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亮十年#(四)丨求新求变 陕西这样跑好文旅融合“新赛道”】2022年4月26日,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开馆迎客。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天谷七路899号的省图新馆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设计藏书800万册、拥有阅览座位4000个,是“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建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最大,集智慧阅读、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与艺术、非遗、旅游、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的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未来,伴随着图书馆的全面开放和综合服务的持续优化,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必将成为体现陕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十年来,陕西文旅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截至2021年,陕西有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700万余件(组)馆藏文物、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提出了“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派话剧”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守正创新

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进步的火炬,是党和人民的重要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革命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文学、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底蕴深厚的文学陕军、长安画派,厚积薄发的陕西影视,异军突起的陕派话剧等,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化陕西品牌,让陕西具备了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坚实基础和可能性。

作为陕西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文学陕军”在为人民写作、为时代而歌的征程上主动担当,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出警》等,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截至目前,“文学陕军”已斩获国家级重要文学奖项40多个。

在影视作品上,西部影视异军突起,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作品数量和质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首部亮相央视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大秦赋》,到先后斩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陕西影视厚积薄发,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从荧屏、银幕上走进了百姓生活,也走进了群众心间。

同时,“陕派话剧”不断推陈出新,《平凡的世界》《麻醉师》《共产党宣言》《路遥》等优秀戏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13部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6部作品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4人获“文华表演奖”,28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本本文学著作、一部部影视作品、一台台精彩剧目、一件件书画艺术作品,绘就了陕西文艺波澜壮阔、繁花似锦、日新月异的图景,成就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派话剧”等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陕西特色文化品牌,也奏响了陕西文化和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激昂序曲和华彩乐章。

摸清家底

为文物保护建起法治防护墙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也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

在陕西,出土有10万至1.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陕北地区发现的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现、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隋唐之风……近十年来,陕西取得的考古新成就不胜枚举。三秦大地留下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书写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历史。而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保护建起防护墙,让人民群众能感受文物之美、体会文化之韵?这是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1年3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扩大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规范管理体制,用法治的力量促进保护秦始皇陵的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田文平表示,《条例》的修订出台对推动秦始皇陵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具有关键作用。

立法保护秦始皇陵,只是陕西省保护文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无论从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还是从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再到奖励惩罚制度,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体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陕西在摸清守好文物“家底”的同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让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国宝”焕发新光彩,古老的文物古迹与全新的时代命题正在碰撞出夺目的火花。

务实惠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年来,陕西省众多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万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依托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陕西先后举办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全省广场舞展演、“花朵”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全省优秀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示范文化活动,带动全省累计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389场,参与人数超过2578万人次。此外,陕西省还颁布《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举办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惠及群众600余万人次。

为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吸引更多读者朋友“走进”图书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和汉台区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汉图有书任你借,邮政一元替你还”惠民服务。读者可以在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你看书我买单”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书,借阅的图书通过快递便可免费送到读者手中。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归还借阅的图书时,可以选择到汉台邮政分公司邮政网点的便民还书站支付1元的邮寄费用,将所还图书和签条一并封装后交邮政工作人员即可。

小小尝试,解决了借书还书的难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陕西持续加大政策指引和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一批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服务设施的日渐丰富。

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4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了陕西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求新求变

陕西旅游产业破局求变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而旅游则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疑是整个陕西乃至全国最热门的文旅景区之一,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的全国热榜,登上西安景点种草TOP1。在线下,“长安十二时辰”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前来游玩,只为一睹大唐盛世,感受大唐文化魅力。

进入大门的那一刻,宛如穿越至1300年前的唐朝长安城。游客不仅可以与“崔器”“王维”“李白”等演员互动,还可以观赏唐风建筑,品尝长安美食,体验唐风娱乐活动,全方位、全体验、全身心地“回到唐朝”。

“长安十二时辰”街区为什么这么火?作为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将影视IP与文化IP进行了巧妙结合,通过多元业态带给了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从而打造了一个“爆款”文化旅游产品。

疫情当下,除了将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也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之一。由于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国内游客跨省、跨市旅游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露营旅游、近郊度假成为全国旅游的新热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露营相关企业有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这说明“小”露营也能塑造出“大”经济。

实际上,陕西旅游的新增长点不止于此,民俗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或业态逐渐兴起。陕西旅游从原来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对着镜头笑一笑”的初级观光方式,正走向多业态、多内容、多形式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十年发展历程,陕西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绩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陕西文化经历了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发展转变。如今,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陕西”定位,陕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凭借“文化+旅游”的双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的文旅发展道路。

撕去古老、厚重的文化标签,陕西正以一个朝气蓬勃、古今交融的形象,朝着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方志动态# 内秦淮河的文学游——写在5.19旅游日(上)

于 峰

享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美誉的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和长江共同孕育了璀璨的金陵文化。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条城市内河,能够拥有秦淮河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秦淮河也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学之河”,流淌着历史,浸润着书香,中国文学史上,太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诞生于秦淮河两岸。

