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
禅定对修福
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切的善法,

这善法里面包括一切福德之法。

这个内在的宝藏要靠禅定开显出来。

“ 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一个人心性更加稳定,他的智慧也会更高。

为什么有禅定就能开发智慧 ?

因为我们的心性里面本具无量的智慧,

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心太散乱了,外面的五欲六尘对我们的诱惑吸引太大了,

所以我们整个的身心都奔驰到外面去了。

越向外部世界奔驰,
内在的东西就越弱,
本具的智慧就无法开显。

自工业化以来整个的人类社会,面临内心空虚、道德失落、信仰真空等种种问题,

这跟人类越来越远离精神追求,越来越向外部世界追求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来,

哪怕一天只用十分钟、半个小时。

不要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外面,连做梦都是竞争、拼搏。

孟子为什么说
“ 一日之计在于寅 ”,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

我们一天最好的时光是凌晨的三点到五点。

你要在这个时候来办自己的大事,修禅定的功夫。

夜气清明,刚刚醒过来最清明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良知良能、

我们的佛性显发得最好的时候,要在这时去做心地的功夫。

功夫做得好,就可以统帅你一天的行为。

你在这一天当中就会具有比较清醒的、智慧的眼光。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完全颠倒了。

我们东方人原本的生活方式是早睡早起,现在是晚睡晚起了。

去年有个居士劝一个人持午,那人说他能持午,怎么持 ?

午夜不吃。

说明他平时连午夜都要吃东西的。
  
我们有幸闻到佛法,一定要修禅定的功夫。

要知道外面五欲的快乐是不能长久的。

五欲快乐当下的张力很大,但消失的也很快,乐极就生悲啊。

惟有我们自性的、从禅定里面产生的乐才是真实的、持久的乐,这叫法喜的乐。

我们现在很可悲的就是享受五欲那种短暂的虚假的乐,

很少享受到内心当中那种永恒的、自性的、法性的乐。

当你享受到那一种乐的时候,你对一切五欲的乐都会放下,

就会觉得毫无意义,味同嚼蜡。

但是我们无法生起这个参照系啊。

我们在苦乐这方面完全颠倒了。
  
佛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乐,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乐世界。

这个极乐世界的乐是超越了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对、法性、涅槃的乐,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在那里才能体现我们生命的真正的价值,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本原。

那这种乐的得到要靠什么 ?

要靠禅定。

散乱的心是没有办法的。

就好像这盏灯烛,你在八级台风里面是点不亮它的。

一定要在静室里面,这个灯烛才能够正常的点燃,才能发出它的光亮。

我们的内心要有这个静室啊。

我们五欲六尘的欲望就像风,一吹过来,内心的智慧之灯就被吹灭了。

智慧之灯一灭,我们的内心就一团黑暗。

你再去追求世间所谓的 “ 幸福 ”,那正好是南辕北辙。
  
那么怎么修禅定 ?

修禅定的方法很多。

从净土法门入手,能够念佛就是最好的修禅定的方法。

当你在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的时候,就不会再去想五欲六尘。

当你不想五欲六尘的时候,你就在修止观。

这句佛号能念得孤明历历,就是止。

能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就是在修观。

你有止的功夫,就会有定 ;

有观的功夫,就会有慧。

所以止观就能够导致定慧。

有禅定就会契入到无量寿的寂定,有智慧就能显发无量光的照用,就具有寂照的功能。

所以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非常简单,

却把大小乘的最精妙的修行都浓缩进去了,圆满具足着止观、定慧、寂照、无量光寿。

念佛一法是单刀直入,直接在我们心性最核心的地方来展开禅定的功夫。
  
东林寺现在有几种修行方法,一是佛七,从早上四点到晚上九点经行。

在座的有些上海的居士包括我们禅学会的会员都到东林寺参加过一天十六个小时的念佛。

还有百万佛号闭关,一天念十万声佛号。

通过这些方法的修行,大家都有一种体会,

就是自己念佛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回忆出来了,平时回忆不出来的都想起来了,也就是妄想杂念也都起来了。

