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城市服务台# 【从0.62%到1.92%——探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
  这是一组重要的对比数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0.62%增加到2021年的1.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分别是2016年的3倍、2.8倍和4.7倍,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以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为动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一季度,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省排名第一位,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0.62%到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倍增,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创新驱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列入“十大战略”之首,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以“一号工程”推进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5月5日,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点火、投料和生产一次成功并达产达标。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复杂原料处理,通过“造锍捕金”和“三炼炉”生产金和银,综合回收铜、硫、硒等元素,将矿物质“吃干榨净”。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宝武铝业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热土上。2020年12月20日,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时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建立起了完整的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精深加工的铝工业产业链,不但盘活了上下游产业、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品牌。
  在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的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人员依托省级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到关键金属铑,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生产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关键金属的深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可为企业新增上千万元的产值。
  企业厂房林立,发展蒸蒸日上。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城东产业园“中国铜箔谷”,金源朝辉铜业公司专注于压延铜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产品填补了国内压延铜箔领域空白。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定位导航及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精度达到了1厘米以内;推出的系列消杀机器人产品,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所。
  目前,我市依托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以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现雏形。
  聚焦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研发活动。我市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建设二级研究院及平台载体13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为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我市多次组织央地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宝武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有研集团等65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特别是新增加了中国黄金、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3个百亿元级企业,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亚洲技术最先进的千亿元级黄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完整的千亿元级铝产业链。
  科教兴市
  创新引领,科教先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市始终把科教兴市作为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谋划创新高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推动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和直道冲刺。
  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提质量”,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名师梦之队”、推进“飞地办学”;职业教育“彰特色”,加快产教融合示范市、“双创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技能培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争首批”,以高等院校承接高端人才、凝练一流课题、开展研发攻关。
  科教兴市,亮出了一张张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2021年11月26日,三门峡5G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加快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2021年12月10日,我市举办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暨第二届“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活动,发布25个新科技成果。2021年12月16日,河南科技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领域合作,联合成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岸边,景色宜人。5月6日,在市职教园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规划建设展示大厅环境优雅,氛围宁静,市科技局和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在忙碌工作。进入2022年,随着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三门峡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天鹅湾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创业大厅内,6名大学生开设“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沙龙、培训、大赛和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创业者相互启发、资源共享。目前,该区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孵化基地,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为转型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我市坚持政、产、学、金、服、用全流程发力,以创新大厦、职教园区“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育新苗,以中试基地促转化,以“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促成长,以3亿元高科技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创新保险强服务,引进军工芯片、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三门峡落地转化,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241%,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加快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聚焦科教兴市,围绕关键金属、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等方面,推进重点工作,对今年“任务清单”作出特别安排——
  加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在三门峡布局建设中试基地,首批计划落地特种合金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关键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中心等4个中试平台。实施新一轮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争取2022年研发投入总量超过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实施三门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高企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市、县联动贯通产学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机构、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持续性研发活动。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引领,大力营造科教兴市的环境氛围。我市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盯科技创新难点弱项,成立“市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创新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战略重点工作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成立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靠前服务,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做好科技局重塑性机构改革,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实施“天鹅湾科创走廊”“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高新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攻关”“‘双创’园区全覆盖”“紧密型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回归”“本土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项目,引领和支撑创新发展。
  人才强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经济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市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制定出台了“1+8”人才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创业沃土,人才近悦远来。
  留美博士后党亚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柴松波先后“回归”,带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三门峡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三门峡籍中科院院士何满潮被聘为“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在卢氏县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携手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
  人才出彩,崤函精彩。一个个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水平团队的背后,是三门峡围绕“四个一流”、强化人才战略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流平台,提升创新支撑力。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专业研究机构7个,引进专家团队6个,聚集专家50余人。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设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本地的“双飞地”研究基地。
  培育一流主体,强化创新带动力。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围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6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
  汇聚一流人才,彰显创新引领力。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6个、高层次人才1339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崤函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全职引进超百名博士硕士。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每年1.4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三门峡市人才港,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成功引进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各27个。
  构建一流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评价机制,在沿黄长达20余公里的城市带状地区建设科创走廊,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强化人才、金融、设备、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要素支撑。加快科技部门重塑性改革,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2021年以来,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全市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智慧充分奔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是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所在,也是转型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宝贵密码。
  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燕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强市,政策先行。我市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聚焦破解人才发展短板瓶颈,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人才科技政策30条”,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打造“1+8”人才政策升级版,实现人才政策广度、深度、力度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我市人才科技的春天已经来到。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人才发展、科技振兴、产业转型必将踏上新征程、步入快车道。(作者: 文/本报记者 刘建设 何东升 图/本报记者 苏慧)

