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缘起下

复次世尊。如余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缘云何为远。云何为近。世尊告曰。非理作意若未生时。无明随眠能为诸行远增上缘。生已便作近增上缘非理作意所引诸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若未生时。彼能为识远增上缘。彼若生已。便能为识近增上缘。未死没时。识为名色远增上缘。既死没已。识为名色近增上缘。如以其识望彼名色。如是以其所引名色。望彼所生名色亦尔。如以
名色望彼名色。如是六处望彼六处。触望于触。受望于受亦复如是。如以无明望彼诸行。无明望爱。爱望于取。取望于有。亦复如是。如以其识望彼名色。以名色等望名色等。如是以有望生亦尔。若在胎藏。婴孩童子少年时。生能为老死远增上缘。诸根成熟命将尽时。应知能作近增上缘。复言世尊。如彼有因有缘有由。法门经说爱是业因。有何密意。世尊告曰。有所摄业用爱为因。是为此中所说密意。

复言世尊。此因缘由三种别义。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能引发后生种子。是其因义。若兴此生作依作持令得生起。是其缘义。既命终已。导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义。如是应知三义差别。

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如是名为缘起句义。

复言世尊。惟有此生相续缘起。为更别有所余缘起。世尊告曰。我说缘起。略有八门。一者说有受用世俗境界缘起。谓缘眼色生于眼识。三事和合便有其触。触为缘受。如是广说。二者说有任持缘起。谓缘四食诸根大种安住增长。三者说有食因缘起谓求诸谷田种水缘发生牙等。四者说有一切生身相续缘起。谓由能引能生。诸分别生一切所引所生。五者说有一切生身依持缘起。谓诸世界由诸因缘施设成坏。六者说有一切生身差别缘起。谓由不善善有漏业。施设三恶人天趣别。七者说有清净缘起。谓依他音。及依自内如理作意。发生正见能灭无明。无
明灭故诸行随灭。广说乃至。由生灭故老死随灭。

复言世尊。如无明等次第为缘。能生行等。为即如是次第灭耶。佛言不尔。复言世尊。何缘次第而说彼灭。世尊告曰。为欲显示由先诸分不生功能。令后诸分得不生法。故次第说。然非不为生相灭法有次第转。八者说有自在缘起。谓善修治静虑为缘。诸修定者随所愿乐。如是皆成终无别异。如是名为我所略说八门缘起。

复言世尊。如佛所说。因业故生。因爱故转。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无明为缘。先于诸有。造作增长种种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动行。引发摄受种种生身种子差别。于此有中若爱未断。由此爱故能令行等转成其有。有起后有自体功能。如是功能不离于爱。依此密意故说是言。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复言世尊。若世尊说爱是转因。何缘但说取为有缘。非爱缘有。世尊告曰。若离于取。有爱不能为缘转变非福行等。令成有支生诸恶趣。又若离取。诸无有爱。不能为缘转变福行不动行等。令成有支于不定地及于定地生诸善趣。是故非唯爱为有缘。然彼有支定缘于取。

复言世尊。如大因缘法门经说。汝阿难陀。若于彼彼有情类中。无有生者应无如是如是类生。若一切生都无有者。应不施设生缘老死。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依所引生及所生生。二种密意。作如是说。又依老死远增上缘。及依老死近增上缘。二种密意。作如是说。

复言世尊。先为略说缘起句义。其缘起义犹未为说。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如是应知缘起略义。

