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权重上调,释放哪些信号?| 北京观察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
此外,执董会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
特别提款权(SDR),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是该组织会员国使用资金的一种权利,当这些会员国国际收支“入不敷出”,就可以利用SDR向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也可以和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因此,国家的货币SDR权重越高,其权利也就越大,同时也反映该国经济综合实力更强。
人民币“入篮”后的首次审查 权重上升代表国际化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SDR 定值审查五年一次 ,这也是自2016年人民币“入篮”后的首次定值审查。可以看出,IMF作为重大国际金融机构,对各国经济的比较和衡量十分慎重。官方发布的声明中,除了“出口标准和自由使用的标准”这两项估值,潜在的经济分裂及高通胀等都被纳入SDR的估值框架。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顺利通过审查且权重上升。而值得一提的是,IMF官方声明中特地指出,董事们普遍承认中国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
这一点也与近年来中国出口稳步增长、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中占比提升以及人民币外汇交易增加相匹配。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上升,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好了基础。根据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贸易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增幅接近30%,占全球贸易市场份额13.51%;此外,各国央行逐渐对官方储备货币进行多元化管理,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当前,全球已有超70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分析道,此次审查可以说是我国自2016年人民币正式“入篮”以来的一次“考试”。中国通过了这次“考试”,也代表着国际社会进一步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认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此举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会有所增强。
美元不降反升 依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
上调后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次于美元、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审查中,美元权重上升1.68个百分点。刘志勤指出,受益于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金融市场和美债的安全资产属性,美元依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
要指出的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趋于多元化,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逐渐减弱。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显示,自2015年起,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逐渐减少。2021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的比重降至58.8%,创2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IMF进行审查的5年间,不乏有美国对华贸易战、前任总统特朗普的扩张美工业、美国内部党政对立、新冠疫情等等影响,都使得让美元霸权的实体商品支点濒临崩塌。在今年,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美国对俄金融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元的公信力。而在此背景下,美元不降反升,就很耐人寻味。
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IMF的做法有可能是在为美联储的加息操作造势。美元作为当前全球持有最多的货币,美联储以降息操作向全球输出美元,以加息操作回收美元。美国便在这种“美元的凭空升值”间,实现了对全球购买力的劫掠。与此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经济形势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下,国际市场对美元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美元资产的保值作用。
美元权重上调的背后,则是欧元、日元的下降。某种程度上,美元在本就主导国际货币市场的基础上又一次权重上调,体现了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又一做法。
专家: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差距将逐步减少 最终齐头并进
那么,若抛开美元的霸权地位,人民币是否能超越当前排名第二的欧元呢
在刘志勤看来,欧元的背后是将近三十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其实力强于中国、日本,位居第二是符合经济发展逻辑的。不过,当前欧洲过多依赖美国市场,此举会进一步削弱欧元的国际化进程。而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开放,人民币跟欧元、美元当前存在的差距将会逐步减少,最终能齐头并进,达成三角关系。
事实上,这两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长,已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性。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贬值行情,波动幅度明显放大,备受外界关注。而在此时,IMF将人民币在SDR的权重提升,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在今天(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准备,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投资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从内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外不断提升中国市场投资环境。这一系列信号中不难看出,中国将继续提升自我,开放发展,以最好姿态迎接好下一个五年的“大考”。
作者丨王贝妮,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4月经济数据承压,多位经济学家建议:拿钱补贴老百姓】
中国经济今年增速5.5%的目标,正面临一场复杂考验。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短期内,国内多地疫情正在给经济造成较大压力。

国家统计局也指出,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随着5月份以来,全国新增病例数字显著回落,稳增长将成为下半年国内政策的重中之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稳增长主题下,政策层面究竟应该如何发力?有限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在基建、房地产、社会消费等领域之间应该如何分配?

日前举办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多位专家对此建言献策。

4月经济数据:货币宽松,但信心不足

疫情冲击之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有多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盛松成对此进行了测算。

盛松成指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上好于预期,但是新冠疫情的反复给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二季度经济数据上。

根据相关模型,盛松成教授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将落在1.7%-3.2%之间,其中可能性比较大的是在2.1%左右。这意味着,上半年的GDP 增速预计在3.5%左右。

上周央行发布的4月金融数据,也体现出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

作为经济运行中的先行指标,社会融资增量对经济增长有较好的前瞻意义。

据央行初步统计,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了9468亿元。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其中,中长期占比31.7%,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4月份的央行数据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无论是和3月份相比,还是去年相比都大幅度下降,表示信心不足。同时,短期信贷需求也大幅度下降,如果不是有大量的票据融资,下降会更厉害,表明短期的经济活动、活跃程度也在下行。”

格外令人担忧的是,4月份社融失速,是在货币持续宽松的背景下出现的。央行数据显示,4月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1.4%。

申万宏源证券近日指出,央行今年一季度投放4000亿MLF,叠加降准和上缴1.1万亿结存利润的措施,已经能够充分保证全年9.5%左右的M2高增,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已经基本完成。

