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教育26:求学、办学,师承最重要(一)

承传汉学
在佛法裡面只有一个师道,师就代表一切,最重视师承的、最尊敬师道的是佛法。那我们要学,没有老师这怎麽能成就!可是今天我们要找老师,到哪裡去找?已经找不到了。纵然你找到老师,说老实话,我们自己做学生的资格也没有,这是实在的。那个好老师遇到你,不肯教你。我在南部遇到文学院几个同学,我就问问他,你们学佛多久了?他说学了二、三年了,曾经看过什麽书?看了一大堆。这就是什麽?思想已经乱了。所以我就很坦白跟他说,你们如果到台中找李老师,那李老师点点头,不错,很好,很难得,好,你回去!不教你了。为什麽不教你?你的思想已经乱了,不容易理出一个头绪出来,没法子教你。如果你找到李老师,你想跟他学佛,问学佛多久了?我现在刚刚想开始学佛。你看过什麽经没有?我什麽都没看过。好,你跟我学,为什麽?你是一张白纸,你没有受过染污,你能够接受。这是讲我们今天做学生的资格都很难!

我所以幸运,比你们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我碰到老师,我发心学这个东西,没有听过经,自己看了一点,没听过经,没有跟任何人学过,所以老师一看到我很欢喜。我的学佛就跟一个老师,自始至终听他的教诲,一个人给我带路,走的是一条路。你听两个人的两条路,听三个人的三条路,听四个人就四条路,到底哪个路正确?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看东西,每家的东西都看,这个麻烦大了,这就是什麽?一开头你们就错了。在佛法、在我们中国过去教学不是如此的。一开头一定是师承,师承裡面顶重要的根本老师,根本老师是启蒙的老师。今天来讲小学老师,你看从前的念书人中了状元,他回家去拜老师第一个拜老师拜谁?拜他启蒙的老师。而不是拜以后所教学指导的老师,不是拜这个。

老师怎麽找法?我常常在外头劝别人,今天要想找老师,哪个是真正好老师,这我们不晓得。你要跟到一个邪师,那好了,这一辈子就错了!他走错,你也走错了;你跟著一个好老师,那走对了。实在是遇不到老师的话就找古人,不找今人找古人,古人这是已经有成就的,你找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种师承的方法,在古时候就有。譬如说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就是私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那个时候想求学,莲池大师已经过去,不在人间了。但是他的著作在,所以他的修学就是依莲池大师所有的著作为中心,接受他一个人的教育,依莲池大师为老师。老师已经不在世了,蕅益大师的成就以及他的基础,奠定在《莲池大师全集》上,他有几十种的著作,是一个人写的。你看这几十种的经论是一个老师指导的,不是两条路,是一个老师。必须要这样子下上十年,至少得十年的工夫,有个一家做为基础,你的根底深厚,就跟树一样有根、有本,然后才能够生枝叶。枝叶是什麽?任何家的著作东西我都可以看,都可以听,都可以参考,你就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今天怎麽样?没有根、没有本,一开头就要去参访,到处去乱听、乱看,看得头脑一塌糊涂,满脑袋的浆糊。你怎麽会开智慧?你怎麽会有受用?所以今天我奉劝诸位是学一家之言,譬如在佛法裡头,《莲池大师全集》我们现在到处可以能够找得到;《蕅益大师全集》,这都是比较近一点的人。他们的文字还不太古,我们能够看得懂、能够受用,这是明朝末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是五百年的样子。如果更近一点的这真正有成就的,清朝的灌顶法师,他的著作也有三十几种,他是乾隆年间人。再晚近一点的像我们民国初年的,圆瑛法师有成就的,谛闲法师有成就的,他们都有《全集》在台湾流通。可是诸位要学什麽,就得学一家,我学谛闲法师的,就专门看《谛闲法师全集》,在这个《全集》上用十年工夫,要把别的都放下,跟著一个老师学,学十年,然后才看其他各家的东西,你才会有受用。你才会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所见、所闻一切明瞭,不被境界所转,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可是古来注疏虽然著作很多,你要是统统都学很困难,不容易!要在他所有著作当中选一门,这一门为主修,其馀的做助修,正助双修。香港过去的海仁和尚,我在香港讲经去拜访过他,他那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好像是前年圆寂的。我看他已经九十多岁,他是专攻蕅益大师的,而且在蕅益大师三十多种著作裡面,他是专门攻《楞严》。蕅益大师《楞严经》的注解,就是《楞严文句》他完全能够背诵,在香港有「首楞严王」之称,可见得人家造诣之深。他是不搞另外东西的,他就是搞一家的,一生受持一家。诸位你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从这个上面奠定自己的基础、根基,你们会有成就,一定有成就。

