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经过一个春天的风雨滋润,天地之间的景色非常美,在春天即将逝去之时,应该及时去欣赏这最后的美景。

愉悦闲适的缓步行走在山中,莺飞燕舞,真是一派静谧美好。谁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虽然桃花落处无人知晓,但是流水却能把桃花的香气带给每一个踏春寻景之人。

贫儿衣中珠,本自圆明好。
不会自寻求,却数他人宝。数他宝,终无益,请君听我言。
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出言便作狮子鸣。
求神拜佛,先要精诚求己,再谈冥冥天命, 勤能补拙,莫向外求。
当代大家,如今已经不觉得道理可贵了,当然自有其理由,其中的对与错,好与坏,十分复杂,但是现在多数人,还远远没有到达那种境界,根本没资格人人有理,因为底子太差,所以求学求真之初,要心怀敬意,多去走走看看,多去感受思考,而不是一味道听途说,见风就是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现在的人:
为何为己损人?或是不利他人?又或者一时一地的利他,只是一种精巧的伪装,长远的为己?
又为何有人为己又为人,愿意利他?
因为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个排斥世道,一个亲近世道,前者追求功名利禄,追求一切实实在在的利益,十分务实,哪怕许多追求之物,是凡夫俗子眼中的高不可得之物,其实依旧只是实在了低处,是一种先天的人心,但正因为低,故而实在且牢固。后者则愿意为己的同时,心甘情愿去利他,因为务虚,却虚在了高处,对于世道,有一种后天教化后的亲近心,以割舍实物、利益,以实物层面的损失,换取内心的自我安定,当然也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归属感,正因为高且虚,所以最容易让自己感到失望,虚实打架,总是前者头破血流居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前者坚定认为世道不太好,不如此便无法过得好,而后者则相信世道会更好些。所以答案很简单,有的人,看似是追求男女平等之人,其实所求之物,不是男女平等,只是利益,比金钱更高一些的实在之物,阶级上的跨越,如权势名贵利,可以实化显化为多少自身物质及精神上的需求,所有的一切周边和网络上及身边人、事、物,在心中都会有个价位,只求极致的利己能为我所用!

有的人,心眼一直很大,大到了生死离别都可以看淡,可以自己拿来开玩笑,即便真事拿来说事也是真的全然无所谓。
有的人,心眼则一直比针眼还小。许多人的记仇,最终会变成一件一件的无所谓事情,一笔勾销,就此翻篇。但是有些人的记仇,会一辈子都在瞪大眼睛盯着账本,有事没事就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并且发乎本心地觉得世间所有人都欠他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打死一片是他的认知,没有半点的反思及感恩,反而固执到死甚至厌世。
有时候,只要你自己苛求自己,世人就会越来越苛求你。越往后,吃饱了撑着挑剔好人的闲人,只会越来越多,世道越好,闲言碎语只会更多,因为世道好了,才有力气说三道四,世道也愈发容得下自私自利的人。世道真不好,自然就都闭嘴了,吃口饱饭都不容易,兵荒马乱的,哪有这闲工夫去管他人好坏,自己的死活都顾不上。
饱暖思淫欲,个个都学会了!
仓廪足而知礼节,有的人却忘了礼节!