复言世尊。如余经说。缘起甚深。云何应知如是缘起甚深之相。世尊告曰。即依十一缘起略义。应知缘起五甚深相。何等为五。一因甚深。二相甚深。三生甚深。四差别甚深。五流转甚深。应知缘起甚深之相。复有五种。何等为五。谓相甚深。引发因果诸分甚深。生起因果诸分甚深。差别甚深。对治甚深。应知缘起复有五种甚深之相。何等为五。谓摄甚深。顺次甚深。逆次甚深。执取甚深。所行甚深。是名无明等起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复言世尊。谁有何等转异无明。而说无明为缘生行。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如是所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
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是故惟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是名无明转异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中。皆能发起增益损减二种邪行。复言世尊。如何名为增益损减二种邪行。世尊告曰。由四颠倒。谓于非法见为是法。或于是法见为非法。或于生天解脱道中。非方便者见是方便。是方便者见非方便。如是名为增益邪行。诸有诽谤一切邪见。如是名为损减邪行。是名无明邪行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相状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有二种相。一者微细自相殊胜。二者遍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
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作业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略有二种所作事业。一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转所依事业。二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业。复言世尊。何等名为一切流转。世尊告曰。若是处转。若是事转。若如是转。我总说为一切流转。复言世尊。是何处转。世尊告曰。于三世处由我分别。复言世尊。是何事转。世尊告曰。内外六处由我取执。

复言世尊。云何而转。世尊告曰。诸业异熟相续流转。由我分别由邪分别。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种。一者寂止所依。二者寂止所缘。三者寂止作意。四者寂止果成。是名无明作业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障碍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言胜法者。能摄五根令其和合。所谓慧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言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尊告曰。非唯智无名为无明。复言世尊。若唯智无名为无明。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尔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所以者何。闻所成智体上。无有思所成智。思所成智体上。无有修所成智。一切世间修所成智体上。无有一切出世修所成智。出世有学智上。无有诸无学智。无学声闻智上。无有如来等智。若如是者。应即是智即是无智。如是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又我于彼三善根中。说有无痴。应但痴无说名无痴。然非痴无说名无痴。故非明无说名无明。而别有一心所有法。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如别有一心所有法。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又唯明无名无明者。应无如是一切无明十一殊胜。是故应知。非唯明无说名无明。是名无明障碍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随缚殊胜。世尊告曰。乃至有顶三界有情。于诸谛中所有无智随眠随缚未缺未减。由彼有情说名具缚。又此无智。善趣恶趣因果差别。无色有情有其下品。色界有情有其中品。欲界有情有其上品。如是成就三品无明。诸有情类当来可生。一一法尔三品随缚。此说异生。若诸圣者渐次永断。若具上中定有中下。或有中下而无上中。又阿罗汉。虽尽诸漏脱烦恼障。应知尚有所知障。摄无明随缚。如是无明。应知极远随逐有情。唯除诸佛余皆随缚。是名无明随缚殊胜。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明。何
等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复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缘四圣谛十六行相。作无明等烦恼业。生一切杂染离系事业。

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外缘苦所依性故。是俱缘苦所依性故。复言世尊。内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病苦老苦死苦。复言世尊。外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非爱和合。所爱别离。求不得苦。复言世尊。俱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略说五取蕴苦。

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复言世尊。后有爱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谓于未来自体希求。复言世尊。云何喜贪俱行爱耶。世尊告曰。谓于已得摄受资财现前境界。深生味着。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彼彼喜爱。世尊告曰。谓于未得摄受资财非现境界。种种追求。

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下分上分诸结断故。毕竟断故。未来苦果诸爱断故。现在苦果诸爱断故。是名此爱无余永断。复言世尊。云何弃舍。世尊告曰。诸见所断烦恼断故。复言世尊。云何变吐。世尊告曰。诸修所断烦恼断故。

复言世尊。何缘圣谛唯有四种。世尊告曰。如是四谛。普摄一切染净因果差别性故。

复言世尊。何缘四谛如是先后次第说耶。世尊告曰。由是世间诸病病因病灭良药相似法故。复言世尊。入见道时。于此四谛为顿现观为渐现观。世尊告曰。有别道理名顿现观。有别道理名渐现观。何别道理名顿现观。谓自内证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总相缘故名顿现观。何别道理名渐现观。谓初业智及后得智。观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行相别相缘故。名渐现观。

复言世尊。若有如是四圣谛者。何缘世尊复说二谛。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世尊曰。即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法住智所行境界。是世俗谛。若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胜义谛。

