1407年)正月,明成祖朱棣命錢汝性(錢用勤之次子)進獻,閱畢鐵券藏於宗子錢風墀家。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上萬倭寇圍攻台州府城臨海。為了躲避戰火,錢氏第25世孫錢珍背著鐵券躲進深山。直到十幾年後,再次躲過劫難的鐵券才又重返錢氏祠堂。

到清代康熙年間,鐵券轉藏於第27世孫錢日耀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乾隆帝第三次南巡行宮杭州,下旨調閱鐵券。武進士錢選由台州攜鐵券去杭跪獻。乾隆很高興,作詩、作鐵券歌,並賜紫檀櫃一座,給錢選藏鐵券。

以後鐵券轉藏到臨海東門外五十里一個叫「嶺外錢」的小村,由錢文川保管。錢氏子孫專門造了三間小樓,由族人輪流看守。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入台州。錢氏子孫怕鐵券丟失,便將其沉放在水井中,待撈出來後,金字剝落愈甚。村中一些婦人以爲鐵券銘文上的金可以治療小孩受驚之類的疾病,便動手挖取,致使金字愈少,最後祇剩一百八十餘個。

《錢氏家乘》記載,清光緒辛丑年(1901年),珍藏在嶺外錢村的鐵券不翼而飛。盜者到嵊縣兜售,江蘇常熟徐君出大洋四百元買走。錢文選(《錢氏家乘》作者)兄長錢乙齋聞之,與徐力爭,並召集嵊縣長樂鄉錢氏族人原價購回。錢氏子孫爲慶祝鐵券回家,請戲班整整演了十天。從此,鐵券由長樂鄉錢氏三房輪流保管,每逢正月初二,由三房房長監護,吹吹打打,用轎子將鐵券從藏券處,抬到錢氏宗祠供錢氏後裔觀賞。

據嵊縣縣誌記載,1938年,長樂鎮被日軍佔領,長樂錢氏族人爲防鐵券丟失,將其藏在錢賡麟家深井中。2005年,錢賡麟子、81歲的錢文漢老先生回憶起70年前父母保存鐵券的情景:「先塗油,再封蠟,用棉線纏好,最後用蠟再封一次,把包好的鐵券沉到深井中。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1月從井中取出,鐵券完好如初。」

錢鏐鐵券是中國現存於世的最早鐵券實物,非常珍貴。一千多年來,它歷經戰亂,忽隱忽現,除個別時段外,一直由錢鏐後裔收藏。1951年始由浙江嵊州市長樂鎮錢氏後裔將鐵券獻給國家,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保管。

鑑於鐵券的重大歷史文物價值,1959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從1959年至1999年錢鏐鐵券一直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通史部公開展出。2000年後,中國歷史博物館擴建升格爲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品重新登記調整。

註1:乾寧(894年正月-898年八月),唐昭宗李曄在位第四個年號,共計5年。

註2:關於漁夫網得鐵卷的年代有幾種說法。錢氏老譜記爲南宋咸淳元年(1265),有的記爲元至元二年(1336)。經多方考查,傾向於元至順二年,即公元1331年。

熟读此文学好太阳篇,就能轻松治好很多病了[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高绍芳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临床中见到头痛、项强、恶寒时,提示为太阳病,其脉象为浮。脉浮说明病变位于表而不在里。
(一)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三种证型。太阳中风证又称为太阳表虚证,太阳伤寒证又称为太阳表实证,太阳温病则属于汗出受风而体内津液受损。这三种证型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其治疗原则,郝万山老师总结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让笔者受益不浅,遵此施治,屡收良效。
如何区分太阳经证中的三个证型呢?其有典型的鉴别要点:太阳中风证,有汗;太阳伤寒证,无汗;太阳温病,发热、口微渴、舌质红绛。
1.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注:原文后的阿拉伯数字为《伤寒论》原文序号,全书同)
[病因]风寒袭表,以风为主。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
发热是气血外达,正邪相争所致,所以发热、发高烧并不见得是坏事,这就是邪正交争的发病观。汗出是卫外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气不固,营阴失守就会导致汗出。恶风是汗出腠理疏松,不胜风寒所引发。
[脉象特点](浮)缓。浮则为风,浮则为表;缓是脉来得较慢,说明体内营虚。肌腠被伤,经气外泄,营阴不足,就像水流,水特别少的时候过不来,此时就会变缓。
[治法方药]太阳中风证为太阳表虚证,治法为调和营卫,主方用桂枝汤。

