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助力和平核酸检测“跑”出新纪录】4月7日,和平区再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好,是和平区居民在多轮核酸检测后的最大感受。这背后,不仅有和平区的科学组织、周密安排,更离不开省、市、区三级医护人员的逆行冲锋,还有社会各界志愿者的鼎力相助。

当天,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京医院、口腔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辽宁省电力医院、沈阳市公安医院、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市口腔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市肛肠医院、爱尔眼科医院、沈阳市中医院、沈阳普德中医医院在内的16家和平属地内医院1240名医护人员,构成强大的支持团队,助力和平区全员核酸检测“跑”出新纪录。感谢这些支援的战友们,逆行而来,与我们共同守护家园。

十级风天,她的第一反应是护住试剂瓶

栾博楠是沈阳盛京医院手术室系统采样任务的负责人。一个月来,经常是晚上10点多,才接到第二天核酸检测的任务,她连夜组织报名和人员编组,第二天又早早出发,清点人员,有序组织下沉社区核酸检测。最近,沈阳接连几天刮大风,甚至达到10级。每次起风,栾博楠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护住台上的所有检测试剂瓶,避免出现破损。在完成采集工作后,全身湿透,身心疲惫,但他依然利用时间,总结当天的瑕疵与不足,部署优化下次流程任务。4月7日,栾博楠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主动报名支援和平。她说:“任务总得有人上,我的困难自己克服,我的工作岗位需要我。
“我能行,我上!”

童璐是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皮肤科副主任,也是皮肤科第三党支部的书记。这两年多的抗击疫情战场上,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说,“我能行,我上!”

2020年伊始,七院在筹备隔离病房时急需两名医生,她说:“我能行,我上!”,第一个将名字报给医务科。后因沈阳疫情控制得好,没有患者入住,发热门诊却急需充实力量,她又说,“我能行,我上!”总之,每次任务她都积极报名,并组织本支部党员圆满完成任务。

今年“三八”妇女节中午,按照要求,紧急召集医护人员到和平区参加重点人群核酸采样任务,她又是第一个报名,不仅协助社区安排任务,还亲自接送队员回家。随着疫情发展,每日的核酸检测任务、北站执勤任务、隔离酒店任务、高速卡口任务,她都冲在前面说“我能行,我上!”你们家里孩子小,“我能行,我上!”你家太远,出发那么早多不方便,“我能行,我上!”这个楼有阳性,你们去另外的单元。“我保护好自己。我能行,我上!”

她是母亲、是女儿,更是战士

疫情伊始,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五病房护士长宋晓薇在安排好病区护理工作的同时,积极报名支援每轮次的核酸采样,从大东扩面到和平全员,再到四次进入辽中茨榆坨高风险地区,场场不落。抗疫中,她是指挥员,接收指令、分组排班、合理安排、沟通联络……力求让出任务的小伙伴们获得最科学的安排,同时她更是战斗员,总是第一班就上岗,把最辛苦、最危险的点位留给自己。截至今日,她已经16次走上战场,累计采样近7000人次。20余天里,她每天睡眠不超过四个小时,2次作为团队负责人参战和平时,更是基本彻夜无眠。同事们心疼她,总是说让她歇歇,可她却笑着说“我没事,一点不累。”

冲在疫情最前沿,舍下的是后方的家。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留给年近七旬的母亲照料。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夜色结束,记不清多少天都错过了女儿视频的时间。偶尔连线,女儿总会追问妈妈什么时候接她回家,一遍遍念着想妈妈……某天,妈妈家同小区的邻居给她发来拍的照片,她看到了女儿做核酸时小小身影和母亲的陪伴,很是心疼。

4月8日,宋晓薇又出发去桃仙机场高速卡口点位,她瘦弱的身体迎着光,留下了一条高大的影。

“能为抗疫贡献力量,我感到尤其光荣和自豪!”