复言世尊。如是四谛。于圣非圣皆悉是谛。何缘如来唯说圣谛。世尊告曰。如是四谛。于非圣者。唯由法尔说名为谛。不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于诸圣者。亦由法尔说名为谛。亦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是故如来唯说四种名为圣谛。

复言世尊。全分无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此智亦以如是四谛。为其所缘。除谛相想清净行相。入一切种诸谛行相。于作有情一切义利。趣向行相。少分有量法界妙智。若诸声闻。于作有情一切义利。无有弃背趣向行相。若诸独觉。于作有情一切义利。弃背行相全分无量法界妙智。能作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离系所依事业。又作证得一切种智极净法界所依事业。又作救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患所依事业。是名无明对治殊胜。[鲜花]

【准提佛母(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准提菩萨,其实他还有其它的形像,如八臂的准提菩萨,四臂准提菩萨等,以下分别介绍。

一般常见的十八臂准提菩萨

  准提菩萨的造像有很多种,菩萨因应众生求法的不同缘起,而有不同形像的示现。一般常见的准提菩萨像为十八臂的准提菩萨。

  准提佛母身黄白色。三目、十八臂。结跏跌坐莲花上。花下有七宝莲池。难陀跋难陀,二龙王共扶莲花茎,顶上有三净居天侍立。

《准提陀罗经》记载

  在《准提陀罗经》中就记载著十八臂准提菩萨的造像。经上如此描述:准提佛母身呈黄白色,结迹跌坐于莲花上。身佩圆光,穿著轻谷,上下皆为白色。

  有天衣、角络、樱珞、头冠。十八臂皆著螺钏,脸上有三个眼睛,上二手作说法印,右第二手作施无畏印,第三手执剑,第四手持著宝鬘,第五手的掌上放置俱缘果,第六手持钺斧,第七手执钩,第八手执金刚杆,第九手持念珠;左第二手执如意宝幢,第三持开敷红莲花,第四手持军持,第五手持绢索,第六手持*轮,第七手持商怯,第八手持贤瓶,第九手的掌上置般若梵筴。

十八臂准提菩萨

  其十八臂执多样法器,由右,顺时间而下是“如意宝幢”“莲花”“罐”“索”“轮”“螺”“宝瓶”“般若箧”“宝幔”“根本印”“金刚杵”“钩”“钺斧”“天妙果”“素珠”“智慧剑”“施无畏印”根本印是双手,共十八手。

  十八臂准提菩萨持著各种法器。这样的示现。是为了救度广大众生所展现的形像与方便,在其他经轨如《现图曼荼罗》《别尊杂记》《尊容钞》《阿婆缚抄》等经中所刊载的图像,一概为相同的造像。

  准提佛母的十八只手臂,是说准提佛母有十八般成佛的功德,这是十八不共法,这也是准提佛母的秘密表征,具含了甚深微妙之理。

与千手千眼观音的不同

  有些人见到某些准提像时,往往误以为是千手千眼观音 ,但千手观音通常都是十一面或二十七面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则为四十二臂),而且各手所持的物品也与准提菩萨不同,应该可加以清楚区分。

十八不共法

  ※在大智度论中曾经述及十八不共法是: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九、念无灭。十、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囗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八臂准提菩萨像

  在《觉禅钞》中记载的准提菩萨形像为八臂像,其手中的持物分别是:右手第一手结施无畏印,第二手持金刚杆,第三手结与愿印,第四手执钩。而左手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轮,第三手持澡瓶,第四手执钩。这是八臂准提菩萨的形像。

