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第一个好消息是接到了双阴性可以回家隔离的电话,收拾好行李此时在等着转运车的到来。门外炸开了锅,由于领导视察今天要把全舱清空转移去别处的小道消息在老人间传得沸沸扬扬,庆幸自己正好卡点转阴的同时又不免担心舱里的老人还要经过一番折腾,一而再再而三配合zf玩游戏,真的令人气愤又无奈。

这两天不敢使用绝对的词了,说话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肯定”变成“应该”,“会”变成“大概会”,身怕说绝对了,抱有太大的期望最后来变成失望,查第二次核酸结果前的紧张程度简直不亚于高考!

回家后想躺着,把这些难熬的日子好好消化一下。20天居家隔离+11天方舱隔离,从最开始的抢不到菜到遇到不怎么nice的邻居在小区群里为自己发声。拜托五月,成为一切变得好起来的开端吧。

#手提肩扛的劲松大白找到了#【感动全网的背影!#劲松大白说自己只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母亲的一句话让他破了防 】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手里拎着、腋下夹着七八袋蔬菜,送给封控居民。他的背影被摄影师定格下来,感动了很多人。

他是朝阳劲松磨房北里社区副主任李悦。接到记者电话时,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写我一个人,我只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蔬菜包先送给等待转运的居民

4月23日,农光东里甲10楼出现确诊病例,该楼随即封控。这张照片就拍摄于封控当天。

农光东里人手不足,劲松街道就从其他社区抽调社工,李悦就是其中之一。“甲10楼一共三个单元,54户居民。出现病例的那个单元,所有住户要在晚间转运去集中隔离。”李悦说,当时第一批蔬菜包已送到封控区入口,“我们琢磨着,要先给那个等着转运的单元送去,让他们吃得好点儿,情绪稳定下来。”

从封控区门口到楼下,有大概30米的距离,老楼没电梯,上楼也是个麻烦事儿。他们有小推车,但是没法拉上楼,用处不大,还是以手提肩扛为主。

在李悦不知情的时候,有人悄悄拍下他的背影。“大家看到了我的辛苦,但我只是一个缩影。当天下午,我的同事扛着两个装菜的大筐上楼,他们比我还累。”李悦说。

“全市的社工都是好样儿的”

李悦今年35岁,打小儿在劲松长大。12年前就成了社工,2020年底,调到了磨房北里任社区副主任。

“疫情第三年了,全北京市的社工都是好样儿的,我们都在拼。”李悦说,今年春节,他被抽调去支援安贞的防控,“那时候多冷啊,但是比较胖的人穿不了防护服,只能把羽绒服脱掉再穿,直打哆嗦。就这样,没有一个社工退缩。”

目前,6名社工负责农光东里甲10楼的服务保障,他们每天上下楼次数不下50次。6位社工中还有两位女同志,但是干活儿已经不分男女了,大家都抢着上。

李悦说,封控区之外,留守居委会的同事们也同样连轴转。“我被抽调出来,就意味着工作要摊给其他同事。”李悦说,光是防疫核查信息,社区一天就能接几百上千条,逐一电话核实,“现在是晚上9点半,我的同事们还在工作。明天朝阳做第三轮核酸,他们清晨五点又得起床。”

母亲的一句话让他破了防

跟记者通话时,李悦虽然有些疲惫,但语气里透着乐观、果断。只是在谈到家人时,他破了防。

他把那张背影照片用微信发给了母亲,为了宽慰她,还开玩笑说:妈,您看我这回好像要火!没想到,母亲根本没搭这茬儿,而是问:“儿子,你身上8个塑料袋,沉不沉啊?”

说到这儿,李悦忍不住哽咽:“父母总是这样,他们不问我们挣多少钱、能不能升职,他们在意的是我们能不能吃好、穿暖,工作累不累。但我们是社工,坚守自己的岗位,才能让每一位居民感到踏实。”(北京日报)

#手提肩扛的劲松大白找到了#【感动全网的背影!#劲松大白说自己只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母亲的一句话让他破了防 】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手里拎着、腋下夹着七八袋蔬菜,送给封控居民。他的背影被摄影师定格下来,感动了很多人。

他是朝阳劲松磨房北里社区副主任李悦。接到记者电话时,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写我一个人,我只是所有社工的缩影。”

