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佛法】

———唯识法要略说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实无有我,实无有法,我法悉是妄识分别而有,幻化虚妄,本无所有。

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第八识见分为我,我由是生。所谓我,乃末那识颠倒错认、虚妄分别而有,非实有我,识变而生。一切有情众生所执之我,悉是心现识变而有,非是实有,众生迷染,执实有我,于此虚妄之我,而生妄执,谓之我执。

世出世间一切法,悉是阿赖耶识含藏的根身器界种子,随七转识虚妄造作,现行结果,虚妄现起。众生别业,变现有情根身;众生共业,变现无情器界。妄识造作,而有业。所谓业者,根本即是识。现前一切有情无情,世出世间一切法,悉是识变而有。此识变之种种法,本自虚妄,众生自心迷染,计为实有,执实有一切法,于一切法缘取执取,谓之法执。

我法二执,虚妄造作种种烦恼,为烦恼之渊薮。若自心我法二执灭,则自心一切烦恼灭。可见,烦恼从自心分别执著生,烦恼虚妄,曾无真实。烦恼既非实有,不必执为实有而起心除断之,若执为实有而欲除断之,只此欲除断之心,即是迷染,即是烦恼。观烦恼虚妄,本无所有,从自心颠倒错认、虚妄分别、妄计妄执生。正观实相,一切法虚妄幻化,一切法本无生,一切法本自寂灭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实无一切法。如是正观,念念正念,不复妄执,自心妄执灭,一切烦恼不得现行。

现前所见一切有情根身,为有情自所造业所感,谓之业报身。现前所见一切无情器界,为一切有情所造共业所变现,一切瘟疫、水火风灾等种种自然灾害,亦是众生共所造恶业所感。至于战争杀戮,人世间一切毁谤、嫉妒、侮辱、仇恨等,悉是众生自心烦恼发作,造作而生。一切不离识,一切皆是识变所妄现。

我见某人事物,于此人事物,自心作种种虚妄分别,妄计妄执,认为此人事物为若何,或好或坏,或善或恶,或可爱,或可憎厌,自心于人事物所加一切知见,以及自心分别此人事物所生之情欲觉受,悉是自心现境界相,非人事物本身。自心于人事物虚妄分别妄执后,所生一切知见、情欲、觉受,悉是妄见、妄情、妄受,无一真实。我人穷其一生,便活在自心现境界相中,不曾出离。自心妄计妄执一切,实则本无所有,无非自心妄想。唯识学谓之遍计所执。遍计所执一切法,悉是虚妄,本无所有。

我之外一切法,非是自心现境界相,而是众生别业共业所感之业报身或无情器界。以相言之,因缘生法,唯识学谓之依他起。究竟而言,无非心现识变而有。自心现境界相,谓之遍计所执,全是虚妄,本无所有。而依他起诸法,有其因缘所现幻相,虽非真实,却也并非无所有,其为一种幻有之存在。我心不于此依他起诸法作种种虚妄计著,此依他起诸法于我并无所碍。碍在自心虚妄分别,非关外法。

若我自心妄想灭,自心虚妄分别灭,则自心现境界相灭,自心烦恼灭。外法非我自心现境界相故,外法不灭。自心妄想灭后,复观一切法,悉皆清净,一切自在无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有情无情,本自寂灭相,悉皆无碍。一切烦恼障碍,一切系缚苦,皆从自心妄想分别生。自心不虚妄计著,一切自如如,一切本清净。

一切法心现识变,不离自心。此处所说自心,指心性真心,非是指妄心。我现前生命,有真心,亦有妄心。真心为万法之体,可随缘现万法,真心非他,而是众生自家本具,故言一切法不离自心。不可言一切法不离我妄心,我之妄心妄识,只能变现我之身心,不能变现万法。他之妄识,只能变现他之身心,不能变现万法。至于无情器界,乃众生共业所感,非一人之妄识即可感得。是以我一人妄识灭,非是他人或世界亦灭,所灭者,唯是自心现境界相也。

此即是唯识大义。所谓修行,但除自心妄想,止息自心虚妄分别,妄计妄执,不复遍计所执,不坏余法。自心无明妄想灭,此时观世间,犹如梦中相,法法真如,万法一如,一切无碍。行者当于自心中修,正观实相,止息自心一切妄想!自心一切妄想灭,修行事毕矣。

(此文依据生命書院公众号广方先生原著基础上的编辑整理)

所有的显相并非如我们的迷惑之心以为的那样是实有的,显相其实是无生的,其本质是空性的,只是因为各种因缘和合而展现出来,就如同电影一般。

我们在生活中会觉得“我”和“他”是独立实有的个体,忘记了这两者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

这种缘起的观念并非只是一种理论,这是生活中实际的情况,当我们对空性和缘起有更深刻的经验后,心就会更宽大、也更细微。

修持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对治我们的烦恼,但是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烦恼,知道烦恼是应舍弃的。

