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育“新麦”,“新麦”破魔咒】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6月1日上午,在位于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新乡综合试验站、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300亩“新麦26”示范基地,来自河南省种子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农科院的专家站在“新麦26”300亩示范基地地头,共同见证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测产结果——

  依据国家原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专家组在“新麦26”示范基地随机选择了10个样点,根据调查的亩穗数、穗粒数和“新麦26”常年千粒重等指标计算,“新麦26”亩产量达到765.26公斤!

  当专家验收组组长、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高声宣布这一结果后,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河南日报》6月10日版样

优质 细数“新麦26”究竟有多牛

  由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麦26”,是2019年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内仅有的4个超强筋小麦品种之一,也是我国黄淮南部麦区唯一的超强筋小麦品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适合生产优质面包粉、优质饺子粉、优质拉面粉、优质面条专用粉的优质强筋小麦市场需求迫切,而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

  黄淮南部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小麦调出区和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在国家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选育出的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品质指标不高、品质稳定性较差且产量水平普遍较低的“卡脖子”难题。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2019年6月7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辉县冀屯镇麻小营村进行“新麦26”实打验收

  据介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评定标准中有个重要指标,看面团稳定时间。一般超过10分钟就被认定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而“新麦26”可达20至50分钟,堪称“超强筋”。2019年9月,“新麦26”被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评定为“超强筋、面包、面条”兼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自2010年审定以来,“新麦26”目前已推广了12年。据2021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种交会上公布的数据:“新麦26”被列为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新麦26”排第7位,而在强筋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全国排名第1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891万亩。

  由于“新麦26”突出的优质强筋特性和优良的综合性状,被国内众多育种单位作为骨干亲本,已育成新品种17个,新品系33个,形成了家族庞大的“新麦超级群”。特别是“新麦45”,高强筋、综合抗病性好,矮秆抗倒、高产稳产,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高产 打破“魔咒”鱼和熊掌能兼得

  小麦育种长期以来有个“魔咒”,即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新麦26”却做到不仅优质,还高产稳产。

  “没想到去年晚播半个月,今年产量还能这么高!‘新麦26’每公斤比普通小麦高0.3元,一亩地高出近200元,我这300亩地增收6万元不是问题!”平陵村“新麦26”示范基地种植户马富国高兴地说,2019年,他试种了200亩“新麦26”,收获时发现不仅产量高,还能卖上高价。如今,他将流转的600亩地全种上了“新麦26”。

  “通常规律是优质品种不高产,但‘新麦26’产量却不低,与普通小麦品种产量相当,每亩基本稳定在1200斤至1500斤之间。”在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唐马村“新麦26”种植示范基地,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军,结合自己多年种植推广“新麦26”的体会说,到目前为止,所有审定和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没有任何品种能在综合品质方面超越“新麦26”。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今年3月,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左二)和科技人员在新乡县茁壮种业“新麦26”种植基地指导农户进行春季麦田管理

  “新麦26”如何打破优质不高产的魔咒?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说,该所采用“确保群体,增加粒数,提高库容、协调源库关系”综合选择技术,实现高产稳产,破解了“新麦26”选育的高产难题。同时,利用常规育种与生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新麦26”的超强筋品质特性,解决了小麦品质和产量难以协同改良的重大技术难题。

  据新乡市农科院院长杨海峰介绍,近年来,该院建立“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多主体合作的一体化推广模式,拉动了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高效 大户“马百万”大赞农科院

  5月31日,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专项——“新麦”系列优质强筋品种观摩现场,省、市农科院专家和当地小麦示范县相关技术人员、种粮大户、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新乡县任小营“新麦4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后,种粮大户马有永成了被追捧的“明星”,大家纷纷加他微信。因为种粮年收入几百万元,马有永也被大家开玩笑称为“马百万”。

  “省、市农科院就是我的贵人!我要跟农科院长期合作,我愿意尝试种植农科院所有的新品种。”马有永激动地说:“从新麦9号到‘新麦45’,我跟新乡市农科院已经合作18年。‘新麦26’和‘新麦45’的商品粮价格每斤要比普通麦高0.1到0.15元。我有5000亩地,每年可生产300万公斤麦种,今年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2元,仅此我就能多收入100多万元!”

