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食。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日三餐,有各种各样的食材,也有各种各样的烹调方式,如: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烩,炝,腌,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等。

《楞严经》云:“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不仅是人类,一切有情生命皆以食为“天”。我们可以看到飞鸟和地上爬的小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找食物,这就是它们的工作。

那么佛教中“食”共有几种?怎么分类?佛陀关于“吃”是怎么开示的?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共有世出世间九种:世间有四食——段、触、思、识等;出世间五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世间四食,能长养生死之色身;出世五食,能资益法身之慧命。

《楞严经》云:“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云:“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阎浮提人种种饭、粮面、鱼肉以为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食。何等众生触食。卵生众生触食。何等众生念食。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是为念食。何等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天,是名识食。”

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噉,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细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的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触食,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觉饥。思食,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识食,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段食、触食毋庸多言,识食难以言表。思食中,思愿活命的重要性值得注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思食能维持生命的事例。将要去世的老人,因为寄希望于孩子回来,可以暂时不死。看到孩子来到身边,马上一口气咽了。

《俱舍论》里讲,一位父亲有两个孩子,因为饥荒,大家将要饿死。父亲欲出找食物。他把一袋沙子吊在梁上,对孩子说是粮食。父亲走后,孩子们天天抬头望着高处的袋子,心存希望没有饿死。邻居问他们为何不逃。他们说袋子里有粮食。邻居取下袋子,看到里面是沙子。两个孩子,希望断掉,就死了。由此看见,希望的重要性,精神食粮的重要性。

世间之食,但能资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于世美味,心不贪嗜。常持正念,以禅悦法喜等为食,则能长养善根,出离生死,成就菩提,故有出世间五种食也。

一、念食。谓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念食。
  二、法喜食。谓修出世行人,爱乐大法,资长道种,心生欢喜,是为法喜食。

  三、禅悦食。谓修出世行人,由得定力,自资长养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乐,是为禅悦食。

  四、愿食。谓修圣道之人,以愿持身,不舍万行,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愿食。

  五、解脱食。解脱即自在之义也。谓修圣道之人,离诸业缚,于法自在,即得长养一切菩提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解脱食。

段食仅限于欲界众生,其余的触、思、识三食则通于三界。欲界凡夫以不净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以净不净住食;声闻、缘觉以清净住食。诸佛菩萨以示现住食。念、法喜、禅悦、願、解脱五食为出世间食,能养育法身慧命。

《教诫经》云:“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採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作为未证圣道的出家人,我们合理饮食滋养色身的同时,更应该常持正念,长养善根;爱乐大法,法喜充满;禅悦为食,长养慧命;以愿持身,不舍万行;修诸圣道,离缚解脱。

所以,佛陀曾教诫弟子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十首热血古诗词》
每一首有一个千古名句,
每一句都令人热血沸腾

当战士上战场奋勇杀敌时,让人热血沸腾;
当读到豪放的诗词时,也让人热血沸腾。

一、《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我愿赴边关,奋斗到最后一刻。

二、《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谁读到这一句,不会为之感动呢?

三、《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洋溢着视死如归的气概,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

四、《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捐躯赴国难,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五、《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世事变幻,不变的是一颗为国奉献的心。

六、《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颇有气概: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好男儿,当国家罹难时,会奋不顾身,奔上疆场。

