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朝闻天下]北京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文旅合并 超11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来源:央视网2021年09月01日 06:34

画中画

往期片段

[朝闻天下]国家新闻出版署 新规出台严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

2021-09-01 07:34:20

[朝闻天下]“双减”后的新学期 准备好了吗?

2021-09-01 07:32:17

[朝闻天下]你好 新学期 9月1日起哪些教育新规开始正式实施?

2021-09-01 07:30:23

[朝闻天下]你好 新学期 开学季 首批中小学校学生保护专员上岗

2021-09-01 07:30:21

[朝闻天下]你好 新学期 个别地方启动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

2021-09-01 07:28:18

[朝闻天下]你好 新学期 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今天开学

2021-09-01 07:24:21

[朝闻天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

2021-09-01 07:22:18

[朝闻天下]国新办发布会·住建部 系统性治理城市内涝 形成排水防涝体系

2021-09-01 07:22:17

[朝闻天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高清大图 “神摄手”摄影作品震撼来袭

2021-09-01 07:20:18

[朝闻天下]国新办发布会·住建部 城市更新要划出底线 防止大拆大建

2021-09-01 07:20:16

[朝闻天下]时政要闻

2021-09-01 07:20:16

[朝闻天下]国新办发布会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

2021-09-01 07:18:17

[朝闻天下]特大地下钱庄案告破 去年以来已查处地下钱庄案件150余起

2021-09-01 07:00:16

[朝闻天下]河南郑州 降雨持续 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2021-09-01 07:00:16

[朝闻天下]山东龙口 降雨持续 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021-09-01 07:00:16

[朝闻天下]特大地下钱庄案告破 攻坚克难 同时出动捣毁地下钱庄团伙

2021-09-01 06:56:17

[朝闻天下]特大地下钱庄案告破 分析账目等数据 抽丝剥茧锁定犯罪证据

2021-09-01 06:56:16

[朝闻天下]特大地下钱庄案告破 外汇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破案

2021-09-01 06:54:20

[朝闻天下]国务院大督查在行动 改善基层条件 落实村医待遇

2021-09-01 06:54:17

[朝闻天下]时政要闻

2021-09-01 06:52:16

[朝闻天下]国务院大督查在行动 打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通道

2021-09-01 06:52:16

[朝闻天下]简讯

2021-09-01 06:42:16

[朝闻天下]下半年5G建设提速 广覆盖低成本是重点

2021-09-01 06:38:16

[朝闻天下]5G释放产业链万亿市场潜能

2021-09-01 06:38:16

[朝闻天下]5G基站即将突破百万 网络建设适度超前

2021-09-01 06:36:16

[朝闻天下]北京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文旅合并 超11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2021-09-01 06:34:16

[朝闻天下]朝闻快评 美军仓皇撤离 阿富汗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对阿平民犯下的罪行 美军不...

2021-09-01 06:32:16

[朝闻天下]新闻回顾 美军仓皇撤离 阿富汗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美国一走了之 留下满目疮痍

2021-09-01 06:30:16

[朝闻天下]新闻回顾 美军仓皇撤离 阿富汗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混乱与灾难 盘点美军在阿富...

2021-09-01 06:28:16

[朝闻天下]美军仓皇撤离 阿富汗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外媒:巨大的失败和疯狂的退场

2021-09-01 06:26:16

[朝闻天下]俄罗斯 美军仓皇撤离 阿富汗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俄罗斯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 繁...

2021-09-01 06:24:16

[朝闻天下]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领导委员会会议闭幕 会议讨论了未来新政府组建问题

2021-09-01 06:24:16

[朝闻天下]关注“一老一小”新动向 着力构建托育服务体系

2021-09-01 06:20:16

[朝闻天下]关注“一老一小”新动向 推动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

2021-09-01 06:18:16

[朝闻天下]关注“一老一小”新动向 积极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建设

2021-09-01 06:18:16

[朝闻天下]关注“一老一小”新动向 中央投资70亿元 支持养老托育建设

2021-09-01 06:16:20

[朝闻天下]关注新就业形态 多措并举精心维护灵活就业“蓄水池”

2021-09-01 06:12:16

[朝闻天下]关注新就业形态 新就业形态重构企业用工方式

2021-09-01 06:10:16

[朝闻天下]关注新就业形态 “十四五”就业扩容 新就业形态发力

2021-09-01 06:08:16

[朝闻天下]云南 野生幼象遭遗弃 多部门联合全力救治

2021-08-31 09:12:19

[朝闻天下]北京延庆 冬奥来了 冬奥医疗保障中心 一站式服务闭环式管理

2021-08-31 09:12:19

[朝闻天下]东京残奥会·新闻特写 赛程过半 这些时刻令人难忘

2021-08-31 09:10:19

[朝闻天下]北京延庆 冬奥来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索道投入运行 从冬奥村到山顶仅需半小时

