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45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在上位者的君子之道。《解义》:“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以敬修其身而已,身修而后德成矣。诚能修己以敬,则正己而物正,可以推之而安百姓矣。”
▲修己以敬:用敬来修为自己。即立己、成己,都可以看做修身的意思。钱穆:“修己以礼也。礼在外,敬其內心。”《四书绍闻编》:“有物必有则,惟敬则得之,不敬则失之,故曰‘敬用五事’,即修己以敬之旨也。”
▲修己以安人:安,使……安。人,指九族、朋友、同事。安人,同时也含有齐家的意思。《注疏》:“言当修己,又以恩惠安于亲族也。”钱穆:“人与人相处,己不修,如何安人?就一家言,一己不修,一家为之不安;就一国与天下言,在上者不修己,即在下者无得安。”或曰:“使上层人物安乐。”此处的“人”并不是指“上层人物”,在经典中,“人”是从人和动物区别的角度来说的。
▲修己以安百姓:使百姓安乐,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钱穆曰:“安人之‘人’,指政府百官与己接触者言。百姓,指社会群众与己不相接触者言。一己不修,即政府群僚皆为之不安,连及于天下众庶亦为之不安。”《正义》:“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圣君贤王的代表。郭象:“今尧舜非修之也,万物自无为而治,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明,云行雨施而已,故能夷畅条达,曲成不遗而无病也。”病:如同“难”。苦其不足。诸:“之乎”的兼词。之,指“修己以安百姓”。张栻:“又曰‘尧舜其犹病诸’,欲子路之毋忽于斯也。凡覆载之内,尧舜固欲己之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是尧舜之所病也。此修己以敬无穷意。” 郑汝谐曰:“尧舜何病于此也?一夫之不得其所,一事之累吾仁,尧舜之所忧也。三苗逆命,未免徂征,尧舜岂不以为病乎?”(三苗逆命:禹治理水患成功后,只有三苗负隅顽抗不肯接受工作任务,还要发动叛乱,舜为这事感到很忧虑。于是舜就派遣禹带兵讨伐三苗。后采用了伯益的建议,以德归化三苗。)

■现代翻译:子路向孔子请教在上位者怎样行君子之道。孔子说:“用敬来修身。”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己来安顿九族朋友。”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己来安顿百姓,家齐国治天下平。修己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尧舜都很难做到啊!”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敬其身。人,谓朋友九族。病,犹难也。”

●皇侃《论语义疏》:子路问为君子之法也。子日:身正则民从,故君子自修己身,而自敬也。子路嫌其少,故重更咨问孔子如此而己乎。答子路:当能先自修敬己,而后安人也。子路又嫌少也。又答曰:先修敬己身,然后乃安于百姓也。先能内自修己,而外安百姓,此事为大难也。尧舜之至圣犹患此事难。卫瓘曰:“此难事,而子路狭掠之,再云如斯而已乎。故云:过此则尧舜所病也。”郭象曰:夫君子者不能索足,故修己者索己。故修己者仅可以内敬其身,外安同己之人耳,岂足安百姓哉?百姓百品,万国殊风,以不治治之,乃得其极。若欲修己以治之,虽尧舜必病,况君子乎?今尧舜非修之也,万物自无为而治。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明,云行雨施而已。故能夷畅(平和通达)条达,曲成不遗而无病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论君子之道也。子路问于孔子,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也。子曰:君子当敬其身也。又以恩惠安于亲族也。又当修己以安天下之众人也。孔子恐其未已,故又说:修已以安百姓之事,虽尧、舜之圣,其犹难之,况君子乎!

