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夜谈会# 【分享一些山水田园诗句】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4.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邵雍《山村咏怀》

6.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7.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 / 时世行》

8.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9.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10.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11.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2.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13.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14.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15.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6.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17.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18.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

19.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20.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王建《田家行》

21.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22.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23.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24.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25.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26.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27.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28.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29.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30.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31.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2.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聂夷中《田家》

33.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34.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35.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36.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37.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38.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孟浩然《田园作》

39.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40.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41.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42.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43.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

44.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45.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46.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47.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48.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49.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50.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51.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52.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53.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5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55.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57.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58.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59.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0.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61.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2.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63.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64.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5.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66.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6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8.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9.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70.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71.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2.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3.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74.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7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6.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77.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78.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 伤田家》

79.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80.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81.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2.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83.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4.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85.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86.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87.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88.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89.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聂夷中《田家》

90.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91.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92.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93.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94.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95.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96.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有没有磕婉平的剪视频的大佬考虑一下我们蒋依依啊,我觉得小蒋的帝女太适合太平了。

少年太平的纯粹明丽,带着英气与谋断绝不是小白花,眼神清朗干净,聪敏又有灵气,通身的气度风华与一身贵气一看就是盛世倾国之力才能养出来的公主啊。
是会带着婉儿纵马追连翩裙摆 长空扫万里云苔 鞠仗戏烂漫姿态的父皇母后最宠爱的女儿太平,
也是心里除了玩耍嬉闹还有婉儿母后黎民和天下的大唐最尊贵无比的镇国太平公主。

没的话我就一年后自己学着剪[裂开]
再来一句帝女和哪吒真的分别是我最心水的少年女性角色和少年男性角色白月光[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实际上,“哪一块肉是不好的呢?”  不论在什么样的公司里,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你对这份工作投入了多少你就会收获多少。”  屠夫听了,放下屠刀反问:“哪一块不
  • 点茶时的诸道具 茶碗也罢,茶杓也罢,放下时要像对待恋人那样恋恋不舍地放下。比如左手拿着茶碗右手拿着薄茶器(枣)进入茶室,走到点茶的位置,还不等放稳就松开手,给人
  • #MilePhakphum[超话]# Mile午好!今天也要劳逸结合,照顾好自己哦[抱一抱] 逍遥游·北冥有鱼 先秦 · 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
  • 这就要求绘者不仅要善于表达,而且还要沈明义理,能将蕴涵于文字中的智慧转换成绘画的视觉语音,使人一目了然…且引发联想…证入空明… 吴道子可以说是经变画中的王羲之
  • 片刻婆妈来电我便起身回家了关于自己的身世很小就记得了,但是谢谢你们爱我,我不特别不优秀却深得厚爱……真的很感恩!好好生活,慢慢相遇,心里有光,慢食三餐忠于自己,
  • 之前哪里有原p这个词呀,大家只会说你玩原神我们就是好朋友我是有把原神当作生活信仰的,现在这样我真的好难过好难过,今天是抽到万叶的第434天,也是喜欢万叶的第40
  • 下⾯是给⼤家整理的百合花的特点具体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家!  百合花的特点  多年⽣草本,株⾼70~150厘⽶。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
  • 我想其实班长知道,那是我的笔,就因为我没哭,而小偷哭了,所以她偏心啦。回家的时候,我偷偷的哭了,很委屈,明明就是我的东西。
  • 青春往往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里面有美好的人,所以有些人会说,“你”是我的青春,“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但青春不被定义,我愿让我的青春永远美好的活
  • 2、海员不需要全年工作一般海员是半年上船,半年下船的,在大海上虽然孤单,但是在陆地上的时候不需要辛苦工作,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没有被什么景色和建筑迷住
  • 世人都有一份孤独,再繁华的热闹,也要有一颗冷心观红尘,但唯独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凉,一眼明白这世间所有的繁华,不过是你和他身边的过眼云烟。一生,只想为你沉沦
  • ”好吧,我承认我当时是有那么一点想法的……尤其是李泽言喊姐姐的时候……“……不睡觉,你想做什么?”我当初看的多开心,我现在否认的就有多迅速,“你不会是……吃醋了
  • 悄咪咪说一声,明天我馆不仅有“黑森林”更是小动物专场,现场会有豹纹守宫、宠物兔、垂耳兔、豚鼠等小动物到来喔,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给涂总养老送终以后我就再也不想
  • 又或是准备去看下曾经喜欢过的人的(本来旅游攻略都准备做了,但是中途发生了很多的事,对她现在可能准备从朋友做起了[举手]),可能和她有缘,也可能够合适,但就是无
  • #王志飞为郑爽鸣不平# 郑爽张恒的新闻出来后,引起了全民吃瓜。演员王志飞今天下午发微博,为自己的朋友郑爽鸣不平,不过此“郑爽”非彼“郑爽”王志飞说的郑爽是和他同
  • “我不怕在这个坏时代中沉默,怕只怕,我和很多人一样,最醉心于愤恨与狂欢。#情感##垂直领域点亮计划##上学的意义对女生有多大#2022.9.4 失眠日记好喜欢现
  • 也就是说,很快就能看到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的全貌,到了那个时候,估计西方国家心中的“醋坛子”会再度被打翻。可是多年过去了,被美国称之为“黑科技”的电磁弹射,经常是
  • 迪蕉家新出的少女心内内哇!关键是一颗心一直在努力绽放成自己的样子。
  • 【环境问题】再看第三个问题,环境:原创作者:陈旭 网名:屠龙有术唯一微信公众号:tulongys陈旭私人微信:chenxusir环境问题,又细分为两个问题:1】
  • 再就是最好大学室友都一个城市,然后坐地铁半小时内就到了,到处一起吃一起玩,水煮什么的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吃到,然后周末去南昌周边乡下享受大自然,时间静止,大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