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這個淫欲,這是最不清淨的一種東西!

發布:淨心淡淡

日期:2019/4/7 18:45: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你看,你讀這個文,就可以明白了!

  “是食辛人”:這個吃五辛的人是哪一個?哪一個吃,就是哪一個!你吃就是你,我吃就是我,這沒有指定哪一個人,就是說吃這種東西的人。

  “修三摩地”:他想修行定力的話。你說怎麼樣?

  “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這所有一切的菩薩、一切的天仙、十方一切護法的善神,因為他吃五辛的關系,所以這護法善神都不來守護他。為什麼?太臭了嘛!護法善神都歡喜干淨的,因為嫌乎他這個氣味太臭了,所以就不來守護。為什麼要護法善神守護你呢?就因為有正,則沒有邪;沒有正,也就有邪了。正,就是護法善神,就是守護修道人的。

  現在護法善神不守護了,你說怎麼樣了?

  這“大力魔王”:唉,他一看:“這個地方沒有人接近這個修道的人!”哦,好了,他來了!他來,就把你搞得成他的眷屬。所以天仙、菩薩、十方善神不來守護這個修道的人,這大力魔王啊──這個大力就是有大勢力,他很有勢力,“得其方便”:他就得便了,乘虛而入。

  怎麼樣呢?你說他這個大力,力量有多大?“現作佛身”:他變做一尊佛。所以我教你,將來你要是得了佛眼,有的時候會看見佛來了,菩薩來了,或者天仙來了,或者神來了。真正的佛、菩薩、天仙、神都有光的,他們這個光是清涼的,照到你身上,你覺得非常的自在,覺得再沒有那麼舒服了。要是魔呢?他裡頭有一股熱力。不過這個分析,要很有智慧才能分析得出來,才能判斷魔和佛的這種光;你若沒有智慧,你也不覺得他那個熱力是熱──當然不像火那麼熱了,但是它裡邊有一種熱的力量。所以這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判斷魔和佛的這種光。

  這個大力魔王,他能現作佛身,“來為說法”:來給你說法。說什麼法呢?你怎麼能知道他是魔,怎麼能知道他是佛呢?他們所說的法不同。什麼法呢?“非毀禁戒”:“毀”,是毀謗;“非”,就說:“不要持戒!持戒都是小乘人持的嘛!大乘人,殺即無殺,盜即無盜,淫即無淫,這沒有關系的。你殺也是沒有犯戒,盜也沒有犯戒,淫也沒有犯戒,根本就沒有這些個東西!你不要拘止那個小節,不要這麼守這個細行,你犯也沒關系!”他這樣講。

  可是這個犯,在沒受戒之前,你所做一切的事情,不算犯戒的。若受了這條戒,譬如受了不殺生的戒,你若再殺生,這算犯戒。為什麼?你明知故犯。受了不偷盜的戒,你又去偷了,這是犯戒;若不盜,就不犯了。你受不邪淫的戒,以前你做邪淫的事情,那不管的,因為那是過去的,不知者不作罪;若受過戒之後再犯,那就是犯戒。不妄語,你沒受戒以前,那根本也就談不到什麼犯戒不犯戒,可以隨隨便便亂講;受過戒之後,就不可以亂講的。什麼事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知道說不知道,不知道又說知道。你不可以轉彎抹角講話的,必須要直心是道場,有什麼說什麼。這是受過戒的,然後才算犯。那麼說,這麼樣子,我可以不受,就不犯了吧?因為你現在知道受戒好,如果再不受,那你又是當面錯過。你不受戒,對你自己、對佛法上,也沒有進步的。一定循序漸進,若知道這是好,就應該受戒;受戒之後,要好好的守著戒,不要犯了!

  而這個魔王就專門破壞禁戒,專門不叫你守戒的。“贊淫怒癡”:他贊歎淫:“你有淫欲心,那最好了,淫欲越大,你成菩薩的果位也高!你看那個烏刍瑟摩,不也是每一天都需要兩、三百個女人?然後他修行,變成火頭金剛,那有什麼關系呢!”其實他一這樣贊歎淫欲,這你就應該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他是魔王變化的。他贊歎怒:“啊,那脾氣不要緊的,脾氣越大,你的菩提也越大。煩惱即菩提嘛!你煩惱多,菩提也就大了。沒關系,你只管發脾氣去!”

