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科技创新春潮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河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硏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年,唐河县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在全市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成功申报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38亿元;培育瞪羚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成功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目前,唐河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1家。

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走进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真抓实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扑面而来,企业创新争优的活力竞相迸发。

位于开发区的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农科”)三期“数字智能化养猪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围绕智能化产品生产车间和智能仓储领域展开。

南商农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安装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创立起便坚持科技兴企,自组研发团队,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国内养殖业的自动化养殖设备。

2019年该公司主导参与的“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慧饲喂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去年4月,该公司在郑东新区设立子公司南商科技作为技术中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60余人。2021年公司科研项目18项,年度研发结项9项,主要完成了南商云平台的研发、小智倌哺乳三代、小智倌保育四代等项目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南商农科生产产值逐年翻番,公司现已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授权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年产值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达到现在的10亿元。

创新为要、不断突破,是南商农科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快速稳步发展的基石和密钥。南商农科也是唐河县项目为王、创新驱动、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唐河县涌现出了金海生物、奥凯盛、日之新、亚奥农机、南港物流等在全国产业单项领域中排名前十、河南省第一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竞相崛起,纷纷出彩,彰显了唐河县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借智借势
汇聚力量共谋发展

变废为宝,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生物柴油!在唐河县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还远销到了国外。

唐河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利用地沟油加工生产工业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已具有年加工各种废弃油脂12万吨的能力,其中工业油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并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先后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德国ELR生物研究所及瑞士FADIN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先后研发了酸碱两步法、气态酯化法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技术、产品、市场在全国业界的突出优势。在创新成果方面,已拥有3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销售额也从2017年度的4417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5亿多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引入企业,让科技注入,让合作深化,促进互利共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唐河县众多企业的共识。

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防爆电气产品科研与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工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等组织机构和高校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智能防爆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出的智能防爆电气产品,开创了国内防爆电气产品的智能时代,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主动预警和主动防爆的功能。公司产品被认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和“全国行业知名品牌”,已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唐河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有30多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内燃机研究所、南阳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9项。为在全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企业发展,县科技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在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亚澳农机、中通智能、耀皓电子3家企业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厚植沃土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唐河县项目发展势头勇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实力不断增强,这与唐河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唐河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不断优化科技管理服务,坚持培育创新主体,开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局面,推动创新型唐河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完善领导体系。高规格建立县委、县政府科技创新工作领导体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常委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强指导和综合协调,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

政策支持有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景兰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财政投入给力。稳定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021年唐河县财政科技支出2.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44%,科技创新投入逐年稳步提升。连年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投入逐年提升,2021年颁发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10万元。

人才机制健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制定了《唐河县人才引进激励培养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唐河县人才新政20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各路英才来唐河发展打开绿色通道。连年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培训会,培训企业厂长经理、技术负责人1000多人次,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国家科技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平台、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资助等,为促进唐河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唐河县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倡导,强化保障,在全县营造了科技创新的风潮,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陈琼 特约记者 丰兴汉)#争先出彩看唐河#

【唐河:科技创新春潮涌】#南阳[超话]#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河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硏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年,唐河县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在全市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成功申报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38亿元;培育瞪羚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成功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目前,唐河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1家。

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走进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真抓实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扑面而来,企业创新争优的活力竞相迸发。

位于开发区的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农科”)三期“数字智能化养猪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围绕智能化产品生产车间和智能仓储领域展开。

南商农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安装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创立起便坚持科技兴企,自组研发团队,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国内养殖业的自动化养殖设备。

2019年该公司主导参与的“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慧饲喂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去年4月,该公司在郑东新区设立子公司南商科技作为技术中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60余人。2021年公司科研项目18项,年度研发结项9项,主要完成了南商云平台的研发、小智倌哺乳三代、小智倌保育四代等项目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南商农科生产产值逐年翻番,公司现已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授权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年产值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达到现在的10亿元。

创新为要、不断突破,是南商农科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快速稳步发展的基石和密钥。南商农科也是唐河县项目为王、创新驱动、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唐河县涌现出了金海生物、奥凯盛、日之新、亚奥农机、南港物流等在全国产业单项领域中排名前十、河南省第一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竞相崛起,纷纷出彩,彰显了唐河县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借智借势
汇聚力量共谋发展

变废为宝,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生物柴油!在唐河县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还远销到了国外。

唐河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利用地沟油加工生产工业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已具有年加工各种废弃油脂12万吨的能力,其中工业油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并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先后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德国ELR生物研究所及瑞士FADIN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先后研发了酸碱两步法、气态酯化法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技术、产品、市场在全国业界的突出优势。在创新成果方面,已拥有3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销售额也从2017年度的4417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5亿多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引入企业,让科技注入,让合作深化,促进互利共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唐河县众多企业的共识。