沈阳市肛肠医院护士长孙志杰作为4月7日北市场街道纺织社区核酸检测点位的负责人,第一时间与金苑华城社区齐姝莉书记沟通,会同社区干部、志愿者一道摆放操作台、运送物资等,高效且顺利地完成了一天5000多户的核酸检测。“我只是200名沈阳市肛肠医院冲锋队员中的普通一位,大家都在日夜兼程、各司其职、奋力搏击,我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可以为沈阳抗疫贡献力量,感到尤其光荣和自豪。”孙志杰如是说。

坚持一天不喝水

刘彤是爱尔眼科的一名医生。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刘医生放弃休假,冲在一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尽职尽责。4月7日,她奔赴浑河站西街道曹仲点位,不辞辛苦、尽职尽责地为村民做核酸采样。因为要穿着“大白”进行采样,为了少上或不上厕所,刘医生坚持一天不喝水,哪怕水雾模糊了面屏、口罩压痛了鼻梁,她依然全心全心地坚守岗位,保证核酸检测的高效顺利完成。

通讯基本靠吼

从3月29日浑河湾街道被划为管控区起,省电力医院的医护志愿者们一直支援这里,爬楼入户、风雨无阻,没有一个人请假,有时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核酸采样必须做到不漏一人,居民会有各种情况不能按原定时间段下楼检测,我们逐一登记核对提醒,腿脚不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我们就上门检测。”4月7日早7点30,省电力医院的70名医护人员再次集结,根据既定安排准时到达和平区浑河湾街道的73个小区,全身心投入到全天核酸检测任务。工作中,受防护服及天气所限,又没法用手机及时通信,彼此之间的交流基本靠喊。“检测现场比较嘈杂,同事们从头到脚裹着防护服,不大声说话,压根听不到。我们的状况还真是应了那句话‘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领队护士长嘶哑着嗓子,同事们笑声虽然沙哑但格外动听和爽朗,生动展示出东北人特有的幽默与乐观。#平凡亦英雄##沈阳英雄城#​​​#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沈阳有位来##全面振兴看沈阳# (信息来源:乐活和平)

以不同技艺看清“不同的光” 韦布和它的太空“战友”们

  科学家给了它一双“大眼睛”,它决心去往遥远的地方,探知浩渺宇宙的微妙波动。

  2021年12月25日,迄今为止体积最大的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韦布望远镜)升空,将于不久后到达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

  苛刻工艺致使发射推迟14年

  “韦布望远镜之大,不仅是体积大,更是功能集大成者。”华中科技大学天文学系副教授张华年说,该望远镜的主镜直径达6.5米,有效面积25.4平方米,由18块边长约0.75米,面积约1.4平方米的正六边形小镜面拼接而成,重约6.5吨,副镜则为直径约0.74米的圆形镜面。

  为阻止外来热量及仪器自身产生的热量所造成的红外线污染,天文学家给韦布望远镜装上了5层“遮阳伞”,每层长约21.197米、宽约14.162米,大小如网球场,厚度近乎头发丝。

  同时,为提高镜面反射能力,工程师在主镜上镀了一层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的“土豪金”。

  韦布望远镜空间分辨率达到0.1角秒,工作波长范围位于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0.6—28.5微米),设计服务年限5—10年。

  张华年介绍,受运载火箭大小限制,韦布望远镜必须折叠起来才能塞进火箭,在航行中一步一步慢慢展开,这对加工工艺要求几近苛刻,导致望远镜发射推迟14年之久,最终预算超过100亿美元。

  他表示,韦布望远镜主要由4个探测仪器构成,即近红外照相机、近红外光谱仪、中红外设备、近红外成像器与无缝光谱仪。

  其中,近红外照相机和中红外设备主要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领导设计。

  此前在该校读博的张华年,曾与领导设计这两个仪器的教授,对仪器的设计和工作流程进行过交流。他表示,近红外照相机可以帮助韦布望远镜完成最重要的探索任务,再由可同时观测100个物体的近红外光谱仪来认证近红外照相机拍摄到的“奇异”天体;中红外设备则集合中红外相机与中红外光谱仪于一体,无缝光谱仪能极大提高望远镜对多天体的探测效率。

  探寻宇宙大爆炸后“第一缕光”

  张华年直言,筹备近30年,等待14年之久的韦布望远镜,其科学目标极其宏大。韦布望远镜志在寻找宇宙大爆炸后“第一缕光”,即第一代星系、恒星或亮物体。

  若韦布望远镜探测到第一代星系,结合其他望远镜对宇宙不同时期各类星系的观测,天文学家就能研究星系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的,从而描绘出星系演化的完整图景。