2.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病因]寒邪袭表。
[主症]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太阳伤寒证虽然也有发热的症状,但是这个发热和太阳中风证不一样,并且患者体质强和体质弱的情况也不一样。体质较强者,恶寒与发热并见;体质较弱者,先恶寒后发热或者不发热。所以发热并不能作为太阳伤寒证的诊断标准,患病时阳不能够达于四肢,阳气到不了的地方必然是寒的、怕冷的,所以必恶寒。寒邪外束,寒凝血瘀,经脉当中运行的是气血,经脉受损,气血受阻,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体痛。风寒外袭,毛窍壅滞,卫气不通,胃气上逆则导致呕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着凉就开始恶心打嗝,喝点生姜红糖水也许就解决了,或者用个热水袋暖暖就解决了,这就是“寒者热之”的具体应用。
[脉象特点]脉阴阳俱紧。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紧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这种脉象多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治法方药]太阳伤寒证为太阳表实证,治法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为麻黄汤。

3.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病因与寒邪密切相关,至于发病与否则与体质有关。
[主症]口微渴,发热,项背强直。
体内的津液损伤,人要饮水自救,则出现口渴。津液称为阴液,津液损伤了,阳相对而言偏旺,所以出现发热。津液不能滋润经络,导致经络拘急,项背强直。
[脉象特点]脉来浮数。汗出,体内的热就偏盛,数则为热,所以脉是浮数。
[治法方药]治法为辛凉解表,主方为葛根汤。

(二)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邪气内入膀胱经,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硬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怎么区分蓄水证和蓄血证呢?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证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蓄水证是小便不利,就是水停在那里,不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所以称为太阳蓄水证;蓄血证是小便自利。简言之,对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区分,就是小便的通利与否。

1. 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病因]本证由太阳病汗不得法所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汗出损伤津液,导致胃中津液不足证;二是外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太阳蓄水证。
[主症]烦躁不得眠,口渴,微热,脉浮,小便不利。
太阳病无论中风还是伤寒,均当发汗,但都不宜过汗,过汗必然伤津,使胃中津液亏乏,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干气燥,故致烦躁不得眠。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生津,故可见口渴。但此时不能大量饮水,否则会有水停胃中之弊。需让患者少少饮水,使胃得滋润,津液慢慢恢复,待胃气调和则不药而愈。若津伤较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方药进行治疗。内陷表邪随经入腑,邪与水互结,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气化则水行,气不化则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太阳病过汗后,表邪内陷,但仍有部分表邪羁留于表,故可见到微热、脉浮等症状。
[治法方药]蓄水证是邪入膀胱气分,治法为利气化水、外散风寒,主方为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利水渗湿,能够通利全身之水。臣以茯苓、猪苓助君药利水渗湿,茯苓利三焦之水,猪苓利下焦之水。佐以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合茯苓既可彰健脾制水之效,又可奏输津四布之功,把全身的水利到下焦,从小便而解。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并可辛温发散以祛表邪,一药而表里兼治。蓄水证是因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水气停聚,气化功能差是因为阳气弱,阳气弱是因为心火不能下移小肠,致使下焦过寒,用桂枝能够把心火导到下焦去,让下焦暖起来。