  癡,是愚癡,多數做顛倒的事情。好像前邊講的“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那個愚鈍的輪回,由愚癡的顛倒這種情形,就怎麼樣呢?“精神化為土木金石”。這不是個個都是這樣的,不過偶爾會有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情形。那麼這個癡顛倒,魔王就贊歎,叫你越愚癡越好;你愚癡,好聽它的號令,好入它的黨,做為魔王眷屬了嘛!所以他歡喜你愚癡的。

  好像最近印度有一位姓黃的,他寄一本書來,那本書上就專門贊歎“雙修”,男女要在一起修道的;這都是近於一種魔說!魔王就專門贊歎這種,令人不斷淫欲,說不斷淫欲就可以成佛的。不斷淫欲如果成佛,那個佛也變成不清淨了!而佛是清淨的。

  什麼東西是最污濁、最不清淨的呢?

  就是這個淫欲,這是最不清淨的一種東西!所以男女結婚,那個“婚”字,在中文來講,有個“女”字邊,搞個黃昏的“昏”。這是說,一結了婚,就沒有智慧了,天天都好像在晚間過生活,天天都在黑天,不清淨;天天都是睡覺一樣──黃昏,就是要睡覺了。睡覺,就什麼也不知道,就愚癡了!所以在中國這字義上,你若是研究起來,很有道理的!說是“頭昏腦脹的”,頭昏,就是沒有智慧了。那個“昏”,再加上個“女”字,不單頭昏,覺也昏了!所以這是很厲害的。我說這個“覺”,不是“手腳”的“腳”,是“覺悟”的“覺”。覺悟也不覺悟了,也昏了!你看,厲害不厲害?(北方口語“覺”發音為“腳”)

  不過這也不是一定的,應該要把它看得活動起來,不是死板的。雖然說結婚是昏了,你可以在這昏的時候明白,在這昏的時候不糊塗──釋迦牟尼佛也結婚了,但是他的智慧比誰都大。所以,方才說吃五辛的人,那鬼就和他接吻,常常和他住在一起,我們所有的人是不是就生一種恐懼心?如果你不怕,那是沒有問題;如果你怕的話,就不要吃五辛這種東西,它自然就離你遠了。你不吃,天仙、菩薩就守護著你,鬼就會跑了。

  結婚,雖然說頭昏腦脹的,但是可以“頭昏覺不昏”;這個“覺不昏”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結婚了,若有覺悟性,就是我說的“頭昏覺不昏”。你可以學我們那個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那就不會黑暗,會光明了。我們現在跟釋迦牟尼佛學智慧、學佛法,我們一切一切都應該以釋迦牟尼佛做我們的一個榜樣、一個標准。所以就結婚的人,也不必憂慮,只要你能“入陣出陣”,能以在這個境界上明白這個境界,不被它所迷,這就不要緊了!我並不是要反對每一個人結婚,我是把這個道理給提出來。我們要研究這個道理,所以果容也不必擔心!

  吃五辛的這一種人,因為天仙護法、菩薩善神都不保護他,所以大力的魔王就得便了;大力魔王得了方便,就變現一個佛的身體,來給他說魔的法,贊歎淫欲、贊歎瞋恚、贊歎愚癡。於是乎,這種的人受魔王的迷惑,就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真正的智慧了。沒有真正智慧,沒有正知正見,有什麼呢?就有了邪知邪見。魔王說淫欲好,他也信了:“這佛告訴我的嘛!佛告訴我說淫欲是沒有關系,不要緊的!”又說是:“煩惱也不要緊的,煩惱即菩提,這是佛告訴我的!”本來是魔王給他說的法,他說是佛說的,這就叫“認賊作子,認魔王作佛”了。

  所以“命終自為魔王眷屬”:等他壽命盡了,在這世間上福享盡了,就命終了。死了,跑到什麼地方去呢?就乖乖地跑到魔王那邊去,做魔王的眷屬了。為什麼做魔王眷屬?因為他在生就相信魔王所說的法,就是存一種邪知邪見。

  “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魔王也有他的福報,等他受魔王的福報盡了,就要墮落到無間地獄裡頭去。因為他邪知邪見,做完了魔王眷屬,魔福享盡了,又該墮落無間地獄裡頭去。什麼時候出來?那沒有人知道了!

  以前有這麼一個修行的人,他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他很貪心,貪什麼呢?就貪銀子、金子。他修行,念佛是念佛,他聽說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金子非常之多,說:“我若生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我一定要存起來一些個金子!”那麼在這個世界,他也存一些個金子、銀子。有一天,他看見阿彌陀佛拿著一朵蓮華來了,對他講:“你今天應該往生極樂世界了!你可以把你的金子都帶著!”他就把他大約有四、五百兩銀子,都放在這朵蓮華上。可是他自己還沒有坐到這蓮華上,這蓮華就沒有了,阿彌陀佛把這些金子、銀子就給拿走了。他想:“喔,阿彌陀佛也是歡喜錢,也歡喜這金子、銀子的!看見我的錢,就拿走了!”