2021-08-31 09:10:19

[朝闻天下]东京残奥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稳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

2021-08-31 09:08:19

[朝闻天下]河南 37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2021-08-31 09:04:20

[朝闻天下]水利部 汉江丹江口水库出现今年最大入库洪水

2021-08-31 09:04:19

[朝闻天下]陕西 山西等地是当前防汛工作重点

2021-08-31 09:02:20

[朝闻天下]俄罗斯 “国际军事比赛-2021” “海上登陆”项目闭幕 中国队获多个奖项

2021-08-31 09:00:19

[朝闻天下]俄罗斯 “国际军事比赛-2021” “汽车能手”项目结束 中方参赛队列第二

2021-08-31 08:58:20

[朝闻天下]库尔勒 “国际军事比赛-2021” “安全环境”项目射击赛 中国队获第一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别的人你也许不知道,你自己起什么念头,还不知道吗?别的人你也许不知道,你自己起什么念头,还不知道吗?
  • 除非谁想多了[吃瓜]希望这世间许多人都能因认识我而生活更富足,梦想成为许多人的贵人。作为后人无法去评论是非对错,或许唐玄宗和杨贵妃不该遇见,或许是那个封建时代的
  • 叠加国庆少数煤矿放假检修、以及山西地区暴雨影响27座煤矿停产等影响,产地供应依旧紧张。看好兖州煤业(全球煤价上涨,国内和海外产能双受益;煤炭和煤化工并驾齐驱;业
  • ”  陈医生告诉红星新闻,前几天医院的院感科就发出了通知,告知职工目前已开放了加强针的注射,前提是距离上一次疫苗接种需时隔6个月及以上。  同样在10月13日宣
  • 3月25日,出演的音乐传记电影《我看见了光》在美国上映,在影片中扮演歌手汉克·威廉姆斯的前妻Audrey[16] 。2019年4月24日,参演的电影《复仇者联盟
  • 沪上学问家众多,书店很多,稍有休息,或不休息,也需努力拜访。 6/3在学校待的倒数第二天了 吃了xmpj最后的夜宵有在好好的告别再见 我的书桌 再见 xmpj今
  • 返还标准是:已被认定为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的企业和尉氏县的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大型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
  • 「リフォーマーズ」は、未来人役の高橋ひかるに加えて、森田哲矢(さらば青春の光)、国崎和也(ランジャタイ)、オカリナ(おかずクラブ)、はら(ゆにばーす)、鈴木もぐ
  • !!
  • 收藏历史,是为了留住一个民族的记忆,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走向未来。但是诺贝尔奖并不是一个主观的奖项,它的选择是有其价值导向的。
  • 金博在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过程中,得知一帮扶老人被用工单位出纳员私自扣除工资,便利用周末假期时间与所内民警一同前往抚顺市高湾找到该用工单位出纳员,通过调取银行流水
  • 摔死你丫的吧!哈哈哈哈我太快乐了,看了俩崽连贯的仿佛是一个节目,而且还没看见xx和xxxx。
  • 然后我看到有篇文的开头简介是,这篇写的是18岁时的惠子要娶妻于是庄子愤而离家的故事。 数字化低碳环保,不愧是THE世界大学影响力全球排位前32的大学 [给力]#
  • 各位喜欢【脱口秀大会】的粉丝机会来了,截至 转+评说出你的爆笑宣言,即有机会获得10月16日的线下加更专场门票,不方便到现场的话还可以把门票换成图2的【有机生
  •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有气度包容身边的人和事,生活必定也不会亏待这般有雅量的人,待人厚道一点,让善念扩散一些,自然而然就是鸿福将至,好命也会常伴一生。心中贪欲深重,
  • 月亮在星星里面 你在温柔的月光里8/ 你是这张扬声色下 欲盖弥彰的理想9/ 我前半生,都是流浪自从遇见你如鹿归林,如舟归岸10/ 我不要山,也不要海 我只想静静
  • #谷蓝帝[超话]#❄️ #谷蓝帝BLUET星旅季#如果是我我会更喜欢《星球耀眼不及你》于我而言我真的很喜欢各种时期的蓝帝,他总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一年四季都能
  • ​最后,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能找出更加贴切的词去爱你,希望那些词能打消你心里的不安和顾盼✌在这一岁遇见了好多可爱的人,也转换了三种状态(备考-待业-就业)磕
  • 那时的他已经成功凭借《琉璃》走红,而那一年的国庆,他晒出的是自己在剧组的背景图——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他收获的不再是几千个评价,而是十多万的评价。”网友对成毅的“
  • #中央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 [打call]#聚焦民大# 值此中央民族大学70周岁生日之际,由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徐瀚老师指导,学生李佩琪、佟佳轶、朱钰贤参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