现在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明,有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总觉得 我的道理就是道理,别人的道理就不是道理,就是酸,得利时,哈哈哈,失利时,怨天尤人。
真正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
是傻,而不是聪明。
当然,这样的人,会比较少。可是多一个算一个,多多益善。
道理多一个是一个,为人好一点是一点。
那就是一个人赚了,别人都抢不走,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层面的富足,可不就是“仓廪足而知礼节”吗?
哪怕依旧贫寒,甚至也无法改善物资生活,可到底会让人不至于走极端。
至于里边的得失,以及讲理不讲理的各自代价,全看个人。
很多道理,也不是硬要世人照搬,不现实的,无非是面对复杂的世界,多提供一种可能性罢了。
如今 信息大爆炸短频快的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一窝蜂的涌来,多少会被那些用心险恶的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东风吹起杨柳絮,东风吹落杨柳絮。
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杨柳絮,起起落落,在意什么。
只是这样的道理,太没劲,更没必要念叨给人听,也没有必要烦恼……
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其实那些人,那些话,半点不让人感到奇怪,甚至可以说,早就猜到了,世间人事无意外。
对于如今的人而言,想要生气都很难了。
与那失望,更是半点不沾边。
肯定有那曾经在酒桌或是大街上、遇见了某人,有人谄媚讨好却无结果,便开始偷偷记恨起来,某人与某人是朋友,那就便一起记恨好了。
在家里喝酒吃菜,突然觉得心里不得劲儿,所以与同道中人,编排起那座酒店,越发起劲。
别人过的越好,那些说那阴阳怪气言语的人,环顾四周,哪怕身边没几个人,却也有诸多理由宽慰自己,甚至会觉得众人皆醉,自己这般才是清醒,三三两两,抱团取暖,更成知己,倒也真心。
佛经上说,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与那老话所说的一样米养百样人,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
否定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或是诸富豪名流等,世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旁人想要挑刺,就可以轻易否定,在我心头打杀他人。
谁都能做到的事情,可以做,不然离群。不可以只做,否则庸碌,最终吃亏是自己。
换成真心认可一个人,就会很难。
如今的乐趣所在,根本不是与她们较劲,反而是得了闲暇,只要有那机会,便尽量去看一看这些人的复杂人生,看那人心江湖。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活着,也是身不由己,要想活的好,更是如此!

人生道路上,出现任何问题,先压情绪,所有思虑,直指症结所在。
一言一行,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却偏偏又不会让人觉得有丝毫的无情,刻薄冷酷。
所以有句“冬日可爱,夏日可畏”,便有了感同身受。
反观有些人,便是那炎炎夏日,大日悬空,管你人间会不会大旱千里,生灵涂炭。
人生际遇,会悄无声息地决定每个人对道理的亲近程度。
有些一见倾心,见之惊爱。
有些见之无感,甚至是见之反感。
若是愿意细究人之本心,又有那察见渊鱼的本事,世间哪有什么不可理喻的喜怒无常,皆是种种本心生发的情绪外显,都在那条条驿路上边走着,快慢有别而已。
将生死、七情六欲这些含糊不清的概念,设置出九条相对笼统的大纲,再细分出三十六种细则,在这纲目之外,还有三条最根本的计算规矩,相互间纵横交错,其实就是一座棋盘,人间如棋盘,众生皆棋子!
人之所想所思,每一个念头,都在这棋盘上边枯荣生灭,为何起,为何落,皆是有理依循。
就如学生和先生,男人和女人……
本是互相依赖互相成就的关系,可惜人心难测。
只传授书上道理给学生,教书先生自己立身不正,等到学生学问高了,又如何奢望学生愿意由衷敬重先生?反之亦然,先生也不会承认尊重这样的学生!
再好的道理,也有不对的时候,不是道理本身有问题,而是人有太多难处和意外,明明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到最后又有几个人喜欢那碗饭,几个人真正想过那碗饭到底是怎么个滋味。
人,最怕自身利益受损,便挠心挠肺,怨怼全部。也别觉得别人对你好,便去认为世间所有人都应该对你好。

〖传喜法师〗《儒释道三教各自修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简体阅读+繁體閱讀】

儒释道三教,佛教讲修行,实际上儒家、道家也讲修行。这三教各自修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道教的修行更像是改程序,就是改变这个游戏的玩法。比如你本来是人的角色,把程序一调动后,变成天人了;而儒家的修行呢,是让你在这个程序里从坏人变成好人,扮演好一个好人的角色。

佛教里修行的概念是什么?佛教不是在这个游戏规则里选一个程序,把自己编个角色出来,而是直接就说这个游戏是假的,你看到的所有的都是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假的。

