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真相:跟谁过其实都一样(精辟)

李思圆 读文摘精选 

 01 

有人曾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人却认为,没有婚姻做保障,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我倒认为,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最终都是跟自己过。

见过许多痴男怨女,为情所困。准确说,女性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情况占大多数。

她们太容易,把感情看作生命的全部。

可是当她们真正得到了后,又会发现,诸多不悦意。

比如,当初她们想要跟一个人在一起,无论任何条件都可以接受。

可真在一起后发现,经济拮据,婆媳不合,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件件都让你后悔嫁错了人。

而男性当初娶一个姑娘,也仅仅因为喜欢她的单纯漂亮,可后来,长久相处后,发现她的公主脾气,任性刁蛮,不通情理的一面时,又感到心好累。

于是他们互相指责,埋怨,冷战。

很多人甚至都想过,不跟他/她过了,重新再做选择,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

但真正智慧的人,会懂得:

1. 无论跟谁过,首先要学会跟自己过。

2.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要接纳对方的不完美。

3. 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大师说,无论跟谁在一起,其实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我们总认为,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要看对方是否对你好,是否珍惜你,是否心疼你。

可这样的好运气,并非人人拥有。

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经营好婚姻,远比拥有好婚姻,更实在。

 02 

认识一个姐,她对我说,结婚8年,受够了丈夫。

若不是看孩子的份上,早就离了。

她咬牙切齿的说着,对方的各种不是,仿佛他就是她的克星,如今她生活的不幸,皆因这个人造得孽。

当然不排除遇人不淑,但更多时候,我们的情绪,都依附在对方身上。

我们想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改造对方,可结果总不如意。

你想他多金,他却是个工薪阶层。

你想他浪漫,他却务实到不行。

你想他多陪你,他偏偏要去搬砖。

更多时候,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完全理想的对象,可是即便你拥有无数次选择的权利,也不一定能找到这样十全十美的人。

甚至再优秀的人,身上也有你无法忍受的缺点。

也许有些问题,两个人之间,可以完善和改进。可有些性格,却不那么容易纠正和改正。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彻底改变一个人,可是这原本就是违背人性的事。

许多人,总是因为对方的优点,与其结合。

可是真正能让两个人过得长久的,是要看,你能否有足够的度量和胸怀,容忍对方的缺点。

通常我们比较容易高估自己的容忍度,又特别容易低估对方的缺点值。

所以许多痛苦,就源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隔着遥远的距离。

 03 

一个四十来岁,离异的男性说,以后不准备再婚了,即便重新找伴,也并不会如大家所想精挑细选,反复斟酌,再三考虑,而是只要能和和睦睦过日子就行。
刚开始我觉得,这是消极的看破红尘的表现。因为好不容易离开了错的,难道不应该是去找个对的,为什么要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后来听他解释说,跟谁在一起,都难免有意见相左,三观不合,拌嘴唠嗑的时候。

选择一个适合的人,远比一个合适的人更容易细水长流的过下去。

而且如今都是成年人了,生活不单单是你情我爱,你侬我侬,耳鬓厮磨。

而是夹杂了责任,压力以及许多数不清的小忧小恼。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互为伙伴,然后一起升级打怪。也许可以跟你看烟花的人,不一定可以跟你柴米油盐。可以跟你闲庭信步的人,也不一定能和你同甘共苦。如果非要固执的,去找一个既喜欢的,又要会过生活的,同时还能尽善尽美的人,几乎没有。而找到喜欢的人,是个缘分。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更是不可多得。要保持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态度。有时所谓的夫妻,就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但是两个不顺眼的人,还能一起过,这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04 

也许对于爱情,分手,不过是跌打扭伤,很快就能复原。但一旦踏入婚姻,离婚,就是伤筋动骨的大事。
也许在感情里,那个觉得,跟谁过,其实都一样的人,一定比那个跟谁过,一定不一样的人幸福。因为从主观来说,当你摆正心态,不去刻意强求,反而能,顺着沟沟坎坎,努力过下去。从客观上讲,无论跟谁在一起,矛盾是在所难免的,遇到问题,不逃避,去面对,才是应该有的态度。一个人唯有自身,具备强大的能力,婚姻顺遂,自然是锦上添花,婚姻不幸,也最多是伤及皮毛。企图靠婚姻去改变命运,追求幸福,寻找归宿的人,注定会过得很疲惫。我们和另一半,通常是一起面对风雨,而不是互相掀起风雨,又或者是给对方带来风雨,懂了这一点,自然就不会,过得那么累。

魏明帝曹叡问刘晔,可以伐蜀吗?刘晔说可以,私下却对杨暨说不行。曹叡和杨暨找他来对质,刘晔一言不发,不久就发疯了!