  据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反映,在普通中筋小麦中搭配10%~20%的“新麦26”或“新麦45”,就可生产出优质烩面粉、拉面粉等;在普通中筋品种中搭配40%~70%的“新麦26”或“新麦45”,则可生产出中高档面包粉。蒋志凯说,为显著提高制粉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该院还专门研究集成了“新麦26”“新麦45”配麦配粉技术规程。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新麦26”丰收,种植户史建保笑开颜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面粉生产企业,我们对小麦的品质十分挑剔。过去所需的优质小麦只能依靠进口,自从用了新麦系列品种后,不仅完全取代了进口,而且各项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小麦。”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于涛说,尽管“新麦”品种每公斤比其他普通中筋品种价格高出约0.3元,但该企业需求量逐年递增,去年购进“新麦26”5.5万吨,今年准备再“抢购”6万吨。

  如今,新麦系列已成为五得利、中粮、益海嘉里、香港南顺(山东)、陕西老牛、河北金沙河等大型制粉企业高端面包粉生产的理想原料和增筋增效、配麦配粉的骨干供给品种,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优质化。

新观|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优质粮”

  “新麦26”的最新测产结果令人振奋。振奋不仅仅因为它的高产稳产,还因为它的出身——“级别”较低的地市级农科院;还因为它的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品种,结束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强筋当中谁最强?“新麦26”是“标杆”。

  民以食为天。国人餐桌上,除了馒头面条,也要有饺子面包。“中国碗”不仅要盛满“中国粮”,还要多盛品质高的中国粮!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封丘黄河滩区,母亲河畔麦浪金黄

  如何确保小麦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企业效益更好、粮食安全更稳,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粮食科技的“芯片”是良种。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新乡,盛产“中国第一麦”,还育出了“百农”“新麦”等一系列在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小麦品种。

  尤其是“中原农谷”加持,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必将为河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粮安天下中原担当的重要举措。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大批农业科研人员的坚守和耕耘,我们的“中国碗”里一定能装更多“河南优质粮”。

强筋当中谁最强 “新麦26”是“标杆”

  “‘新麦26’是公认的强筋小麦‘标杆’‘试金石’!今天(6月1日)的测产既刷新了‘新麦26’的高产纪录,也引领了中原、黄淮优质强筋小麦的高产稳产纪录。在去年受汛情影响、新乡小麦普遍晚播的不利影响下,人努力、天帮忙,通过科技加持,‘新麦26’实现了超常丰收!”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

  “从现场验收情况来看,这个产量实现了‘新麦26’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晨阳

  “‘新麦26’品质稳定,不管是在河南省还是黄淮地区种植,品质都达到了优质强筋一级标准,是当前优质麦的标杆产品,为引领全国优质小麦育种发挥了主导作用。”

  ——省种子站研究员周继泽

  “‘新麦26’品质优良,产量突出,企业认可!下一步希望能通过品种引领、技术支撑,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四大目标,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企业增效。”

  ——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向东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小麦品质提升和纹枯病抗性改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4月,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组织以赵振东院士为组长,张新友院士、许为钢研究员为副组长,郭天财、王清连、茹振钢、尹成华等专家为委员的评价委员会,对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优质超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选育与应用”成果如是评价。

【#济宁# 打好“蒜”盘,金乡大蒜头成藏富于民的“金豆子”】
因一颗小蒜头而享誉世界的金乡县,借助这个致富果,“一业活”带动“百业兴”。从“大蒜之乡”到“世界蒜都”,数十年间,造就了“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作为大蒜行业的“龙头”,县域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金乡为将大蒜这个“金豆子”做成藏富于民的大产业,多年来,金乡县依托大蒜产业良好基础,率先实现“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营、全产业链布局”的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标杆。同时,持续发展大蒜精深加工,打好金“蒜”盘,多形式做实、做透“一县一业”大文章,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树牢特色二字