四臂准提菩萨像

  西藏的准提菩萨通常为四臂像,结跏跌坐于莲花上,左右的第一手安放于膝上持钵,右第二手下垂作施无畏印,左第二手屈于胸前,执持莲花,花上安置一梵筐。

  锡兰所传的准提菩萨也为四臂像,头上有手结定印的化佛,而其左边第一手安于脐前,第二手持宝珠;右第一手执独钴杵,第二手上举,拇指与无名相捻。他的乳房丰满露出,表佛母之相。  在爪哇的婆罗浮图(BorObuduo)的壁面浮雕中,则可见四臂及六臂像。四臂像左右第一手结定印,左第二手持梵筐,右第二手持数珠。而六臂像则跌坐于狮子座上,左第三手和第二手破损,看不出原来执持何物;左第一手持莲华,第二手持宝瓶珠,右第一手呈与愿印,第三手持数珠。此外,另有十四臂。六臂等像。  修持不同的准提菩萨像 ,可求得不同的成就

  许多不同形像的准提菩萨,都有其不同的表征意义,而且为了求取不同的成就,则可以修持不同造像的准提菩萨。

若求不二法门者,应观两臂

  在《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就记载:“若求不二法门者,应观两臂。若求四无量,当观四臂。若求六神通者,当观六臂。若求八圣道者,当观八臂。若求十波罗蜜。圆满十地者,应观十臂。若求如来普偏广地者,应观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者,应观十八臂,即如画像法观也。若求三十二相,当观三十二臂。若求八万四千法门者,应观八十四臂。”  在上面这段经文中说明:  修持二臂准提菩萨

  要求得不二法门则应观修二臂准提菩萨。

修持四臂准提菩萨

  想求取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则修持四臂准提菩萨。

修持六臂准提菩萨

  而想要求得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成就,则修持六臂准提菩萨。

修持八臂准提菩萨

  若要求得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成就,则修持八臂准提菩萨。

修持十臂准提菩萨

  想要求取十波罗蜜及十地圆满者,则修持十臂准提菩萨。

修持十二臂准提菩萨

  而若想要达到等觉如来地,则修持十二臂准提菩萨。

修持十八臂准提菩萨

  若想求得十八不共法的,则应修持十八臂准提菩萨。

修持三十二臂准提菩萨

  若想要具足圆满的三十二相,则修持三十二臂准提菩萨。

〔要求得八万四千法门〕
  若要求得八万四千法门,则修持八十四臂准提菩萨;而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需要观修八万四千臂,实在太多了,所以只以八十四臂为代表。

  这是在《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记载。观修不同形像的准提菩萨。有不同的特别利益与果德。

  在《白宝口抄》卷第六十中的准提法,记载著准提佛母形像的象征意义,下分别解说其意义:

  1.身体黄白色:
  黄色表地大,地大种子字为‘’,代表胎藏界;白色代表水大,水大种子字为‘’字,代表金刚界。准提菩萨的身体黄白色是表征其理智不二、定慧一体的缘故,有诸佛能出生万德之义。

  2.种种庄严其身:
  准提菩萨以种种庄严其身,腰著白衣,衣上有花纹,身著轻罗绰袖天衣,以缓带系腰,以朝霞络身,身有白轻罗棉之纹。此种种庄严,象征以种种尘沙法为庄严,那也是象征凡夫以菩提为烦恼,而菩萨则以烦恼为菩提。

  3.身像周圆光明光焰:
  菩萨身像光明光焰,象征能以智慧光明破除妄心黑闇。

  4.以白螺为钏(手镯):
  印度以白螺为宝的缘故,所以以白螺为手钏,而因为螺具有张显说法的意义,准提菩萨又为释迦牟尼佛化现,专表说法。白色是表白净大悲,白螺的音声更是殊胜,所以以白螺来表示广弘佛法。

