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激活中原沃土】

初夏时节,穿行在中原大地乡间,四下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应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的时代大背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只要牢牢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沿着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探索实践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日前,在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提升粮食产能,让农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田间,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向记者介绍:“我们流转的2000多亩地,全部属于高标准粮田,由于地块好,种的又都是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收购价比起普通小麦都要高10%左右。”

近年来,河南省切实履行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提升粮食产能150斤,持续推进科技兴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率,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其中,2018年粮食产量达1330亿斤,创历史新高。

“今年小麦长势要好于往年。”在项城市丁集镇关庄村,项城农业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级农艺师王立华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农技员,我们一直在项城市推广小麦等农作物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让更多农民通过土地增收致富。”

调结构、转方式,让农民种地“种”出好日子、让各地抓农业“抓”出积极性,河南省探索推进“四优四化”,其中,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04万亩,优质花生种植2200万亩,优质草畜走出了一条秸秆换肉换奶、循环发展的路子,畜牧产值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宁陵酥梨等闻名全国。

优质农产品的充分供应,也培育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据统计,河南省2785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肉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五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众品、三全等品牌叫响全国,成为河南“农”字号的靓丽名片。

“我们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真正回应市场和百姓的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生态环境优势

一湖清水倒映着绵延的峰峦,不远处摆渡划桨的村民惊起了三两只水鸭,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岳寺村正处在湖的岸边。“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推动东岳寺村走‘文化+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信阳市首个美术写生基地。”泼陂河镇党委书记余效前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更具吸引力、农业才更具竞争力。”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介绍,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守住生态环保红线,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绘就村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近年来,信阳郝堂、孟州莫沟、陕州北营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元素,引入时尚气息,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同时,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原阳县、宁陵县等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开展“赏花游”、组织“采摘节”,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也已成为河南很多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实践。“我们落实乡镇工作‘三结合’与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衔接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新型市场主体’格局,加大农业投入,引入市场主体,乡村‘颜值’提高了,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钱包也鼓了起来。”尉氏县张市镇党委书记杨民强说。

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河南省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并紧盯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治行动”,积极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

同时,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全方位向农村渗透,农村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对农产品的供给从单一的粮食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农村电商等转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8年底,河南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万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带动从业人数34.3万。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加速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城乡正在加速融合。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农村改革新活力

行走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村中道路宽阔整洁,别墅建得错落有致,学校、医院、工厂、商业街、酒店应有尽有。“俺在村里的医院上班,俺媳妇在村里干些杂活,一个月加起来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真是好啊!”57岁的村民李玉星高兴地说,“村里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还多亏我们村有个好书记,有个好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健看头羊。李玉星口中的带头人正是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在基层,要当好农村带头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正在村里干果加工厂指导生产的李连成说,“一是有思路懂政策,会‘接天线’;二是私心少,经得起全村人看;三是能干会干,还得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仕营村,正在这里监督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的卧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新认为:“要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阵地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选优配强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在外人才,河南省积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其中,驻马店通过开展“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培育了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万余人。

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近年来,河南走出去的“民工潮”正在变成引回来的“创业潮”,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目前,全省返乡创业累计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有3875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干部,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近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接待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自从今年三月底,花石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办出来以后,周全喜真正甩开了膀子带着村民干了起来。“只有登记赋码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金融部门才认可,村里的集体资产才能到银行作抵押贷款,才真正能盘活农村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周全喜高兴地说。

如今的花石村依托独特的山水风景及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在周全喜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先后举办了“槐花节”“山地自行车比赛”等活动,村集体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花石村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介绍,目前,全市统筹做好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真正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前,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让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活跃也让农民从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新时代“三农”新局面正在打造,乡村振兴进行曲也将越奏越好。

【乡村振兴激活中原沃土】
初夏时节,穿行在中原大地乡间,四下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应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的时代大背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只要牢牢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沿着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探索实践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日前,在河南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说。

提升粮食产能,让农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田间,焕永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向记者介绍:“我们流转的2000多亩地,全部属于高标准粮田,由于地块好,种的又都是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收购价比起普通小麦都要高10%左右。”

近年来,河南省切实履行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提升粮食产能150斤,持续推进科技兴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率,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其中,2018年粮食产量达1330亿斤,创历史新高。