在贪、瞋、痴三种烦恼中,愚痴是最困难的,虽然经典中有很多相关的解释,但我们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知识的理解,并未在心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有这样的愚痴。

其实现在国家、社会、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一点点起心动念或行动都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整个地球,例如我们要做环保,就应该从个人开始做起。

注重环境卫生等等,但是很多人连这种观念都不接受,觉得这些和自己无关,其实,不了解自他息息相关就是一种愚痴。

这种自他的分别,如同我执无明的牢狱,我们把自认为不相关的人都隔离在外,这让我们的视野变得非常狭小,而世界上许多灾难可以说都是我们的私心所引起的。

因此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我们的愚痴,佛法的修持就是要消除我执,打破这种牢笼,如此,心就会如虚空一般开阔,就会真心关爱这个世界,而且真正谦虚下来。

修持空性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本来面貌,自己实际的状态是什么。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学生想,三个说法都挨了棒,不说也是错,现在只有把上一个说法推翻试一试,于是回答说:非是茶杯,非不是茶杯。不错,本来茶杯没有名字,但是叫“茶杯”也有很长的历史了,
  • (因为感觉说了也不会变好起来)好吃的似乎也没那么管用了,当然对于我这个吃货短时间它还是能起到缓解心情的作用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我真的很不喜欢内耗,但是
  • 最高气温,张家口北部、承德、唐山南部、秦皇岛13~18℃,其他地区19~25℃。最高气温,张家口北部、承德、唐山南部、秦皇岛13~18℃,其他地区19~25℃。
  • #水逆接好运##四柱预测##婚姻感情预测# ★命主与申、子年生者三合,与酉年生者六合,也就是属相为猴、鼠、鸡的人婚配较为有利;与卯年生者相害,与戌年生者相冲
  • 在喜欢的状态里生活,做你自己就好,生活不在富足,而在于满足愿你做个有趣的人,把简单的日子过得繁花似锦,把平淡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保持做一件小事,得到的惊喜,远高于
  • 抓马的两个月上海秀看了两场 每次都差五分钟迟到 最后好不容易可以捞一把去做推结果因为起的太晚直接放弃 还蠢笨如猪把机场定错了(前一晚酩酊大醉) vip席位伴手礼
  • 自己有一个那么大那么美的祖国,历史文化之深厚更不要说了,忽然发现,原来向外看的多,现在是向内看了。她是了解我的,不喜欢和很多不认识的人一起,对于出国的路线都懂,
  • 结束了我的专八之旅~时间好快啊 感觉这次来像回家一样 大二的时候参加了六运会 这次回来已经到七运会了 原来已经四年了吃到了馋了很久的曹氏 学校附近竟然开了西西弗
  • 事情原由:2022年10月21日,在常宁市政府调解下,我签停访协议时,信访负责人在我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用所谓的“副部长待遇”替换我要求的“副部长”然后以“(非实
  • 为什么喜欢金庸的人特别多?就是金庸老爷子满足了他们所有的猥琐和意淫! 现在我很少讲人情世故了,我觉得人情世故屌用没有。比如我要去A公司上班,A公司不要我,我给
  • )❗️❗️《体院男大,惹他干嘛》作者:晒豆酱❤️属性:看似花心实则超专一工 - (萧行)话痨但结巴藏族黑皮授 - (姚冬)体育竞技 - 日常甜文 - 搞笑追夫长
  • 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的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圣人一看这个尘的时候,马上会回归自性,内观
  • 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想是,笑如春風,春風化雨在先,八九月的豐收之季,總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春雨也實在好性,不急不慌,路過人的日子張望一張望,路過動物的日子也
  • 此招印证了我的“适当的运动,可袪小疾、防止大病”的理论,是我的一个小“得瑟”。​突然被这段话治愈了:别努力得那么苛刻,比快速地变好更好的方式是慢慢变好,比快速地
  •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网络警察大队大队长 赵志超:剧情本身就比较吸引人,因为当时一个是春节假期,一个是外出旅游,多个关键词的叠加,这个事情就迅速上了热搜,有很多
  • 川北纮一在光线作画方面借鉴了在《艾斯奥特曼》中的经验,引入了华丽的光线。其于1995年的《奈欧斯奥特曼》中首次负责奥特曼的设计,并在次年的《迪迦奥特曼》中被选为
  • 这就是你要活着的意义,不大意为自活,那样会很无趣,自乐无意义。就现状而言,你们能来到这个社会就已经了不起,而且,你们可以通过你地独特,让这个社会更加精彩。
  •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节目时间”这是当年的开场白,每天早上7点,与FM103.6并机,葛阳、艾鹏、刘阳、秋叶等等也都是这档节目的当家主播。我还想到200
  •   谏大夫杜延年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时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  有男子乘黄犊车
  • 悄悄来动物塑一下我们贺池 非常主观哈不负任何责任 贺蔚是边牧 理由如下1.智商高 侦查能力强 工作能力出色2.颜值高 好动爱玩 擅长各类运动3.叛逆 一米九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