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防爆电气产品科研与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工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等组织机构和高校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智能防爆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出的智能防爆电气产品,开创了国内防爆电气产品的智能时代,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主动预警和主动防爆的功能。公司产品被认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和“全国行业知名品牌”,已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唐河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有30多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内燃机研究所、南阳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9项。为在全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企业发展,县科技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在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亚澳农机、中通智能、耀皓电子3家企业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厚植沃土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唐河县项目发展势头勇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实力不断增强,这与唐河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唐河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不断优化科技管理服务,坚持培育创新主体,开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局面,推动创新型唐河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完善领导体系。高规格建立县委、县政府科技创新工作领导体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常委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强指导和综合协调,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

政策支持有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景兰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财政投入给力。稳定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021年唐河县财政科技支出2.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44%,科技创新投入逐年稳步提升。连年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投入逐年提升,2021年颁发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10万元。

人才机制健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制定了《唐河县人才引进激励培养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唐河县人才新政20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各路英才来唐河发展打开绿色通道。连年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培训会,培训企业厂长经理、技术负责人1000多人次,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国家科技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平台、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资助等,为促进唐河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唐河县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倡导,强化保障,在全县营造了科技创新的风潮,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陈琼 特约记者 丰兴汉)#争先出彩看唐河#

【2022,太原市晋源区经济工作怎么干?】
  1月13日,中共太原市晋源区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释放2022年经济工作信号。
  坚持建设创新转型先行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实现新跨越
  抢抓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机遇,以“三带六园”为主阵地,聚焦“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布局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省级光存储实验室、大地新亚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运营好智创基地、阿里云创新中心、云时代信创产业基地三大平台,推动大地紫晶可信存储信创产业园、容德视觉科技产业园、云时代公司“数字工场”建设落地,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打造以远东构件为主导的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基地和“构件超市”,助力“太原地铁太原造”。
  打造中国晋药交易中心,建设服务全省、辐射华北的山西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力争“半年成市、一年成形、两年成链、三年成规模”。
  做大做强传化公路港平台经济,提升万水物贸城运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融合。
  加快孵化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和“隐形冠军”高成长性企业,全力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利用。
  完善产业园区水、电、路、网、气、暖等设施配套,推动307国道市政化改造,大力扶持链主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让下游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深化省校合作,推进“12大基地”建设,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强化人才公寓的集聚效应、品牌效应,打造人才高地。
  加快发展晋阳湖片区总部楼宇经济,推进保利国际中心、格盟华润、新晋商创新生态园项目落地。
  打造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餐饮美食等特色街区,推进容德视觉科技产业园落地,加快北京王府井奥莱晋阳里项目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
  认真落实市委“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和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持续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聚焦制度创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三无”“三可”要求,积极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全程网办”“全程代办”,推出“24小时无人干预智慧审批”模式,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
  坚持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取得新突破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擦亮“唐风晋韵·山水晋源”金字招牌,建设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加大对晋阳古城、赤桥村传统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文化演艺、研学旅游、文创产品项目。
  让景区景点“连”起来。加快晋祠——天龙山5A级、太山4A级景区创建,组建旅游发展联盟,采取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化运营模式,实现“一个管理机构、一套运行机制、一张任务清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建“晋祠引领、四山映带、双城联璧、一湖点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让旅游要素“聚”起来。加强旅游大厦数据开发利用,构建全省旅游信息“一张网”,建强旅游总部经济、游客综合服务、智慧旅游指挥“三个平台”;探索学旅、体旅、康旅、商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中投文旅古村落、影视文旅康养综合体等文旅项目落地,形成“游在晋源、住在晋源、吃在晋源、乐在晋源、购在晋源”的旅游新局面。