  5.具有三目:
  准提菩萨的脸上有三个眼睛,表示理、智、事三义,或表佛部、金刚部、莲花部。又表具足佛眼、法眼、慧眼;又表不纵不横,三谛一如平等的涵义。

  6.左右上二手作说法相:
  左右上二手作说法印,是表此尊于六观音中,主要以度化人道为主,他能破三障,示现三眼之智,来说法利生。

  7.右第二手结施无畏印:
  右掌五根手指开立,表五智的光明,施予一切众生无畏。由于此尊以人道化主,于娑婆世界号施无畏者,能布施一切众生无畏,以此手表大悲深重。

  8.右第三手持剑:
  表示能以智慧剑来降伏四魔三障,破除三毒、五欲等烦恼。

  9.右第四手持数珠(念珠):
  数珠代表智慧,亦表转*轮之义。而数珠的母珠头象征本师阿弥陀佛,数珠线端为观音,这是以观音大悲力为线端,来贯穿一百零八种的烦恼,每转一珠,断除一烦恼的缘故,能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修正成就一百零八种三昧。一一皆具足诸法妙德神力不可思议,一一悉具足无量身、口、意本誓三昧。

  10.右第五手持‘微惹布罗迦果’:
  ‘微惹布罗迦果’有说吉祥果,他的形状青圆,又或有一说石榴,表圆满万行万善的种子,彰显佛果圆满功德的意涵,而佛母尊多持此物,以其子多的缘故,表能出生诸佛之义。

  11.右第六手持钺斧:
  钺斧能摧破一切,以此来表征准提菩萨能摧破无明与难断的惑障,没有余漏。

  12.右第七手持钩:
  表示能钩召一切众生,令入本有内证的法界宫。又表此尊具有召入如来寂静智德的缘故,所以持钩。

  13.右第八手持跋折罗(三股金刚杵):
  ‘跋折罗’即:三股杵,表能摧灭贪嗔痴三毒,彰显三部诸尊,是三部佛母。

  14.右第九手持宝鬘:
  宝鬘是贯穿花叶所串成的花鬘,表万德庄严之义,具平等性智的功德。

  15.左第二手持如意宝幢:
  如意宝幢,表高立清净菩提心的宝幢,对无福慧的贫乏众生,施予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愿求。

  16.左第三手持莲花:
  开敷的红莲花是人人欣爱之色,因此尊是度化人道之主,所以特别以手持莲花来表此特德。又因莲花表自性清净的缘故,代表一切诸法自性清净的意义,能清净人界中的三毒五欲等一切非法的事。

  17.左第四手持澡罐:
  澡罐是指水瓶,瓶表能盛满一切物之义。指准提菩萨能出生三部诸尊的特德。

  18.左第五手持索:
  索是指罥索,罥索表能降伏恶魔,所佛教中的忿怒尊大都持索。由于准提菩萨能系缚难调伏者,不令倾动,引入本有的佛智。

  19.左第六手持轮:
  轮是转动摧破之义,代表能破除二十五种生死流转存有,轮回流转寂灭,轮才停止。

  20.左第七手持法螺:
  表能演说诸法来利益群生。吹大法螺表能演说大法,作师a子吼时,山中野兽类皆被降伏,今以大螺声表能降伏众生一切烦恼或障碍。

  21.左第八手持贤瓶:
  此贤瓶也是准提菩萨的三昧耶形,代表智慧。贤瓶内装有甘露水,表示准提菩萨能以甘露水施予一切众生,令其开敷本有觉性之花。

  22.左第九手持般若梵箧:
  般若梵箧表智慧之体,因为十方三世诸佛,皆依此般若智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义的缘故,准提菩萨为诸佛能生之母,所以手持梵箧。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
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

供佛、
供香虽有仪轨种种,

而究其实,
都是旨在唤起、
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

并使之坚固光明。

若无诚敬在内,
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
也是刻板无光,
难增智慧功德。

正如《 金刚经 》所言 :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诚敬至极,
“ 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
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

“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一切如来影现中 ” :

这能礼敬诸佛的我,
以及受我礼敬的诸佛,
其实都是由于自性真空,

所以才能产生佛入于我、
我入于佛这样难以思议的感应道交。

心的道场,
就象帝释天的智慧宝珠,
外部的事物皆能映显其中,
所以一切如来也都能映显在我们的自性之中。
  
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门,
其供香仪轨有所不同,

以下是参照各种资料综合整理出的焚香供佛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
( 焚香,
又称烧香、
拈香、
捻香、
告香、
插香等。)