做不好私域,复购率也不会高
所有的生意都离不开流量,公域见顶,私域当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构建私域业态,通过私域获取和沉淀更多流量,与用户进行有温度的互动并建立信任关系,更重要的是,实现用户的高效价值和价值延伸。
当下,私域进入精耕深作的阶段,已经涌现出一批标杆性企业,形成了其独特的私域经营体系、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兼顾好公域和私域流量,用公域联运,打造生意增长飞轮。
01良性私域运营才是持续复利的致胜项
在品牌运营私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认知盲区,那就是拼命思考私域到底该怎么做,怎么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但事实上,企业首先应该要解决长期引流问题
在存量用户时代,将用户倒流到私域,才能形成持续价值。企业需要找到一个长期撬动公域流量的支点,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搭建有效的私域触点及转化链路,借助全面的微信经营生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迅速沉淀用户,实现精准的私域流量运营,提高销售和服务效率,完成从公域到私域的流量增长闭环。
而这个过程需要环环相扣,才能最终形成良性的私域运营,支持品牌商实现长效复利。
用一物一码低成本,高效率在公域获取流量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改变了沟通方式和消费场景,一物一码就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兴产物,以其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重构企业和消费者的链接关系,成为企业开采流量的高效率方式。
一物一码相当于赋予每件商品独有的二维码,把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产品变成企业和消费者直连的最好载体,通过防伪、防窜、溯源、营销、售后、引流等功能吸引消费者一键扫码,精准地在多渠道的公域中捕获到品牌流量,并将其引流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私域运营的活性。
但一物一码并不是简单的扫码促销动作,它更大的价值在于能够串联整个渠道链条上的角色,如经销商、终端门店、导购员、业务员,通过码的形式,采取不同的运营方式进行赋能,从而提高整个渠道的销售意愿,帮助品牌企业实现产品的快速流通,大大增加产品触达消费者的范围,达成提升产品销量的最终目标。

借助渠道角色,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触达面积和范围,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扫码率,实现更多公域流量的获取,完成对私域流量池源源不断地补给。
一物一码+微信支付+视频号,打造新的流量转化场
过去一年,微信做了诸多动作,其中微信支付打通视频号就是其中之一。在微信支付页面可直接跳转至品牌视频号主页,并支持设置视频号直播预约。这个功能直接给企业的私域运营带来重大影响
对品牌商而言,这意味着一物一码的营销活动能够发挥二次引流的双重效果,一物一码通过扫码发奖直接到微信钱包,奖励到账就会在微信支付页面即时提醒用户,用户能够在支付页面看到品牌商的视频号主页,实现和消费者进一步交流,完成品牌的二次传播,同时引导用户关注视频号,直接开启直播预约。
在直播中,私域流量的高效转化会加强商家账号直播权重,使得公域流量持续涌入商家直播间,形成流量的正向循环,助力商家扩大私域流量池。
同时门店开启视频号直播,可有效调动导购转发积极性,导购可以将线下购买力转移到直播间;同时,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激活私域用户,有利于提高订单成交率。
2021年美妆品牌林清轩进入视频号,每日坚持6小时直播,活动期间直播长达16小时。通过选品策略和直播间优化,林清轩聚焦目标群体,设置抽奖活动,不断产生有效流量裂变,直播4个月GMV增长570%。
品牌商家搭建“品牌+门店”的视频号矩阵,打开流量增长的突破口,同时在企业微信沉淀客户的交易、消费数据,有利于后续管理和再转化
视频号作为串联公私域的“超级节点”,是一个新的流量转化场,能够将公域流量嫁接到私域场景,且基于熟人社交裂变的私域场景,获取到的公域流量对品牌商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指向性和确定性
02 提高复购率的关键在于精细化运营用户
有了稳定的流量入口后,企业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流量,找到合适的载体,对用户深度运营,提高用户价值和转化效率,提高首单和复购率,收获私域的成熟果实。
CDP用户数据平台,发挥数据价值
首先需要将全渠道的数据统一整合,利用CDP用户数据平台将数据汇聚、清洗、分类,实现数据的全平台互通,为消费者勾勒用户画像并分类建模,利用“用户分层、权益分等”原则搭建品牌全渠道会员经营体系,借助企业微信载体实现“拉新-促活-留存-推荐”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用户价值,增加价值用户数量,发挥数据的真实作用
用企微与消费者建立社交关系

