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善知识开示# 【说说历史上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
崇慈大和尚开示:首先直奔主题:
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就是东晋时期的道生大师;
这里说的坏人,不是指某一个或几个人,而是某一类人,并且这里说的坏不是普通的坏,而是堪称坏透了、坏到极点了、坏得不得了了——佛教有一个专用词把这种人称为“一阐提”。
请注意:“一阐提”是梵语单词音译,这里的“一”不是数词,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再想出二阐提、三阐提、四阐提乃至二百五阐提哟。
“一阐提”意译为“断善根者”(或“极重罪者”、“极恶业者”等等),因其善根已断所造罪业极重故不通忏悔,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泯灭人性、泯灭良知、丧心病狂、丧尽天良……嗯,这里至少省略很多字了。
道生大师为什么要替这么坏的坏人说话呢?且听师父慢慢道来。
当时,《大般涅槃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而佛教界(包括与佛理研究有关的学术界)已经发生了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是否是一断永断”的问题而产生的观点分歧。所谓分歧其实是明显的“整体对个人”——整个佛教界(包括学术界)一致认为一阐提人的善根是一断永断,再也没有接续或复生的可能;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三,一者顾名思义既然叫“断善根者”那就是一断永断彻底断了,二者根据生活常识判断那些泯灭良知丧尽天良的家伙、都已经坏到这个程度怎么可能还有善根呢,三者根据现有的佛经经本查阅、确实没有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还有恢复可能的明文记录;应该说,这些理由都很有说服力,估计即使有个别人不很认可也只能在心里嘀咕而不敢说出来了。
偏偏道生大师就属于那种极不寻常的人。他不同意一阐提人的善根一断永断这个观点,并且他还要大声说出来。他认为“断善根者”这个“断”是有时限的,不是一断就彻底断、永远断、永远都没有希望了。比如罪大恶极而堕地狱,无论是堕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几百万年,都是有限的,都有刑满释放忏悔改过重新开始的时候,决不是一锤定音永永远远再无一丝希望。道生大师提出这个观点不是凭自己乱猜,他的理由就是佛陀当初于菩提树下成道时说的那句话:“奇哉,怪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他认为,佛陀于“了义法”不可能有两个乃至多个互相矛盾的观点。既然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么一阐提人还算不算大地众生?如果不算,那他们算什么众生?如果算,那么他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在哪里?
这个观点一经发表,不得了,可不得了,简直比捅了一万个马蜂窝还严重。于世法,于佛法,你这个道生和尚安的是什么心?啊!如此罪大恶极、罪恶透顶、罪恶滔天的坏蛋,说他是“断善根者”已经是文诌诌的很客气了,就应该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应该永堕地狱永远在地狱里永远不能出来,应该……(此处又应该省略很多字)。你竟然还帮他们说话,还说他们将来依然可以修学佛法得证菩提。嚯哟,整个佛教界对他的口诛笔伐,那叫一个不可开交。最后一致作出决定,将道生大师“摈出”僧团。
摈出,就是驱逐。
于是,道生大师被从南京(当时的建康)驱逐到了苏州,孤身一人,形单影只。令人称奇的是,落到这步被几乎所有人视为落魄倒霉田地的道生大师,临走时竟然还自信满满的对那些驱逐他的人说:“将来某一天,你们会来迎请我回来的”。
到苏州后,道生大师来到了今天已经闻名遐迩的虎丘山。那时候的虎丘山,是绝对的郊外,绝对的野山坡,绝对的荒凉凄清。
没有人亲近,没有人恭敬,没有人听讲佛法。不要紧,道生大师找到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石台,盘腿而坐,面对山坡旷野,心平气和侃侃而谈,详细讲述他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而是在其罪业果报偿满,洗心忏悔努力精进依然得以福慧双臻,乃至将来究竟得证菩提”佛法要义的心得和坚持。阵阵微风拂过,山坡旷野中东一个西一个的石头略略晃动,似乎也被大师所讲佛法感召而频频点头呢。由此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千古佳话。顺便说一句,既然现场只有大师孤身一人,怎么知道“顽石点头”的呢?个人认为,应该是多年后有人询问大师当时情形,大师将自己在虎丘山孤身讲法情况约略言之,听者及其他人加上自己的想象和附会罢了。不需要抬杠,道生大师不可能自吹自擂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但凡要点脸的普通世俗人都不会做的事,何况佛门一代祖师!只能说,德操和教养的不断滑落,有些道理或许已经越来越少有人懂得了。
话说回来。被驱逐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几年以后,《大般涅槃经》传到中国并被完整翻译出来。经中明文记录佛陀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的宣讲,义理与道生大师当年提出的观点完全吻合。这一下,佛教界当初与道生大师吵架、尤其是提出并实施将大师驱逐的那些人愣住了,思考再三,一致同意——敲锣打鼓毕恭毕敬将道生大师迎请回来。
于是,道生大师又重新回到了南京。
今天的人去到苏州虎丘山“生公说法台”,非常的精致,非常的雅静,让无论佛门内佛门外的人士看了都平添几分惬意和神往。
然而,道生大师当年真正的宝贵坚持,一点儿惬意和神往都没有。
顶礼道生大师!