2. 蓄血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病因]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与血相搏。
[主症]小腹急结或硬满,如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小腹急结或硬满是因太阳病不解,表邪随经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如狂是因热在血分,扰乱心神,神明不安,故躁动不安,似狂非狂。小便自利提示病在下焦血分,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影响。身体发黄是蓄血发黄,病在血分,血热相结。
[脉象特点]脉沉结。血蓄于里,瘀阻络道,脉道不利,所以脉沉而滞,甚则沉结。
[治法方药]太阳蓄血证多表现为表里同病,其治疗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如果表证未解先解表,如表解后而蓄血证不除再治里,否则易致外邪进一步内陷使病情转重。表邪解后,有如狂、小腹部拘结不舒者,说明蓄血证已成,且病势尚轻浅,可选桃核承气汤为主方,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三)太阳病兼证

在临床上,感冒不是简单地照着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这些证型发病,而是复杂多变的,还会出现兼证。

1.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例如:患者体型肥胖,素有喘疾,体内停有痰饮,又出了汗,得了太阳中风证,同时喘疾又发作了,这时候就用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么为什么要加厚朴和杏子呢?厚朴有专门理气宽肠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可见很多患者尤其是小儿,感冒、发热的同时会出现咳喘,这即是因为大肠堵了,所以医生会用消积止咳口服液。加杏仁是因为它能够速降肺气,使肺气不上逆,而止咳喘。

2. 太阳病兼项背强
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病,项背强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太阳病兼项背强 (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加葛根汤,实者用葛根汤。临床见到项背强 这个症状,应该立刻想到葛根这味药,葛根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

3.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者用大青龙汤。

4. 太阳病内夹水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太阳病内夹水饮(干呕,痰饮),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治以小青龙汤。
【验案选录】
笔者曾治疗一个患者,原本是咳嗽,不愿意吃中药,输了 7 天液也没好。找我看的时候,我给她开了 3 剂小青龙汤(因为输液就容易把寒湿引进来,所以用小青龙汤)。患者吃完 1 剂,一晚上咳嗽吐痰不断,吐出来的都是那种白色的黏液性东西,吐了半盆。患者很奇怪,说她好几天不吃饭了,为什么会吐出来这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三焦系统被水所阻了。我说接着吃,快好了。结果 3 剂药下去,疾病痊愈。汗、吐、下三法是中医祛邪的三条途径,也就是说给邪以出路。当然吐法现在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临床上当用还是要用。当患者心下有水气的时候,我们仍然会用到小青龙汤。

5. 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如太阳中风而水气痞积胸胁,症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硬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者,用十枣汤攻之。
十枣汤的组成为大戟、甘遂、芫花、大枣,前 3 味药在临床中不常用,因其有毒。我认为“是药三分毒,合理使用才是硬道理”,临证治疗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以恢复平衡。
用十枣汤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到位。我一般大戟、甘遂、芫花 3味药各用 0.5g。将 10 个肥硕的大枣掰开,放 3 碗水,煮成 1 碗。先喝多半碗大枣水,再把甘遂、大戟、芫花药末溶到剩下的大枣水里,然后服用,一般患者喝完药会感觉到从咽部到胃部都是热热的。这3 味药笔者都亲自试尝过,故知道其反应,以备和患者交流。当然,笔者并不建议大家都去尝试。
如果痰饮停留在人体上部,可能会吐;如果停留在人体下部,可能会腹泻。所以患者服完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而这恰恰是十枣汤的峻猛冲荡之势,可以把体内潜伏的病邪排出来。