《黑客帝国》第四集就是讲这个的。但这个转变是不是很艰难?影片中当尼奥这位程序员怀疑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大概得了忧郁症了。这时墨菲斯来救他,叫他赶快回入真实世界,他却不愿意,他认为回到他的办公室有可能这是他的真实世界。也就认识了这个锡安的这个世界之后,从所谓的程序里跳出来后,他才觉得他也要再回到程序里去把崔妮蒂唤醒。

事实上崔妮蒂比他醒得快,她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你才出现?”有时候女性的第六感很厉害,结果程序里安排她的孩子、丈夫来了。所以女性修行跟男的修行相比,弱点就在这里,对她来说,这就是冰冷的现实。

​所以,这部影片里安排,在她就要被她的先生拉走之前,竟然她的内心深处那个声音,她会拼命的呐喊出来,她说:“我是崔妮蒂。”这个影片在这里安排这个角色,安排这样的觉醒,听从了心灵的那种感觉,能够回到崔妮蒂的角色里来。崔妮蒂这个角色还是很厉害的,她比尼奥要觉醒得快,非常坚定,就知道我跟着你走,冲出这个假象,就已经是一名勇士了,这就像佛教里讲的顿根之人。

在我们现实中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程序一旦编好,就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本身就是地狱,无穷无尽。所以我不再在这里面扮演任何角色。这就是佛教。

【以三界的程序为喻详析三教的差异】

与儒家相比,道教在修改程序上更具有长远眼光。儒家也有道,但儒家的道很遥远,很朦胧。道教的道就显得清晰而真实,它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一阴一阳组成的,这一阴一阳也可以理解成零、一,零、一。

《周易》是儒家的“群经之首”,但孔夫子直到天命之年才研究“易”,解读“易”。到了道家,就把这个“易”放大了,从两仪、四象、八卦,最后推到一阴一阳。这一阴一阳,阳里面有阴,阴里面有阳。又找到它根本的东西,就是无极,讲到底就是零。零只要一变,只要一动,就形成波,波就变出仪来。波就是本体,本体就是波,零、一,零、一,零、一……道教已经研究到这个了。

道教的庄子也好,老子也好,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管是人、万物、有情、无情,用统一语言表述就是道。再错综复杂的世界,高楼、天空、大海、道路、普通的生活,都是像程序一样编出来的。森罗万象,从道家的智慧来看,无非就是那个零和一。

但从佛教来说,这零和一也是假的。佛教和道教就这一点区别。我们每天放蒙山的时候都会念那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这么简洁,高度概括。

在《黑客帝国》这部影片里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二元对立的世界,所谓的一元世界也还是概念,其实概念也是程序的一部分。所以修行人如果真的能够进入原始的状态、佛性的本来面目,从这个程序里一路破解下来,解脱出来,佛教有个专有名词叫“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描写的就是三界这个程序整个崩塌的过程。

【直观这个程序是假的不要再建立概念】

佛教里,小乘只教你解剖的方法,不去追求境界,甚至也不去建立一个所谓的果位,就连这个概念也不能建立。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金刚经》

《金刚经》里,世尊问须菩提,阿罗汉能说自己证阿罗汉果吗?不能。因为你一旦认为有“阿罗汉果”这个名词,就又变成里面的一个程序了。所以你要想跳出这个程序,就直观这个程序是假的,不要再建立概念,建立概念又会变成程序里面的一部分。

佛教就是要跳出这个程序之外,叫“当体即空”,“一假一切假”。既然是编成的,实际上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中观》里很重要的一句话叫“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是因缘生的,组合在一起的,所以它是不存在的,“当体即空”。佛陀教给我们照见五蕴皆空的方法,照见色空、受空、想空、行空、识空。这是佛陀借给力量来接引我们的,没有接引我们很难出去。