【映山红·童年】

好像年纪越长,童年的记忆就越鲜活。少年时恨不得撇得干净的农村经历,一点一点变成如今源源不绝的滋养源泉。

冬天在土灶间看火烧水,把番薯或是年糕煨在柴火边的日子 ;夏天,去邻居家的后院抓知了,然后“伙同”几个不知“残忍为何”的小皮孩儿,垒了砖灶烤知了的日子;还有秋天,帮着大人摇桂花树,地上铺满蛇皮口袋,摇下来的桂花稍一加工,炒成桂花糖年糕的日子……

至于春天,记忆好像很短,短到记起来就是那一天,母亲带着我去山上踏青。割野菜,拗山花,在山里吃奶油面包。母亲很得意,那天她在山上挖到了一株九头兰。然而就只这几个画面,却像刻印在脑海,反反复复,一到三四月便记起,就如同,童年的山花早已默默开满了余生的每一个春天。

故乡的山上,三四月份时,映山红开得最热闹。

年少时多偏爱素雅的花,就像少女总是容易迷恋朦胧的情愫。那时,喜欢山上一种被大人称作“刺花”的白花,单瓣,带满刺的花藤攀缘在别的树上,柔弱而清高。而艳丽张扬的映山红却不同,它总是向着最烈的阳光盛放,俗艳,炙烈,饱满。

在我们当地,奶奶辈再往上管映山红叫“谢豹花”,小时候只听着,后来觉得名字有趣便去查,才知“谢豹”乃吴地对杜鹃的别称。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唐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绿树村边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过去有个传说,一位谢家的小姐爱慕一位少年,但少年却因为听到杜鹃的叫声而仓皇离去(视杜鹃啼叫为不祥)。小姐为此很难过,自此但凡听到杜鹃鸟叫就觉如同豹叫,故当地人称杜鹃为谢豹。故事的结局不知如何,但痴女情真,倒是很像杜鹃花的性子。

春山之上,能让人远远一望便可见的花,多像不藏心机、纯然直接的爱情啊。

有一年,因为换工作间隙,难得在春天回了趟家。车子从新开的山路走过,隔着车窗,望见不远处的山坡上,艳红一片又一片,恍然,心中涌出一阵感动。

好像,峰回路转处才明白映山红真好看啊,她不似刺花婉转,不似兰花清幽,但她开得灿然而纯真,山中最与春光相配。母亲挖到的兰花,还一直种在院子里,接连开了几年。直到前两年开始,才慢慢不怎么开花了。

或许是有什么培育不当也未可知,但私心里仍愿意相信,因为兰花不同别的花,人与兰是需要缘分的。母亲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年我上五年级,她带着我去后山踏青,两个人就在山间走着走着,不远处,她看到了两株开得正好的兰花,数一数有九个头,我们当地人于是管它叫九头兰。

到后来,有阿姨想让母亲带着去挖兰花,都鲜少有满意而归的。兰花不像映山红,一到春天便红得扎眼,就好像只等人去折似的。兰在山中,就像穿了隐形衣一般,巧妙地藏匿在坡地岩石间,更像一位老成持重的山中仙子。

她的一切决定,都像是在遵循冥冥之中的安排,你遇见她,你错过她,凡此种种,早已注定。山兰之灵,富有野气却也孤傲。

后来我在三两朋友处,见过一些被养育在室内的兰花。论造型、美感自不必说,但不知为何,我脑中浮现的仍是少年时在山中初见九头兰的一瞥,连同当时山中空气的潮湿滋味……那种野而不娇,气定神闲,像是有灵。

而当我回神,看着摆在眼前的兰花盆景,却仿佛能听到它在说,“我本是山中草”……

直到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郑板桥爱兰,于是要把兰种到山中去,“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他不修不剪不造型,任凭兰花恣意生长,实在是在成全花本来的性灵。

小时候不会觉得山花稀奇,或是那时候满心满眼都是动画片、洋娃娃和炸鸡汉堡,看不见山花的美。然而,时过境迁,当我再次走进山中,走上那条开满山花的路,花或许还是那些花,树或许还是那些树,人却好像能亲近地认出它们中的每一位来。

比如,山脚下两棵高大的夹竹桃,是最早会遇到的。一棵白花,一棵红花,叶似竹,花似桃,故名“假竹桃”,极美却有毒。至今,我都没有见哪处有那么高的夹竹桃。或许是因为它生长在山下的缘故,连花都能长得像树一样繁茂高大吧。

沿着山路,两边是村民的土地,用来种菜和种果树。菜地里,油菜花最平易近人;豌豆和蚕豆开出的花像一只只“不爱花园爱菜园”的蝴蝶。再往山的深处,果园里最多种的是桔子,零星有几棵文旦,春天都结着白色的小花,靠近闻,有清香。还有桃树和李树开得热闹,白的粉的,是春天独有的柔媚。脚边多的是蒲公英和野菊花,紫的、黄的、白的、绿的。

越往山上,花也越野,有的像山树一般高傲地伫立在溪涧边,白花丛丛如春雪挂满枝头;有的成片挂生在别的树上,藤曼大多生刺,花朵却美艳奇特……

忽然好想再在春天回一次家啊,去吃只有春天才有的青饼,吃樱桃,去看只有春天才开的映山红。而童年那些留在心中的记忆,就像某种故乡的召唤:

“请在春天回来好吗?