“今年小麦长势要好于往年。”在项城市丁集镇关庄村,项城农业技术专家组组长、高级农艺师王立华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农技员,我们一直在项城市推广小麦等农作物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让更多农民通过土地增收致富。”

调结构、转方式,让农民种地“种”出好日子、让各地抓农业“抓”出积极性,河南省探索推进“四优四化”,其中,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204万亩,优质花生种植2200万亩,优质草畜走出了一条秸秆换肉换奶、循环发展的路子,畜牧产值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宁陵酥梨等闻名全国。

优质农产品的充分供应,也培育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据统计,河南省2785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肉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五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众品、三全等品牌叫响全国,成为河南“农”字号的靓丽名片。

“我们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真正回应市场和百姓的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生态环境优势

一湖清水倒映着绵延的峰峦,不远处摆渡划桨的村民惊起了三两只水鸭,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岳寺村正处在湖的岸边。“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推动东岳寺村走‘文化+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信阳市首个美术写生基地。”泼陂河镇党委书记余效前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农村才更具吸引力、农业才更具竞争力。”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介绍,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守住生态环保红线,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绘就村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近年来,信阳郝堂、孟州莫沟、陕州北营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元素,引入时尚气息,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同时,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原阳县、宁陵县等不少地方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开展“赏花游”、组织“采摘节”,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也已成为河南很多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实践。“我们落实乡镇工作‘三结合’与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衔接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新型市场主体’格局,加大农业投入,引入市场主体,乡村‘颜值’提高了,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钱包也鼓了起来。”尉氏县张市镇党委书记杨民强说。

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河南省深入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积极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并紧盯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治行动”,积极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

同时,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全方位向农村渗透,农村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对农产品的供给从单一的粮食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农村电商等转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8年底,河南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万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带动从业人数34.3万。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加速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城乡正在加速融合。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农村改革新活力

行走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村中道路宽阔整洁,别墅建得错落有致,学校、医院、工厂、商业街、酒店应有尽有。“俺在村里的医院上班,俺媳妇在村里干些杂活,一个月加起来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真是好啊!”57岁的村民李玉星高兴地说,“村里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还多亏我们村有个好书记,有个好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健看头羊。李玉星口中的带头人正是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在基层,要当好农村带头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正在村里干果加工厂指导生产的李连成说,“一是有思路懂政策,会‘接天线’;二是私心少,经得起全村人看;三是能干会干,还得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仕营村,正在这里监督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的卧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新认为:“要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阵地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选优配强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在外人才,河南省积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其中,驻马店通过开展“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培育了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万余人。

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近年来,河南走出去的“民工潮”正在变成引回来的“创业潮”,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目前,全省返乡创业累计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有3875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干部,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近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接待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自从今年三月底,花石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办出来以后,周全喜真正甩开了膀子带着村民干了起来。“只有登记赋码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金融部门才认可,村里的集体资产才能到银行作抵押贷款,才真正能盘活农村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周全喜高兴地说。

如今的花石村依托独特的山水风景及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在周全喜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先后举办了“槐花节”“山地自行车比赛”等活动,村集体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花石村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介绍,目前,全市统筹做好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真正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前,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让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活跃也让农民从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新时代“三农”新局面正在打造,乡村振兴进行曲也将越奏越好。