  他本來是在一個家庭裡住著,這是人家另外供養他。正在這個時候,這個家庭裡邊,就生了一只小驢──驢就是馬之類,比馬小的這種動物。這小驢一生出來就死了,看這小驢肚裡很重的,一扒,啊,這個老修行的銀子、金子,都在這驢肚裡。這老修行說:“喔,我貪心這麼重!幸虧這回我沒有去!我如果去,不也就做驢了?原來阿彌陀佛來接我,這還不是真正的境界!”自己慶幸,他幸虧沒有跟著這一個“阿彌陀佛”去。

  由這個,說:“阿彌陀佛是不是有的呢?”阿彌陀佛是有的,但是往往人邪知邪見,就有魔;那個魔也會現這個相,和阿彌陀佛一樣一樣的。所以在這裡邊,我們知見一定要正的。知見正怎麼樣啊?切記不要生貪心,不要貪財,不要貪著說:“喔,我若生到極樂世界,那兒黃金為地,我把那個金子收起來多多的!”他因為有這一念要收金子,所以幾乎就變成驢。想要到極樂世界去掘金的這一類人,都應該發一種覺悟心:極樂世界雖然說黃金為地,但是你可不能存自私自利的心,預備給自己將來隨便用的。所以修行,就這一念之差,就會發生魔業。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哪!你聽見我說了沒有?

  “修菩提者”:修行菩提道的人,“永斷五辛”:一定要不吃這蔥、韭、薤、蒜和興渠。你若吃這些個東西,就會跑到魔王那裡邊去;不吃這些個東西,你就會到佛的眷屬裡邊來。

  “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這是對修道的第一種增進修行漸次。修行漸次要除助因,什麼是魔王的助因呢?就是這五辛。你不要把它看得簡單了!你因為有五辛,就變成混濁了,就不清淨了;不清淨,就和魔王眷屬相合了。魔王的眷屬,就是不清淨的;他是越不清淨,他越歡喜。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新白話版25

發布:常念彌陀

日期:2019/10/31 16:20: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但是娑婆世界的鳥,只有鹦鹉會說人言,而且也僅僅是學說話。極樂國卻是晝夜發出聲音,又和又雅,能夠演說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一切道品,不是隨便鳴叫啊。

  所謂僅僅學說話,就是說只是依人語,不能知道意義。《禮記》說:“鹦鹉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那麼人道還不通,何況佛法?鹦鹉尚且如此,其余可知了。所謂和雅,就是和與暴相對,如鸱鴉等,這是暴音。雅與俗相對,如莺鹂等,這是俗音。優柔平和,沒有粗暴,能使聽者煩躁的心自然放釋,這是和音。正大謹嚴,沒有邪靡,能使聽者貪欲的心自然平服,這是雅音。子路(孔子的學生)彈瑟尚且缺和,鄭國的樂聲太背離雅(孔子的看法),極樂的鳥兼有和雅二美,是黃鐘大呂不能比的啊。所謂演,就是張揚而廣布,意義沒有窮盡。所謂暢,就是實施而通達,意義沒有滯礙。這樣演暢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共三十七道品啊。所謂道品,就是入道的品類。

  但是這三十七品,雖然屬於小乘法,實際通大乘,隨人的心行,如經論中說的。

  所謂通大乘,《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特別的意義,通於大小。”《大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不包含,就是無量道品,也在其中。”《淨名經》說:“道品是道場。”又說:“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論》說:“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經》說:“如果有人能觀八正道,就見到佛性,名叫得醍醐。”都是大略說的。所謂隨人心行,如《涅槃經》說:“智有二種,一是中智,二是上智。觀種種五陰的苦,這是中智。分別五陰有無量相,不是聲聞緣覺能知道的,這是上智。”可知道品是一樣的,觀照智慧的大小,沒有固定啊。

  所謂五根,就是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所以名為根。又如《俱捨論》說的,具有三個意義。