【佛教的修行人】

​从佛教来说,在修行上可以涵盖儒家和道家。佛教认为万法从本体上是空,但是从缘起上是有。佛教的修行能够让你做一个儒家观念里的好人;也能去修,成就一个道家的人;可以成为一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自净其意、人天增上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能解脱出三界的人。

这样的人,对人间来说他又是个菩萨。一个菩萨在人间,既有超越的智慧,又有艺术的人生,很完美。除了自己出三界,他会把所有有缘的众生都接引出三界。他既没有破坏人道的次序,也没有破坏人天的次序,却完美地转人间成净土。

这就是佛教的修行人。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繁體閱讀】

〖傳喜法師〗《儒釋道三教各自修行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
儒釋道三教,佛教講修行,實際上儒家、道家也講修行。 這三教各自修行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
道教的修行更像是改程式,就是改變這個遊戲的玩法。 比如你本來是人的角色,把程式一調動後,變成天上人了; 而儒家的修行呢,是讓你在這個程式裏從壞人變成好人,扮演好一個好人的角色。
佛教裏修行的概念是什麼? 佛教不是在這個遊戲規則裏選一個程式,把自己編個角色出來,而是直接就說這個遊戲是假的,你看到的所有的都是假的。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假的。
《黑客帝國》第四集就是講這個的。 但這個轉變是不是很艱難? 影片中當尼奧這位程式師懷疑這個世界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大概得了憂鬱症了。 這時墨菲斯來救他,叫他趕快回入真實世界,他卻不願意,他認為回到他的辦公室有可能這是他的真實世界。 也就認識了這個錫安的這個世界之後,從所謂的程式裏跳出來後,他才覺得他也要再回到程式裏去把崔妮蒂喚醒。
事實上崔妮蒂比他醒得快,她說:“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你才出現?” 有時候女性的第六感很厲害,結果程式裏安排她的孩子、丈夫來了。 所以女性修行跟男的修行相比,弱點就在這裡,對她來說,這就是冰冷的現實。
​所以,這部影片裏安排,在她就要被她的先生拉走之前,竟然她的內心深處那個聲音,她會拼命的呐喊出來,她說:“我是崔妮蒂。” 這個影片在這裡安排這個角色,安排這樣的覺醒,聽從了心靈的那種感覺,能够回到崔妮蒂的角色裏來。 崔妮蒂這個角色還是很厲害的,她比尼奧要覺醒得快,非常堅定,就知道我跟著你走,沖出這個假像,就已經是一名勇士了,這就像佛教裏講的頓根之人。
在我們現實中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個程式一旦編好,就是一個迴圈,這個迴圈本身就是地獄,無窮無盡。 所以我不再在這裡面扮演任何角色。 這就是佛教。
【以三界的程式為喻詳析三教的差异】
與儒家相比,道教在修改程式上更具有長遠眼光。 儒家也有道,但儒家的道很遙遠,很朦朧。 道教的道就顯得清晰而真實,它就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一陰一陽組成的,這一陰一陽也可以理解成零、一,零、一。
《周易》是儒家的“群經之首”,但孔夫子直到天命之年才研究“易”,解讀“易”。 到了道家,就把這個“易”放大了,從兩儀、四象、八卦,最後推到一陰一陽。 這一陰一陽,陽裡面有陰,陰裡面有陽。 又找到它根本的東西,就是無極,講到底就是零。 零只要一變,只要一動,就形成波,波就變出儀來。 波就是本體,本體就是波,零、一,零、一,零、一……道教已經研究到這個了。
道教的莊子也好,老子也好,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不管是人、萬物、有情、無情,用統一語言表述就是道。 再錯綜複雜的世界,高樓、天空、大海、道路、普通的生活,都是像程式一樣編出來的。 森羅萬象,從道家的智慧來看,無非就是那個零和一。
但從佛教來說,這零和一也是假的。 佛教和道教就這一點區別。 我們每天放蒙山的時候都會念那句話,“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萬法唯識”,就是這麼簡潔,高度概括。