  
( 一 ) 清净身心
  
在供香之前,
要洗手、
漱口,

衣冠整洁,
仪容端正,
身心安泰正定。
  
( 二 ) 发起礼敬之心
  
在所供养的佛菩萨、
本尊、
圣像之前,

恭敬合掌,
目光凝神圣像,

心中思惟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
如现在眼前,
发起诚敬供养之心。

也可颂念或默念一些敬语,

如 :
一切恭敬,
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三宝。
  
( 三 ) 诵持赞偈 / 真言
  
捻起所供养之香,
双手持于胸前,

跪颂烧香偈语或真言,
声音宜庄重迟缓
( 也可默念 ),

祈愿所供之香,
化为无量香云,
普熏法界,

上令十方诸佛欢喜,
下能觉悟一切有情。

常用的赞偈有
《 炉香赞 》、
《 宝鼎赞 》、
《 戒定真香赞 》等。

《 炉香赞 》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宝鼎赞 》

宝鼎热名香,
普遍十方,
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人民祝安乐,
地久天长;

端为人民祝安乐,
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戒定真香赞 》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顷刻氤氲,
即遍满十方,
众生祈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四 ) 皈依诸佛
  
供香者诚心尽力观想,
所皈依敬奉的诸佛放出广大光明,
现于面前。

可持念特别供养的佛菩萨名号,

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今发心,
不为自求,
人天福报,
声闻缘觉,
乃至权乘,
诸位菩萨,

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南无 ” 读音 :
“ na纳me么 ”;

译自梵语 Namas,

其意义接近又涵盖了
“ 皈依 ”、
“ 礼敬 ” 等词汇,

故采用音译。

因古今读音之异,
当时译为
“ 南无 ” 或 
“ 南模 ”。

( 五 ) 供香
  
以恭敬轻安的动作燃香

( 燃香时若出明火,
可用手轻轻扇灭,
勿吹 );

使香正对所礼敬之佛像,
双手持香举到额头,
停留片刻,
再插入香炉;

    
每次上一炷香。

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
 
( 六 ) 诵念
《 供养偈 》
  
观想诸佛菩萨,
十方圣众,
欢喜接受供养,
一切有情亦皆安住于究竟安乐;

观想祈愿以此香供养诸佛贤圣,
在无边世界中,
都能普熏一切众生,
共同证得无上圆满智慧。 

《 供养偈 》 :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贤圣,

无边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
皆共证菩提。

或为 :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 七 ) 叩拜 / 诵经 / 礼佛
  
礼敬之时,
须恭敬至诚,
缓缓拜起,
不要匆忙。

宁可少拜,
不要草率。
  
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

并且可以默念 :
       
“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一切如来影现中。”

( 八 ) 回向 / 祈愿 / 忏悔 / 发愿
  
双手合十,

回向、
祈愿
( 诵念或默念 ),

如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

回向弟子历代先祖、
冤亲债主,

离苦得乐。

( 或为 :
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

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

某某人往生净土,
离苦得乐;

某某人世间、
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

某某人早开智慧,
学业进步;

某某地方灾障平息,
吉祥平安,
有情安乐,
入于佛道;

等等 )
  
发愿,
忏悔,

如 :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
师长、
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

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
师长、
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