  根有二個意義,一是能持的意義,持那已得到的,而自己本有的不失啊。二是生後的意義,生那沒有得到的,而勝進上求啊。所謂信根,就是說對於谛理深忍樂欲,這是信根。這是一總根,其余四根是承接的。所謂進根,就是既然信這個理,勤求不息,這是進根。所謂念根,就是既然求這個理,時刻念著,明記不忘,這是念根。所謂定根,就是既然念這個理,系緣一個境界,相應不散,這是定根。所謂慧根,就是既然定心在道,又正觀分明,決擇是非,這是慧根。能生聖道的,用這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都能發生。所謂《俱捨論》的三個意義,就是《俱捨論》說明最勝自在光顯是根。所謂最勝,就是因為根的體殊勝。所謂自在,就是因為根的用殊勝。所謂光顯,就是因為體用雙雙彰顯。其中展開二十二根,包括信等五根。

  所謂五力,就是前面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所以名為力。

  力有二個意義,一是不被他力制伏,二是又能制伏他力。如《瑜伽師地論》說:“這五力,能在後來證到的出世間法,生起深切的勝解,難被他力制伏。又具有大威勢,摧伏一切魔軍。”所謂信力,就是深信佛法谛理,更加增長。能去除疑惑,不被動搖。能拒邪魔外道,不被迷亂。能破除煩惱,不被侵害。信是一總其余承接,如前面信根說的。所謂進力,就是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間種種的事業。所謂念力,就是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間的正念。所謂定力,就是定根增長,能破一切雜思亂想,發起事理等禅定。所謂慧力,就是慧根增長,能破除一切邪外的知見,能斷除一切偏小的執著。

  所謂七菩提分,就是七覺支,也是由前面五根五力,得到的這個慧用。有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捨。另一說法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這裡依後一說法解釋。

  所謂覺支,覺就是菩提,支就是分支。是說各分支隨宜而用啊。所謂由前,《瑜伽師地論》說:“諸已證入正位的,如實覺慧,用這個作分支。”所以知道根力堅固後,然後必須覺慧,合宜的用。所謂依後釋,用天台的解釋,意思明顯。又《華嚴疏》,也是以擇法為自體,其余為分支。一擇法,就是觀諸法時,善能覺悟了達,揀別真偽。二精進,就是修道法時,善能覺悟了達,不錯誤的去修無益的苦行。三喜,就是心得法喜時,善能覺悟了達,不隨顛倒的法而生歡喜。四除,就是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悟了達,斷絕虛偽,不損害真正的善根。五捨,就是捨棄見到念著的境界時,善能覺悟了達,取捨虛偽,永不追憶。六定,就是發起禅定時,善能覺悟了達,諸禅虛假,不生我見我愛。七念,就是修出世道時,善能覺悟了達,常使定慧均平。如果心沉沒,應當念用擇法、清進、喜三支,覺察而奮起。如果心浮動,應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取降伏,念念調和,使心合中適當。

  所謂八聖道,也叫八正道。由於前擇法,所以入正道。就是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一正見,《雜集論》說:“修覺支時,得到真正的覺悟。”因為智慧安立,所以谛理分明,沒有錯謬。二正思惟,見這個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能增長入涅槃。三正語,不只是心無邪思,用無漏智,守護口四業(妄言、惡語、兩舌、绮語),守住四善語(溫軟、調和、贊歎、慈愛)。四正業,用無漏智,除去身三種業(殺盜淫)等一切邪業,守住清淨身業。五正命,用無漏智,通通除去三業中的五種邪命。六正精進,用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向涅槃道。七正念,用無漏智,應念正道法,以及助道法,心不動搖退失。八正定,用無漏智相應,正住在理中,決定不轉移。都說正,因為不依偏邪名叫正,能達到涅槃名叫道。如《華嚴經•離世間品》,那麼八正道都是菩薩道。所謂正見,遠離一切種種邪見。所謂正思惟,捨棄妄想分別心,隨順一切智。直到正定,都是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在一種三昧中,出入種種三昧。解釋依據這個文字證明,豈不深奧玄妙?以此類推,七覺根力三十七品,都是隨眾生的因地修行,根機知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不同。

  說“如是等法”,“等”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共成三十七品,以及其余一切法。

  三十七品,前面只講了二十五品,所以用等概括了。所謂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說念處,因為不淨,這是觀身的人應當念到地方啊。苦空無常等,也是如此。所謂四正勤,解釋見前文。因為生善滅惡,不懈怠松弛,所以名叫勤。勤應當勤的,符合佛理,名叫正勤啊。所謂四如意,也叫四神足,就是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因為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有點弱,修這四種定力控制心,那麼智定均等,能斷煩惱,所有的願都如意,名叫如意足啊。綜合這七類,就是三十七品。《毗婆沙論》《大智度論》,都是用比喻顯示,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所以名叫道樹。所謂其余一切法,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問:為什麼不先講念等,而首先講根?答:因為信重要,又前面三科直到這裡,才有根力。