刘晔乃是三国中料事如神、算无遗策的头部谋士,但他为何“发疯”呢?

原来刘晔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是汉室族谱上有名有姓的宗亲。他年少成名,拥有佐世之才,本应匡扶汉室,中兴刘氏。但刘晔却自认宗亲末支,且汉室衰微,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刘晔本可拥兵自重,但他却将士兵城池全都送给别人。他既不想入朝辅佐皇帝,也不想投奔刘表、刘璋等割据一方的汉室宗亲。刘晔选择了一条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路——投靠曹操。

碍于汉室宗亲的身份,刘晔自知很难取得曹氏完全的信任。于是刘晔便如郭嘉那样,揣摩上意,按照主公的口味,适时地说出他们想听到的话。

刘晔初见曹操时,便摆出了一幅深不可测的模样。蒋济等扬州名士都与曹操秉烛夜谈,争相献策进言,只有刘晔独卧车上,一言不发。

等其他人都不说话了,刘晔才侃侃而谈,为曹操规划远景,但每次都浅尝辄止,搞得曹操心痒难耐。

刘晔的这番操作,正是抓住曹操求贤若渴的心理,一下子就将自己与众人区分开来。曹操也很吃这一套,认为刘晔是世间少有的大才。

曹操将其他人都打发去当县令,只留下刘晔作为心腹谋士,每次有疑问都与他参详,甚至曾一晚上找了刘晔数十次。

刘晔智计百出,曾有2次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献计。

一次是曹操征张鲁时。

刘晔阻止曹操撤军,让曹操继续与张鲁对峙,不久张鲁投降,曹操将汉中收入囊中。

此时刘备刚刚占领蜀地,刘晔认为攻占汉中对蜀中已造成巨大震慑,进攻便可令他们望风而降,否则等刘备稳定人心、占据险要,便难以征服。可惜曹操未能听进去。

7天后,从蜀地投降曹军的士兵说,蜀地已是人心惶惶,刘备四处平叛亦不能安抚人心。曹操连忙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则说战机已逝,刘备已渐得民心,不可进攻。曹操后悔不迭,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

另一次是在关羽被杀之后。

曹丕询问众人刘备是否会伐吴,群臣均认为刘备势单力薄,不会出兵为关羽复仇。只有刘晔认为刘关亲如兄弟,必会兴兵伐吴。曹丕不以为意,未作任何准备。

次年,刘备果然举兵攻吴,孙权向魏国称臣,群臣都向曹丕庆贺。只有刘晔认为孙权不是真心臣服,只是形势所迫罢了。

他建议曹丕应当趁虚伐吴,灭吴后蜀国独木难支,一击可定。可惜,曹丕还是没听进去。

曹丕敕封孙权为吴王,刘晔予以劝阻。刘晔认为只能给孙权一个将军的封号,否则江东士民将会失去对中原王朝的敬畏,孙权日后必定会走刘备由汉中王称帝的老路。可惜,曹丕依旧未采纳。

夷陵之战大胜后,孙权不再向曹魏称臣,气得曹丕举全国之力、三路出兵伐吴。刘晔认为孙吴刚胜蜀汉,正是上下一心,锐气正盛,且有长江天险;曹魏仓促出击,必不能胜。结果,曹丕不听,三路大军劳师动众,堪堪与孙权打个平手,无功而返。

刘晔这两次计谋,均是灭国之策,本可一举统一全国,只是曹操与曹丕均未予以重视,坐失良机。刘晔还有多次预言,但大多没被采纳。

比如:曹丕率军要与孙权决一死战,刘晔断定孙权不会自己率兵迎击,曹丕不听,结果孙权果然没来,曹丕只能悻悻而返;
刘晔一见孟达与魏讽便说这两人日后必定叛变,后来孟达勾结诸葛亮企图反叛,魏讽也在邺城谋反;
辽东公孙渊自持山高路远,割据一方,刘晔献计趁着他刚刚继位,出其不意进行围剿,一劳永逸地解决辽东问题,否则公孙渊必定叛魏,只是朝廷仍无动作。

刘晔运筹帷幄、另具慧眼,即便成为曹魏的核心谋士,也难以摆脱身份问题带来的猜忌与怀疑。刘晔揣摩上意,适时进言,曹操尚能听进一半,但到了曹丕这,基本都成了耳边风。

刘晔索性躺平,甚至对曹丕阿谀奉承起来,引来不少谩骂。不管皇帝或大臣问什么,他都表示同意,因而重获皇帝的宠信及朝臣的敬仰。但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终究还是露馅了。