如果他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会觉得,我不念佛心里还清净,怎么一念佛还这么多妄想杂念。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你不念佛照样有妄想杂念,只是你发觉不了。

你能发现你有妄想杂念,是因为你在念佛。

就好像这个屋子里面,你看不到有灰尘。

从窗户外面射进一缕阳光进来,透过阳光的照射,你就发现有很多的灰尘。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束光明,这一束光明射到了我们无明黑暗的内心,透过这个名号的光明,我们才发现有这么多妄想杂念。
  
我常常劝一些专家学者,特别是文科的学者,去进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

因为我们在哲学上常常讲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讲得那么多,了解什么是自我吗?

它不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

你要了解你自己这个心啊!

这个心是什么?

心是由念头组成的,我们连一天到晚打的念头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了解这个心?

连这个心都不能了知,怎么有资格谈自我问题?

我在九九年第一次作百万佛号闭关的时候,就深刻的感觉到:

原来自己谈玄说妙,连自己的念头都一概不知道。

透过那次闭关念佛,发现自己的念头一下子是贪欲的念头,一下子是瞋恨的念头,一下子是什么念头

…… 这时才知道心如瀑布,如狂暴的瀑布,湍急的瀑布。

野马般的心,怎么把它拴住,把它定住?

这是一个大问题啊 !

为什么佛法入不进去,得不到法喜,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狂野了。

于是它就像一个非常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点东西都透不到它深层里面去,阿赖耶识的深层没有感觉。

我们内心本具的无量无尽的宝藏就一点都开显不出来,无量劫以来都酣睡在那个地方。

所以一定要借助止观定慧的方法,把这个妄想流截住。
  
禅宗也讲香象过河。

过河就是把我们的意识流截住,这个香象是一下子踏到底部的。

截断意识流才能够涵盖乾坤。

涵盖乾坤就是把我们自性的无量寿的 “ 地 ” 的功能,

和无量光的 “天 ” 的功能显发出来,

就涵盖了,就显发了,寂照了。

涵盖乾坤之后,才能随波逐流。

这时候的随波逐流不是随妄念的随波逐流,

那是随着我们法性的流,
随着我们般若的流,
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

到了那个程度才能像孔子所说的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禅宗说开始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过一段时间后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最后还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那第三阶段的见山见水跟第一阶段的见山见水是不一样的。

现在我们的随波逐流,是随着我们妄念的流、贪欲的流、无明的流在走,所以一定要有香象截流的这个过程,再回归到随波逐流。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最无上的香象截流,要做这个功夫。

一、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有所求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实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因为种子不清净。你以贪心来做好事,这就叫种子不净;你以好胜心来做好事,这也是种子不净。

那要怎么办呢?就要行所无事。做什么事,都是我们的本份,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有所求。我们每天所作所为,都应该行所无事,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事醒事出世界, 见事迷事堕沉沦。”

人在世上,颠倒想不易除去。若能除去,则远离颠倒梦想,就能证得究竟涅槃,空也不空,色也不色,那就是本地风光,本有家乡。

可是我们人都背觉合尘,不识本地风光,只知颠颠倒倒,东奔西忙地求名求利,等到名成利就的时候,就呜呼哀哉,胡为尚向了。这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什么?

二、做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有这种思想

《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到极点,或者得到什么好处了。”不该有这种思想。

为什么不该有这种思想?你若存一个得报的心,那还是一种贪,说:“我布施了,现在我舍了,将来我得优厚的果报,得最多的利。”

我不是毁谤你,你这个莫如去放高利贷,这也就等于放高利贷一样。你要是布施一文,将来想要得万报:“你看我布施一文,就得万万文这么多的报。”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

那么我们布施应该要怎么样呢?这个布施就是我本来就应该布施,是我的本分、我的天职!不应该存一个获报的心,绝对没有一个所求在我这布施里边,这才叫净行!各位听经听到这一点,明白这一点这价值已经是不可思议的。