  根據七類次第,聞法先應當念持,然後勤修,勤修能攝心調柔,調柔後成根,根增長成力,才有七覺支的分別,八道的正行。這裡重視信,這部《阿彌陀經》是以信為主,而根和力都是信為首。信帶動其余四個,是道元功德母啊。如五位百法中,信也在首位。十信之中,信也在首位。十一善法,信也在首位。所謂前面三科,就是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修到這裡,才得到根力堅固。能使前面得到的法,沒有退失。又後面應當得到的法,畢竟能得。也是由於信,所以首先講啊。

  按理說,那麼自性變化,是眾鳥的意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的意義。

  下文說阿彌陀佛變化的結果,這裡說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必高推聖境?又心地含有種子,那麼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必向外馳求?所以古大德說:“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就是五根五力。覺心不起,就是七覺支。直接了達心性,邪正不相干,就是八正道。”所以說海生萬物,無物不是海。心能生萬法,無法不是心。

念佛三昧的修持法!

在《大藏经》中,介绍念佛三昧的经论以及历代祖师的著述,相当的多,例如《般舟三昧经》的般舟三昧、《大阿弥陀经》卷下、晋译《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大智度论》卷二一、《十住毘婆沙论》卷一二、《思惟略要法》、《摄大乘论》卷下、天台智顗的〈五方便念佛门〉、华严宗五祖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道绰的《安乐集》卷下、怀感的《释净土群疑论》卷七。
依据以上诸种数据所见,念佛三昧的修法应该具备:
要有定处、定期。
要有信愿往生彼国。
要以至诚心常念佛不断。
念佛要有次第渐进,可以分作四个层级:
称名念佛:舍诸乱意,声声句句,念念相续,口宣佛号,心系佛号声。
观像念佛:舍诸乱意,念念观察佛的生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巨亿光明,在众中说法。
观想念佛:舍诸乱意,念念心向佛国方所,观想佛国净土的依正庄严,佛及菩萨、罗汉的悲智解脱,一切功德法身。
实相念佛:舍诸乱意,不取内外相貌,念念相续,观想体验,心佛众生,一切诸法,实相无相,真心无心,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真俗不二,万法平等。
以上四个层次,一般凡夫,最好先从称名念佛起修,若得身心安稳,进修第二、第三层次,至于实相念佛,则相等于禅宗的明心见性了。必须消业除障,身心安适,不生人我烦恼之时,方可修持,否则用不上力,若非徒劳无功,便是东施效颦,自欺欺人。如何消业除障?称名念佛,及礼拜、忏悔、发菩提心,是最好方法。
虽然近世的印光大师以为此际末法时代的下根之人,于此四种念佛之中的实相念佛,是难中之难的法门。但在明清之世,仍有不少僧俗大德,专修念佛三昧,例如明末的莲池大师云栖袾宏,清朝的省庵实贤,均曾克期修持念佛三昧,以百日为限。莲池大师曾说:「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故知念佛三昧即是一代圣教之根元。」并将持名念佛分作:1.出声念的明持,2.无声念的默持,3.微动口唇念的半明半默持(如密宗的金刚持)。或记数念,或不记数念皆可。
莲池大师又主张《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执」是闻名号,「持」是受而守之,常时不忘,而此执持也可分为:
1.忆念无间的事持,
2.体究无间的理持。执持之极,便得「一心」,亦可分作:1.事一心者,即是闻佛名号,常忆常念,字字分明,相续不断,唯此一念。2.理一心者,闻佛名号,不唯忆念,亦能反观,体察究审,极其根源,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比莲池大师略晚的蕅益大师,解释「执持名号」,乃在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以达一心不乱。若能念念忆佛名号,暂不忘舍,名为执持。亦可分作二阶:1.事持者,未达如《观无量寿经》所示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2.理持者,信西方之阿弥陀佛,即我心本具,为我心造,以自心所具之名号为系心之境,暂不忘舍。若从伏除烦恼至见思惑尽,皆名事一心,若至心开,见本性佛,皆名理一心。他不同意莲池大师的体究之理,为理一心,并以为体究念佛或参究念佛的方法,不过是摄禅宗归净土的一种方便。
事实上莲池大师是基于禅修经验而将理一心及理持,解释为禅宗的见性明心,蕅益大师则是从理论思辨上说明禅是禅,净土是净土,不应相混。莲池大师的说法,是从修证体验及禅净论点的会合,而指出如何来修念佛法门,也跟禅修不相违背。
