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大 教 堂 外 墙 有 一 角 是 四 位 罗 马 皇 帝 的 浮 雕 , 被 称 为 “ 四 帝 像 ” 。 一 直 以 来 , 人 们 认 为 这 些 人 物 表 现 的 是 “ 四 帝 共 治 ” 中 的 两 位 正 皇 帝 奥 古 斯 都 和 两 位 副 皇 帝 凯 撒 , 很 多 历 史 书 也 把 这 座 浮 雕 的 照 片 作 为 “ 四 帝 共 治 ” 的 图 注 。 “ 四 帝 共 治 ” 是 戴 克 里 先 皇 帝 在 2 9 3 年 建 立 的 一 个 权 力 分 享 系 统 , 建 立 了 一 对 正 副 组 合 来 分 别 统 治 东 部 帝 国 和 西 部 帝 国 。 这 个 制 度 只 持 续 了 2 0 年 。

但 实 际 上 , 我 们 根 本 无 法 确 定 雕 塑 所 表 现 的 具 体 统 治 者 。 与 早 期 罗 马 皇 帝 的 肖 像 画 不 同 , 四 帝 的 形 象 并 不 逼 真 。 没 有 可 识 别 的 特 征 , 服 装 和 人 物 毫 无 个 性 可 言 。 每 一 对 都 在 拥 抱 , 一 个 蓄 须 , 一 个 剃 得 干 干 净 净 。 有 可 能 长 胡 子 的 人 是 奥 古 斯 都 , 而 凯 撒 则 是 光 脸 , 但 这 只 是 象 征 他 们 的 相 对 年 龄 和 等 级 , 而 不 是 现 实 。 还 有 可 能 雕 像 实 际 上 是 四 帝 共 治 结 束 后 才 做 的 , 表 现 的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三 个 儿 子 ( 君 士 坦 丁 二 世 、 君 士 坦 提 乌 斯 二 世 、 君 士 坦 斯 ) 以 及 他 的 侄 子 达 尔 马 提 乌 斯 , 他 们 都 拥 有 凯 撒 的 地 位 。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 这 座 雕 像 起 先 并 不 属 于 威 尼 斯 , 它 肯 定 是 在 第 四 次 十 字 军 东 征 期 间 , 1 2 0 4 年 君 士 坦 丁 堡 被 洗 劫 之 后 被 运 回 城 市 的 , 不 过 确 切 的 出 处 一 直 存 在 争 议 。 没 有 任 何 同 时 代 的 编 年 史 明 确 提 到 过 “ 四 帝 像 ” 。 1 4 世 纪 的 资 料 中 记 载 了 威 尼 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的 大 理 石 和 斑 岩 石 碑 , 但 也 没 有 提 到 雕 塑 。 还 有 人 提 出 , 1 2 5 8 年 威 尼 斯 击 败 热 那 亚 后 , 曾 经 掠 夺 过 热 那 亚 控 制 的 阿 克 , “ 四 帝 像 ” 可 能 是 那 时 的 战 利 品 。

一 些 历 史 学 家 认 为 , 1 2 5 8 年 的 日 期 是 对 的 , 但 它 指 的 是 “ 四 帝 像 ” 抵 达 威 尼 斯 , 而 不 是 从 阿 克 的 热 那 亚 城 堡 掠 夺 的 时 间 。 根 据 这 一 理 论 , 从 1 2 0 4 年 十 字 军 占 领 君 士 坦 丁 堡 到 1 2 6 1 年 米 哈 伊 尔 八 世 领 导 拜 占 庭 帝 国 复 辟 , 在 短 暂 的 拉 丁 帝 国 时 期 , “ 四 帝 像 ” 一 直 在 君 士 坦 丁 堡 。 当 拉 丁 帝 国 的 局 势 开 始 变 得 岌 岌 可 危 , “ 四 帝 像 ” 和 其 他 战 利 品 才 被 送 到 了 威 尼 斯 , 并 与 在 阿 克 击 败 热 那 亚 人 的 舰 队 前 后 同 时 抵 达 。

威 尼 斯 当 地 导 游 可 能 会 向 你 介 绍 一 个 更 加 流 行 的 传 说 , 不 涉 及 这 些 沉 重 的 历 史 , 根 据 这 个 版 本 的 故 事 , 雕 塑 曾 经 是 四 个 小 偷 , 他 们 在 试 图 偷 窃 大 教 堂 的 财 宝 时 被 圣 马 可 本 人 抓 住 。 他 们 因 其 罪 行 而 被 钉 在 存 放 宝 藏 的 墙 上 , 以 永 远 守 护 它 。