●陈祥道《论语全解》:《书》称尧之德(《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始于钦明(敬肃明察。马融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后遂以“钦明”为对君主的颂词。),中于平(pián)章(辨别彰明。或曰天下太平,政绩彰明。),卒于于变(变革、革命、创新。《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处于穷尽局面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钦明者修己以敬也,平章者安人也,于变者安百姓也。老子言修之身,而其终至于天下修;《礼》言“毋不敬”,而其效至于安民。与此同意。修己以敬,自爱也;修己以安百姓,博爱也。夫正者未必安,而安者必以正。孟子以正己而物正,为大人之事;则修己以安百姓者,圣人之事也。尧舜于此可以不修,而犹病之者,以其不免有窜(流放)殛(jí,杀戮)之刑故也。《书》曰:“安民则恵,惟帝其难之。”此之谓欤!《孝经》言“得人之欢心”,又言“得百姓之欢心”,是人不及百姓之众也。

●朱熹《论语集注》: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而子路少之,故再以其充积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无他道也。人者,对己而言。百姓,则尽乎人矣。尧舜犹病,言不可以有加于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诸近也。盖圣人之心无穷,世虽极治,然岂能必知四海之内,果无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尧舜犹以安百姓为病。若曰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程子曰:“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程子曰:“敬胜百邪,古来无偷惰放逸的学问,故下一敬字摄入诸义。就中大题目,只是克己复礼、忠恕一贯、择善固执、慎独、求放心。”(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路:人的大道。放:放任,失去。学问之道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张栻《癸巳论语解》:修已之道,不越乎敬而已。敬道之尽,则所为修已者亦无不尽,而所以安人安百姓者皆在其中矣。盖一于笃敬,则其推之家,以及于国以及于天下,皆是理也。极其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兆民虽众,其有不得其所安者乎?是则修已以敬,一语理亦无不尽者。子路疑其未足也。则告之以修已以安人,安人是已之所推而已。又疑其未足也。则告之以安百姓,安百姓是安人之备者而已。又曰“尧舜其犹病诸”,欲子路之毋忽于斯也。凡覆载之内,尧舜固欲已之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是尧舜之所病也。此修己以敬无穷意。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言修己治人之要也。子路问为君子之道当如何?孔子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以敬修其身而已。盖无事则收敛身心,使天理常存,有事则几检言行,使人欲不作如此,则身修而徳成矣。岂不可为君子乎?子路又问君子之道甚大,岂但如此而已乎?孔子曰:敬者人己合一之理,诚能修己以敬,则此感而彼通,可以推之而安人矣。又问君子之道甚大,岂但如此而已乎?孔子曰:敬者天下为公之理,诚能修己以敬,则正己而物正,可以推之而安百姓矣。夫修己以安百姓,其学问至精,其功用至大,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歉然不敢自以为足也,而谓未足以尽君子乎。盖敬为修己治人之要,而亦学问彻始彻终之道,千圣相传不外乎此。近而公私邪正,远而废兴存亡,皆于一念敬肆之几决之,君天下者诚不可以不审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凡安人、安百姓,皆本于修己以敬,故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钱穆《论语新解》:人道莫大于能相安,而其端自安己始。安己自修敬始。孔门本人道论政事,本人心论人道,此亦一以贯之,亦古今通义。《论语》又云:“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或曰语出《中庸》)”笃恭即修己以敬,天下平即百姓安。今试问一人笃恭,遂可以平天下乎?故曰:“尧、舜其犹病诸。” 尧、舜尚嫌有不能,自尧、舜以下,能笃恭,能修己以敬,岂遂能使百姓安而天下平?子路屡问:“如斯而已乎?”正疑仅此之不足。然世固无己不安而能安人者,亦无己不敬而能敬人者。在己不安,对人不敬,而高踞人上,斯难为之下矣。孔子所言,悬之千百世之后,将仍见其无以易,此所以为圣人之言。故欲求百姓安,天下平,惟有从“修己以敬”始。至于百姓之不尽安,天下之不尽平,尧、舜犹以此为病。孔子盛推尧、舜,而《论语》言“尧、舜其犹病诸”者凡二见,(另一处见《雍也》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则人力有限,所以君子又贵乎知命。

●南怀瑾《论语别裁》:“君子”为学问道德到了相当标准的人。能以非常严肃、庄重、恭敬的态度,修正自己心里的思想,和外表的行为,这就是君子。你自己的修养做好了,随时能够庄严、恭敬以后,进一步要利人、利社会;还要利天下、利百姓。就在尧舜做起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缺憾,总难做到十全十美的,何况我们?!