好像我常常这样讲,怎么说?我说:“我这个出家人,绝对不拜韦驮菩萨。”

各位或者想我这种思想一定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韦驮菩萨你都不拜?他是护法嘛!你不拜韦驮菩萨,那他不护你的法怎么办?”我告诉你们,我之所以这么穷,就因不希望他护我的法,而希望他护旁人的法,不要护我的法。

为什么?我要是一个真修行人,我不叫他护法,他也要护法我的,因为他应该尽他的责任。如果我不修行,单单给韦驮菩萨叩几个头,请他来护法我,他就护法我了。这样一来,我说他不够韦驮菩萨的资格。

为什么?他也贪污,也卖法啊!哦,人家向你叩几个头,你就护法;不叩几个头,你就不尽责任了,这岂不是贪污吗?

各位想一想,我要是修道的人,我不向他叩头,他也应该护我的法;我若不修行,就是向他叩头,他也不应该护我的法;所以我不向他叩头。这是我的思想、宗旨。

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各位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真真明白佛法的真意,不要糊里糊涂地一天到晚拜佛,磕一些个糊涂头,这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为什么?他说:“唉!这么糊涂,这个人真不堪教化!

信佛了,说是没有贪心,还一天到晚向我叩头,又求发财,又求升官,又求什么事情一顺百顺,诸事平安。你说这种思想,这个……,你自己心里平安,还要求我干什么?

你自己心里若没有毛病,没有贪瞋痴了,那自然就一顺百顺,何必向我叩头?真是呀!可怜可怜!”你看这样子,本来菩萨都在那儿入定,你这一拜、一求他,把他求得也笑起来了,所以我说这把菩萨的嘴都给笑大了。

那这该怎样?我们向佛叩头的时候,不要有所求。有所求就向佛叩头,无所求的时候就不叩头了,是不是?在佛教里这种的思想,应该改善。

我所说的道理,各位不妨用你的智慧来想一想。

如果我说的不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我绝对接受你们告诉我:“你讲错了,这个地方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你的理论比我这个正确的话,我绝对绝对接受你的思想。

所以谈到布施,不应该有一个获报心。古人有一副对联说得很好:

读书虽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为善不期获报,自然梦稳神清。

“读书虽未成名”,我读书虽然没有中状元,没有成就我这个名。这个名,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虽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也读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所以“究竟人高品雅”,人格也清高,品性也雅、也好了。雅,就是很好的。为什么你人高品雅?因为你读过书,不会很粗气的。

“为善不期获报”,你做善事不要等着,这个“期”就是等着,做一点善事了,就站到那地方等着。等什么?等好的果报。

你不必等着那好的果报,也不管它有没有好的果报,可是怎么样?你“自然梦稳神清”,做梦也没有噩梦,因为你做过善事,心里都很慈祥的,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不会做凶梦了:“啊!我做梦,人家拿枪要打我。”

不会的,你自己不用枪去杀人,人也不会杀你的,你在心里上已经很平安了,所以梦稳,你自然做梦是做好梦,做平安的梦。神清,这个清就是明白、清醒。你的精神也非常的明白,精神一定很快乐的;很快乐就是很清醒的,你脑筋不会愚痴。

这样一说,所以我们布施应该认为,这个布施就是自己的责任。各位想一想,我所说的这个是一种理论,不是像有的人说:“你做布施啦!布施,你的功德无量。”我告诉你,无量就是没有,无量嘛!

所以不要听这个,你若听这个,我保证你永远不会明白佛法的。你不要尽说:“啊!这是个大居士!他做了很多好事。”很多,有多少?拿个秤称一称,喔!没有。那么要怎么样?这个做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有是有,但不要存一个有功德的心。要所谓: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各位若明白这两句话了,今天晚间这堂经就没有白听。 https://t.cn/RJqeWuH

青年节 |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

“绕”着结婚

世间人讲的爱情靠不住。婚姻是道义的结合,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六道轮回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爱,男女之爱,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第一个因素。能把这个看破放下?才能超越六道轮回。如果看不破,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这个断掉不是绝情无义,我们认为的那个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骗自己又骗别人,今天爱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同修们冷静地想一想,爱情到底是真是假?你就会觉悟。

