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负担小】近日,日本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表示,两者正在推进计划,争取2023年发射全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日本共同社12月31日报道称,木制人造卫星的特点是运用完毕后可在大气层燃尽,对环境的负担较小。日本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首先将于明年2月启动把木材暴露在太空中并确认持久性的实验。(澎湃新闻)#2022美美的#

【“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 “ ——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新华社合肥1月24日电 (记者杨玉华、马姝瑞、吴慧珺)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原始创新怎么有更多源头活水?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年,“科大南迁”,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科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0%。

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硬科技”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户。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动力源”。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摘星”梦:到2025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远走他乡”,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缺屏少芯”进行产业攻“尖”。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大冬天里浑身冒汗”。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300多家,2021年产值增长超过2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合肥还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建立。到2021年,这里入驻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如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一半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产业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增速近30%。

一本“网红”的合肥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或能窥见这座城的产业眼光。这本199页的册子详细列举前沿产业及前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产业、功率器件产业、微显示产业。合肥常年派招商小组驻点北上广等地区,实地跟踪前沿产业的发展,对招来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顶格”服务。

有眼光,又这么拼,合肥就这样聚集培养起了一个个产业地标。

硬核科技怎么更硬?

有人说,一座城如果拥有一项改变世界的未来科技,这里就拥有未来。  

在合肥,有三项这样的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

其中,可控核聚变2021年底实现新进展——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地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2022年1月,记者来到合肥北郊的科学岛附近,这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合肥的第四个大科学装置。

这个有着14栋单体建筑的大科学装置基地,状如“凤凰展翅”,寓意飞凤逐日。明年,约80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将进入园区,使用装置开展科研工作。

“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创造新的合肥速度。”作为研究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竖起大拇指。合肥市自掏20亿元,先行建设配套园区,使项目开工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6个月。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合肥目前在建、已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已达10余个,体现了这座城的“硬核”。

然而,硬核科技不是一日练就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合肥因为有中国科大,成功引入首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本世纪初,合肥相继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装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从2017年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手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利器”,合肥不断攀上科技高峰。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突破,合肥独占四席。

使命不止于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合肥正与上海同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载体、联合科技攻关。

开年以来,名为“巢湖明月”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实施升级工程,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发起单位,合肥先算中心业主单位负责人游浩方说,产业联盟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赋能,更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算力。

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合肥孕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 “ ——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新华社合肥1月24日电 (记者杨玉华、马姝瑞、吴慧珺)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原始创新怎么有更多源头活水?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年,“科大南迁”,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科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0%。

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硬科技”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户。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动力源”。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摘星”梦:到2025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远走他乡”,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缺屏少芯”进行产业攻“尖”。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大冬天里浑身冒汗”。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300多家,2021年产值增长超过2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合肥还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建立。到2021年,这里入驻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如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一半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产业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增速近30%。

一本“网红”的合肥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或能窥见这座城的产业眼光。这本199页的册子详细列举前沿产业及前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产业、功率器件产业、微显示产业。合肥常年派招商小组驻点北上广等地区,实地跟踪前沿产业的发展,对招来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顶格”服务。

有眼光,又这么拼,合肥就这样聚集培养起了一个个产业地标。

硬核科技怎么更硬?

有人说,一座城如果拥有一项改变世界的未来科技,这里就拥有未来。  

在合肥,有三项这样的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

其中,可控核聚变2021年底实现新进展——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地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2022年1月,记者来到合肥北郊的科学岛附近,这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合肥的第四个大科学装置。

这个有着14栋单体建筑的大科学装置基地,状如“凤凰展翅”,寓意飞凤逐日。明年,约80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将进入园区,使用装置开展科研工作。

“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创造新的合肥速度。”作为研究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竖起大拇指。合肥市自掏20亿元,先行建设配套园区,使项目开工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6个月。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合肥目前在建、已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已达10余个,体现了这座城的“硬核”。

然而,硬核科技不是一日练就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合肥因为有中国科大,成功引入首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本世纪初,合肥相继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装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从2017年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手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利器”,合肥不断攀上科技高峰。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突破,合肥独占四席。

使命不止于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合肥正与上海同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载体、联合科技攻关。

开年以来,名为“巢湖明月”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实施升级工程,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发起单位,合肥先算中心业主单位负责人游浩方说,产业联盟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赋能,更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算力。