  坚持建设生态宜居标杆区,在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中展示新形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集中治山树屏障。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持续实施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推进风峪沟破坏山体植被绿化工程,推动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提档升级,建设环城森林旅游休憩带,绘就“花满晋源、四季常绿,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全面治水显神韵。全面完成汾河干流晋源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污染攻坚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扫尾工作,巩固好入汾口断面水质达标成果,推进晋祠灌溉水源置换,加快晋泉复流,启动清水河、南部退水渠二期项目及明仙河等4条边山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动晋阳湖水系连通工程,让晋阳湖早日实现“河湖连通”。
  重点治气护蓝天。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禁煤、治污、管车、降尘”并举,从严落实联防联控三级巡查机制,强化臭氧和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研判,科学精准有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争先进位。
  综合治城提品质。全面完成44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义井、南堰等村城改进程,加快晋阳湖西岸六村和周家庄回迁安置步伐,启动渔乐苑、地质局宿舍棚改项目;集中新建一批便民化、规范化集贸市场,推进20条道路、2座人行天桥建设;高标准打造2条花园景观大道,新建5个“小游园”、5个“公共绿地”,高标准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单位、试点村庄,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坚持实施“特”“优”战略,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中培育新优势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发挥压舱石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晋祠大米、晋源花卉、特色果蔬、中药材种植四大特色产业,推动都市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立足3000亩种植规模,实现晋祠大米产量、品质双提升。推进振华园艺玫瑰基地7万㎡温室建设。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先行试种1000亩。推广三家村“鱼混+”综合种养模式。推动“晋源稻花城”项目“稻之城”二期建设,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产加销有效衔接。
  加快“百村景区化”工程剩余村的扫尾工作,持续抓好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打造一批市级、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坚持补短板提成色,在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中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扎实推动人民共同富裕。
  启动山大附中晋源校区、市实验小学西寨项目建设,推动省实验小学、山大附小、市第二实验小学建成投用,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和“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发展、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和新的减税降费惠企政策,稳就业保就业。
  推动太原市人民医院全科室进驻晋源院区,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引进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成立省人民医院晋源院区,确保年初挂牌投用。
  加快完善青运社区、阳光汾河湾社区2个省级养老幸福工程试点,新改扩建晋源、兰亭西、南巷二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年初区福利院投入使用,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百日行动,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本质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薄今锡暗笑一下,徐徐道:“没经过你同意,不会对你做什么,你倒也不用表现得如此…”他的目光似乎在盯着某处,童浅这才感觉到肩膀处的凉意。谁知道薄今锡双手撑在她身体两
  • (@新浪河南)⑯ #战“疫”资讯# 【#河南太康为县城居民发50元生活物资包#】县城规划区内广大居民: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县疫情防控指挥部
  • #别来5young##大融城# 【聖誕倒數17天】香港尚禮坊花店全新聖誕禮籃系列全城熱賣中!訂購送香港:訂購送內地:#聖誕節禮物##聖誕禮籃##企業禮品定制##
  • 【作品欣赏】雪与树,墨色浓淡间我喜欢画树且不必画全目识心记,多少树多少情态,多少性格写实,写意都无所谓有树的肢体,有不同的性别,有他的眼睛也有她的妩媚也有他的嘴
  • 广东交出了在产业一线努力的答卷——以场景创新为牵引,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使用,促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通过打造公共数据产品、行业数据产品和行业数据空间,赋能
  • 本想着看看新主线能不能燃起我的恋心,但很可惜我对这次新主线的感想平平,没有曾经叶塞和乐园线带给我的感觉了,犹豫了一个月最终打算出号了,希望他能在下一个妈咪那里过
  • 我们都是时间故事里的过客,无须伤春悲秋,无须羡慕仰望,就算生命中难免挫折,亦要有一份平淡的心态,微笑给自己,温暖给他人。 10、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
  • 【天津大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养“未来科学家”】 在天津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荣卉的记忆中,一年前,“师友导师”刘秀云第一次走进她所在的宿舍,与大家聊起自己的科研团队
  • 抖音小说[老师爱你][老师爱你][老师爱你][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d5gy3u书名:《隐忍国士》楚辰《隐忍国士》楚辰RwhFJS主角:《隐忍国士》
  • 2005年7月31日(周日) 市里主要领导参加一个叫“香樟里 那水岸”的小区开工仪式,似乎此居住工程非同寻常。[太开心]#广东十二月打卡##推荐广东新鲜事#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དྭངས་དྭངས་གསལ་བའི་མཚོ་མོའི་རླབས་ཕྲེང་ལས།། ལེགས་འཁྲུངས་ཚངས་དབྱངས་ལྷ་མོ་ཡིད་འཕྲོག་
  • བྱམས་སྙིང་རྗེ་ནི་མིའི་རང་བཞིན་ལྷན་སྐྱེས་ཤིག་དང་ཞི་བདེའི་མཐུན་ཕྱོགས་ཤིག་ཡིན། དེར་
  • 再者,当初说的是长共,直到我不共为止,从10月30号开始共到12月5日,总共35天,除去13天就是22天,长共长共,一个月都没共满,我真的沉默了[黑线]还有一些
  • #博君一肖[超话]#射雕or维和加码——第一弹婚书和邀请函用于射雕或维和的粉丝场或发放给支持本地公益场的姐妹(需要包场反馈)➕前三名城市第一名:120婚书,镭射
  •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快乐的人, 只有想得开的人,要永远相信,所有的山穷水尽都藏着峰回路转,就算是一地鸡毛也能搓出一个鸡毛掸子。要知道,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代表着
  • #微博新知# 专属荣誉身份即将上线,敬请期待……【遭黄嘉千控“使人窒息之攻击” 夏克立曝实际内幕】#夏克立# 与#黄嘉千# 2022年7月宣布结束16年婚姻,但
  • 【2024年度“江苏医惠保1号”投保人数突破300万 投保缴费将于月底停止】2024年度“江苏医惠保”投保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障期间为2024年1
  • 本届科交会将举行开幕式、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发布、高校可转化高价值专利技术推介、高校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及现场签约、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今天对着镜子梳头发,看着自己稀疏的头发,想起来21年暑假等着某个人解决问题的时候,问题没解决,每次询问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骗,我失眠,发疯,整个人都充满着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