我的山坡开满了花。”

到现在,我还是能想起前几年那次进山,脚下踩过松针遍地的山路,穿过竹林,路过废弃的山屋,走过小溪,看溪流边石头长满青苔,山花有时就落在溪水里,顺着山溪流走。林中不知何时多了两只白鹭,从这片丛林飞到那片丛林。

记忆重叠记忆,像是长大后的自己回头给了童年那个小孩一个温暖的怀抱。

作家麦家曾说,“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那些无论你曾经逃避的、抗拒的,终将会像一条尾巴一样跟随你的记忆,也终将需要你自己去柔化和理解。

就如同在多年后一个春天,走进山里,像小时候母亲带着我。那一天,上山时阳光烈得像夏天,走进山谷又阴阴凉凉像早春的清晨。映山红迎着阳面开着,兰花则躲在溪涧附近的阴面,更多是叫不上来的小野花,满山烂漫,抚慰了心中所有的不安。

疫情过后,再去看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Mắt lúc nào cũng nhìn xuống, khép hờ sẽ có cảm giác rất thần bí và dịu dàng. ​​​
  • 看鼻孔;鼻孔大的人,做事魄力足,敢作敢当,该出手则出手,成功的机会多,偏财运也比较好。看鼻子长短;长鼻子的人自尊心和责任感都极强, 思虑深远,做事很认真,驾驭钱
  • 下半年硬件最顶的中端机应该是iQOO Neo7,它搭载了天玑9000+旗舰芯和独显芯片Pro+,二者结合,拥有顶级性能同时,游戏时功耗、发热都比单一芯片更低,可
  • 肝癌-瑞戈非尼治疗肝癌的用法用量有需药的联系作者-瑞戈非尼(拜万戈)详细信息所有名称:瑞戈非尼,瑞格非尼, 拜万戈, Regorafenib,Stivarga,
  • 婚姻原本是爱情的结晶,可是在一些地方,人们给婚姻附加了过多的条件,结不起婚不是句玩笑话,而是现实。 可当文章出事了,身边朋友跑光了,资源都没了,还要借着谢娜的
  • 而上帝是整体,一旦你从你私人的梦里出来,一旦你眼睛是清晰的,一个突然的启发,突然你被美,被伟大,被优雅所满溢,于是,真正的理解和了解产生。一旦抛开心智,一切就变
  • 一起去Oh Poi 市场旅游,接触克伦长劲族吧曼谷附近有许多环境优美的自然文化景点,可以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太长时间,今天小编将带大家参观周末才开放的早市,
  • 安安静静一个人,安安静静一个人等一个人[太阳][月亮][求脱单]#还是学会了闭嘴##情感生活指南# 年少无知愁滋味,生活在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总觉得自己有大把大把
  • 就像,我骑慢车,说白了,就是自我找乐趣,这样的话,日后可能枯燥的工作之后,我也可以不麻木。 可是,我的心情在慢慢变好,我觉得现在我完全可以工作了,如果把工作当成
  • (图示三)四、忌用笔失控,送笔不及,力量不到;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还要结实,既有铁划银钩的粗笔,又有行云流水的细笔。一幅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此
  • 10月属鼠人财运兴旺,因此更不能够偷懒,你的努力勤奋和赚钱的欲望带来好财运,努力打拼,进财满满。10月属鼠人财运兴旺,因此更不能够偷懒,你的努力勤奋和赚钱的欲望
  • 车模也没有几个,她们居然改头换面做前台接待以及表演节目了,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车上了,这是件好事!】实际上,“广告神医”只不过是出镜者、前台表演者,跟木偶有几分相似
  • #顶礼上慧下律活佛上人#[sys:1067]法,是整个佛教的灵魂,因此,师父愿意牺牲一世。毕竟,弘法利生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委屈我,没有人勉强我。
  • ベルベットは気乗りのしないまま、一行は宝があると思しき島を目指すことになるのだが… ベルベットたちの知られざる冒険がドラマCDで描かれる!スピッツ、結成30周年
  • 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再惨痛的案例,也无法刺入你的心,你的内心毫无波动,最多只是评论一句,要是你的话你会怎样怎样做。2、沉得住气,管得住嘴每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定
  • 到今天,发现了很多老滑板,有趣的结构,独特的画面和图案,那样一个不一样的社会风貌。开始找滑板的资料,开始看到太多漂亮的滑板,开始发现太多类型的滑板,开始找滑板的
  •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 深夜 感应 ,说不定会悟出不一样东西,歌声起,更爱你@摩登兄弟刘宇宁 [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我用他放的第一首歌、第一张挑选的壁纸都与你有关,以后没有很多
  •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