可离不开质量

因蒜而名,因农而兴,或许是世人提及金乡县最为深刻的印象。

为何如此常见的农作物,在没有太多种植技术壁垒的前提下,成为金乡县藏富于民的特色大产业?其背后必将意味着更深的含义。

小蒜头、大产业,多年来,金乡人用行动践行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从零散化到集约化种植。如今,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带动周边种植大蒜200余万亩,拥有大蒜储存加工企业800余家,自营进出口企业600余家,大蒜冷藏能力300余万吨,产品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更是均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蒜种植培育、储藏加工、贸易流通、信息发布和价格形成五大中心。

作为生产地,拥有如此全面而傲”的成绩,无不印证着“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世界蒜都”等美誉的由来。

有了名声在外的好口碑,对于区域特色农产品而言,要将特色二字树牢,离不开产品质量。金乡大蒜以其独一无二的生长环境及先进的种植模式,历经多项软环境的叠加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口感风味与营养构成。

“大蒜具有蒜头个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变、抗腐烂、耐贮藏等明显优点。”据科研部门测定,金乡大蒜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尼克酸、脂肪、镁、磷、铁、钾等营养元素20多种,被专家称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

为提升大蒜内在品质,金乡县依托标准化种植,制定全程技术标准体系,其植标准被认定为国家标准。与此同时,金乡县还建立最为完善的溯源体系,实施“三个准入、三证一照”管理模式,通过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标准种植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制定大蒜标准

提质增效塑身

提质是产品增效的有效路径,而如何提质?金乡则有着“硬标准”。2021年,金乡县所发布的《关于推进金乡大蒜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即是根据金乡大蒜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明确了六大方面三个层级的金乡大蒜标准体系框架,确定了标准体系建设、重点领域标准研制、标准实施推广等重点任务,提出工作机制、工作保障、技术支撑等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围绕《金乡大蒜》等4项团体标准,金乡有着自己的“解读”。《金乡大蒜》规定了金乡大蒜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有助于提升金乡大蒜产品质量水平,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技术贸易壁垒,规范金乡大蒜产业标准化的健康发展。《金乡大蒜种植技术规程》则规定了大蒜种植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栽培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采收及档案管理等内容,解决了传统种植技术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等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大蒜产量和质量。《大蒜冷藏保鲜技术规程》规定了大蒜采收及产品质量、包装、预冷、入库贮藏、出库、运输及销售、信息管理等内容,规范了冷藏企业的技术管理要求、有效保障了大蒜储藏品质。《大蒜交易服务规范》规定了大蒜交易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商品化处理、交易市场、交易流程和市场管理等内容,有助于全面提升大蒜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规范大蒜交易行为,维护良好的大蒜交易秩序。

此外,国家大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的上线,更是寓意深远。该平台系国内首次建立起的以标准化示范推广为核心,覆盖山东、河南、江苏三大大蒜主产区及河北、四川等副产区的系统性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平台按照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从优质农产品生产抓起,提高大蒜生产相关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对大蒜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化意识,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进行规范生产,推进大蒜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平台内容将会持续更新,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进行规范生产,为省内外大蒜产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标准化服务。

搭建新型平台

构建互惠格局

金乡大蒜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但形成集约式、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仅为30多年。自10岁起接触大蒜,到如今成为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基地负责人,48岁的金乡人毕永福可谓是这一时期的见证人之一。

从技术的革新到种植规模的扩大,再到冷库、加工等产业链的完善。历经数十年,如今针对大蒜领域,育良种便是毕永福与其同事深耕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毕永福说,由于大蒜产业研究新品种的较少,2020年由金乡县政府牵头、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同成立科技协同示范基地——山东省农科院(金乡)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大蒜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技术水平提升等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现有金蒜5号和金蒜6号,其新品种已在申报中。“这两个品种,长势好、抗病强、产量高。”毕永福坦言,大蒜为无性繁殖,为便于后期推广,除品种申报核定外,试种培育亦重要工作之一。为此,基地内的数百亩良田即是大蒜的试验田。