你看结婚,吉是很吉祥,旁边乱七八糟给你绕,绕了多少层。婚是什么?男女到一起头就昏了。所以,头脑清醒不会干这个事情,看到这个字叫你觉悟,不要男女在一起就昏,不要被这个缠绕了。把我们的欲心转成愿力心,才能出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才真正有把握,这是根本。

佛法是建立在因果,智慧的基础上,理智不是感情,希望同修们很冷静的去体会这个意思。佛以及我们中国圣人并不是完全反对男女结婚。为什么?你不愿意出三界。那就行世间法,虽是世间法也要不昏,这是圣贤对我们的教训,所以,夫妻的结合,在古代不是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生跟太太从来没见过面的,没有恋爱。什么意思来结婚?他们结婚有个共同生活的目标,为了要达到共同生活的理想、目标,爱情是其次,不是重要的。如果还能保持古圣先贤这个理念,那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美满。

所以,要以一生这个生活目标,为重要的标准,不要迷在感情上,迷在感情上一定会痛苦。因为感情变化太大了,一个人早晚情绪都不一样,哪知明天是什么样的心态!所以说变化太大,靠不住。真正永远不变的爱是谁?佛与大菩萨不会变的,他不叫爱,换个名称叫慈悲;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远不变的爱。世间人讲爱就是迷惑颠倒的慈悲,慈悲跟爱是一个意思,一个是从迷惑的感情里面生的,一个是从觉悟理性的里面生的,同修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婚这个字很有智慧,教你男女结合要记住不要昏,不要搞得昏头昏脑,见了女人就昏了就完了,这个字的真实义在此,婚了是错了,不结婚也错了,昏了就是凡夫,不昏是小乘不是菩萨,菩萨是结而不昏。世间爱的乐是从外面来的刺激,不是真乐。

六和敬是基础

要找对象,找朋友,一定要找见和同解,六和敬里面的,必须跟自己在一生当中,奋斗努力的方向相同、目标相同、兴趣相同,这样的结合,彼此互相是一个助手,家庭一定会美满。不能谈爱情,今天你爱她,明天他爱你,结合几个月,毛病都露出来了,悲剧就产生了。那个是虚情假意,是不可靠的。所以家庭建在六和敬的基础上,才是真正有幸福。不懂得这个道理,要想一生个人幸福快乐、家庭美满,是不可能的。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古时候男女结婚跟今天意思完全不一样,古时候我们听说结婚,没有听说离婚的,现在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这就是结婚的意义不相同。古时候人结婚是为什么?两个人有生活共同的目标,互相协助,达到共同的理想目标。说实在的话,那个目标不是爱情。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古人是为道义,懂道理,知道应该尽的义务,今天的结婚是感情的结合,感情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这是现代婚姻跟古时候的婚姻完全不相同,在义理上讲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爱都是虚情假意,什么叫爱?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才有真爱,谈感情首先要做到善男子、善女人,有德行、智慧才行,我们来观察一下现在的夫妻跟男女朋友,俗话不是讲吗,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最低,这个不只是理论而已,如何爱才能不生烦恼?很简单,无所求的爱,不会有烦恼,就是有所求才会患得患失。