 企业微信作为微信产品矩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信对其赋予的价值早已从企业内部沟通工具延伸到企业内外部连接器,与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及公众号等实现大量协同,精准实现用户需求及一体化服务,以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真正盘活私域。
 比如通过企业微信能够提高导购和门店的数字化能力,更高效地服务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品牌商的导购除了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无法访问之外,可以看到每一个消费者过往的消费记录,什么时间来买、喜欢买什么、什么样的单价比较好,这种精细的用户画像能够赋能导购第一时间了解到消费群体的爱好方向,“千人千面”分享产品、发送拼团、砍价等营销活动,塑造强用户粘性和高复购率。
终端门店的店长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的后台数据,看到门店里面的会员百分比,每周的销售情况,每个产品品类销售的绝对值是多少,从而让所有店长更清晰每个店的实际运营状况,做到“千店千面”的推送,这也可以更好地去融合线上线下的互动,让消费者无感,形成比较好的消费体验,实现高效增收。
私域对复购率的提高毫无疑问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疫情反复的期间,一些疫情严重的一些城市,线下销售额呈30%到50%往下掉,但线上购买率却可以达到100%的增长。
但如今消费者触点太多了,实现低成本的私域引流是摆在品牌商面前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
 而借助一物一码等数字化手段解决前期的难题,完成公私域的互相配合,能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通过打造公域到私域的良好营销闭环,品牌商能够通过提高复购率这一数值,激发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以顺利度过危机,并解码长期复利。
#数字化转型##复购率##私域精细化运营#

【“有农民进店买农资,一问价格扭头就走”】“化肥、农药价格大涨,农民不敢买,销量跌了不少。”“去年一亩地亏100元,今年每亩地成本至少涨100多元,现在种田就是盼个好行情种一年管几年。”“农民打一天零工赚的钱,买米够全家吃一个月,愿意种田的人变少了。”

春分时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湖北产粮大县阳新县三溪镇部分农资店发现,农资、柴油等大涨价导致种粮成本提升,部分农民一定程度存在备耕观望情绪。

3月17日,丰丰农资店店主邹丽萍向记者介绍除草剂草甘膦的销售情况。图片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伍志尊摄4月14日,记者回访几位农资店主和种粮大户,他们普遍反映农资、柴油价格仍然高企,一些农民购买农资不积极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肥料的价格还在上涨。当地政府正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备足春耕农资,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以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有的一问价格转头就走

位于三溪镇街上的“三农种行”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农民春耕备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却应有尽有,正值店里蔬菜种子的热卖期,不断有人前来购买,但店里高高摞起的肥料和摆满货架的除草剂却少人问津。

“现在生意不好做,农资价格涨得厉害,很多老百姓不敢买。”3月17日,在镇上开了21年农资店的邹治寿,向记者介绍当前的农资行情:

“近10天最畅销的45%浓度的复合肥每吨涨了100多元,比去年同期每吨涨了1000多元,达到4000元左右;农药也大涨,最常用的除草剂草甘膦同比上涨80%以上。”

“往年这个时候,农民都在囤化肥、农药,准备春耕,今年不少在观望,销量不好。截至3月22日,店里只卖了不到2吨复合肥、不到20件除草剂,玉米种子也只卖了100多斤,只有去年的零头。”

“进店的农民有的一问价格,扭过头就走,把整条街逛完了又回来看,还是没买。”隔壁的丰丰农资店店主邹丽萍插话道,“现在正是卖草甘膦的旺季,但开年到3月中旬只卖出了50瓶,跟去年没法比。主要是涨价太多,每瓶从去年的20元涨到了30多元。”