在鲁西南(金乡)良种繁育推一体化基地,记者只见郁郁葱葱的田地里,细分为八大示范方。从大蒜高畦栽培示范方、大蒜种质资源圃即品种对比试验方到大蒜肥效验证试验及土壤修复示范方。每一垄地为一品种,每两垄之间即会插一个白色小牌,详细记录着每垄试验的重点方向。

“这一区域为大蒜‘2+X’(钾)肥效实验。”顺着毕永福手指的方向看去,方形种植田地里,不同试验区域其蒜苗长势各不相同,有的茎直、叶茂,而有的则长的细软、稀疏。毕永福表示,通过小区试验,从而获得大蒜钾肥最佳施用量,建立大蒜施用钾肥效应模型,为大蒜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在该肥效实验田的右侧则为大蒜种质资源圃及品种对比试验田,该区域一方面通过对现已收集的340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建立保存活体种质资源的园地。另一方面,则针对金乡县蒜椒栽培模式,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大蒜优良品种。

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基层农业生产合作社紧密结合,共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成功搭建了合作共享共赢的新型研发服务平台,创建了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联动、融合发展、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针对蒜农具体种植问题,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亦通过搭建为农服务中心,打造为农服务圈。“金乡县12个镇街,14处为农服务中心,村社共建15处,村级服务网点五百余处,哪个村、农户地里的庄稼的有病,没有遇到过,忘了怎么防治了,只需要给我们打给电话,我们会在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到达田间地头。”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苗海龙说。

求创新寻突破

附加值翻数倍

以工业化思维延伸产业链条,金乡县不断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求创新、寻突破,将大蒜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头市场价2元钱的普通大蒜,经过精深加工,摇身一变即可成为市值50多元钱的黑蒜、大蒜胶囊。大蒜由白变黑,附加值就增长了数十倍。

为不断提升大蒜这个“金疙瘩”价值,目前金乡县建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2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0家、市级79家。建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34家,研制开发出黑蒜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40余种深加工产品,可以说金乡大蒜已经实现了从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医药品的全产业链生产。

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即是金乡县加工企业之一。谈及企业发展之路,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唐龙飞称感触颇深地说,企业发展如同金乡大蒜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初级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历经发展,企业已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到自主运营模式。

“2014年入驻金乡食品工业园区,为企业发展迎来了新契机。”唐飞龙坦言,从最初的种植、购销到初加工的脱水切片,整个流程曾为公司全包揽,花费较多精力。随着园区招引的上游企业的落户,可提供品质好的初级加工产品,不仅降低了本公司生产成本,还为2015年公司转入深加工提供了有利支撑。

“园区内的稻香村去年做了麻辣小龙虾的生产线,所用的蒜即是我们提供的。”唐飞龙说,有了园区内的“订单”,鑫诺更不忘向外拓展,围绕大蒜实用范畴不断研发新产品,平均每年即有4项成果转化,其中复合香辛料、速溶调味品等产品成功打开国际市场,订单也在不断呈上升趋势。

谈及金乡大蒜之所以从“农业化”转化为“工业化”发展,唐飞龙认为离不开金乡大蒜得天独厚的大蒜产业基础,从种植、购销到最终产品的分解,企业的集聚,使得产业更具有模块化、统一化。进而形成集约发展,进一步擦亮金乡大蒜”金字招牌”。

一产二产三产

一业兴百业活

“一业兴”才可“百业活”。为持续深耕大蒜领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金乡县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着力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规划建设全国面积最大的专业化食品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国首家以大蒜为主的拍卖中心、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和3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现有冷链物流贮存能力超过300万吨,研发生产大蒜深加工产品40余种,出口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出口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历经发展,金乡大蒜更是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欧盟地理标志认证等称号,连续九年荣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达到218.19亿元,实现从“耕种收”到“产加销”高效衔接,世界大蒜“五大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推动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金乡县还探索加快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全面推行大蒜套种辣椒“双辣”模式,发展特色果蔬,形成了40万亩辣椒、万亩葡萄、万亩芹菜、万亩梨瓜、万亩食用菌等一批特色经济作物,有力带动县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成功入选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和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县域经济呈现出“一业活、百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37.3%,中国白酒头部力量的密码】阅读原文前,XN知酒与您划重点

数量占比0.52%的白酒前5强企业占据了至少37.3%的行业份额,这一现象吐露出怎样的行业信息?