慈悲心最可靠

佛菩萨为什么是真爱?慈悲心在那里推动。慈悲就是爱心,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的爱里面没有感情,纯粹的理智,理智的爱叫做慈悲,如果慈悲里头带着感情就叫爱,实在讲是一不是二,真爱永远不变。世间人带着感情的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可靠的爱,需要找佛菩萨才行,那是真的,决定不会变。所以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就是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唯有佛菩萨用真心,真心永远不变。你敬重他,他爱护你;你恨他,甚至于杀他,他还是爱护你,他永远不变,那是真的。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一切众生情执太深,这是烦恼的根源。有人说,没有感情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在六道轮回?就是被这个害了,还不觉悟?现代人的那种情爱一文都不值,不但别人的话不可以相信,自己对自己都不能相信。能相信你自己吗?到明天主意又变了,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为什么?里面这个妄想念头太复杂了,千变万化,全是假的,怎么可以当真!人家说,我对你很好,点点头,不错不错。假的,不能当真;要是当真,就被他迷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全是妄想。佛菩萨的慈悲也不叫情也不叫爱,慈悲是真爱,永远不会变的。诸佛菩萨讲,爱护你,我们可以接受,那不是假的。六道里面的凡夫说爱护你,不是真的,他说憎恨你,你也不要怪他,也是假的,过几天他心又变了,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叫有智慧了。世间凡夫所用的心,叫三心二意,怎么能当真?迷惑了,智慧变成感情,觉悟了感情变智慧,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叫转识成智,这才是真实的工夫。所以古德讲,转识成智是修行的总纲领。

妄尽情空,妄想就没有了,生死就没有了。生死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从生灭念头里头来的。只要有妄想,还有淫欲的想法,就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点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佛法法门很多,哪一个法门里面,真正到没有念头了,才有能力超越三界。如果你修学这个法门,修得很久也挺用功的,那个妄想念头还在,就出不了六道,实在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得不求阿弥陀佛,就是这个生灭的念头不断,也可以带业往生。八万四千的法门里头,只有这么一条,不断妄想能出得去;除这一条之外,任何一个法门没有带业的,都要做到生灭心灭,你才能出得了三界,才能够脱离轮回,我们心中要明白、法门有难有易。古人讲: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其它的法门跟净土法门一比,难行道,真难!可是这个易行道,难信!你不相信,那就没有办法了。许多难行道,很容易叫人相信,信了白白的忙一生,得不到结果。这个法门难信,信了的人,他都出去了,非常幸运,都出去了。

要放得下情爱

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家亲眷属,要好的朋友,难分难舍;尤其是母子的亲情,夫妇的爱情,最难放下的。这个东西常常在念佛的时候,起心动念,夹杂在佛号当中,把念佛的工夫破坏了。要想成就,不能有夹杂,才能得一心。否则的话,虽是念佛,不是一心称念,是杂心称念。杂心称念当然也有好处,工夫不纯,这一生往生靠不住;一心称念,这一生往生是决定可靠。在家居士,今世真为生死,信愿念佛,当下应断淫欲的想法,为什么?这是贪心。如果真的淫欲念头没有了,淫欲的事还需不需要?除非是在弘法利生表法,如果不是属于表法,度化众生的方便,那就没有必要,一切魔境当中,这个最厉害!最严重!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爱情?佛说过:爱不重,不生娑婆。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爱欲没断,还爱这个,还爱那个,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不把这个根本拔掉,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世间人把这个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都是迷惑颠倒。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情执,执着在爱情上,这就糟糕了!爱欲不一定对色,对名利也是爱欲,对权力也是爱欲,对地位也是爱欲,乃至于对佛法,也还是有爱欲,喜欢那个经,喜欢那个法门,喜欢这个佛菩萨。常听说,有些人叫他学净土,我不喜欢念阿弥陀佛,我喜欢观音菩萨。这还是爱欲,还是一种情执,这个情执就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修学佛法如果不把这个情执拔除,所修学的一切工夫,就是修得真正好,都变成来生的福报。同修们要知道,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小果,能超越十法界,才是得大果。我们修行人,不能不把这些事情,从心地里面把它拔除,时时刻刻提起警觉。长养大慈悲心,把爱欲一念觉悟,就转变成大慈大悲。原先是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喜欢的人,关怀照顾自己喜爱的人,现在把这个心量扩大了,能够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对待,佛法里头遇到正法,可不是个简单事情。决定过去生中修过佛法,这一生才有这个缘分遇到,遇到才会有兴趣,才会生欢喜心,都不是一世、二世、三世。