“我卖了这么多年农资,没见过今年这么涨价的,化肥、农药普遍涨了30%以上。”邹治寿说,“有的惠农补贴不够科学,没有真正补给买农资、种粮的农民,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柴油价格也涨得厉害,每升从去年的三四元涨到了现在的8元多,现在种粮都是机械化,这一块的成本也涨了不少。”一旁的三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邹先日说。

这是3月17日,在丰丰农资店内拍摄的农资货架。有的放弃种粮外出务工

农资涨价,农民的种粮成本势必上升,本就微薄的收益恐被挤压,无疑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月中旬还没到用肥用药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囤,还在观望;大家时刻关注着农资价格,经常到农资店来看看或者打电话问。”三溪镇世林村世才组村民乐发名种了500亩稻田,去年冬天储备了3吨肥料,每吨2750元至3000元不等,现在一样的肥料每吨涨了七八百元。

说起农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店里的几位业内人士一起估算了起来:按3月17日的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每亩肥料涨了七八十元,农药涨了20多元,柴油涨了20多元,再加上人工、运费等,每亩田的成本涨了100多元。

“去年种一亩亏100元,今年成本又涨这么多,这田越来越难种了。”三溪镇横山村盛街组村民邹先书种了300多亩田,去年亏了3万多元。

“我去年也是1亩亏100元,总共亏了5万多元。”乐发名说,“出门打工又年纪太大,只能种田,正在琢磨着缩减种植规模。”

“去年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农户种田亏本,主要是三大原因:农资每亩涨了几十元,亩产因高温下降了二三百斤,粮价每斤低了0.2元。”雷小明是阳新县第一种粮大户,去年种了2200多亩没赚到钱,今年又追加了500亩。

“我敢接就是认为今年会增产,可能是个丰年。军垦农场有七八户找到我要把地转包给我,我接了5户,合同一签就是5年,总有一年收成好,就能管几年。”雷小明说。

记者了解到,像雷小明这样逆市扩种的大户屈指可数,许多农民要么因流转合同未到期勉力维持,要么缩减规模,有的甚至弃田外出务工。

“有位邻居去年种了100多亩,年后就去温州打工了,不想种了。”邹先书说。“种一二十亩田保口粮的小户也基本不种了,近期想把地转给我的人越来越多。”雷小明说。

“粮价也低,去年田间收购价每斤只有0.8元至0.9元,在外面打一天零工,收入就能买100斤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个月,小户们有的就不种田了。”几位种粮大户说。

3月17日,丰丰农资店内各类农资堆放在一起。盼成本降一点,粮价高一点,补贴更科学

农资经营者、种粮大户和基层农业干部都在期盼,国家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农田有人可种。

一盼种粮成本降一点。种粮大户盼着化肥、农药、柴油价格能跌一点,国家出台更多保供稳价的政策,及时有效干预,让市场上的农资价格逐步降下来。邹先日建议,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将小田改成大田,用基础设施的改善拉低平均种田成本。

二盼粮价高一点。时隔多年,2022年国家稻谷托市收购价格全面上调,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同比分别上涨2元、1元、1元。雷小明认为,当前农业生产资料大幅上升,粮价也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增长,有时粮库没及时收粮,还要被粮贩子“吃”一道。邹先书建议,国家按农民实际需要及时开库收储,加大力度支持种粮大户建设更多仓库、烘干机等设施,避免谷贱伤农。

三盼农业补贴更科学。邹治寿认为,种粮补贴应该直接补给种粮者,直达农户,谁种田补贴谁。相关人士认为,如市场上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持续攀升,建议国家出台应急性的农资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冲抵农资价格上涨的冲击。

时隔一个月,记者再次回访这几位农户,发现他们的一些期盼正在得到积极回应。4月14日,雷小明对记者说,前不久,县里对去年种植水稻和今年种植小麦的农户进行了登记,每亩发放20元左右的追加补贴。邹治寿认为,县里登记了每位农户的实际种粮面积,今年农户获得的农资补贴有望上涨。