曹叡上位后,一心伐蜀,杨暨等朝臣都不同意。刘晔私下对曹叡说可以,出去后却对杨暨说不行。

有次,曹叡和杨暨因伐蜀之事争论不休,杨暨搬出刘晔,说他反对伐蜀。曹叡则说杨暨是在放屁,刘晔可是支持伐蜀的。两人将刘晔叫来对质,刘晔见谎言败露,干脆闭口不言。

之后,刘晔私下劝曹叡不应将伐蜀这种大事随口挂在嘴边,会引起敌国重视;又指责杨暨劝谏君主应当放长线钓大鱼,耐心婉转才行。两人因而感激刘晔。

有人偷偷告诉曹叡刘晔两面奉承的做法,曹叡便多次以相反意见来咨询,刘晔竟然全部表示赞同。曹叡这才认清刘晔的真面目,至此疏远他。

刘晔感受到曹叡的态度变化,计上心头,开始装疯卖傻,曹叡便没再怪罪他,刘晔得以逃过一劫。但他的官位也只在太中大夫、大鸿胪等位徘徊,永无机会位列三公。

@白泽述异,刘晔本人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却因身份问题,违心迎合上意,曹魏对他言不听、计不从,终究未得重用。不知刘晔是否后悔自己的选择呢?#三国#

【我大使:他们想看笑话,盼望中国“切尔诺贝利时刻”到来】
#我大使称有人盼望中国切尔诺贝利时刻到来#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网站5月9日消息,近期法媒密集关注中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其中不乏质疑、批评之声,甚至对中方防控措施冷嘲热讽,形成法国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也有部分法国专家就此提出不同意见,但难以抵达公众之听;旅法华侨华人面对不同信息,也看法莫衷一是,疑虑颇多。《欧洲时报》特就此采访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请卢大使解读新疫情形势下的中国官方抗疫立场与方略。采访全文发表如下。

一、《欧洲时报》: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方针是由它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政府认为它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您对此有何解读?

卢大使:事实和数据表明,坚持“动态清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选择。我们注意到,一些法国专业人士对此表示理解。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学专家阿尔诺·丰塔内(Arnaud Fontanet)接受法媒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均重症病床数量比法国少2倍……如果病毒蔓延,医疗系统可能很快面临饱和。必须最大限度降低人员流动,限制病毒传播风险。”

中国人口是法国的20倍,如果按法国的比例发生确诊和死亡病例,一定会酿成不可想象的灾难。即便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一些法媒和学者仍在鼓动中国放弃“动态清零”。假如中国政府听从他们的建议,当中国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量激增时,同一批人恐怕就会转而指责中国政府不负责任、草菅人命。因为在这些人眼中,无论中国政府怎么做都是错的。他们关心的不是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中国人民的福祉和自由,而是想看中国的笑话,等着盼望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早日到来。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那些成天盼望中国失败、崩溃的人注定会失望。

二、《欧洲时报》:一些法媒声称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原因是中国没有着力开展疫苗接种运动,疫苗覆盖率低、防护效果差。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卢大使:传播此类论调的人,有的是不了解情况,也有人是故意散布假消息。我注意到,有法媒称“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仅60%接种疫苗”。这个数据似是而非。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统计,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到4月底已达到2亿27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1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01%和81.49%,此外,中国全程接种疫苗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8%,而法国的比例是80%左右。中国民众接种加强针也已完成7亿5672.3万人,比例约为53%,与法国55%的水平差不多。所谓中国疫苗接种率低、落入“清零”陷阱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作为主流媒体,确保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是基本职业道德,不应该捕风捉影、张口就来。

有关中国疫苗防护效果差的谬论,更是不值一驳的陈词滥调。接种1或2剂灭活疫苗的防护率确实低于信使RNA疫苗。但接种加强针后,两种疫苗防护效果几乎持平。香港大学今年3月发布的研究结果证实,灭活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重症病例有效率与信使RNA疫苗均达到97%。众所周知,任何疫苗的防护效果都不可能达到100%。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国务卿等一众高官先后感染病毒,一些欧洲国家政要、王室成员也未能幸免。相信他们都全程接种了信使RNA疫苗,甚至可能接种了加强针,但依然抵挡不住病毒来袭。事实证明,不能盲目迷信信使RNA疫苗的防护效果,接种后依然要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基本防护措施。

还有媒体称中国没有信使RNA疫苗。其实早在去年5月,中国沃森生物公司研发的信使RNA疫苗就在墨西哥开展了三期临床试验。只不过因为辉瑞、莫德纳疫苗已经占领市场,商业前景不看好,最终未能投放市场。这与赛诺菲公司研发疫苗进度不如辉瑞和莫德纳而最终放弃的情况类似。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积极推进疫苗研发,灭活疫苗、信使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并成功实现临床试验全覆盖,稳居全球先进行列。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有三款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种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三、《欧洲时报》:一些法媒一边批评中国“动态清零”政策,一边赞扬台湾地区防疫效果,并将台称为“民主国家”。您对此有何评论?