蔬菜包先送给等待转运的居民

4月23日,农光东里甲10楼出现确诊病例,该楼随即封控。这张照片就拍摄于封控当天。

农光东里人手不足,劲松街道就从其他社区抽调社工,李悦就是其中之一。“甲10楼一共三个单元,54户居民。出现病例的那个单元,所有住户要在晚间转运去集中隔离。”李悦说,当时第一批蔬菜包已送到封控区入口,“我们琢磨着,要先给那个等着转运的单元送去,让他们吃得好点儿,情绪稳定下来。”

从封控区门口到楼下,有大概30米的距离,老楼没电梯,上楼也是个麻烦事儿。他们有小推车,但是没法拉上楼,用处不大,还是以手提肩扛为主。

在李悦不知情的时候,有人悄悄拍下他的背影。“大家看到了我的辛苦,但我只是一个缩影。当天下午,我的同事扛着两个装菜的大筐上楼,他们比我还累。”李悦说。

“全市的社工都是好样儿的”

李悦今年35岁,打小儿在劲松长大。12年前就成了社工,2020年底,调到了磨房北里任社区副主任。

“疫情第三年了,全北京市的社工都是好样儿的,我们都在拼。”李悦说,今年春节,他被抽调去支援安贞的防控,“那时候多冷啊,但是比较胖的人穿不了防护服,只能把羽绒服脱掉再穿,直打哆嗦。就这样,没有一个社工退缩。”

目前,6名社工负责农光东里甲10楼的服务保障,他们每天上下楼次数不下50次。6位社工中还有两位女同志,但是干活儿已经不分男女了,大家都抢着上。

李悦说,封控区之外,留守居委会的同事们也同样连轴转。“我被抽调出来,就意味着工作要摊给其他同事。”李悦说,光是防疫核查信息,社区一天就能接几百上千条,逐一电话核实,“现在是晚上9点半,我的同事们还在工作。明天朝阳做第三轮核酸,他们清晨五点又得起床。”

母亲的一句话让他破了防

跟记者通话时,李悦虽然有些疲惫,但语气里透着乐观、果断。只是在谈到家人时,他破了防。

他把那张背影照片用微信发给了母亲,为了宽慰她,还开玩笑说:妈,您看我这回好像要火!没想到,母亲根本没搭这茬儿,而是问:“儿子,你身上8个塑料袋,沉不沉啊?”

说到这儿,李悦忍不住哽咽:“父母总是这样,他们不问我们挣多少钱、能不能升职,他们在意的是我们能不能吃好、穿暖,工作累不累。但我们是社工,坚守自己的岗位,才能让每一位居民感到踏实。”(北京日报记者 朱松梅 图片由劲松街道办提供) #有一种踏实叫做北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46人到案!“百名红通人员”徐雪伟回国投案自首
  •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钟扬教授不幸车祸去世,他倒在了为人类寻觅种子的路上!
  • 李晨范冰冰见家长了,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 父女考入同校同专业 男友跟父亲同一宿舍......
  • 小米校招风波道歉能否平众怒 对涉事员工通报批评
  • 从南北“稻香村”之争讲申请注册商标的法定程序
  • 早报 |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中国,易买得退出中国;乐视金融30亿并入乐视致新
  • 奥巴马1年赚4亿
  • 听说瑞士售卖山区空气,我能说的只有羡慕
  • 加班10天给10万!员工竟然表示:我没兴趣!
  • 惊呆了!免费门票无限送,5·1相约襄阳贾洲生态园国际灯光节!!
  • 7个“舅官”轮番劝酒,结果姐夫被劝进班房……
  • 四名年轻人不务正业,竟在人民广场干起这样的勾当……
  • 惊爆!“壹久行”荆州街店开业大酬宾,100元=1000元?
  • 不可思议!襄阳男子吸毒后产生幻觉捅伤5岁儿子....
  • 丢死人!这群襄阳人在这个路口干这种事!
  • 开电脑时小心!勒索病毒肆虐全球,教你这样防范!
  • 热吗?你需要去襄阳这些“避暑圣地”冷静一夏!
  • 油卡、加气卡充多少送多少!襄阳车主有福啦!
  • 真心赞!宝马车主修车苦等俩月,襄阳这家4S店竟提供这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