  同时,韦布望远镜也可探测一些正在形成的恒星系统。在活跃的恒星系统中,其外围会先形成气体与尘埃构成的冷盘,冷盘内正在形成类似地球与木星的行星,它们发出的辐射集中在红外区域,但极其微弱。由于韦布望远镜所在的空间背景“噪声”极低,加上相比哈勃望远镜更大的口径,可以展示更多冷盘细节,揭露恒星形成的“真实面貌”。这对研究恒星形成、恒星原初质量函数等具有划时代意义。

  此外,韦布望远镜还可以测量太阳系及系外行星的物理和化学参数。对一些特殊恒星系统来说,如其中某些行星遮住了母恒星,韦布望远镜就可捕获母恒星被行星大气折射的星光,据此分析行星大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参数,甚至确定行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是否适合生物生存,为人类寻找外来文明提供更多可能性。

  各望远镜波长不同功能迥异

  使命不凡,战友同在。仰望星空,还有一些“大眼睛”正在紧张工作,试图“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张华年介绍,空间望远镜靠收集宇宙光线进行探测,而光是一种电磁波,探测不同波长的光对望远镜加工工艺和技术细节的需求完全不同。所以星空中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代替我们去“看一看”这个宇宙。

  哈勃望远镜于1990年升空,位于近地轨道约500公里处。其主镜为2.4米的单一镜面,有效面积远小于韦布望远镜,但重量却约为韦布望远镜的两倍,且波长覆盖范围正好与韦布望远镜互补。

  “与其说韦布望远镜是哈勃望远镜的继任者,不如说是相辅相成的合作者。”张华年说。

  于1999年升空的钱德勒X光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一样,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为“旗舰机”。钱德勒X光望远镜相比韦布望远镜,堪称超级“迷你”版,外围仅1.2米,有效收光面积只有0.04平方米,重量却有近5吨,和韦布望远镜不相上下。其工作轨道为椭圆轨道,近地点高度约1.4万公里,远地点高度约13万公里。

  与钱德勒X光望远镜较接近的另一架望远镜是盖雷斯望远镜,也是一款“迷你”望远镜,直径0.5米,工作波段在紫外线区域,位于距地球700公里左右的轨道。

  张华年说,尽管钱德勒X光望远镜超级“迷你”,取得的成果却不落下风:第一次观测并描绘超新星爆发的遗迹、第一次用X光探测到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发射线、首次在伽马暴事件GRB 991216中发现X光发射等,都是该望远镜的“杰作”。

  同时,耗资近8亿美元的斯皮策望远镜于2003年升空,主镜0.85米,仍然非常“迷你”,设计工作波段在红外区域。斯皮策望远镜是第一架围绕太阳运转而非围绕地球运转的望远镜,其轨道和地球差不多。

  张华年介绍,斯皮策望远镜远离地球运行在太阳轨道,可最大程度降低来自地球的红外辐射,并拥有天然的低温环境。但在2009年,其用作冷却液的液氦消耗殆尽,远红外观测终止,进入“温观测”阶段,工作温度达到零下243摄氏度。

  不过,韦布、哈勃、钱德勒、斯皮策等望远镜都是通用“点源”望远镜,即对宇宙中某个点进行深度曝光和光谱成像。

  伴随大数据时代到来,未来空间望远镜更多的是巡天望远镜,即“面源”望远镜,这些望远镜可以长时间、大视场对宇宙不同天区进行曝光,收集海量数据。

  在张华年看来,“点源”和“面源”望远镜好比摄影的两个不同场景,“点源”类似棚拍,摄影师对着事先选好的目标模特进行拍摄,而“面源”如同街拍,摄影师在街上对着人群进行大量拍摄,后期再挑选感兴趣的目标。

  目前,国际上即将投入使用的巡天望远镜是美国的罗曼空间望远镜和欧洲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

  张华年介绍,我国研制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口径为2米,工作波段在0.3—1微米。其视场是哈勃的300倍,服役期间其观测范围可以覆盖三分之一天区。高精度、大视场成像巡天,配合3通道无缝光谱巡天,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将为未来宇宙学、星系形成与演化、暗物质暗能量、系外行星寻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来源:科技日报

