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内含光
作者:玄洪法师
还记得中学时代,每见到励志的文字、格言会抄录下来,用以自励,警策自己为人为学。岁月流逝,当年抄写过的不少座右铭或早已忘记,但年少的自己还是获益良多。近日无意中读到崔瑗所写的《座右铭》,很欢喜。一查,居然还是我国有史以来传世最早的一篇“座右铭”,一直为后人所重。连白居易在《<右铭>序》也倍加赞叹:“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足见此《座右铭》久负盛名。
崔瑗是东汉文学家崔骃的儿子,史书说他“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以文章显名当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是我国史上第一个被尊称“草圣”的书家。此后同样被尊为草圣的张芝也说自己“上比崔杜不足”。《后汉书·崔骃传》中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崔瑗虽有家学渊源,却“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他虽有文才,却身世坎坷,仕途一直不顺,年四十始为郡吏。汉安帝初年,官至济北相。后又坐过牢,受过贬,久处下僚,郁郁不得其志。谁也不会想到,他之所以会写下这篇座右铭,是他曾经为兄报仇杀了人。

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的题注称:“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起因是他的哥哥崔璋被州人杀害,他怒不可遏,便手刃仇人,从此隐姓埋名,亡命天涯。后遇朝廷大赦,方得以重返故土。经此波折,崔瑗深自检点因血气之勇而造杀业,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使时光空抛,学业荒废,内心非常悔恨。因而作铭“尝置座右”,朝夕检视,警戒自己,故名为“座右铭”。

原文如是: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大意是说: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放在心上,受人恩惠切莫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应该把仁爱当做自己为人的准则。凡事用心审度合乎仁义而后付诸行动,遭到诽谤议论又能对自己构成什么伤害呢?!千万不要让名声超过自己真实的境况,能守之以愚(大智若愚)才是圣人所赞赏的。就算遭遇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自己清白的本色;外表看似暗淡无光,而内心务必要蕴含着品德的光芒。柔弱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不可逞强好胜,只为刚强易折。粗鄙浅陋的人将刚强固执当作美德来坚持,而君子悠悠淡然,内敛而不露锋芒,世人通常就难以估量他的涵养!君子一定要言语谨慎、节制饮食,凡事知足才能常乐,才能远离贪婪所招致的不祥。若能持之以恒践行这些道理,久而久之,自会声名远播、德香四溢。

崔瑗的这篇《座右铭》取汉代乐府民歌五言的形式,结合自己颠沛流离、大起大落的坎坷经历,从言语谨慎到施恩应忘,从如何面对毁誉到调柔心地忌好斗刚强,从节制饮食到知足戒贪远离灾祸,有所为有所不为,感悟深刻,言语平实,直抒胸臆,发人深省。虽只二十句、一百字,但行文精巧,言简意远,耐人寻味。他以此警戒自己,更难得的是还终身力行,令后人敬佩。

和别人的座右铭不一样的是,这篇《座右铭》可以说是崔瑗对其一生落魄的深切忏悔与冷静反思。因为有沉淀,所以才能世事洞明,直指人心。在我看来,“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便是佛法的善护口业;“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讲人要知恩报恩;“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讲的是要以戒为师;“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讲的是要豁达忍辱;“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讲的是要静默养道;“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讲的是要自净其意;“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讲的是要调柔心地;“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讲的是惜福戒贪;“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讲的是勇猛精进。整篇座右铭,看似不是佛法,却又蕴含了对治吾人身口意三业的善巧与方法。若能善加体会,句句都透露出佛法修学的智慧。

六祖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佛法的修学离不开世间,也离不开生活。崔瑗的这篇《座右铭》正是因为源于他苦厄的生活,所以才有如此醒悟感人的力量。尤其是那句“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于吾等学佛,有特别警策之用。涅是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一种矿物质,缁是指黑色。大意是说就算身处暗黑污浊的环境,可贵的是也不因此而改变自己清白的操守。佛说,娑婆本是浊世,可红尘再污浊,我们都要做那朵清净无染的莲。如聋如哑莫向外求,只向内心用功,假以时日,定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那一道佛光,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2022 3 13 子夜写于无为寺水月寮丈室

暧暧内含光

还记得中学时代,每见到励志的文字、格言会抄录下来,用以自励,警策自己为人为学。岁月流逝,当年抄写过的不少座右铭或早已忘记,但年少的自己还是获益良多。近日无意中读到崔瑗所写的《座右铭》,很欢喜。一查,居然还是我国有史以来传世最早的一篇“座右铭”,一直为后人所重。连白居易在《<右铭>序》也倍加赞叹:“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足见此《座右铭》久负盛名。