此处展示的是一条沿着内秦淮河的文学旅游路线,在欣赏秦淮两岸旖旎风光的同时,共读与秦淮河有关的文学名篇,感受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的迷人魅力。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小江、淮水,汉代起称淮水。传说秦始皇东巡时“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以泻金陵王气。但秦淮河不可能是人工开凿的。南宋《六朝事迹编类》认为:淮水“自方山西流大江,分派屈曲,不类人功,非秦皇所开”。经后世地质、考古学者论证,秦淮河属自然河道,仅有小部分河道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在江宁方山西北村汇合,流经南京城区,最终汇入长江。在南京主城区,秦淮河又有内秦淮河与外秦淮河两支。从东水关到西水关的、流经南京老城南的秦淮河长约十里,也就是内秦淮河。大部分文学名作中的“秦淮河”就是特指“十里秦淮”。清代南京状元秦大士有诗曰:“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淮水何时开始姓秦,据考证始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应该是最早将淮水称为“秦淮”的名作之一。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东水关是秦淮河水流入南京城的咽喉,也是南京城墙上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处水关,起控制秦淮河水位和流速的作用。东水关始建于杨吴筑城时,旧称“上水门”。杨吴政权扩建南京城,将秦淮河包入城区,流入城区的部分河道即内秦淮河。东水关共有三十三座券洞,分三层排列,每层十一券,下层十一券为通水之用。

在东水关遗址旁边,内秦淮河与杨吴城壕交汇处的岸边,有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先生的塑像。朱自清与俞平伯同为北大校友,私交甚密。1923年夏天,朱自清邀请俞平伯南下度假。他们先游了西湖,后又结伴前往南京。在南京时,他们相约夜泛秦淮河。夜游中,他们约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写一篇散文。1923年8月22日,俞平伯在北平写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10月11日,朱自清在温州写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散文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各有千秋。评论家李素伯说:“俞先生的是‘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而朱自清先生的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一次共游秦淮河,一次好友间的“命题作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走入东水关,就来到南京城内。沿着大石坝街一路前行,左侧是白鹭洲公园、鹫峰寺。白鹭洲公园前身是明代徐达后裔徐天赐的“东园”,曾是南京最大的园林。王世贞对东园有“其壮丽遂为诸园甲”的评价。

路的右侧是前几年新建的吴敬梓纪念馆,虽非古建筑,但经过考证,这里正是当年吴敬梓移居南京后所居住的“秦淮水亭”所在地。也就是说,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正是诞生于这一片区域。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文学家。1733年,吴敬梓因家族矛盾移居南京,居住在淮清桥附近的“秦淮水亭”。吴敬梓本为名门世家之后,但命运不济,科举不第,又逢家道中落,乃至漂泊浪荡。他目睹社会的阴暗丑恶,科举制度的腐朽落后,知识分子阶层的无耻堕落,将一腔悲愤和无情的嘲弄熔铸于笔端,写出了著名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被鲁迅先生誉为“讽刺之书” 的杰出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科举、礼教和官场腐败,敏锐而细腻地塑造了科举制度下封建文人的群像,立体地展现了十八世纪我国的儒林生态、世态炎凉。

 “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吴敬梓在南京度过了人生中后期大部分时光,南京城的富贵繁华、温柔旖旎,在他的笔下都有着细致刻画。《儒林外史》全书共56回,其中以南京为背景的内容就有25回。因此,《儒林外史》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展示了南京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无比生动的明清南京市井风情画卷。

《儒林外史》(节选)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从吴敬梓纪念馆往西走上百米,我们就来到桃叶渡。这里与杭州西湖的断桥一样,充满了浪漫温馨的色彩,是我国古代一处著名的“爱情文学地标”。

桃叶渡是南京著名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汇流处。民间传说,东晋时,秦淮河与青溪岸边栽满桃树,春天起风时,一片片桃叶轻浮在水面。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笑谓之“桃叶渡”。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有爱妾名唤“桃叶”,她常常往来于秦淮两岸,王献之放心不下,每次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从此,渡口名声大噪,本来的名字“南浦渡”反而不再被人提起,而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桃叶歌》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渡附近还有文正桥、利涉桥、邀笛步等古迹。记录在《世说新语》《六朝事迹编类》等书中发生在邀笛步的“停艇听笛”掌故同样值得一提,王徽之和桓伊的惺惺相惜、心灵默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六朝士人的潇洒与旷达。

《世说新语》(节选)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于峰,资深媒体人,南京市地方志学会理事。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人生品味与文化修养 44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人类“苦”西久矣,因为西方“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造就了当今世界的唯利是图,物欲横流与品味低下。

圣洁的生命不应随波逐流,而应蕴涵品味,道法自然。人生品位源于何来?这需要长期的文化修养与灵魂磨练,包括成长过程的优良家风熏陶。一个人的品位高度就是这个人的灵魂高度,它主要由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社会责任和爱的奉献四部分组成。