#南京“社区好故事”大赛# 【书声琅琅润社区】在繁华热闹的新街口西南角,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毗邻的是顾老师所生活的社区——慈悲社。这里有因济世救助的慈善组织得名的慈悲社,有已然止戈为武的大锏银巷,还有义行为四方邻里所称道,桃李满园的沈九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耳畔原本节奏紧凑的都市进行曲,悠然转为如歌行板的舒缓节奏,这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人沉心静气;在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中,仿佛一股平和稳定的力量,给置身其中的人们带来和谐与宁静。居住在这里,使一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顾老师,感受到热闹与宁静、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也萌发过想要在社区中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
2018年的暑假里,慈悲社社区为孩子们组织了多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假期活动:剪纸、寻访社区内的富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的行走活动等。社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居民们参加,顾老师兴致勃勃地带领着孩子们去参加。休息时,孩子们竟然PK起背诵南京地名的古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着孩子们欢畅的笑脸,听着他们银铃般地诵念之声,让顾老师禁不住一时技痒,也加入进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只是顾老师并不是用普通的读,也不是朗诵,而是用吟诵的方式,把诗词“唱”了出来。孩子们先是觉得怪,哄然大笑,可顾老师又接着“唱”他们方才所念的诗,几个女孩子先是好奇地模仿了起来,然后又用自己创造的调子,一起唱了起来。不知是7月盛夏的热情感染,或者同伴共游的欢乐带动,又或是诗文独有的抑扬顿挫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男孩、女孩,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家一首接一首,一起“唱”起诗来。最后同行的爷爷带着几个高年级的男孩子们用一首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给我们的唱诗会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次的社区活动,对顾老师的触动很大,作为70后,学生时代听得最多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也曾参加过诗词吟诵的社团,所以理科出身,笃信科学的顾老师内心其实最仰慕的是文采飞扬,能诗善赋,文理兼通,如孔夫子所说“一以贯之“的博学者。比如明明是位数学家,却凭借哲学巨著《西方哲学史》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伯特兰·罗素,比如用“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这样的诗句来说明物理与几何的紧密联系的数学家陈省身。又比如数学家华罗庚所作“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一语双关的绝妙对联。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同每个中国人的根和魂。特别是其中浩如烟海的古诗文,凝聚了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精华,美好优雅,超越了文理分界,跨越了时空。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完社区的活动后,让顾老师产生了能否在我们的社区中办一个公益“吟诵社”的想法。顾老师热切地希望能通过努力,在孩子们的身边营造更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让书声琅琅浸润社区,为美好的生活打上美丽的中国“底色”,配上优雅的“吟诵”旋律!
为着这份情怀,顾老师踌躇满志,报读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吟诵专家徐健顺老师的吟诵师资认证培训,进修自己的吟诵专业知识。
2018年7月,顾老师在社区组织了一场唱诗会,引发了社区书记范羽婷、爱德社会组织高明华主任的热切关注,当顾老师犹豫地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她们听时,她们给了顾老师 “不期而遇”地赞同,让她有“英雌所见略同”的感慨。从活动场地,到音响设备,甚至传统服装,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社区吟诵社同年9月已成立了起来。社区范书记以《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为我们起名“九思吟诵社”,一是希望吟诵社能够在社区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新时代的“谦谦君子”作出贡献。同时,慈悲社的历史文化名人沈举人,名唤“九思”,他曾在家中教书,惠及四邻,以文化人,桃李芬芳。
如今社区支持顾老师成立吟诵社,希望能在社区中弘扬“仁爱互助”的风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鼓励更多社区内有长才的成员,为建设和谐美好社区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看着孩子们身着传统汉服,朗声诵读一首首传统经典,顾老师的心里充满自豪与期待。