本文由XN知酒原创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文 | 知酒团队(ID:XNzhijiu) 值班编辑 | 小知
立足过去,放眼未来。从白酒行业的发展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白酒累计完成销售收入约6033亿元。预计未来行业发展稳定,营收和利润仍有较大空间,市场整体将保持10.2%左右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白酒销售收入将达9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行业前五强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追赶竞争的这些年,上演着一场场争先恐后的军备赛,而这2022年,开始有了更为具象的数据定义。前五强企业取得了近2374亿(汾酒、洋河尚未公布,根据前三季度业绩评估)的2021年总营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963家,这也意味着数量占比0.52%的前五强酒企占据了至少37.3%的行业份额。

从五家企业去年营收数据分析,从盈利能力来看,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强劲,从行业格局来看,行业前五强占据了酒企大部分收入和利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化的格局既是定论,而行业前五强享受挤压式增长红利更是事实,又将透露哪些行业信息呢?

连续十三年问鼎,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3月28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了《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及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094.6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79.93亿元增长11.71%;实现净利润52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66.97亿元增长12.34%。这是贵州茅台年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正式迈入“千亿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披露的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样表现不俗。公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自08年超越五粮液后,茅台连续13年领跑行业,一骑绝尘。今年冲击1094亿的销售预期已经将后来者甩出了“几条大街”,2021年2月市值更是达到了3万亿高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公司,更是超过贵州省去年全年的GDP1.96万亿规模了。试问,这个独角兽企业谁能三五年撼动呢?五粮液与泸州老窖,不断进阶川酒牌面
3月29日,2022年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推进会在绵竹召开。XN知酒从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294家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364.1万千升,同比增加3.7%;完成营业收入3247.6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23.7%。一直以来,川酒内外往往都用“六朵金花”代表川酒实力,其中五粮液与泸州老窖,更是其中翘楚,

3月9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主要业绩数据公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62亿元,同比增长约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

营收662亿,净利润233亿的新高度,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五粮液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五粮液连续24个季度实现业绩的双位数增长。两日后,泸州老窖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203.84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2.40%;实现净利润78.49亿元,同比增长30.7%。

在五粮液,泸州老窖的带领下,无论产量、营收、利税,川酒均处于历史高位;从地位上,川酒产量已超过白酒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五瓶白酒有其二的四酒;从市场看,川酒市场占有率稳居业内第一。未来川酒还有多大的能量等待着爆发?值得期待!
产区振兴希望,洋河与汾酒
在酒业大环境下,白酒产区显得意义非凡。于企业而言,它是品牌构建的重要方法;于消费者而言,它是评判酒类品质的重要标准,酒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区培育和建设也是核心所在,洋河与汾酒就是事例的最好佐证!

近年来随着清香品类的发展壮大,吕梁产区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身为产区龙头的汾酒,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汾酒目前尚未发布2021营收报表,但可通过数据分析。2021年前三季度,汾酒实现营收172.6亿元,暴增66.44%。即便第四季度保持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收36.15亿元不变,汾酒也能在2021年顺利突破200亿。

从“汾老大”的巅峰下沉,汾酒并未一蹶不振,从2017年便开始爆发,当年的营收同比增长37.05%。2018年到2020年,汾酒分别实现营收93.82亿元、118.93亿元、139.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41%、26.63%、17.76%。在白酒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汾酒速度,令人叹服。