★此章言君子修身之体用也。《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敬者,圣学终始之要,修己正心之法也。“修己以敬”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凡安人、安百姓,在修己中实有是事,非意之外者也。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则无为而治也。尧、舜犹以此为病者,尧舜之至圣犹患修己事难,至于“安家人”则不能无遗憾,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 https://t.cn/RxRVHIh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段文字[超话]#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钱为中心,你会活的很苦。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的很累。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的很伤。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五、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质量提升行动重
  • #转发抽奖# 漫画狂王# 缔造《武庚纪》《西行纪》的漫画家郑健和与邓志辉老师全新力作《狂王》全三册来了!《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现附其后,以
  • #李靓蕾发文##李靓蕾发文回应##王力宏#“我性格很奇怪 有时候超爱说话 有时候可以一天不说话 高兴的时候会拼命的说话 不高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我不爱记仇 但
  • 幸福,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愉悦,你越是让自己活得洒脱自在,就越会有满足感。可是,每到秋,这浓浓的烟火气,就会抚慰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叹:人生有经历,才会无限美好,也才
  • 护肤团来啦!羽西虫草焕臻玉养凝采精华液/珀莱雅双抗水乳/红宝石面霜/双抗精华/红宝石精华/原力修复/解渴面膜/美宝莲眼唇卸妆水/研译快乐精华液/日本久光贴/菜鸟
  • #七夕# 七夕节 乌云遮弯月,银河久不见。 谁知相思苦,牛郎织女恋。 肺疫续数年,逢节乞康健。 相聚泣如雨,相别又一年。 今日七夕,大雨“情人节”。传说是久
  • 第一种你们还有联系方式,这时候可以采取的方法是:直接邀约,你们的联系方式都没有删除,之前闹得也不太僵,你可以直接邀约TA出来一起吃饭或者其他的事情(最好是一件对
  • #朴孝敏[超话]# 孝敏ins更新 #어반자카파 덕분에 특별하고 소중한 감정 느끼고 갑니다.. 지금 느낀 이 감정과 감흥들 빨리 전달하고 싶
  • #杭州 反颌/错颌/两侧牙弓不对称/杭州隐适美/牙齿纠正 口碑好的口腔医院有哪些##雨荷[超话]##雨荷# 在淡淡中感知岁月的冷暖,在一盏茶中品味起伏的人生,将
  • 阿斯顿维拉:让我们面对现实,这款20英镑的约翰麦金摇头娃娃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你的圣诞清单上。说了你可能不信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金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只不过货币的
  • 7.社会性: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在悟出来他想表达的内容之后,比起我迟钝意识到这是另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解构女性自我意识这一点,更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在一个女生人
  •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 天冷了,嘴馋了,老想吃点小食,挺羡慕粤港澳地区常见的那种街角巷尾的鱼丸牛杂小铺或者糖水铺。「深夜食堂」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在深夜食堂里会发生什么在九街这灯红酒绿的
  • 目标如果是让孩子保持一个好成绩,那么,孩子只要有一次考不好,我们的目标就没有实现。目标如果是减肥成功,那么,我们只要有一次反弹,我们的目标就没有实现。
  •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手中即便无限蓬勃发展的科技也是有局限的;只有爱❤️,使我们命运相依,使人类文明得以存续、传承。连日来,记者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采访了这群
  • 2.2021年12月21日16时55分,门源交警大队民警在辖区铁麻公路3KM处开展路检路查工作时,查获驾驶人铁某驾驶鄂HS39**号轻型货车实施未取得机动车驾
  •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既是中世纪戏剧某些因素的发展,又是总体上对中世纪戏剧的反动。中世纪—文艺复兴中世纪戏剧中真正具有一定思想与艺术价值,并给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戏
  • 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是各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关;凡军事工作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各
  • #棉花美娃娃[超话]#【day41】给口小逸吧妈咪们[泪] 大力收miro 【光夜排球属性可吃视构成5k内包⬇️】 排球:白鼬臣臣 余量因为打错字手速不够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