市场上不缺钱,企业却不愿贷款,原因何在?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货币政策。市场上不缺钱,很主要的问题是受到疫情蔓延的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今年能不能够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内关系到稳增长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对外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应对外部超预期的冲击。

基建投资拉动增长,但可能造成分配不公

近期经济数据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的巨大分化。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544亿元,同比增长6.8%,虽然较前3个月的9.3%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各项数据中较好的表现。

相比之下,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4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0.69%。其中,商品零售26874亿元,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2609亿元,下降22.7%。

今年以来,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强调靠前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专项债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对高增速,也体现出靠前发力的成果。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从数据来看,目前畅通内循环的主要手段,还是基建投资,这方面力度非常大,也很有必要性。但是,单单靠基建投资,对于畅通内循环还是不够的。

其中一个担忧是,我国基建投资的回报率正在下降。李迅雷表示,有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城投平台的投资回报率,在2011年时是3.1%,到了2020年变成了1.3%,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了。基建投资面临找好项目越来越难、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现金流产生越来越难的问题。

其次,基建投资可能造成分配不公。

李迅雷认为,基建投资只是间接通过增加就业和投资机会来增加特定群体的收入,而且,基建投资创造的收入是企业、劳动者和税务部门的共同收入,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能获取占比多少的收入,仍是未知数。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与GDP同步,但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只有43.4%,远低于60%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其中美国为83.4%,印度为76.9%,德国为60.7%。

“我国居民收入结构显示,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速在过去5年当中,明显超过中等收入组的1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导致地方政府收入减少,基建投资的可持续性也存在疑问。陆挺指出,过去我国主要靠地产和基建拉动经济,但现在还想靠房地产拉动是很困难的,各地出台很多的政策,房地产起不来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影响很大,基建很难上来,所以传统的政策传导机制可能会出现失灵。

当下经济最大的“牛鼻子”是居民消费

在基建投资难以独力支撑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多位经济学家提到拉动消费的重要性。

李迅雷表示,目前我们居民家庭支出更多用来买房,相当于投资支出,所以存在消费率过低问题。国际横向比较,我们的消费处于谷底。今后随着房地产投入的减少,消费率有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是仅仅靠这一点此消彼涨不足以拉动整个消费的高增长,今年的表现比较差的是消费,通过我们对于居民的补贴,通过政策财政加大出消费方面的投入,这方面可以改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也指出,今天想要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牛鼻子”就是居民消费。“央行的调查发现,老百姓收入已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增加消费,而要增加储蓄,这是对预期非常大的考验。”

有观点认为,只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减税降费,稳定企业生产,稳定就业,社会消费就会自然回升,但是多位经济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黄益平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企业订单情况不好,不仅仅是出口的订单太好,国内的订单也不太好,原因还是在于消费不振,“没有消费就不会有订单,没有订单企业凭什么借钱过日子?”

“如果一定要让我坚持一条政策,那就是在短期内拿钱直接支持老百姓消费。直接支持消费第一个好处,是让我们社会稳定。与此同时,经济要复苏必须有订单,没有订单企业也活不过来。”

对于拉动消费的具体手段,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提出,可以直接向居民发放消费券。

据沈建光测算,2008-2009年间的家电下乡等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300块钱补贴,可以拉动3000块钱空调的销售,杠杆率很高。”而即使像香港近期的政策,直接向居民发放没有杠杆的消费券,对去年的零售恢复增长、经济恢复也已经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则提出,可以给收到疫情影响的低收入家庭定向补贴。

李稻葵表示,“我们做了个数据研究发现,今天消费下降1%,未来七八年都会下降,会有心理的阴影。怎么办?为了保居民的消费,物流一定要畅通,更重要的是要对受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助。”

“上海市2500万居民,平均4口人住在一起有600万家庭,我们政府能力这么强,600万家庭里面收入最低的10%,选出60万家庭,每一个家庭给你一万块钱现金。通过这个方式稳住未来的消费,不要产生心理的阴影。稳住未来的消费就是稳住健康,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本面不变#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介绍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的具体原因】
今天(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而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的原因。

付凌晖首先做了个类比,今年以来,由于季节变化,北京整体气温升高,但前一段时间由于冷空气来临,北京降温,天气有新变化。这一周,北京天气在升温,气温的变化是有一定趋势性,短期的气温变化是异常波动,但改变不了天气总体逐步回暖的态势。

同样的道理,受到疫情冲击,对4月份经济运行也有一些不利影响。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

付凌晖指出,总的看,这些都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的影响,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付凌晖介绍了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的具体原因:

一是我国经济体量可观,抗风险冲击韧性强。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4万亿,总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4月份,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冲击严重,但是从全国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总量规模依然可观,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钢材产量1.1亿吨,原煤产量达到3.6亿吨。从累计看,全国主要指标仍然保持增长。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6.8%和7.9%。

二是基础产业支撑有力,供给保障能力强大。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农业看,随着各地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加强田间管理,目前冬小麦的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从能源来看,增产保供持续加大,主要能源产品较快增长,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4.7%。从基础工业看,主要行业持续增长,供给保持稳定。4月份,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8%和8.9%。