千万不要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很好,好奇心!好奇心害死了自己,不老实。得老实守一家才管用!我比你们幸运,就是一开端我到台湾来就三个老师,我的哲学就是方东美先生一个人指导的,跟他一个人学的。一入到佛门就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走了之后,我就跟李炳南老师,我跟他十年,跟章嘉大师三年,领路的人一个人,不是那麽多,多就麻烦了!你们今天,章嘉大师已经不在了,李老师已经九十三岁,你现在找他已经不行。我那个时候去还算是很好,我跟他的时候他七十岁,现在九十三岁。九十三岁还在教书、还在讲经,可是教学他已经不愿意做了。所以今天顶重要的就是师法古人,师法前贤,你看看哪个人他的思想跟你比较接近,你对他很尊敬,他的著作你念起来很有兴趣,你就选择这一门,下十年工夫,把自己的基础打好。

——恭录自《八识规矩颂》
#早安##传统文化##每日一善##晚安#

#传统文化##因果故事##中国传统文化#

汉学教育26:求学、办学,师承最重要(一)
承传汉学
在佛法裡面只有一个师道,师就代表一切,最重视师承的、最尊敬师道的是佛法。那我们要学,没有老师这怎麽能成就!可是今天我们要找老师,到哪裡去找?已经找不到了。纵然你找到老师,说老实话,我们自己做学生的资格也没有,这是实在的。那个好老师遇到你,不肯教你。我在南部遇到文学院几个同学,我就问问他,你们学佛多久了?他说学了二、三年了,曾经看过什麽书?看了一大堆。这就是什麽?思想已经乱了。所以我就很坦白跟他说,你们如果到台中找李老师,那李老师点点头,不错,很好,很难得,好,你回去!不教你了。为什麽不教你?你的思想已经乱了,不容易理出一个头绪出来,没法子教你。如果你找到李老师,你想跟他学佛,问学佛多久了?我现在刚刚想开始学佛。你看过什麽经没有?我什麽都没看过。好,你跟我学,为什麽?你是一张白纸,你没有受过染污,你能够接受。这是讲我们今天做学生的资格都很难!

我所以幸运,比你们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我碰到老师,我发心学这个东西,没有听过经,自己看了一点,没听过经,没有跟任何人学过,所以老师一看到我很欢喜。我的学佛就跟一个老师,自始至终听他的教诲,一个人给我带路,走的是一条路。你听两个人的两条路,听三个人的三条路,听四个人就四条路,到底哪个路正确?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看东西,每家的东西都看,这个麻烦大了,这就是什麽?一开头你们就错了。在佛法、在我们中国过去教学不是如此的。一开头一定是师承,师承裡面顶重要的根本老师,根本老师是启蒙的老师。今天来讲小学老师,你看从前的念书人中了状元,他回家去拜老师第一个拜老师拜谁?拜他启蒙的老师。而不是拜以后所教学指导的老师,不是拜这个。