崔瑗是东汉文学家崔骃的儿子,史书说他“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以文章显名当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是我国史上第一个被尊称“草圣”的书家。此后同样被尊为草圣的张芝也说自己“上比崔杜不足”。《后汉书·崔骃传》中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崔瑗虽有家学渊源,却“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他虽有文才,却身世坎坷,仕途一直不顺,年四十始为郡吏。汉安帝初年,官至济北相。后又坐过牢,受过贬,久处下僚,郁郁不得其志。谁也不会想到,他之所以会写下这篇座右铭,是他曾经为兄报仇杀了人。

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的题注称:“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起因是他的哥哥崔璋被州人杀害,他怒不可遏,便手刃仇人,从此隐姓埋名,亡命天涯。后遇朝廷大赦,方得以重返故土。经此波折,崔瑗深自检点因血气之勇而造杀业,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使时光空抛,学业荒废,内心非常悔恨。因而作铭“尝置座右”,朝夕检视,警戒自己,故名为“座右铭”。

原文如是: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大意是说: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放在心上,受人恩惠切莫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应该把仁爱当做自己为人的准则。凡事用心审度合乎仁义而后付诸行动,遭到诽谤议论又能对自己构成什么伤害呢?!千万不要让名声超过自己真实的境况,能守之以愚(大智若愚)才是圣人所赞赏的。就算遭遇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自己清白的本色;外表看似暗淡无光,而内心务必要蕴含着品德的光芒。柔弱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不可逞强好胜,只为刚强易折。粗鄙浅陋的人将刚强固执当作美德来坚持,而君子悠悠淡然,内敛而不露锋芒,世人通常就难以估量他的涵养!君子一定要言语谨慎、节制饮食,凡事知足才能常乐,才能远离贪婪所招致的不祥。若能持之以恒践行这些道理,久而久之,自会声名远播、德香四溢。

崔瑗的这篇《座右铭》取汉代乐府民歌五言的形式,结合自己颠沛流离、大起大落的坎坷经历,从言语谨慎到施恩应忘,从如何面对毁誉到调柔心地忌好斗刚强,从节制饮食到知足戒贪远离灾祸,有所为有所不为,感悟深刻,言语平实,直抒胸臆,发人深省。虽只二十句、一百字,但行文精巧,言简意远,耐人寻味。他以此警戒自己,更难得的是还终身力行,令后人敬佩。

和别人的座右铭不一样的是,这篇《座右铭》可以说是崔瑗对其一生落魄的深切忏悔与冷静反思。因为有沉淀,所以才能世事洞明,直指人心。在我看来,“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便是佛法的善护口业;“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讲人要知恩报恩;“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讲的是要以戒为师;“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讲的是要豁达忍辱;“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讲的是要静默养道;“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讲的是要自净其意;“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讲的是要调柔心地;“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讲的是惜福戒贪;“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讲的是勇猛精进。整篇座右铭,看似不是佛法,却又蕴含了对治吾人身口意三业的善巧与方法。若能善加体会,句句都透露出佛法修学的智慧。

六祖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佛法的修学离不开世间,也离不开生活。崔瑗的这篇《座右铭》正是因为源于他苦厄的生活,所以才有如此醒悟感人的力量。尤其是那句“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于吾等学佛,有特别警策之用。涅是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一种矿物质,缁是指黑色。大意是说就算身处暗黑污浊的环境,可贵的是也不因此而改变自己清白的操守。佛说,娑婆本是浊世,可红尘再污浊,我们都要做那朵清净无染的莲。如聋如哑莫向外求,只向内心用功,假以时日,定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那一道佛光,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2022 3 13子夜写于无为寺水月寮丈室

读书学典:《论语.雍也》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现代翻译: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王曰:上,谓上知之所知也。两举中人,以其可上可下。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此谓为教化法也。师說云,就人之品识大判有三,谓上中下也。細而分之則有九也,有上上上中上下也,又有中上中中中下也,又有下上下中下下也。凡有九品。上上則是圣人,圣人不須教也;下下則是愚人,愚人不移,亦不須教也。而可教者,謂上中以下下中以上,凡七品之人也。今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即以上道语于上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虽不可语上,犹可语之以中。及语之以下,何者夫教之為法。恒导引分前也,圣人无須于教,故以圣人之道可以教颜,以顏之道可以教关,斯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又以关道可以教中品之上,此則中人亦可语上也。又以中品之上道教中品之中,又以中品之中道教中品之下,斯即中人亦有可以语之以中也。又以中品之下道教下品之上,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中。又以下品之上道教下品之中,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下也。此云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大略言之耳。既有九品,則第五为正中人也。以下即六七八也。以上即四三二也。云上謂上智之人所知也者。又一云,中人若遇善师則可上,若遇恶人則可下,故再举中人,明可上可下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liè děng逾越等级;不按次序)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天下有均善之X(ing),无均美之才,故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可以语上者也;中士闻道,若有若亡,可以语上;下者也,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可以语上者也。中人以上,譬则火也,其性趋上;中人以下,譬则水也,其性趋下,于其趋上也而语之以下,则不仁;于其趋下也,而语之以上,则不智。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罕言利、命、仁、X(ing)与天道,弟子不可得闻,则是不可语上。观所答弟子、诸时人语,各有不同,正是因人才知量为语之,可知夫子循循善诱之法。若夫性质既愚,又不能自勉于学问,是夫子所谓“下愚”,非惟“不可语上”,且并不可语之矣。