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 
一切罪障皆忏悔 / 
一切罪根皆忏悔。
  
( 八 ) 供香完毕
  
最后礼佛三拜。

可念
“ 供养完毕,
一切恭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法S过 程中善 信得 到 大师 赐 予 的加 持 力 ,将令 人 容 光 焕 发 、提 升 精 气 神 、改 变 自身 风 水 磁 场、保 持 积极 心 态
  • 不过斯坦在这场比赛的精彩的表现为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大量的球迷,很多人都坚信如果不是决胜盘上的那次争议判罚,也许最后的结果会大不一样。外号是“Stan The
  • 狐仙‮于属‬妩媚化‮可身‬以拥有狐‮协仙‬助 你的事业 财运 上‮有都‬非常‮效有‬的起色 !在这里温‮提馨‬示:整个泰国,我只‮可认‬阿赞明‮期早‬制作的‮尾
  • 为满足广大博友对周易预测的需求,特推出八字算命预测、六爻八卦预测、大六壬运筹策划、奇门遁甲预测调整、详推八字、男女合婚、居家风水、公司办公风水、楼盘商务风水、店
  • 对于人的命运,先天条件是不可能更改的,而姓名、风水等属于后天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取一个符合命理的好名字,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命运锦上添花!之所以命盘需要通过名字来进
  • 生活就是需要越挫越勇的韧性,人生才有可能步步登高,活成最想要的模样。就像现在的你们,为了盛夏之际终将要面对的,选择早起或晚睡为毕今日事,选择沉下心来专攻薄弱,选
  • 在结婚之后,女人不会期待着你有多么高的工资,能够给她带去多么好的荣华富贵,女人只求在平淡的日子里,你能够多理解她,多包容她,明白她的不容易,也懂得换位思考,站在
  • 今天的亚轩也是最帅的崽崽 好喜欢王牌里你穿红色的衣服 喜欢你和俩个前辈一起唱的歌 接招里看得出你也玩得很开心 最近你很忙吧有没有好好休息呢 准备上火2的舞台也
  • [1,是三昧耶以少功行。读诵受持速得成就。 2,广大无量甚深奇特难。见未曾有。成就一切最上之法。与诸有情除诸重担。令受持者获大福地。 3,能广利益一切有情。除诸
  • 古来祖师大德费尽心思,自己想方设法用功,也竭心尽虑的为广大众生研发死心念佛得一心之法。一要“勇猛念”不可念得太文弱,要如孝子为父母报不共戴天之仇,纵使是高崖、深
  • 它怎么办呀嗯昨天都是在转主上的生日微博忘记自己其实也该发一个[二哈]2021.3.5.已经是喜欢主上的第五个年头啦!早安昨晚梦到的除了我在上数学课剩下都是梦里我
  • ᴵ ᵃˡʷᵃʸˢ ᶠᵉᵉˡ ˡⁱᵏᵉ ᴵ ʷⁱˢʰ ʸᵒᵘ ʷᵉʳᵉ ᵇʸ ᵐʸ ˢⁱᵈᵉ ᵃᵗ ᵗʰⁱˢ ᵗⁱᵐᵉ.总觉得这个时候你在我身边就好了。ᴵᵗ'ˢ
  • 以色列公开宣布打伊朗!200架轰炸机随时猛轰!
  • 就是这生活的潮裹挟着你不想往前都不行,如果有人能放缓脚步等等你,或者停下脚步拉拉你,都是无比幸运和幸福的。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有些感人,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呢,有些人
  • 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经证得初果的圣人,因为这个缘故,他在五百世中都生为下贱的人,以替别人除粪来养活自己,一直到这辈子,他还是为人除粪的贱民。其实,佛陀是
  • 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经证得初果的圣人,因为这个缘故,他在五百世中都生为下贱的人,以替别人除粪来养活自己,一直到这辈子,他还是为人除粪的贱民。其实,佛陀是
  • 四、为方便市民清明节期间进行祭扫活动,2021年清明节期间,厦门公交集团开通四条临时专线,包括两条定制直达专线和两条免费专线,具体方案如下:两条定制直达专线(一
  • “这阵风代替我抱你啦~”搬家搬家打包到半夜 真的,不搬一次家 我都不知道我哪里来的这么多东西 又会不见那么多东西以至于我现在去谁家看见东西多都想着这得费多大
  • 瓶身設計具現代感的多面反光,精緻獨特的漸層浪漫粉紅色漆獨有的鑽石型瓶蓋,彰顯現代感和典雅風格。上市年份:2019香調:花果木質香調前味: 脆梨中味: 山谷百合後
  • 过好自己的生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而活。过好自己的生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