老师怎麽找法?我常常在外头劝别人,今天要想找老师,哪个是真正好老师,这我们不晓得。你要跟到一个邪师,那好了,这一辈子就错了!他走错,你也走错了;你跟著一个好老师,那走对了。实在是遇不到老师的话就找古人,不找今人找古人,古人这是已经有成就的,你找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种师承的方法,在古时候就有。譬如说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就是私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那个时候想求学,莲池大师已经过去,不在人间了。但是他的著作在,所以他的修学就是依莲池大师所有的著作为中心,接受他一个人的教育,依莲池大师为老师。老师已经不在世了,蕅益大师的成就以及他的基础,奠定在《莲池大师全集》上,他有几十种的著作,是一个人写的。你看这几十种的经论是一个老师指导的,不是两条路,是一个老师。必须要这样子下上十年,至少得十年的工夫,有个一家做为基础,你的根底深厚,就跟树一样有根、有本,然后才能够生枝叶。枝叶是什麽?任何家的著作东西我都可以看,都可以听,都可以参考,你就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今天怎麽样?没有根、没有本,一开头就要去参访,到处去乱听、乱看,看得头脑一塌糊涂,满脑袋的浆糊。你怎麽会开智慧?你怎麽会有受用?所以今天我奉劝诸位是学一家之言,譬如在佛法裡头,《莲池大师全集》我们现在到处可以能够找得到;《蕅益大师全集》,这都是比较近一点的人。他们的文字还不太古,我们能够看得懂、能够受用,这是明朝末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是五百年的样子。如果更近一点的这真正有成就的,清朝的灌顶法师,他的著作也有三十几种,他是乾隆年间人。再晚近一点的像我们民国初年的,圆瑛法师有成就的,谛闲法师有成就的,他们都有《全集》在台湾流通。可是诸位要学什麽,就得学一家,我学谛闲法师的,就专门看《谛闲法师全集》,在这个《全集》上用十年工夫,要把别的都放下,跟著一个老师学,学十年,然后才看其他各家的东西,你才会有受用。你才会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所见、所闻一切明瞭,不被境界所转,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可是古来注疏虽然著作很多,你要是统统都学很困难,不容易!要在他所有著作当中选一门,这一门为主修,其馀的做助修,正助双修。香港过去的海仁和尚,我在香港讲经去拜访过他,他那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好像是前年圆寂的。我看他已经九十多岁,他是专攻蕅益大师的,而且在蕅益大师三十多种著作裡面,他是专门攻《楞严》。蕅益大师《楞严经》的注解,就是《楞严文句》他完全能够背诵,在香港有「首楞严王」之称,可见得人家造诣之深。他是不搞另外东西的,他就是搞一家的,一生受持一家。诸位你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从这个上面奠定自己的基础、根基,你们会有成就,一定有成就。

汉学教育26:求学、办学,师承最重要(一)
承传汉学
在佛法裡面只有一个师道,师就代表一切,最重视师承的、最尊敬师道的是佛法。那我们要学,没有老师这怎麽能成就!可是今天我们要找老师,到哪裡去找?已经找不到了。纵然你找到老师,说老实话,我们自己做学生的资格也没有,这是实在的。那个好老师遇到你,不肯教你。我在南部遇到文学院几个同学,我就问问他,你们学佛多久了?他说学了二、三年了,曾经看过什麽书?看了一大堆。这就是什麽?思想已经乱了。所以我就很坦白跟他说,你们如果到台中找李老师,那李老师点点头,不错,很好,很难得,好,你回去!不教你了。为什麽不教你?你的思想已经乱了,不容易理出一个头绪出来,没法子教你。如果你找到李老师,你想跟他学佛,问学佛多久了?我现在刚刚想开始学佛。你看过什麽经没有?我什麽都没看过。好,你跟我学,为什麽?你是一张白纸,你没有受过染污,你能够接受。这是讲我们今天做学生的资格都很难!