宿迁产区历来有“三沟一河”之说,其中“一河”即是洋河股份,是苏酒最早上市酒企。作为早已跨越200亿门槛的“前辈”,2017年,洋河就已实现营收199.18亿元。2018年洋河营收同比增长21.29%,达到241.60亿。2021年,洋河逆势上扬,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9.42亿元,同比增长16.02%。

对于宿迁、吕梁来说,没有洋河、汾酒作为龙头企业带动,产区的特征不会突出,更无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有了龙头企业的协同效应,一个产区的形成,还要梯度化企业格局。

在此方面,吕梁产区下了很多功夫,突出以汾酒集团为龙头,支持汾阳王等一批酒类企业发展壮大,将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国家级开发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形成多层次酒品牌竞相发展、错位互补新格局。宿迁则是打造洋河、双沟两个4A级酒文化旅游景区,并通过一种体验式旅游的方式,把生态、历史、文化等产区特色等打包呈现给消费者。

行业前五梯队,透露哪些行业信息?
先从企业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五强企业的增长后劲仍然很足,且都做出了积极的后续发展规划。

2022年,茅台围绕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动作颇多,推出抢占千元价格带的茅台1935、超高端定位的珍品茅台,提出“五合营销法”,更有官方电商平台“i茅台”上线等具体落地办法,奋力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

五粮液则提出继续把握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典五粮液万吨放量,同时推动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加强“三项管理”: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计划管理。另外,五粮液还大力推进渠道运营转型、各渠道高质量动销及健全完善团购体系。洋河提出要做实“名酒之名”,行稳“双名酒”战略。当下,双沟正在推行组织变革,做实高端、名酒和全国化。以今年秋糖和谷雨论坛将重心转移在双沟,推动头排苏酒、绿苏焕新,双轮驱动效果明显。

汾酒则仍然以复兴为首要任务,提出在速、量、质三个方面保持持续增长,,3月16日,汾酒发布公告称,将投资91.02亿元建设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举体现出汾酒作为“汾老大”的魄力。迈入200亿门槛的泸州老窖,2022的关键词是全面进攻、加快突破,以推进市场布局、产能布局、人才布局的全面优化提升。

但从品类来看,白酒市场目前的主要产品还是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其中浓香型常年来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浓香型白酒产量占51%,也反映出浓香型白酒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热门香型酒。从白酒整体的体量来看,2021年的酱香仍只是一个小品类,中国白酒产能的715.63万千升的8.4%,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销售收入6033.48亿元的31.5%;这也意味着,2022年酱酒产业发展将进入中场,酱已将从品类扩张期,开始逐步转向品牌竞争期。浓香型白酒产量占51%,也反映出浓香型白酒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热门香型酒。

并非酱酒,目前白酒竞争已经完全由当初纯粹的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过渡到品类竞争,然后由品类竞争还要上升到更高级的层次,那就是品牌力竞争,即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同种产品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它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包括综合实力、形象、文化甚至时尚。白酒产业,品牌为王,对于白酒前五强企业,拥有历史、工艺、品牌积淀等优势。

