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宁波、延边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 新电商平台拼多多走进东北边陲】“在这里,一眼望三国!”10月26日,消费扶贫将宁波和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吉林延边州连接在了一起。
宁波市人民政府、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新电商平台拼多多联合启动“甬延协作云购优品”消费扶贫周。活动由宁波市政府、延边州政府与拼多多牵头举办。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扶贫产业,一头连着消费市场,是缓解扶贫产品滞销卖难、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这是继走入四川凉山、甘肃临夏、青海海西、西藏拉萨等三区三州地区后,拼多多再次基于6.83亿消费者优势助力地方政府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活动当天,充分体现延边朝鲜族特色的“甬延消费扶贫馆”也同步上线,这也是东北地区首个地方特色馆。

延边州委常委、副州长娄国闻表示,此次宁波•延边消费扶贫周活动,是基于宁波与拼多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电商带货形式助力延边消费扶贫的创新举措,为延边扶贫企业、扶贫产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线上通道。

------东北地区上线首个特色边疆优品馆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整体呈“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特征,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全州8个县市有4个国贫县、1个省贫县,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吉林省脱贫攻坚两大主战场之一,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娄国闻介绍,自2016年10月宁波与延边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以来,延甬扶贫协作已结出累累硕果。在消费扶贫领域,延边与宁波在全国率先启动消费扶贫工作,两地通过搭建销售平台、开展消费扶贫月等系列举措,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扶贫产品达到3.8亿元,有力推动延边优质农特产品走进宁波市场,走向大江南北,带动超过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占全州贫困人口总数的1/5。

与此同时,此次宁波•延边消费扶贫周活动,是宁波市政府和拼多多履行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最新举措。今年3月2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推动宁波优质企业入驻拼多多平台、支持宁波经济对内对外全方位发展等方面,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

与三方合作同步启动的甬延消费扶贫馆,是东北地区首个特色优品馆。延边大米和辣白菜、泡菜等朝鲜族特色美食在馆内得到了优先展现,这让东北风情和朝鲜族文化也有充分体现。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狄拉克表示,拼多多一直致力于优质农产品的上行,再加上此前和宁波市政府的合作基础,这次启动“甬延协作”可谓水到渠成。“延边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朝鲜族的辣白菜等特色泡菜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商品,希望借助拼多多能够把延边优质的商品和文化传递给全国的消费者。”

------新电商带动效应显现年轻人靠电商闯新路

作为入驻甬延消费扶贫馆的商家之一,盛瀚食品专营店电商负责人李其民对更多的电商玩法倍感兴奋,“拼多多到延边来得很及时,我们很需要新的理念去突破以前的销售思路”。

入驻拼多多两年之后,李其民所负责的店铺已经成长为延边州大米销售量前列的店铺之一,同时也在拼多多以“延鑫旺”开设了自己的品牌旗舰店。

通过在拼多多上销售,延边大米已经不仅是本地人及北方人喜欢的大米品种,在南方和中西部地区市场也打开了销路,不仅推广了延边大米品牌,还培养了很多全国各地的忠实客户。

“有一位身在重庆的消费者,曾经在延边插队,现在是最忠实的粉丝,他说吃到延边大米后,就能体会到年轻时候的味道”,李其民感慨地说:“这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也更有信心。”

李其民的团队在推广延边大米的同时也不忘在扶贫助农上出把力。

“有一位老农民,对自己的大米严格把关,售价也就比其他农户要高,但是一般的商贩又嫌他的产量总数太低,我们得知后,专门收来放在自己的店铺,这样既能帮到老农民,我们也能收到高质量的大米”,李其民直言,只有新电商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一位90后女生李欢欢则通过延边特色产品五味子打开了电商突破之路。
2018年嫁到延边后,李欢欢发现五味子的需求量很大,也非常适合做电商,于是她选择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拼多多。2019年,李欢欢开始将五味子上传到拼多多电商平台,一年来销量30000单,累计销售五味子7200斤,累计至目前销售额达 80万元,五味子一度供不应求。

2020年,李欢欢和当地五味子基地达成合作,一方面有了稳定的货源,一方面也能让农民可以继续靠种植五味子谋生。扩大种植规模以后,不但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让五味子得到更多消费者的熟悉。

在延边州安图县,李明杰把朝鲜族美食和文化做了美妙的结合,他打造了专属于朝鲜族美食的品牌——加油欧巴,在销售延边特产米肠和朝鲜族手工打糕的同时,和当地一部分朝鲜族手艺贫困人达成合作,让手艺人们有产就有销,多劳就多得。

狄拉克认为,越是“老少边穷”地区,就越需要有年轻人来起到带动作用。截至2019年,平台直接带动8.6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未来拼多多会投入更多资源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

------东西协作扶贫成效显著消费扶贫应成长效机制

拼多多作为国内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一方面带动更多年轻人反向创业,另一方面也在脱贫攻坚上持续发力。

目前,拼多多已经相继走入四川凉山、甘肃临夏、青海海西、西藏拉萨等三区三州地区,助力地方政府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拼多多的消费扶贫实践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
在日前举行的“助力脱贫攻坚 推动产销对接”消费扶贫研讨会上,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农业部副部长刘坚表示,消费扶贫的效果显著,今年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成果展示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为止中西部22个省份已销售扶贫产品1715.18亿元,其中活动启动以来销售415.98亿元,成果来之不易。