小时候我们都会立志,"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有的回答是企业家,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想做政治家,唯独没有人回答做一个平凡淡泊、品味非凡之人。人近天命之年,当初那铿锵有力的回答历历在目如似眼前,但多数人到此终生已定,其实环顾周围,我们大都过着平淡朴素且默默无闻的生活。当然,如果今天继续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定地选择"做一个高品位高素养之人",让自己的一生放射着品德魅力的光环,这魅力的基础不是权势、财富、身貌等可变因素而是品质修养的浓缩。
        道德经曰:“万众芸芸,复归其根。”生命历经沧桑与浪漫,在兴衰循环中一切一切都将离去,然而"品位"这样东西却在生命历程中陪伴灵魂走向高尚。一个有品位的人,首先是道德高尚的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首先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个内圣外王之人。文化是什么?文就是文以载道,化就是以文中之道来感化、教化、升华我们的灵魂。文化修养就是通过文字中所包含的宇宙道理、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真挚情感等影响到我们的灵魂塑造,以达到修炼灵魂高度甚至提高思想深度的目的。
       人类文明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永远摆脱不了自然大道对我们的束缚,所以道法自然是最高的品味修养。一切品味应当摆脱物欲的桎梏,因为品位是精神涵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什么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的外现气质,是一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来源。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腹有诗书"就是文化修养,而"气自华"就是人格魅力的品质外现。文化修养是人格魅力的前提基础,人格魅力是文化修养的外在透现,两者实为一体内外之两面。做人极易,而做个品位之人却是难上又难,普通人只需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就能生存,芸芸颐众,品位之阶需要层层修炼而逐次提高,最终鹤立鸡群。

《大学》将人生的修炼层次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能够修到最高境界并用以治国平天下的人物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能做到修身齐家已是难能可贵了。其实对人生"品位"层次的几个要素的概纳,来自对《大学》中八个阶段的升化。而幸福之人生实则为品位彬彬且风格高尚之人生。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社会责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必须是个有责任的人。责任!不仅包括家庭责任,也有社会责任,甚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责任是什么?是我们应承担的家庭义务、社会义务、法律义务、国家义务、历史义务等等的综合。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是作为公民之必备要件,然而,今天的人却大都喜欢享受各种权利,拖延、拒绝甚至远离各项义务,其人生之品位自此失色。
       品味是什么?品位又是人间大爱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一定是个具有爱心的人。爱!不是狭义的男女之间的情感私爱,而是大爱、博爱、泛爱、慈爱等等。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此类之爱。从自利到互利,从互利至共赢,从迷茫到清晰,从低级趣味到高风亮节,人类灵魂在互爱中饱满起来,这样的一生也才是有品位的一生。茫茫人生我们也许做不到品味高雅,做不到道德崇高,做不到先人后己,做不到胸装世界、放眼未来。但至少做一个自我欣赏的人,自感良好的人,自信肯定的人。如果我们由于自身追逐低级趣味从而丧失尊严与高贵,这就是灵魂敢于自我堕落。品位是什么?品味代表一个人灵魂层级,品位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品位表达一个人的魅力源泉,品位评价着一个人的修养含量,品味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质高低。真正的品位用金钱买不到,用权力贪不到,用情感换不到,它是一个人知识、信念、形象、能力、健康、道德以及当下生命状度的综合评判,得到它没有其他路径捷径可达,唯有从点滴修养中得来。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我们气质与风骨的内敛,品位体现出一种人生风格成熟淡泊,张弛有度又超然世外。品位是完善自己又影响他人的尺度,品位是脚踏实地却从容不迫的风彩,品位是丰富斑斓又不嗜一物的修为,品味是涵养深厚又仁智慈和的胸怀。所以品味属于精神层面,其之追求如幸福般永无止境,所以品位的人生一定是在体验着幸福的人生,这是社会永恒之定理,故人生魅力非自物欲之上,而是品高魅显,福至心灵。 

目前,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征文比赛正在进行。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5月15日底截稿。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联储第三次加息“板上钉钉” 那第四次呢?
  • 【黔晨要闻】有人晒工资单被开除,这事儿你咋看
  • 一个火遍朋友圈的骗局!200多万人被骗!却无人报警…
  • 小猪佩奇”商标被大量抢注,损失超千万美元!对不起,我想说:不亏!
  • 《上瘾》韩国翻拍!看完男主的颜值感觉要火!
  • 悲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去世,是侯宝林关门弟子
  • 印尼强震引发海啸 至少30人死亡
  • 银行理财新规落地:公募理财可间接投资股市,私募产品引入24小时冷静期
  • 库克微博突然签到打卡领红包 网友:有的人表面光鲜亮丽...
  • 程潇吴宣仪机场追星怎么回事?盘点娱乐圈疯狂追星的明星们
  • 【资讯】王源美职棒球赛开球
  • 脸书又出隐私事故:遭黑客攻击 5000万用户受影响
  • 侯宝林关门弟子师胜杰去世 ,这才是背后的真相!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品牌汽车
  • 我国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
  • 男生乘滴滴遭猥亵 给长得好看的男孩子提个醒
  • 张雨绮工作室声明,网传两人因房产财产问题导致离婚为谣言
  • 吴青峰怼粉丝 因一首歌粉丝扬言要脱粉
  • 安徽民警出警时遇袭牺牲,年仅44岁!战友,一路走好。
  • 注意!台风“潭美”逼近日本,扬州飞大阪这些航班将延误……还有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