三是市场保供稳价有效,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维护了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保持温和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同比上涨0.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四是转型升级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壮大。疫情冲击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发展继续好于传统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态势持续。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数字产业快速发展,4月份,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0.3%。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绿色智能产品较快增长,4月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2%、21.6%、20.8%。

五是宏观政策调节加大,经济运行有望加快改善。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对于缓解企业困难、稳定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快速调查显示,大规模留抵退税实施后,获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的企业中,90%的企业认为改善了现金流,96.2%的企业表示对政策比较满意;获得存量留抵退税的小微企业中,84.5%的企业认为改善了现金流、94.6%的企业表示对政策比较满意。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近期党中央对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效果不断显现。

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下阶段,推动经济稳定恢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加紧谋划、适时实施增量政策,控住疫情,稳住经济,保证发展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https://t.cn/A6XxPZB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即便是有护盘的力量以及中字头的个股盘中拉升,然而还是抵御不了机构资金的强大抛盘,对于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来是央企的市值管理新规本质上给A股未来提供了一
  • (以后小霸每天都会发db打分养耗贴提醒大家噢守护短评露出区)图1:快速打分指南 图2图3:小噗通和风之海短评露出区(目前评分人数不多,小噗通已被氵菌包围)图5-
  • 战事进行到现在,俄乌前线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美国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俄罗斯在前线部署了大量的无人机,甚至可以达到全天候覆盖天空,这让乌军更难逃脱被打击。
  • 6.最终季的结局是艾伦与三签联手击败了所有的巨人族,人类重新获得了自由和和平。三、重要情节1.艾伦等人发现新的巨人族再度威胁人类的家园。
  • 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最近他开演唱会有两个新的live歌 我觉得也不错,人我不知道了,哈哈哈我就是随意说说啦。那么抒情版就是和恋人午后在躺椅上看李娟的作品可以听的歌
  • 坤:壬午 乙巳 己卯 庚午 (申酉空)网上简测:此命为身旺,七杀乙木为用神的,年壬水生乙木,为财资七杀、为人比较干练,但自尊心强,脾气不好。单单看大运走
  • #试色分享# Dior单色眼影06 Pearl Star✨就如同这款眼影的名字一般,在几乎无色的基础上不仅有白色,还加入了粉色和绿色的光线与亮闪,呈现出珍珠与
  • 到古民居博览园欣赏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到张公山公园欣赏清湖碧水映曲桥……然后来一份河蚌粉丝、沱湖螃蟹、蚌埠雪园汤圆、烧饼夹里脊、固镇老任桥牛肉,慢享时光。
  • 事实上,王建的父母早已意识到儿子的异常,为他寻医问药。但在这个特别的十年中,王建逐渐展现出一个让人不解的怪癖——他总是感到口渴,好像永远也喝不够水似的。
  • #光遇陪玩[超话]# 宝贝我们团招人 试营业一月流水2.5w团内时不时有福利 点单群440+每天点单老板最少15+ 团内最不缺的就是单子 而且现在️hf ️审
  • #营销洞察# 【婴童功能护肤品牌营销策略】1、红色小象——注重功效与专业背书,与用户多场景多角度沟通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宝妈群体,对用于宝宝的亲肤产品有极强的品质
  • 因为时间比较久,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口服3天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做了20年整形医生,做了上万台眼袋手术,聊点你不知道的现在有很多人都对眼袋有很大的误区,其实在通
  • 我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在我蓬勃生命力的心脏里,藏了一副候鸟的骨骼,我的根扎在泥土里,我的心飞在白云上,不要担心我死于旅人的步伐,我有着永不落地的信仰,我承受暴雨
  • 这家牛逼哄哄的律所,公然威胁交警的事儿,还惊动了海南省公安厅,幽默的回应说:连车牌都写错了。”该博主所贴出的图片,显示是发生在2020年12月的一起律师违停却公
  • 今日想喝咖啡找了大众点评的排行榜误打误撞找到了一家靠近“咖啡面包节“的Ginger Coff带着咖啡顺便去会场溜达了一下整了个小型pretzel和3个大米包Ge
  • 苏57进气道有大量结构加强能适应2马赫以上的动压撕裂,包括苏57不肯学五代机的锯齿隐形蒙皮,也是考虑到了2马赫以上超音速动压对蒙皮的损伤和热摩擦有烧毁隐形蒙皮的
  • “怀着孕离刚用完的浴室远一点,里面湿气重,地面也还没干滑着呢”转移话题的目的性太过明显,苏桐不干了,立马站住不动,连手都抽回来不让牵着,小脸一扭就是不看他。回身
  • 我妈每天都让我去医院看病 我都说快好了 而且我真的觉得我快好了今早是去儿科给六一续开雾化 那个儿科医生说 六一轻症 六一妈妈这个咳嗽声该去看看医生了一拍CT 肺
  • · 不结婚的女人 An Unmarried Woman (1978) 导演: 保罗·马祖斯基讲述20世纪70年代性政治变化的影片,一个女人的自我发现与解放之旅。
  • 【考点5】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常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称为产后宫缩痛,一般持续2~3天后自行消失【考点6】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