刘坚认为,消费扶贫应在五个方面对贫困地区发挥拉动作用:拉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发展文旅消费、推动东西协作和加强品牌建设。“消费扶贫不仅是为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难题,更作为一个产业体系、长期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科院信息所副所长聂凤英提出,深度脱贫攻坚地区在物流基础设施、优秀企业和人才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国家正在加大投入。也要看到,电商平台推动了消费扶贫,是“中国创造”,这一路径、机制值得总结,在全世界推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要持久推动消费扶贫,还要克服生产端组织化程度不够、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品控和标准化不足、物流成本高等难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产业链延伸到农村地区去,降低政策门槛,鼓励人才到农村去,才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兴城镇化同步推进。

狄拉克表示,拼多多一直把农业作为核心战略,助力消费扶贫。2019年,全平台销量超过“10万+”的农产品超过1500种,增长了230%。在“农地云拼”体系增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在助力三区三州的同时,拼多多也将助力更多“老少边穷”地区的电商产业发展。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二手房##房产# 1215日成交日报:链家成交249套,新增房源622套,新增客5573次,房客比1:8.96,新增带看28813次。 成交量:链家1
  • 今天其实加班有点烦,已经很晚了下地铁之后还要去打印店打东西。结果发现打印机上有只乖巧小猫蹲在上面,来来回回看打印机和电脑,瞬间治愈。 店里的阿姨和叔叔说她非常乖
  • #阿杰729[超话]#明天就是杰大生日啦!!![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阿杰1127生日快乐#[给你小心心]小分队准备的三款生贺头像都在这里啦[羞嗒嗒][
  • #早稻田大学#里有一个奇妙的社团,社团的目标就是让所泽校区离高田马场近一点。方法也很简单粗暴——用手推[允悲]每天都去推一下教学楼,就像精卫填海那样,每年都能成
  • 微店上新 #Freezeframe系列# 睫毛增长液 360 丰胸霜 376 自然肤色bb霜 295 睫毛膏 285 眼霜 331 提臀膏 325 美白霜31
  • 真的真的好烦忽如其来冷漠 有啥事你就说啊 你跟我吵一架也行啊 实在不行打一架也行啊[费解][费解][费解] 初中一些关系很好的同学也是这 【不过后来和好了 但依
  • Im eating my breakfast with you.I still can't imagine I shake hands with you 2 t
  • 开餐微博: 2021年11月4日 ,应到90人,实到90人,消耗大米18斤,肉10斤,香干5斤,白菜15斤,豆芽15斤,鸡蛋76(一个学生一个)粉条4包,豆腐4
  • #选调生考试# #河南定向选调生[超话]# #河南省考[超话]# 2022河南定向选调倒比较直接简单。 所有职位和选调高校直接挂在公告下面了。 省直选调还是
  • #bananafish[超话]##BANANA FISH# 【倒A 15周年纪念活动第二弹&复刻上映会】 倒A纪念活动12月-1月的上映作品包含了《BANA
  • #鹤壁身边事# #聚焦第八届中原(鹤壁)文化博览会# 借力会展经济鹤壁品牌走出去——写在第八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启动之际 春有樱花节、夏有诗歌会
  • 【玉林市计划开建背街小巷项目421条,口袋公园33个】10月29日,玉林市公园城市建设背街小巷、口袋公园项目开工仪式在玉林城区举行,正式拉开了玉林市公园城市建设
  • #酒泉·发布#【血库告急! 急需A型、AB型血】疫情防控期间,酒泉市无偿献血人数锐减,酒泉市中心血站医疗用血库存告急:10月15日全市库存接近900个单位,截至
  • #热门楼盘推荐#【玉泉桃花岛·桃李】 价格:约10700元/㎡ 全部户型:二居室(87㎡) 三居室(105~115㎡) 四居室(125㎡) 楼盘概况:本项目是远
  • 脑萎缩是脑细胞脱水了 ​为何失水会导致大脑萎缩?原因是人体有一种微妙的“水平衡机制”,其原则是以牺牲细胞含水量为代价的。当饮水量不能满足身体需求时,一部分细胞
  • 我必须大力推荐的一个产品 Myo每天都必须用到而且是长时间使用! 目前麦用了3个月了我还是对它赞不绝口 就是让宝宝睡得好安全爸妈好放心的安全床垫 PAMABE
  • 奥卡姆剃刀法则,又被称为“简约之法则”,由14世纪圣方济各会修道士奥卡姆(英格兰的一个地方)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来的,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 #任嘉伦一任千面[超话]#rjl#纯果乐品牌代言人任嘉伦#rjl #任嘉伦411生日快乐# rjl#任嘉伦新歌seeya# 今日积分帖 @任嘉伦Allen
  • 小点的银杏树黄了 大颗的还是要绿一些 一夜入冬 天气又回暖感受到了秋意 早上穿着秋衣秋裤出门 中午脱的只剩单衣 中山公园的野餐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准备找两棵树系
  • 049-《流星之畔》~东野圭吾 流星能给人带来好运,但是我小的时候,奶奶又说过,天生多少星星,地下就有多少人,流星之畔~又是怎么样呢? 我们三人就像流星,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