1 9 6 5 年 , 土 耳 其 和 德 国 联 合 在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博 德 鲁 姆 清 真 寺 进 行 了 一 次 考 古 发 掘 , 这 座 清 真 寺 1 0 世 纪 时 是 一 座 教 堂 , 名 为 没 药 教 堂 ( M y r e l a i o n ) 。 当 时 发 现 了 一 块 位 于 长 方 形 基 座 上 的 斑 岩 脚 后 跟 碎 片 , 它 似 乎 与 “ 四 帝 像 ” 很 吻 合 , 第 四 个 人 像 正 好 缺 少 了 最 初 的 脚 和 底 座 。 没 药 教 堂 原 本 建 于 一 座 5 世 纪 的 圆 形 大 厅 之 上 , 紧 挨 着 君 士 坦 丁 统 治 时 期 建 造 的 与 皇 室 崇 拜 有 关 的 神 庙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 C a p i t o l i u m ) 。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也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P h i l a d e l p h i o n ) , 即 以 君 士 坦 丁 的 儿 子 们 而 得 名 的 “ 兄 弟 之 爱 ” 神 庙 。

这 很 可 能 是 “ 四 帝 像 ” 的 来 源 , 每 一 对 浮 雕 都 会 装 饰 在 神 庙 主 入 口 门 廊 的 一 根 巨 大 的 斑 岩 柱 上 。 这 座 建 筑 甚 至 可 能 就 因 为 “ 四 帝 像 ” 而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被 认 定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子 侄 , 不 管 这 是 否 是 最 初 的 意 图 , 由 于 他 们 拥 抱 在 一 起 , 他 们 被 看 作 是 兄 弟 之 爱 的 代 表 。

2 0 1 3 年 , 圣 马 可 行 政 长 官 制 作 了 威 尼 斯 “ 四 帝 像 ” 和 伊 斯 坦 布 尔 发 现 的 脚 的 精 确 复 制 品 。 两 者 完 美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此 外 , 还 对 用 于 制 作 雕 塑 和 脚 碎 片 的 斑 岩 进 行 了 科 学 分 析 。 结 果 证 实 , 两 者 使 用 的 材 料 确 实 出 自 同 一 块 石 头 。 至 此 , 证 据 已 确 凿 无 疑 , “ 四 帝 像 ” 与 四 帝 共 治 很 有 可 能 毫 无 关 系 , 而 普 遍 认 为 它 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来 的 假 设 , 得 到 了 明 证 。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

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子畏于匡:畏:被围困。或受到威胁。《群经平议》:“‘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压)、溺。”畏,乃民间私斗,所以“死而不吊”,因为“轻身忘死”。钱穆:“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匡:匡地。一说在今河南省睢县匡城乡。一说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以:以为,认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轻身打斗而致死。《正义》:“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

■现代翻译: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解围后,与颜渊相失,夫子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及颜渊后回,夫子喜出望外,而谓之曰:“我以为你被围而死,不得相见了,今幸在邪。”颜渊说:“匡人自不得害夫子,夫子在,回何敢妄死?(既死,非义也,亦非为义死)”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也。苞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敢死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予也。(庾翼云:顔子未能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与为起予者也?)(李充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轻死非明节,故发颜子之死,对以定死生之命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后,方至也。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颜渊)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敢致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弟之于师,犹臣之于君。臣之于君,君在与在,君亡与亡。君子之善死,义也;或不免焉,命也。义固可知,而不可必命,则难谌(chén,的确,诚然,相信)而不可知。