而在产品方面,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白酒由于品牌效应、稀缺性、保值增值性,白酒市场将进一步向高端市场靠拢,品牌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同时随着酒驾的治理趋严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对酒的追求从“量”到“质”发生转变,过去几年高端白酒通过多次涨价获得了量价齐升的良好业绩,但是从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高端白酒进一步涨价的空间也被逐渐压缩。高端白酒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将成为未来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在品牌高端化成为白酒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的同时,这为次高端和高端白酒带来持续成长空间。例如,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的中高端产品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25亿元和82亿元,占该公司酒类营收的比重高达83%和89%,中高端白酒占整体营收持续加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渡众生谁渡他,演过诸多别样人生的他。他渡众生谁渡他,演过诸多别样人生的他。
  • トレンドのグルカサンダルやBagは落ち着いた黒にして、派手色を大人っぽくメイクしました♡昨天#土用の丑の日# ,晚上吃了鰻魚飯,事先予约好的,某人下班拿回来的。
  • #典藏故事# 【猴子认凶】 清朝时,江南某镇发生一起凶案,死者叫王大龙,平日以耍猴为生。案发当天他在赌场赢了一大笔银子,可夜里就被人刺死在镇外他居住的破庙里。现
  • 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时期,我校将进一步发挥科技、文化、人文优势,为产业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科研保障。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远洋不动产平台
  • 【CAST】矢口八虎:峯田大夢鮎川龍二:花守由美里高橋世田介:山下大辉橋田悠:河西健吾桑名マキ:宮本侑芽森まる:青耶木まゆ佐伯昌子:平野文純田:福西勝也恋ケ窪:
  • 从反洗钱工作取得的成效上看,姚力提到,央行营管部坚持统筹协调,2006年牵头建立了由北京市司法部门、部分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22个单位为成员的北京市反
  • 客户愿意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购买决策,而不愿按照销售说的去做,所以作为销售需要把自己的优势通过某种方法加工成客户的想法,让客户感觉的是他而不是你在做出决策。销售思
  • 来一波回忆杀[二哈]关于魏晨乘着风纸飞机划过天际梦里花开的香气那么甜蜜想用支彩色铅笔画一片森林因为你说要一起旅行✈️勾勾手像小孩子一样约定晨若不离橙则不弃[加油
  • 很遗憾当时没能和她们好好地道个别,在我心里只有她们才是真正的大学同学,后来的我也从未融入过17级学妹的班集体,班上同学们一张张明媚又灿烂的笑脸,刻画在我记忆深处
  • 2021.08.22 ☀️/yiyi已经是80天的大bb了 今天换尿不湿的时候你突然发出声音哈哈大笑 泪点低到爆的妈妈高兴到哭脸 陪着你每一天我都无比幸福/很
  • 河北#邯郸恒大绿洲小区违规销售查封房不退款# 网友诉求 :2018年6月28日于邯郸市恒大绿洲小区购买房产一套,建筑面积91.1平,总房价816946元,首付支
  • 【#上海爷叔买了一行李箱的鲜肉月饼#,一出手就2000多元,多买点送邻居】现烤月饼,一年四季都有卖,但往往每年中秋前卖得最火。南瓜裤和发带使用立领OP和水手领O
  • 现在明白了最牛的人是找到一个人需要解决的真正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几乎无解,让你真实体会到TroubⅠe is friend所唱的无奈而明了,这是我喜欢的一首外文
  • 夜游经济今年9月,武当山特区推出了玉虚宫7D光影秀和玉虚街夜市美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少游客开启“夜游”模式。结合中秋、国庆、艺术(旅游)节会和日常双休等旅游
  • 该报道还表示,萨乌尔的合同中有一份1.5亿欧元的解约金,但由于新冠病毒对经济的影响,他的身价大幅下降,曼联现在可以以8000万欧元的价格签下这名中场球员。该报道
  • ”真正能限制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困顿。如果没有认知的转变,雷军可能现在还是那个在中关村夜以继日工作的“打工人”。
  • PS:路很难走,我中间还摔了一跤,鞋陷在了淤泥里……PPS:如果不是非常想拍这个场景真的不建议来,从江边楼梯走到可以拍到千厮门和洪崖洞的地方差不多需要40分钟,
  • 李浩源对丁真说 “你在森林长了那么长时间你也和我一样 你也是读了很多森林的书” 他真的好温柔啊 再次感叹饱读诗书说起话来真的让人很愉悦啊 如听仙乐耳暂明 之前还
  • 其实,不仅文玩,在很多器物上,我们都能看到包浆的存在,当然,和田玉上也会出现包浆,但是在玉上出现包浆这种状态却比很多文玩要难得多,因为它的玉性。并且和田玉上的包
  • (自我感觉,我所有对对方提的要求,自己基本也都能达到)博士群才是真的卧虎藏龙[赞]越来越发现老一辈所谓的书呆子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学霸都是行万里路,爱好广泛,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