在《黑客帝國》這部影片裏一開始就提出了這個概念——二元對立的世界,所謂的一元世界也還是概念,其實概念也是程式的一部分。 所以修行人如果真的能够進入原始的狀態、佛性的本來面目,從這個程式裏一路破解下來,解脫出來,佛教有個專有名詞叫“大地平沉,虛空粉碎”,描寫的就是三界這個程式整個崩塌的過程。
【直觀這個程式是假的不要再建立概念】
佛教裏,小乘只教你解剖的方法,不去追求境界,甚至也不去建立一個所謂的果比特,就連這個概念也不能建立。
須菩提。 於意雲何。 阿羅漢能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 若阿羅漢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 人中最為第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 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 我若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 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 而名須菩提。 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
《金剛經》裏,世尊問須菩提,阿羅漢能說自己證阿羅漢果嗎? 不能。 因為你一旦認為有“阿羅漢果”這個名詞,就又變成裡面的一個程式了。 所以你要想跳出這個程式,就直觀這個程式是假的,不要再建立概念,建立概念又會變成程式裡面的一部分。
佛教就是要跳出這個程式之外,叫“當體即空”,“一假一切假”。 既然是編成的,實際上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中觀》裏很重要的一句話叫“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既然是因緣生的,組合在一起的,所以它是不存在的,“當體即空”。 佛陀教給我們照見五蘊皆空的方法,照見色空、受空、想空、行空、識空。 這是佛陀借給力量來接引我們的,沒有接引我們很難出去。
【佛教的修行人】
​從佛教來說,在修行上可以涵蓋儒家和道家。 佛教認為萬法從本體上是空,但是從緣起上是有。 佛教的修行能够讓你做一個儒家觀念裏的好人; 也能去修,成就一個道家的人; 可以成為一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人; 也可以成為一個自淨其意、人天增上的人; 還可以是一個能解脫出三界的人。
這樣的人,對人間來說他又是個菩薩。 一個菩薩在人間,既有超越的智慧,又有藝術的人生,很完美。 除了自己出三界,他會把所有有緣的眾生都接引出三界。 他既沒有破壞人道的次序,也沒有破壞人天的次序,卻完美地轉人間成淨土。
這就是佛教的修行人。
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热点】小学生带着姐姐的地理书“野外求生”,被困一夜获救
  • 陌生男子商场强抱女童,警方:当事人曾因行为异常接受治疗
  • 大张伟回应被diss,结果画风突变
  • 泰国男子杀六亲人,只觉得遭岳父母轻视
  • 努尔基奇成20+20+5+5+5历史第一人 开拓者加时胜国王
  • 汽车冲撞正在东京市区过新年的人群,涉嫌恐怖袭击,8人受伤
  • 小鬼疑似公布恋情 大张伟回应被diss 歌声救人王鹤棣
  • 10亿元惊天诈骗案:神药成分为糖,每粒成本2元,每盒要价40万!
  • 顺丰起诉ofo:因运输合同纠纷 冻结近1370万银行存款
  • 刘杀鸡跳槽虎牙被熊猫起诉,小苍也离开,而他却选择入驻熊猫!
  • 朱一龙舞台上亲王刚老师,豆子长大了!
  • 聂远潘粤明手牵手,私下关系十分好,两人经历太相似了
  • 王思聪女伴曝光长这样 网友:果然是流水的网红
  • 四川绵阳交警带枪巡逻:这15种情形下可开枪
  • 开年大戏又有新进展 斗鱼状告蛇哥索赔4000万人民币!
  • 美名厨节目遭停播怎么回事?停播原因曝光详情令人气愤
  • 跨年夜最大乌龙:10亿人观看的烟花秀搞错年份
  • 刘德华确诊流感,官宣取消剩下所有演唱会…他凭什么火了37年?
  • 睢冉宣布正式退役怎么回事 睢冉是谁个人资料为什么退役
  • 律师称蒋劲夫被释放,不会有刑事纪录,完全恢复自由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