七、《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

想当年大唐的风采,长安城也是万国来朝,寸土寸金难自弃。

八、《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为了心中的崇敬向往又不可及,真的可以豁出性命。

九、《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友人去从军,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十、《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谁读到这首词,不会热血沸腾呢?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图、文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 https://t.cn/z8Aeuz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神交易[超话]#出个小三号,大号和小号已经玩的挺累了,这个号就不想玩了。#2022萤火虫漫展# #原神[超话]#萤火虫day2漫展集邮[舔屏]今天出的是散兵
  • ❤️‍一直很感谢❤️:pyangpyang:没有空调的夏天vs没有暖气的冬天:呜啊ㅠㅠㅠ我更害怕没有空调的夏天:大家从早上开始就那么勤奋努力呀:在勤奋地想着道兼
  • 宋丹丹要开篝火晚会,李雪琴、费启鸣、尹浩宇都不同意,宋丹丹直接吼着众人:“要你们干嘛来了?如果你们什么都不会演,要你们坐在这里干什么!
  • 适合爱熬夜,熟龄肌的姐妹来用!适合爱熬夜,熟龄肌的姐妹来用!
  •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tánɡ yú t
  • [强][强]十年前2012年6月18日我赶时髦注册了微博,便荡漾在其中,微博也成为我的生活“伴侣”之一,成为心情的载体,时不常转发,时不常撰写小文,时不常关注阅
  • 为切实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接触人员的排查管控,确保不漏一人,现将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公布如下:3月28日,在板面店未外出。为切实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接触人员的排查管控,
  • 其中,脑中风后焦虑的发生率为36%,所以老年人焦虑的发生率并不亚于年轻人,甚至高于年轻人;●有焦虑情绪的老年人,常会出现无具体原因的担心和恐惧,常会感到最坏的事
  • 上睑下垂重的人只能通过额肌瓣悬吊、提上睑肌缩短等手术来矫正,只是单一的做双眼皮手术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深圳医美整形# #深圳朱武根# 根据眼皮遮住瞳孔的程度,
  • ”同归仁禅师同赏牡丹的是罗隐,他屡试不第,长期在灵泉寺居住,他的《牡丹花》云:“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程思恩是进士及第,但他没有出仕,因为蒙古和金朝
  • 得到答案之后把人家演员去一通好扒…在我礼貌致谢并且非常直白的表达了“我真的不想上升演员并且我甚至不是很了解这个演员坦白讲也不是很想了解”之后开始话锋一转跟我说他
  • 如果没有仪轨,大家在一起修行,会互相的干扰,可能你修你的,他念他的,你拜你的,他拜他的,在时间上、动作上以及声音上,都会互相的干扰,那就不是共修了。已经犯的错,
  •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能通过瓶中陈年受益,有一些风格简单、适合早饮的葡萄酒如果放置太久,反而会让原来的风味消失,变得索然无味。尽管,即使英格兰队赢了,
  • 来是为了借两本书,一本是《蜘蛛女之吻》上次在望平街看特吕弗的电影《祖与占》里面呈现了纷纷杂杂的性、爱以及多角关系,北大的南北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说这书也讲了这些,
  • 偶尔专业,惯常抽风,自由是奥义,乌托邦主义者,想象的巨人,现实的矮子,对海和海怪有奇怪的迷恋,却不会水性,怀疑自己是来陆地历劫的海生物,梦想是全息地死在作品里,
  • 论今日份三餐那叫一“扎实”!!!吃着吃着盆啊锅啊的直接上了[可爱]第一天放开复工,餐饮店可以打包外卖不能堂食,看看美团外卖,其实附近也没几家,朋友圈里倒是私发宣
  • MACD绿柱拐点抄底法在实战中的应用:下图该股该股击破平台后经历了大幅的下跌,调整较为充分,在一日跳空下跌,在大跌后再跳空下跌都要高度关注;连跌两天后的第三天该
  • 2、前妻告诉周一鸣,不管他怎么去跟他的小女朋友说,不希望看到他们影响到她跟艾米之后在北京的生活。没一会儿,#印小天[超话]# 一行人也下楼来,此时他还清醒,等他
  • 【婚礼主题】:月落羽裳 【婚礼风格】:蓝色唯美大气主题婚礼布置 【婚礼策划】:蓝戒指婚礼 月光落下化作稀薄的晨露,花朵总是最早醒来,迎接新一天的日光。雏鸟将头
  • 1、早上洗完脸,也不方便去敲小夫妻的门拿护肤品,我拿着身体乳就往脸上涂了,哎嘿,过敏了。 2、衣服上的味道难以言喻,拿着香薰就喷在了衣服上,哎嘿,更难以言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