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 来自星星的宝贝,遗传咨询门诊愿为您点亮心灯#自闭症##遗传咨询#

一、自闭症的表现及病因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举止,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是与基因遗传高度相关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据估计,18%-67%的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标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自闭症患者有改变大脑发育的遗传学病因,从而影响社交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并导致兴趣狭窄和行为重复。
二、关爱自闭儿童家庭

2022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体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在吉林省面临特殊考验的时期,也请关注到这样一群宝贝,他们与众不同,但同样是降临人间的小天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目前暂时还没有能够找到彻底治愈自闭的办法,但通过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措施,自闭症儿童还是可以获得有效改善的。
三、遗传咨询,实现优生优育

吉大一院生殖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门诊通过对已生育自闭症患儿的父母进行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避免出生缺陷再次发生;同时,对于育龄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进行宣教,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孕前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筛查、脆性X综合征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明确自闭症患儿遗传学病因,以达到再次生育针对性阻断的目标。未来,遗传门诊将持续助力生殖健康、守护每个家庭的“宝贝计划”!
遗传咨询门诊包括孕前遗传咨询和产前遗传咨询,其主要适应人群为:
1、夫妇之一有遗传病家族史者或遗传筛查为阳性者;
2、高龄孕妇,即孕妇年龄达到或者超过35周岁者;
3、曾孕育过遗传病患儿拟再生育者;
4、曾孕育过畸形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患儿者;
5、反复自然流产或不孕不育者;
6、近亲婚配有生育需求者;
7、外环境致畸物接触史者;
8、患有肿瘤或遗传因素相关疾病而想生育者。

【养老金“18连涨”几无悬念,专家预计今年涨幅约为3%】日前,地方两会陆续落下帷幕,记者梳理发现,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专家表示,养老金“18连涨”几无悬念。此外,为缓解养老金的收支压力,加快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尽快落地个人养老金制度迫在眉睫。

今年养老金涨幅约为3%

据记者了解,2022年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行了规划,例如:河北省明确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河南省表示“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兜牢民生底线”;吉林省、陕西省也明确提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与此同时,1月21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适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明确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建立地方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合理调剂基金余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业内专家认为,2022年养老金上调窗口已开启。事实上,截至2021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上涨幅度均为5%,2021年上涨幅度调整为4.5%。

“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呈下降趋势,今年养老金涨幅约为3%。”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受社保基金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职工养老金人均水平为每月3000元左右,基数已经较高,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重约60%左右。

“退休人员有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养老金上调是对抗通胀的必要措施。因此,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上调,养老金上调幅度应至少不低于CPI上涨幅度。”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如是说。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基本养老金已经连续17年上涨。然而按照2020年平均工资8115元/月计算,缴费工资为8115元,从22岁大学毕业工作到60岁退休,养老金收入3084元/月,替代率为38%。这仍略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55%)。

养老金第三支柱迎大扩容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要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冲击,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大规模发展可能受限的情况下,‘第三支柱’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快速推进刻不容缓。”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如是说。

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愿景与举措后,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迅速做出响应,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会议强调,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积累养老金提供制度保障。该文件具有推动、健全我国三支柱体系的重要指导作用,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新时代”即将开启。

此外,多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等。

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状况如何?据了解,2018年我国先后试点了养老目标基金和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2021年9月份,银保监会又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市场选择余地不大,仍有较大市场空间。截至目前,养老目标基金资产净值约为1000亿元。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仅2亿多元,参保人数4.5万余人,需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董登新表示,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必须同时两手抓。首先,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理财观念,需要通过投资教育来引导家庭理财,加强对养老储蓄的重视,提高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重视;其次,应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产品研发和业务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袁帅表示,个人养老金的蓬勃发展,既有赖于税收政策从力度和结构方面给予支持,也需相关机构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资管能力,做出更多探索,推出更加多样化和适老化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以满足公众的多元养老需求。

在养老金入市方面,董登新表示,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长期资金来源。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规模是既定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增长空间较小。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规模是不封顶的。当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在短期内无法快速扩面、扩容时,个人养老金有望超前发展,发挥更大的补充养老功能。”董登新分析道。

袁帅表示,随着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进一步发展,其与资本市场将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我国资本市场中,长线、机构主导的投资资金较为缺乏,而养老金有望成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之一。第三支柱的发展,既能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也将助力资本市场发展。同时,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将反哺第三支柱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吉林爆料##吉林身边事# 吉林省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00个、棚户区超1.9万套

新京报讯 2月8日,公众号“吉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2022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1年工作成果,并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对于房地产行业,报告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报告显示,2021年,吉林省1749个弃管小区(栋)实现动态清零;1623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棚户区改造开工1.81万套。2022年,吉林省计划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0个;改造各类棚户区1.9万套以上。

据悉,吉林省曾于2020年发布《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在确保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可将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力争基本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新京报 https://t.cn/RyhCEk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