卢大使:只要对近期台湾地区疫情形势稍加关注,就知道台防疫表现并不好。4月28日以来,台湾地区确诊病例连续多日新增破万,其中5月3日单日新增超2.3万人,医疗系统开始不堪重负。面对愈演愈烈的疫情,台湾当局选择全面“躺平”。据台湾卫生主管部门预测,疫情将在5月中下旬达到高峰,预估日增超过20万,死亡人数超过1万人。台湾2300万人口中预计最终感染人数会达到350万至500万。得益于“动态清零”措施,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单日新增病例连续多日明显下降,目前每天只有几百例,疫情传播“拐点”已经出现。两相对比,台湾和上海到底哪个防疫效果更好,自有公论。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法媒在报道疫情时“夹带私货”,将台湾与日本、新西兰等并列称为“国家”。相信这样说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无心之举,但也有一些人是故意为之。目的是企图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口误”,来逐步篡改国际舆论有关台湾的叙事,让本国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台湾是一个“国家”的错误观念,将来一旦中国政府被迫采取行动制止“台独”、统一祖国时,他们好裹挟民众谴责中国“侵略”。台湾不是国家,而是中国的一个省。这是联合国2758号决议确认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包括法国在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坚持的立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常识,主流报纸的记者和撰稿人作为知识分子不会不知道。个别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文字表述上搬弄是非,就是为了怂恿民进党当局在谋求“台独”的道路上铤而走险、触碰红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台独”就意味战争。如果未来台海真的生战生乱,所有明里暗里聒噪“台独”言论之人都要为此负责。我们奉劝法国朋友在表述台湾问题时采取更为严谨的态度。试想如果中国媒体在报道中将科西嘉与其他国家并列,称为“国家”,法国人肯定会不高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当法国人将台湾称作“国家”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中国人的感受呢?中国赞赏并相信法国政府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同时希望它教育本国公民尊重和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四、《欧洲时报》:法媒近期非常关注中国“动态清零”可能会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您对此有何回应?

卢大使:世界经济重现低迷不是中国造成的。西方国家普遍的通货膨胀去年底就出现了,而当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全方位、无底线的制裁更加剧了这一局面。在过去两年疫情期间,正是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保证了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正常,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去年经济增长8.1%,进出口贸易增长21.4%,就是明证。而近期中国一些地方疫情反弹,导致临时关闭工厂、局部停运码头,恰恰是因为个别地方“动态清零”政策执行得不好,麻痹大意了。而中国政府当前采取严格防控措施,也是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生产生活秩序,为缓解世界经济危机提供助力。要论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美国是最应受指责的。去年下半年,美国疫情高位运行,一度每天确诊病例上百万,导致码头工人、卡车司机大批出现“病假潮”“离职潮”,港口滞压货轮成百上千,直接酿成全球供应链紊乱的严重后果。如果那些批评中国的人真的关心全球供应链,怎么听不到他们对美国有任何抱怨和批评?再者,当华为公司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切断芯片供应时,当上千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和实体被美国列入黑名单断供时,法媒为何不谴责这种公然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行为?华为公司的5G设备已由法国官方权威机构检测证明是安全产品,为什么不能同其他欧洲公司享有同样市场待遇?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应采取“双重标准”,更不应不问是非,不讲道理,盲目跟从美国脚步。

五、《欧洲时报》:近日,一家法媒在社论中将中国部分城市采取的封控措施称作“中国古拉格”。在您看来,发表此类言论用意何在?