我所以幸运,比你们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我碰到老师,我发心学这个东西,没有听过经,自己看了一点,没听过经,没有跟任何人学过,所以老师一看到我很欢喜。我的学佛就跟一个老师,自始至终听他的教诲,一个人给我带路,走的是一条路。你听两个人的两条路,听三个人的三条路,听四个人就四条路,到底哪个路正确?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看东西,每家的东西都看,这个麻烦大了,这就是什麽?一开头你们就错了。在佛法、在我们中国过去教学不是如此的。一开头一定是师承,师承裡面顶重要的根本老师,根本老师是启蒙的老师。今天来讲小学老师,你看从前的念书人中了状元,他回家去拜老师第一个拜老师拜谁?拜他启蒙的老师。而不是拜以后所教学指导的老师,不是拜这个。

老师怎麽找法?我常常在外头劝别人,今天要想找老师,哪个是真正好老师,这我们不晓得。你要跟到一个邪师,那好了,这一辈子就错了!他走错,你也走错了;你跟著一个好老师,那走对了。实在是遇不到老师的话就找古人,不找今人找古人,古人这是已经有成就的,你找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种师承的方法,在古时候就有。譬如说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就是私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那个时候想求学,莲池大师已经过去,不在人间了。但是他的著作在,所以他的修学就是依莲池大师所有的著作为中心,接受他一个人的教育,依莲池大师为老师。老师已经不在世了,蕅益大师的成就以及他的基础,奠定在《莲池大师全集》上,他有几十种的著作,是一个人写的。你看这几十种的经论是一个老师指导的,不是两条路,是一个老师。必须要这样子下上十年,至少得十年的工夫,有个一家做为基础,你的根底深厚,就跟树一样有根、有本,然后才能够生枝叶。枝叶是什麽?任何家的著作东西我都可以看,都可以听,都可以参考,你就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今天怎麽样?没有根、没有本,一开头就要去参访,到处去乱听、乱看,看得头脑一塌糊涂,满脑袋的浆糊。你怎麽会开智慧?你怎麽会有受用?所以今天我奉劝诸位是学一家之言,譬如在佛法裡头,《莲池大师全集》我们现在到处可以能够找得到;《蕅益大师全集》,这都是比较近一点的人。他们的文字还不太古,我们能够看得懂、能够受用,这是明朝末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是五百年的样子。如果更近一点的这真正有成就的,清朝的灌顶法师,他的著作也有三十几种,他是乾隆年间人。再晚近一点的像我们民国初年的,圆瑛法师有成就的,谛闲法师有成就的,他们都有《全集》在台湾流通。可是诸位要学什麽,就得学一家,我学谛闲法师的,就专门看《谛闲法师全集》,在这个《全集》上用十年工夫,要把别的都放下,跟著一个老师学,学十年,然后才看其他各家的东西,你才会有受用。你才会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所见、所闻一切明瞭,不被境界所转,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可是古来注疏虽然著作很多,你要是统统都学很困难,不容易!要在他所有著作当中选一门,这一门为主修,其馀的做助修,正助双修。香港过去的海仁和尚,我在香港讲经去拜访过他,他那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好像是前年圆寂的。我看他已经九十多岁,他是专攻蕅益大师的,而且在蕅益大师三十多种著作裡面,他是专门攻《楞严》。蕅益大师《楞严经》的注解,就是《楞严文句》他完全能够背诵,在香港有「首楞严王」之称,可见得人家造诣之深。他是不搞另外东西的,他就是搞一家的,一生受持一家。诸位你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从这个上面奠定自己的基础、根基,你们会有成就,一定有成就。

千万不要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很好,好奇心!好奇心害死了自己,不老实。得老实守一家才管用!我比你们幸运,就是一开端我到台湾来就三个老师,我的哲学就是方东美先生一个人指导的,跟他一个人学的。一入到佛门就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走了之后,我就跟李炳南老师,我跟他十年,跟章嘉大师三年,领路的人一个人,不是那麽多,多就麻烦了!你们今天,章嘉大师已经不在了,李老师已经九十三岁,你现在找他已经不行。我那个时候去还算是很好,我跟他的时候他七十岁,现在九十三岁。九十三岁还在教书、还在讲经,可是教学他已经不愿意做了。所以今天顶重要的就是师法古人,师法前贤,你看看哪个人他的思想跟你比较接近,你对他很尊敬,他的著作你念起来很有兴趣,你就选择这一门,下十年工夫,把自己的基础打好。