6.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太阳病是否传变,要看脉静还是脉数急。若患者脉跳得特别快,那么这个病接下来会发生传变;若患者脉和缓,提示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一般不会发生传变。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从证上看,若病邪在太阳经,没有出现其他经证的表现,就没有发生传变。例如无 “口苦,咽干,目眩,欲呕”等少阳病症状,或无“烦躁”等阳明病的表现,就表明没有发生传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辨治经验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此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领券下单 更多优惠信息,进榜哥网站,六万款产品每日更新:麦维他家庭盒装巧克力曲奇饼干950g券后【31.8元】包邮秒杀【下单】:【推荐】天猫国际【将近2斤】原装
  • こちらには自腹でうかがいます」とあきらめモードの木村だが、今度は長澤がジェスチャー側となり3問以上正解すれば賞品獲得というルールに再度、変更。「息はあってたけど
  • 有的时候想到你会很开心,有的时候看着你的照片视频会哭到崩溃,总是自私的想让你回来,想再看到你,但也会想,如果你能开心自由,怎样都好,只希望你余生都平安喜乐,再无
  • 毕竟,能有多少姑娘听他讲男人的事情呢,和你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说自己喜欢的,他会感觉自己很放松!内容不重要,反正你也听不懂,享受他的声音,给他眼神鼓励和认可就
  • 同时,古枣园中的枣树树龄较长,能起到良好的土壤持水能力以及防风效果。其树高8.3米,干周3.41米,冠幅13.4米,被称为“枣树王”。
  • 喜欢这款发型.我来教你卷[偷笑]莆田厦门福州仙游:无[赞啊]痕擑[赞啊]髮[赞啊]烫[赞啊]髮[赞啊]染[赞啊]髮接[赞啊]头发无锡苏州常熟北京张家港南通常州江
  • 3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7、8-14岁:礼文教育阶段。
  • 一站式的头皮洗护,加上它家专利成分温泉藻护发的概念,配合了日本别府的温泉水以及海藻精华,这套洗一次我可以三天不洗头,头发完全不油不趴,而且我一个头发经常性染烫的
  • 今天分享的这几道纯素小凉菜,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酸辣甜咸可根据口味来调整,除了炝拌土豆丝需要泼点儿热油,其它几道菜均可做无油的;当然,如果根据喜好淋一些辣椒
  • 《大名道中》与国人所熟知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名所江户百景》比较相似,均记录了各地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但《大名道中》却别具特色,它不是单纯的风景画“名所绘”
  • #王源[超话]##王源[超话]##王源[超话]#[求关注] #王源明日创作计划召集人##024罐子面包品牌代言人王源# [求关注]#王源新专辑夏野了# 大概从遇
  • 06.情自困作曲:徐日勤作词:张国荣编曲:徐日勤无言低首暗流下眼泪,情怀始终是期待,无奈此刻逝去往昔的欢笑,愿你他朝美梦仍在。01.一片痴作曲:黎小田作词:郑国
  • 我今天才吃俩盒子,要在平时我估计能把剩的都吃了[允悲]今天把宝儿小时候的推车给买了,心里有点不舍!要不是说我晚上这顿最难熬了,婆婆经常晚上包各种馅儿饼,那叫一个
  • “阿弥陀佛”也要求我们在对别人的祝福里来进行自我观照:在祝福别人时得到无量光无量寿,且自己也能够通过正道得到这种境界。有人说,面斥不雅,一个好人的最后底线,再过
  • 所以现在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很早以前的老式汽油机压缩比只有6.5~7:1,老普桑的1.8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也只有8.5:1,它们的
  • 天蝎座天蝎座的人往往拿得起、放得下,虽然,他们深陷一段感情中,也会有纠缠和怨怼,甚至怀恨在心都是有的,但是,如果离开了,他们基本上很难去恨什么人。白羊座白羊座的
  • She told him I don't know how you are the same time and I don't want me for the
  • #敏妍[超话]#【19.8.1 partnerspark ins更新智妍相关】翻译:KBS新月火剧《给我听你的歌》的制作发布会顺利完成的朴智妍(@ jiyeo
  • 同学都很强,14/32过了法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比我努力的大有人在,比我优秀的更是百般努力,特别是过了法考的人还学的如痴如醉。
  • A:650V用在A0、AOO级车上,会继续做但不会作为发展重点,重点会放在750V的IGBT,目前750V有一部分是外国公司做的,考虑到一些A、B型及新能源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