卢大使:显然这家媒体是在借防疫问题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为了抑制病毒传播,各国都相应采取了封控措施。如法国曾先后实施过三轮封控措施,尤其是2020年3月至5月的第一轮封控十分严格。如果将中国的封控措施称作“古拉格”,法国的封控又该被称作什么呢?在法国主流媒体和公共舆论空间,有些人一提到中国就表露出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甚至仇恨。事实上,中、法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既没有地缘政治矛盾,也互不构成安全威胁。“井水不犯河水”,本应相安无事。那些成天想着诋毁、教训中国的人应该扪心自问: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必要?他们到底是站在法国立场,还是美国立场上说话?当你无端指责中国时,不要忘了,一根手指指向中国的同时,还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被贴着正能量职场的标签来追剧,看后以为会学到很多工作技能,但却触发“我们是为了什么工作?”这样的人生思考。剧中的每个人物都鲜活,鲜活到成为身边人的影子或自己,那
  • 越夜越美的感觉哈哈哈哈。其实现在那种网红鼻太多了,就很没有自己的特点,很大众脸。琪哥对琪哥现在的鼻子就很满意的,整形一定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还
  • 看到别人截图的新朋友圈 文案是不是没读懂《致一枚硬币》到底浪漫在哪里 “他丢硬币这一举动,在这星球的历史中添加了两条平行的、连续的系列:他的命运及硬币的命运
  • 也许,辗转腾挪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都有一个深藏的荒野探险梦。在那些美妙的梦境中,我们跋涉在苍茫的雪野,攀登在险峻的山崖,邂逅花香鸟语,追逐珍禽异兽,上天入地
  • “不吭不响却总能把事情做得很好”的人,这句话,天生就是用来形容宋亚轩的。 印象里他很少说过少年意气的话。 他常被人夸的几个点里,很少有人提到稳重和强大。 他不
  • 发货通知|40cm 娃衣➕娃娃 1⃣发货时间: 10月10号-16号 2⃣️快递: 申通/(港澳台顺丰到/付) 3⃣️发货地: 从江苏扬州发出 4⃣️地址:
  • macz今日热门软件推送!! #macz# SwitchResX for Mac(屏幕分辨率修改工具)支持big surv4.11.1a4激活版 switch
  • 西班牙媒体《世体》采访了西甲联盟主席特巴斯表示 欧超联是不可能成功的!你或许跟英超俱乐部聊一聊,他们已经完全遗忘这件事情了,英超球队发现他们搞错了,这是一个被
  • 闲鱼,一年就会遇到一两个极品,真的有病一样!卖出去的凤凰车架硬说有个部分是铝的,重量不够。本身说的就是20年轻前的货,听又听不懂什么意思。20年的就是不如 30
  • 【脂肪君减肥小科普】肌肉强的人,就算睡觉也能减肥? 这个是对的。首先,肌肉的分解氧化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的,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肌肉多的人运动起来
  • 去流量后的ylq 迎来的不会是这种局面吧 拼爹时代+显性资源咖+隐性资源咖 当然我对有实力的无意见 无实力的我有意见当然也不重要 说说而已[苦涩][苦涩][苦涩
  • 从智齿发炎开始就一直吃流食,才吃了几天肉过了几天好日子,现在拔了牙又得吃流食。从昨晚到今天全靠西瓜雪糕梅冻维生,现在实在是饿疯了,想吃热热辣辣的肉,想吃窑鸡,想
  • 你曾经或许多次听到某个人的话,或是某句歌词,抑或是书上的一句话,你始终没有领悟到的那些词句。直到它们再次出现,缺深深震撼你的心灵。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我有
  • #高速公路畅通行动# #880高速路况#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8:50 持续更新中....【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 【2021国庆高速免费通行】
  • 关于“吵架” 有些人认为感情出现问题吵架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有些人吵架越吵感情越深 有些人认为感情初选问题吵架是伤害感情的 有些人吵着吵着就散了 其实吵架不可怕,
  • #VGOD[超话]#VGOD(元神)你把握住就可以,币圈上千种币,不可能每个都买,投资需要深思熟虑,有的小白看到别的涨的多就想疯狂追,只能说你不适合炒币,手中有
  • 这等比例放大的脸,着实让人看呆了,真是很羡慕这种和小时候长的一样好看的人呢!!! 一点都不假,完完全全都是一直这样长着一副帅哥的脸。不知道会不会有很多人羡慕他呢
  • 这个命主是我面测的,从儿格食伤生财的格局,但是地支食伤制官制不尽,行土金运也可成格, 前两运丁酉,丙申,地支财化食伤生官气势流通出身家庭富裕学业可成,乙未运地
  • 咨询笔记:当一个人出现心慌、恶心、反胃、干呕、拉肚子等症状,排除心脏病、肠胃病等生理疾病外,很可能是焦虑发作或者压力过大导致的躯体反应。这是因为动物们包括人类在
  • 全球最大定向月球陨石-混合角砾岩 月球陨石是遭受小行星撞击从月球飞溅出来并陨落到地球上的岩石,是研究月球物质成分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除了少量具有结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