——恭录自《八识规矩颂》

#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讲堂##正能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真的真的希望各位家长重视一下性教育,可以科学风趣的回答孩子们的“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不是“垃圾桶捡来的”“涨大水冲来的”。诺瓦东南大学的师生比例为17:1,
  • 不仅收获了家长与学生的口碑、得到教育局的认可与肯定,被评为民办示范单位、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山东艺术行业优秀单位、5A级社会组织、各高校教学示范基地,也成为中国美
  • 到底该不该做兼职❓ 很多人不好意思做兼职 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觉得频繁发朋友圈,影响了亲朋好友 或许你看了下面的文字,会有所深思...... 我们究竟为谁而
  • 天国不仅是门徒们的目的,也是福传的方法。耶鲁大学的心理学专家 Oriana Aragon 说:“这是因为当我们看到“萌物”的时候,我们的正向情绪会大大被激发,这
  • 8月11号发短信给家长叫我们开学带七千多的现金去交学费(以下有图为证)而今天又通过一些不正当理由要求我们在交2168元,这已经不是学校第一次这样乱收取学费了,私
  • (据人民日报)宋子文生于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父亲宋耀如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富豪,与国父孙中山关系极为密切,早年父亲就为他聘请了专门的家庭教师,1912年宋子文赴美留
  • 全nh最棒的ace像个新人一样 7年你终于solo了从以前的青涩 到一个人面对风起云涌再到成为top&ace 你吃了好多苦想起你被骂到停发ins近一年想
  • 有人说上天给你关上门就会给你留下一扇窗,有些人尽管工作辛苦可家庭幸福,而我,上天好似忘记了,事业生活都一片昏暗,没有支撑力量的我,真的好累好累。一时宿舍四人俱在
  • 一转眼啊,三年过去了,头发长了一茬又一茬,从三三两两的村落小屋,到熙熙攘攘房价7000的繁华小镇,想着就要离开这里,心里五味杂陈,出来和小乖吃饭,我讲故事给她听
  • 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
  • 正如超级演说家刘媛媛所说 在变老的路上 我们当代年轻人一定不要变坏 ,我们也在见证这个国家在一点点变好 不知为何 今晚说了一些不择边际的话语 日志人生一路的风
  • -于是就有了现在等待4点去苏州的我[赞]太碎碎念了吧 希望接下来的7天可以对我好一点…我是认识campus的…老师你信我啊!-迷之一大早起突然想到要不要改签?
  • 都不是,购物现在已经不屑一顾了,风景也变得熟悉成自然,最珍惜的是现有的友谊,自己很幸运,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有谈得来的她们,让异乡生活也没有被太多思乡困扰[蜘蛛侠
  • 就这样吧大不了就跑路[摊手]再大不了工作觉得青春爱欲吻里的男主sex god好帅,然后去搜,发现他居然是复联2里的快银(薛微长残了点a)海扁王的男一(没注意)出
  • 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好的公司固然是因为它有好的产品,有好的硬件设施,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人才。
  • 四周年就要到了,这个乱哄哄的团组要做什么应援吗?重要的是,她们走过了这大起大落的一年。
  • 这样的爱情观我无法理解,但我无法说这是错误的,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有时候包括他爱的人。今天晚上看完了追了挺长时间的一部剧,叫《暗恋橘生淮南》以暗恋展开的故事
  • 其实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热情褪去后的清冷与平淡不过是每个人在某一个阶段必经的旅程你不再是那个任性撒娇卖萌无理取闹的孩子平淡的日子里偶尔的任性显得矫情长不大 让人
  • 等車時看見在夜晚明潔的月亮。他和華生醫生投入進另一段離奇案件中,我已模糊睡去。
  • 恐惧和爱是你仅有的两种情绪。选自:《庄子·缮性》 句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