又由于天台智者大师曾说:「四种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同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也。」所以明末的蕅益大师也说:「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也。」并以为卢山一派之净土念佛为念他佛,达摩所传为念自佛,永明延寿一派为理事双修,禅净兼顾的念自他佛。不过蕅益大师本人,并未条理出念佛三昧的实践方法,他是从综合禅净诸家的观点而做的整合融会说。
总之,念佛三昧既是宝王三昧的三昧中王,我们应该鼓励净业行者们,用来修行。般舟三昧的九十日行法,必须常行,不卧、不坐、不得休息,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很难支持。但在莲池大师时代,曾鼓励不少居士,修行念佛三昧,获得成就,也是九十日为期。
因此,宜将上列的念佛三昧修法的四个层级,配合九十日的期限,做一适当的分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7.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
  • !!
  • ”  陈医生告诉红星新闻,前几天医院的院感科就发出了通知,告知职工目前已开放了加强针的注射,前提是距离上一次疫苗接种需时隔6个月及以上。  同样在10月13日宣
  • 这一年我不仅画画进步,心理上也感受到了很多未曾感受过的情绪和情感,我在高中时便有一种,要主动去尝尽人生百态的感觉,那这一年又尝到了许多新味道啦。关于往事的分享,
  • 秋日和橙色更配和黄色更搭 糖烤栗子 ,蛋挞面包玉米的香气满屋,温馨温暖甜甜蜜蜜看了《我和我的父辈》前半段哭得不行后半段哈哈哈哈,情绪转换太快,需要时间缓冲,好像
  • 「 你是我长发梳起的梦想 也是我低头许下的愿望 有一天 你会隆重登场 牵着我 去看那岁月绵长 」期待已久的三舞婚礼终于有时间看了,名场面给人看泪目了[
  • 《我家有两条狗》我家有两条狗,一条大狗,一条小狗,大狗和小狗没什么不一样,除了会说话。现在我的日常作息:凌晨两三点,被小狗叫醒,逗逗他早上五六点,被小狗叫醒,陪
  • 挖孔屏iPhone也太不靠谱了,首先现阶段的Face ID是iPhone交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个打孔屏去掉Face ID,从安全性层面考虑,苹果不可能
  • 核对时间只有今天明天,20号就发抽奖帖子哦!参与活动的包包进行公示,请每一位参与者看截图认真核对姓名。
  • 张一迪的《dimension》系列作品最后出场,她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重庆国际时尚周一直致力于扶持具有原创能力的小众设计师品牌,为
  • 新能源/半导体:昨天提示的半导体建仓,今天小红,我们主要的是吃周线金叉的利润,没破10.12的低点,都能继续拿好,可以小加一些。农业:提示的板块已经好久了,应该
  • 所以就是真的很感谢有这么九位女孩不遗余力的替我们演唱着,这六年你们一路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带给我们无数的能量与快乐,接下来无数个六年就一直健康幸福下去吧聪明的投资
  • 天桥规划的位置恰好处于附二医南浦院区的正门口附近,该院认为施工期间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天桥正对医院大门,也会带来景观视野等方面影响。#温州[地点]# 更多资讯请
  • !!
  • 微博也来一遍 记录一下生活十月抽到的zhs签名照 就算是生日礼物好啦!!
  • 不然我无法理解有钱却不买房,却租了5年房子住。这可是这个人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居然也不重新买一套。
  • 9、嵌入式家电现在嵌入式的家电是装修中的主流,那如果自家也是这样装修的话,一定要规划好这个家里的尺寸,一定要精确到分毫,不然后期你买回去的话,后期会出现放不下的
  • #出生第一百三十天# 小朋友有多机灵出生到现在就没在外面拉过满月去打疫苗等回到月子中心就拉了大昨天逛西湖玩了一下午回家又马上拉每次带出去的尿垫尿不湿不是用来当被
  • 生活不容易啊,哪怕你在不开心,也得憋着,微笑去微笑所有的人,这种滋味真的好委屈啊,真的太难过了,日子在难也要向前,现在的人真的长大了许多,能接受很多事,即使难过
  • 索尼称,目前该计划正在顺利推进中,根据索尼公布的数字显示,2018至2021年四年间Xperia包装中塑料材质的占比正逐年降低,分别为26.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