●宋朱熹《论语集注》: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chóu,同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遇变而惟以道自信也。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顔渊偶失在后,其时匡人肆恶,在孔子自不能无虑焉。及其遇也,乃不胜其喜,而谓之曰:“吾与汝相失,以汝被围而死矣,今幸在邪。”顔渊对曰:“回于夫子,身虽二而道则一,今也道未坠地,文既在兹,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则回亦以道为重,岂敢轻于赴鬭(dòu,斗)以死乎?”可见圣贤以道义自重,虽死生在前,审处不苟,而况区区进退得失之故邪。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曲礼云:“父母在,不许友以死。”颜子事夫子犹父,故云“子在,回何敢死”?此周、秦人解谊之最古者。盖颜子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相失在后,夫子必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虽在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然乱离之时,或不幸而死于非命,此亦人事所恒有。及后颜子来见,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颜子之未死也。至颜子之对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难而曰“子在”,何也?盖以夫子状类阳虎,匡人疑为阳虎而误围之,非真欲杀夫子。此直俟其缅询踪跡,审其动静,自足知之。书传言“夫子弦歌不辍,曲三终,而匡人解甲,忠信笃敬,蛮貊可行”。此岂阳虎之所能为者?盖不待夫子自辨,而圣德光箸,匡人已知决非阳虎矣。夫子之不轻于一死,颜子盖真知之,故曰“子在”。而因子在不敢就死,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惟知子在,故颜子独后;惟颜子独后,而夫子又疑为死。圣贤往迹及其心事,可按文而得之。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仁);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孝);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义)。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此章记孔子师生之间道义的真挚感情。一者见师之爱徒心切,夫子与颜子相失。颜子在后,及至,夫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此惊喜之辞也。一者见徒之敬师情深,颜子事夫子犹父,《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又《礼记·曲礼》:“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子在,轻死非明节,故颜子 曰“子在,回何敢死”,则为“孝”也,此依归之情亦至矣。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金钱1、女孩子们太容易陷入“我不物质”的自我感动里,为了爱情,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挑,但其实这是错误的,结婚一定要看家境,找伴侣没有金钱的支撑,很容易走
  • @TFBOYS组合内娱TFBOYSTFBOYS的T,TFBOYS的F,TFBOYS的B,TFBOYS的O,TFBOYS的Y,TFBOYS的S2013—2021星
  • 有念的人守着心底那一朵花开,如欢快的清泉在心底流淌,尘世里寻着心内的幸福,即便那被念的心远隔千里万里,心灵深处,那念也仿佛生了根发了芽,枝繁叶茂,念想永不停止…
  • 在“我”投资兴建的“武侯院”时空实验中心,有应征者准备开始一趟时间旅行,任务是“回到四十多年前的成都待几小时,见证2017年的国际科幻大会,料想即便被发现,也只
  •   有毒必缉  2017年7月,付新风从工作25年的刑侦岗位调至禁毒大队。  除了“禁毒小摊”外,付新风和同事们还想出了各式各样的宣传办法:春节前,他们抓住人员
  •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坎坷都算数,只有尝尽人生百味之后才会更加生动。以上内容引自纸条作文app#日语翻
  • 看别人不顺眼,是你自己格局不够有人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蒋琬坦然一笑,回答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如果让杨戏当众赞美我
  • #单身推荐# [女孩儿]92年私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2年♥ 婚况:未婚♥ 身高:165cm♥ 户籍:南通♥ 现居地:南通♥ 学历:大
  • 11月:上旬:原本你准备抵抗周围的诱惑,不让自己盲目花钱,但感觉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你现在在逐渐放弃抵抗,但也没有支出特别多。12月:上旬:上旬的话,基本还好,自己
  • 不 这是对电竞的侮辱 对电竞粉丝的侮辱[裂开] 我要是战队教练 我真想一屁股给你扇死在泉水里沈漾 我为KPL职业联赛有你这么一 个混子感到耻辱[裂开]这种小说怎
  • 对于向同事请教,在这里注意两条原则:1 不要问“度娘”都知道的简单问题,如果你问的问题太低级,只能说明你懒;2 不要闷头苦干,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零。旅游区
  • 精神洁癖但是对过去一直无法放下…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总是与真实的他有偏差,喜欢把自己想得相当冷酷啊这个人,但是表现又相当柔软(笑)光看怪盗池这段话谁都会觉得他会是那
  • 陪猪崽子打的第四个国服 从妲己到安琪拉到小乔到甄姬,除了最开始的王昭君都在 首先恭喜猪猪成为国服第一下水道英雄哈哈哈 每次都是同样的感觉 猪猪遇到了一群很好的朋
  • 我就是要热烈真诚坦荡,所以下次让我运气好一点[拳头][鲜花] 身旺喜财官运,看一生运势如何滴天髓黑白子|八字详批1981年公历1月22日,3点30分,河北,女八
  • 24.要有勇气成为他人的以前。17.人凡间,苦辣酸甜,若长良川。
  • 看过一句话: 我拜托女生少骂女生一些整容,做微调,变美的同时,都是女生在议论女生但是你们可知道,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 她们要经历多少的痛是真的肉体的痛如果你没有
  •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馆馆的今日份推荐]馆馆今天推荐的是一部由[美]海伦·文德勒所著书籍《花朵与漩涡》这是以诗歌评论见长的哈佛大学教授海伦·文德勒关于美国
  • 【驻冲绳美军新增61例新冠病例】La capitale japonaise Tokyo a signalé 206 nouvelles infections a
  • 生活的底色和变化的多彩,让你感知了生活的复杂性,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于生活践行的过程中,让你修炼出了简单而愉悦的情怀,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许,我们常会听
  • 【工商银行:】  6%+2%加油返现限时加磅 工银e生活爱购新客礼(新客专享) 融e行智行天下平台提供的包括买保险、查保单、办理赔、洗车保养、用车出行、在线缴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