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合肥孕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你可以再过去看看,妈妈在这边等你(其实逛的时候我们离的也很近,妈妈一直在引导“看你想看的就好啦”“你可以找找看上面有什么图案呀”…)总之~一位耐心的妈妈#情感
  • 射手座射手座从来都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优秀的他们却没有丝毫架子,非常仗义,跟他们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他们会算计背叛你,安全感十足。 谁知,海清家人对这个优秀的男
  • #清明3天假因疫取消小学生哭成一片#【鬼湖拉昂错:宇宙尽头 正邪永生】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在拉昂错湖畔,人常有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
  • 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来抒写感恩之情,用简单的笔画代替网络的字符,记录他人对你的帮助与影响,最真挚地表达心中的感恩。(通讯员:机动部 王一帆) #镜西[超话]#我是
  • 这就是孩子多,吃东西香吗[允悲]1岁冒头的孩子,早早的舔雪糕,老二真是啥都不管了[抱抱]中午楼上邻居有吃韭菜水饺的,那味道……馋死我了,各种想吃,本来第二天树爸
  • #香港租房[超话]#【转租+直租】超近科大:坑口富宁花园,免中介费!联系方式(vx):Cello_R13【出租信息】32楼(最高34层)3房一厅一卫一厨(开放式
  • 这是2020年8月8日拍摄的应用5G技术的山东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上平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 摄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吃得饱到吃
  • ⭐星星再耀眼⭐也不及你耀眼❤️✐ ᵕ̈ ᴹᴼᴿᴺᴵᴺᴳ《》开启全新一天《》不辜负生活◞♡ 不迷失方向喜欢的歌,单曲循环;喜欢的人,百看不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让我
  • #恰似故人归# 女主死后,长意一直沉溺于悲伤,将自己锁在云苑不见任何人。他不再执着于真相,他可以既往不咎,却无法解脱,无法振作。 是什么让长意振作起来的?
  • “[并不简单] 我相信日本队在将来拥有夺得世界杯冠军的可能性,现在他们具备培养顶级球员的环境,我认为这点非常值得称赞!当同一个机遇给他们的时候!
  • 與之前贀良淑德的「葉問嫂」相比,今次角色性格惡毒,角色有極大反差,笑言頭幾集預了被觀眾鬧,她透露角色加入了自己個性,令葉彩薇不單止巴渣,亦有可愛和蠢一面:「自己
  •   二、晋中市昔阳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豫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电梯)案  2022年1月5日,昔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昔阳县瑶湾新村小区
  • 它既温暖治愈又让人心碎,作者写尽了孤独,也写尽了人与人之间对情感联结的渴望。所以作者在书中不但写了安德鲁的孤独,也写了人与人之间对温情的渴望。
  • 36岁的沈南,早在2007年参加黑龙江电视台主办的“我主荧屏”全国主持人选拔赛上获得全国总决赛十强,相信他那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勤奋精神和憨厚豁达的开朗个性,一定
  • #健康电竞# 小贴士,每天都能涨姿势[太阳] 今日小芝士——臀肌拉伸!在家就能做的缓解腰痛小技巧第五弹:① 仰卧位,双腿摆成二郎腿姿势(都会做吧);② 颈部和肩
  • 一鲸落万物生,这样其他城市的经济就起来了,根据消费的边际效应,这个崛起的过程中会爆发出巨大的内需,我们内循环也解决了[二哈]#微博新知博主#day170 3.2
  • 所以想辞职清明回个家还贼麻烦离碚要填请假申请、回了家要社区报备、返碚还要再填外出统计表那些学院领导一天翘起个jio不处理我的请假申请到头来还说我不经过他们同意就
  • 病例3062月19-20日 在回民区慧谷蓝庭小区12-2单元居家,未外出。2月20日、21日均是7:00—7:10在小天力为木图村村东口采样点采样,其他时间无外
  • ●_●(*?↓˙*)[鲜花]萧梓琛是墨雨柔的毒,第一眼,墨雨柔便陷入了一个叫萧梓琛的泥潭中,结婚一年,最终自己还是成全了他和他的初恋。#甜宠# #推文-现言#[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制裁压力下,俄罗斯破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4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过德国《星期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