尽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好事多磨,吟诵社也并非一帆风顺。诸多成员沟通协调的费心,活动前后事务的琐碎,甚至是冷淡与误会,都是成立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最让顾老师为难的是,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时间精力永远不够用。每次吟诵活动前,她都会按照吟诵诗文主题:查阅资料、制作PPT、准备音频和视频,设计适合的游戏、准备小奖品……,这些工作都占用了大量家庭时间。有一次周末顾老师全家去登紫金山,一家人游兴正浓,连身体不好的婆婆都打起精神,说要爬到山顶,可顾老师一看时间,已是必须返程准备吟诵活动的时间了。最终,只能由先生带着一家老小继续登山,而她就在儿子和女儿失望的小眼神里,行色匆匆地下山了。路上她也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选择,顾老师在社区义务进行的吟诵活动,从来不收一分劳务费,来参加的居民们都误以为她是社区聘请的老师,还有的以为她是社区工作人员。隔壁邻居阿姨看见她家孩子独自在家写作业,她去社区当志愿者,都善意地提醒她莫要“去种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但是这些从来没有让她动摇过。
尽管有着各种压力,小小九思吟诵社的活动还是坚持了下来。在迎接2019年的新春联欢会上,吟诵社首次登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悦耳的童声吟唱出纯洁又深厚的情谊,穿越千年的《诗经》、《乐府》再次唱响在新时代少年的口中,荡漾在和谐欢乐的社区里,也反复在我的心里萦绕,让顾老师豁然开朗。“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永以为好的深情厚意,又岂要拘泥于“木瓜”,“琼瑶”孰重孰轻?个人的些许付出,若能唤起大家心中的爱与真情,若能为社区营造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在我们生活的家园播种“仁爱礼信”的种子,顾老师说:我何乐而不为!
慈悲社,自古儒佛双映,慈悲绵延,文人荟萃,文脉幽远,感谢无数像顾老师一样为我们慈悲社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的热心居民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房时间周末一般都在,平时5.30以后在...更多信息点击链接查看#南京租房合租[超话]# 【帮转】玄武区小卫街159号,距离下马坊(2号线)357米,步行5分
  • 其实大部分书国内也可以买到,只是书店之旅,尤其是二手书店里寻宝的意味,让这些书和几任主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结,带走的也不只是书,还有我们在书店里徜徉的时光。花了
  • 曹操说,孙策,只是借父亲的威名,而刘璋虽然是皇家宗亲,但只是一个守家产的狗而已,至于张绣、张鲁、韩遂这些碌碌无为的人就更不是英雄了。同样,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决
  • #小说推荐[超话]# 1225新完结现代小甜饼[求关注] 1.《然后,我想你》——女追男,追妻梗 2.《再次沦陷》——破镜重圆 3.《穿成抱错的反派女配》—
  • 与你的相识是在二零一六年初冬相遇时间不长,但也不短还没来得及和你多一些对白你转过了身我犹豫了因为我觉得我不配最深刻的印象里在盛夏的沿江道上性子要强的女孩手里拿着
  • 卖水‎果​以来‎知道很​多‎水​果内​幕,比‎如​易腐​烂的‎火​龙​果‎、橘‎子​摘​下‎来都会‎过一​道​保‎鲜‎水,苹果、橙​子‎会​打蜡​,香‎蕉会用
  • 而最初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名不正经过历代食神大佬的精诚打造,最终修成正果自成门派,成了半数以上中国人味蕾中不能割舍的心头好。在海量的中国地名中,阴阳地名是个大家族。
  • 「情けは人の為ならず」とは言うものの  昔話のようで恐縮だが、かつて俺は仕事で日本からホンコンへ行き、そして翌日天津へ飛んだことがある。あいにく空港へ向かうタ
  • 有好胜心还有要让自己配的上好胜心的能力 他说:很想赢 努力了就要赢(小小年纪坚定的品质真是打动人心 他真的脑袋里都在想更高层次的东西 看看老杨那惊讶的合不上的嘴
  •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 #Reylo[超话]#快一周了 我今天总算开始AO3看文了 推上看也觉得好很多 相信不久我就会回归佛系的状态 但米老鼠JJA我是不会停止辱骂的 AO3上一大堆f
  •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伍炳亮明清家具研究院承办了“文化与发展——2019亚洲家具巅峰对话”以及“江门市非物质遗产和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培训班”与本次的“共赏共赢 创新
  • 产业拥有饮片公司、药业公司、健康产品公司、药品营销公司。联系我们公司名称:泸州百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公司营销中心:0830-3638061/3999886公司网
  • #早安[超话]##早安##早安心语##正能量# 人生短暂又精彩,用心生活成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都是来自不倦的努力与奔跑幸福不是平白无故施舍与你而是来于自己的奋
  • 【淮南市环保应急工程古田路顺利通车】11月1日,淮南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公司工程一处实施的市重点环保应急工程古田路在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下顺利完工通车。位于安徽省淮
  • #情感[超话]#真爱是两棵树的独立,相互注视和映衬,却各成风景;真爱是两簇花的爱慕,欣赏对方的美丽,无妨自由的呼吸;真爱是两颗星的遥望,千万年的等待,从未感到分
  • #王一博谢允# wyb #王一博 时尚先生fine封面# 每天两部手机➕一个平板同时进行各大榜单、小程序、APP、贴吧等投、打榜及数据工作,不敢说也不能说辛苦
  • #田中美奈实[超话]##田中美奈实##田中みな実# クリスマスは山口紗弥加さんと沖縄に行っていました 紗弥加さんが度々訪れているという、やちむんの陶芸工房へ。
  • 把一些东西变得更有仪式感[皱眉]单反最近尘封未动,倒是这台相机成了给我惊喜的源泉所在~刚用的时候再内存卡里有上个主人的照片。也希望它能在我这里寿终正寝叭[月亮]
  • 真正的爱是一场灵魂的遇见 作者:墨羽  情里生情情无数,爱字易写爱难诉。关于爱这个字眼,始终觉得太过广义,难以言表,也说不太好。而关于爱情,相对亲近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