记者了解到,目前阳新县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一方面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一方面按照“谁种田、谁收益”的原则,宣传稻谷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将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同时,支持农资经营户备足春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并开展“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部署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及时预报,提供技术指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禹曦夫妇[超话]#妈耶 我终于可以发帖啦 说说我的心里话小张和小丁是我追的第一对cp 也是追的第二对偶像!一四年开始追三小只之后就很难真心实意喜欢别人追小丁小
  • 大概是用一次就会上瘾的那种听到谁说从来不用我就着急上火的[允悲]身上滑溜溜的穿吊带不香嘛[来]!我真的觉得秦晋味道的油泼面做的是真的好吃[爱你]而且是宽面[污]
  • 准备几个孩子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放在一边 2. 有言在先,讲明要求 3. 和孩子约定一个秘密手语,告诉孩子,如果我在和人交谈,你要和我说话可以抓住我的手心,表示你
  • 所以,综上所述,想要健康,就一定要按照健康的规律来规范、审核自己的生活方式,服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等因素对身体的作用。03 有质
  • 工作抽样关心的是一个工人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比例而不是完成一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这种技术对个人工作的设计和重新设计最为有用,因为没有对直接的顾客接触活动设置事先程
  • (vi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中部清镇、平坝县境内,是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作品《绿色的风》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优秀奖,《侗乡童话
  • 六月的每一天也依然会是好日子!最近在想着折腾装扮一下我的书桌~因为我们多半是不开学了…还要和书桌相依为命好几个月真的好想念我的尤克里里!
  • 工作抽样关心的是一个工人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比例而不是完成一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这种技术对个人工作的设计和重新设计最为有用,因为没有对直接的顾客接触活动设置事先程
  • 任何时候鲜花都是甜蜜爱情表白,如果节日你没有任何准备,那也一定要送花,一朵红玫瑰也能滋润我们的爱情!????#怎么挽回心中的他或她 泠战冷暴力怎么挽回异国恋怎么
  • #每天争取看一部电影#今天的电影是《助理》在没有看介绍之前觉得这部电影反映的太过真实了,所谓的助理不过就是一个打杂的,什么都要去做,到头来没做好的还要被指责。而
  • 不得不说,这些细节太考验观众的观察力,道具上,一闪而过的背景中出现过很多次带有❤的海报(cp超话有截图贴)两次急诊室外的偶然相遇都有⬅️➡️双向的箭头,还有娃娃
  • #风水# #失物占卦#遵义一扶贫干部不幸离世 一台电脑、一个文件夹、 一些山盆镇剑坝村高炉组农户资料, 办公桌面还是老样子, 但座位却空了…… 座位的主
  • 此时床上的沐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从床上坐了起来:“对不起啊,我……我都忘记你在这里了……”沐沐端坐着,“要不你先去洗漱吧,我待会儿……”“好……好的,你先休
  • 因此,大约在长平之战的15年后,李牧成为赵国倚重的武将。如果在长平之战前,田单和乐毅能够率领赵国大军取得不错的战绩,在赵国君主和文武百官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
  • #刘宇宁新歌一座岛# ☀️#刘宇宁鲜厨100# ☀️#摩登兄弟[超话]# 7.Lᵒᵛᵉᵧₒᵤ♥ ✐ ᵕ̈ ℒℴѵe Liu Yuning is Xxt fai
  • 都说岁月不饶人,但岁月其实也会悄悄善待那些坚持运动的人,给他们强健的身躯、饱满的精神、敏锐的思维。3运动,改变你的大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有报告说:与久坐的
  • 但是我们中国从来就没有女子职业的名辞,而况六合又是一个小地方,一向生息于旧礼教下的信徒,更无女子职业的设置,任这般“蜜司”喊破喉咙,踏破铁鞋,终于无用武之地,说
  • 然后请问妮每次rua完是不是觉得自己最正确 与你意见相左的人都是俗人 然后你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一颗星啊?真正的友谊不是一生的磨难你是晴天,岁月静好友谊是没
  • 医院在2009年推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病夏治内服外敷诊疗指南》《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诊疗指南》《小儿哮喘冬病夏治穴位指南》为了有利于中医外治法特别是冬病夏治诊疗
  • 几乎在每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这些觉得不可能的令人惊呼的成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这些人坚守自己的愿景,即使他人劝阻或者这个愿景看起来无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