照《金刚经》经义来讲,我们每一位同修,纵然你能在这个道场只来过一次,只听过一次讲法,听的很欢喜,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世修积的善根。为什么不能成就?大概就是一个是杀业,一个是淫业,犯了这两条,所以不能成就。生生世世在轮回里头补课!哪一天这两门功课及格了,才能够解脱,才能够向上提升。这个理、事不能不知道!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果戒与有缘同修共勉。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镇江身边事# 【镇江市依托“四朵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消费维权工作】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大局稳定,充分发挥消费维权工作社会矛盾减震器、缓冲器作用,镇江市依托“
  • 链接来源:www.yunfengsu.com.cn/mmmmm 正如一位古代诗人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也是漫长而坎坷的。从技术研发、
  • 很神奇的味道,第一次吃到诶!不过味道很ok,路过可以买一杯!
  • 60个容易读错的“人名”和“地名”: 1、嫪毐:(lào ǎi); 2、贾平凹:(wā); 3、阏氏:(yān zhī); 4、大月氏:(ròu zhī
  • #成毅# cy#成毅狐妖小红娘王权篇# 评果果们看见了就传播一下:我们要尊重淇淇(成毅不分流)淇淇他很尊重女性,不要打着黄心果果的名号去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相
  • [心]@卡布叻_周深 我爸爸說,昨天如果再多搖幾下,我們家就要倒了,他今天都在院子裡做飯,戶外吃飯!团粉能不能活在你们超话里,不求你们买专,不管你们的操作,但别
  • 然而梁牧也还是先一步在父亲那里知道了池羽的身份,他怨怪池羽的短视丢掉了两人间的信任,也丢掉了他已经初具雏形的,以池羽为主角的纪录片构思。再加上梁牧也毕竟只是来度
  • 劳力士日志女款复刻详情介绍 劳力士日志系列是其最具标志性和受欢迎的腕表系列之一,以其优雅、永恒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而闻名。女款日志复刻表完美捕捉了这一标志性时计
  • 男人不联系你的时候,才最能激发对他的吸引力。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明白成年人的感情并不是靠付出和真心就能换回同等的爱,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动物。 在一段感情的
  • 他的职业生涯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达到巅峰,其独特的设计吸引了包括皇室成员和名人在内的高端客户。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赞誉,还连续三年(1950年代)获得了德
  • 或许在政策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片全新的蓝天,看到更多环保产业的发展,也看到个人环保责任的实践。环保,是一项细节之事,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环境的未来。
  • 那么,面对新能源汽车没车位怎么充电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些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呢?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市场
  • 采用了不拔牙矫治的方案,选择了精准金属托槽进行矫正,通过扩大牙弓腾出位置将上下牙列排齐, 纠正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尖牙磨牙关系恢复正常。 【送福利】转➕评➕关
  • 生日快乐 今天刚好是爱上你的444天 撒浪嘿哟 一直以来永远热烈 对粉丝永远有回馈 对自己永远有要求求进步的hyukjea 辛苦啦 希望健康快乐 年年安康 跟
  • 选择新能源汽车,只是需要我们做出一点点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对环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而言,是多么珍贵而又值得的。生日快乐 今天刚好是爱上你的444天 撒浪嘿哟 一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选镜头 到这一步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贪心 既想能拍月亮又想拍人像 还想扫街 最后决定回归初心,专注人像-倒数第二部出现一个bug,才发现二代没有闪光灯,我真是吐
  • 懒得修图懒得把文字加在图片上[并不简单]袖c美式比橙c差远了 努力想看清橙c用的什么的橙汁 但容器上也只是写着果汁看到半杯冰块 惊呆的小猫 大半夜睡的迷迷糊糊
  • 后来纹‮流身‬传到了‮国美‬的兵‮里营‬,尤其‮美是‬国的水‮,手‬对纹身更为‮狂疯‬,有的全身都是纹身‮每,‬当美‮士国‬兵要出战时‮必,‬到档案室拍下身体‮
  • 如果我所说法,偏离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如来第一义正法眼藏,我下无间地狱。无一法不是催迫劝令一切众生皆求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之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