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孔子认为具有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能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无论把人分为三等还是细分为九等,这都是人为的主观认识,其实现实中很多的例子都是突破这种认知的,即使天资上等,不努力不勤奋不笃行同样是一事无成,即便是中人以下,勤奋于“闻思践悟”,日有寸进,也能有所大成。这是孔子根据弟子们不同的资质,分层次授教的方法,同时,也是告诫弟子不能激进,“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这也是我们平时做事情一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好高骛远,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同理,我们平时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修养,不能过高地对自己设定目标、不能对自己过高地期望,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日精进为德”。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此,注定了天蝎座的人即使失去了一切,也有勇气冷静面对,从零开始。因此,注定了天蝎座的人即使失去了一切,也有勇气冷静面对,从零开始。
  • ”  陆霁闻点点头:“是,丁颖慧跟他是中学同学,大学也是,她强势,但能力也强,所以才能在陆战霆身边工作,和大部分家里宠坏的小女生不一样,我也很佩服她。  长辈们
  • 夏天是白鹭的繁殖季节,沙家浜的食物丰富,白鹭在树上或者芦竹上繁殖,它们巢穴很高,不惧沙家浜夏季的高水位,经过一个夏天,白鹭的数量可以翻倍;到冬天了,弱小的家族,
  • 1.天秤座追求精神共鸣,他们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在精神层面上完全契合,甚至天天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他们骨子里就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表面
  • (因为图片报给他搞了个奖杯,还开玩笑他是不是会拿不稳,因为和足总杯的奖杯不一样)京多安:是的,我确实有,但每个奖杯我就只有一个。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接到的最艰难的电
  • 万幸曼曼带了花露水 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花露水腌入味了哈哈哈哈哈旅途中也有小意外 但是好像只要和大家在一起 就算什么都不做都很开心[心]在咖啡店窝着写了个溧阳端午2
  • 798附近那一年我22岁,每天按部就班下班,要步行20分钟才能走到公交站坐车回家,已经记不清站名和车号了,每天会看着对面那个紫蓝色的楼发一会呆 感叹如此不合群的
  • 不是不管不顾无分无别地一碗碗油腻的鸡汤,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理论的导入,有表格的明晰,有插图的帮助,有作者本人和嘉宾实例的分享,总之,想方设法降低理解的门槛
  •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9月3日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3》显示,过去3年,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模增长120.6%,数字
  • ·第十三名黄芩出现25次。·第23名葛根、麦冬、滑石、干地黄出现5次。
  • 北大教授徐凯文在聊“空心病”的时候讲过:这些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
  • 中华土菜加一份威士忌,快乐或者忧伤,搞笑的事情缓缓道来,很像原来凤凰卫视访谈铿锵三人行的味道。这里的消费要远远高于城市里的美食价格,几位钓鱼的朋友也是冲着一口江
  • 我可以说我算是一个队标粉,人员流转我只是想看整个队伍更进一步,享受这种养成系的快乐,但是只要你们每个人作为选手能让观众看到你的进步,每一把都能打得对得起队友,我
  • #虞书欣[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指路不吞必回】该博主于清朗行动期间用低俗语言发布帖文攻击艺人虞书欣,引导饭圈撕逼。当她们遇糟心的人和事,要么不做,
  • FUHIH书名:《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主角:《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远》沈云词谢清
  • #相册里最夏天的照片# 翻了翻这两个月的相册看到了这两张照片这两个月,相册里记录了好多好多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突然发现自己开心的时候越来越少了特别爱笑的我笑容也变少
  • 科技狠活加的太多[笑而不语][笑而不语]所以我一直说,现在很多腻苔的原因是添加剂太多。并且,这么美好的东西,一定是可以引发你心里的共吗,调动你的情感的,不但能重
  • 也有网友认为,既然你家表弟执意要复读,还是不要阻拦的好,每个人的选择与追求不同,没准明年考得更好。但自己觉得明年考试按新教材进行,特别的吃亏,让其不要复读,而且
  • 没想象的那种大起大落的离开情绪,四年麦记,并不是只有痛苦,我最好的大学记忆在麦记,满足了我所有的虚荣与能力,摔在楼梯上还让我避开了一次危险,麦记yyds,这回真
  • 以前客厅是待客的地方,大沙发+茶几+电视柜甚至电视墙是标配,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到家里做客的人越来越少,客厅成了一家人活动的中心,去客厅化也成了部分家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