#哈尔滨发布#【骑着骑着 没“道”了 慢行交通系统发展需提速】

2017年共享单车刚登陆哈尔滨,一共投放了8000辆,到今年已增加至10万辆。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市民购买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自行车。

随着自行车成为主要的慢行交通工具,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已增加了十多倍的单车,自行车道增长速度略显滞后。

一直关注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哈尔滨市政协委员、东北林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裴玉龙教授认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中规定,当道路空间不足时,应优先保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以及隔离设施。目前,哈尔滨自行车道处于不足的状态。

建设

设置绿色特别通道 骑行人享特别“优待”

为了提倡绿色出行,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多条路段建设慢行交通配套设施。在一些街路上,新施划的自行车道特别醒目,让骑行者感觉安全又舒适。

记者看到,南岗区的学府路旁设置了绿色的专用自行车道,严禁机动车驶入或占用。这个区域有多所大学,作为骑车大军的主力之一,大学生们对这条自行车道交口称赞。

道里区的安阳路进行改造拓宽后,路面上不仅设置了自行车道,还在自行车道外侧施画了机动车的停车位,目的是为了防止路边停车占据自行车道。

道里区的新阳路,自行车道与公交车道全程并行,两者互不干扰。新阳路是一条南北向的交通要道,早晚高峰时机动车道经常会形成拥堵,而自行车道几乎不受影响。

南岗区的红博转盘道,周边画了一圈的绿色自行车道。自行车沿着绿道走,可以安全地到达自己想去的路口,同时也可以防止骑车人对机动车的通行造成干扰。

问题

主要街路 自行车道缺失 骑车人没有“安全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区内还有许多街路存在着自行车道缺失、宽度不够等问题,让骑车人感觉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哈尔滨市市民张先生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经过南岗区的大直街、和兴路。他说,从大直街拐入和兴路时可以走自行车道,而骑行几十米后,前方就没有“道”了,他只能在最外侧的机动车道上骑行,旁边不断有汽车驶过,感觉很危险。记者实地看到,和兴路从清滨路至哈平路间的近3公里路段,都没有设置自行车道,一些骑自行车的市民只能跟机动车抢道。

类似的情况,记者在其他一些主要街路上也能看到:

南岗区的西大直街,在哈工大西侧,道边都设有两米宽的专用自行车道,方便市民骑行;而在哈工大东侧,自行车道变得只有半米宽,再往前越来越窄,直到消失。而东大直街几乎全程都没有自行车道。

南岗区的中山路,从红军街骑行过来时自行车道还挺宽,可是骑着骑着就发现前方自行车道已经与公交车专用道合在了一起,自行车只能在公交车道上骑行。

哈西地区的和谐大道、哈尔滨大街、哈西大街以及连接哈西、道里的职工街,尽管道路都非常宽阔,但却都没有设置自行车道。在这些街路上,骑自行车的市民只能占据一条机动车道骑行。

自行车道 挤上人行道 “人非共板”不推荐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西路公路大桥至何家沟入江口之间的人行道上施划了一条两米宽的红色自行车道,每天许多市民骑车从这里经过。年近七旬的老李家住群力,退休后喜欢骑着自行车到处转转,看看城市里的风景。他说,以前骑车从友谊西路经过的时候,或者骑上了机动车道,或者在人行道上骑行。友谊西路上车流量非常大,车速也很快,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经过的时候,极易发生刮蹭事故;而在人行道上骑行的时候,又常常招致行人的白眼。现在有了专用的自行车道,骑行的时候更加安全了。

经常从这条路上经过的驾驶员们也很高兴: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会导致机动车通行效率降低,而现在骑车人有了专用的车道,道路顺畅多了。

对于这条自行车道,每天晚上来到这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却有不同的意见:供行人走的道路就不该让自行车骑行。她们在跳舞的时候毫不客气地把自行车道给占上了,骑自行车的市民只得绕行。

群力新区有部分路段也采取了“人非共板”的方式,但由于数量不多,彼此不连通,缺少自行车道标牌或路面标识,长期被机动车停车占用等原因,使用效率较低。

记者向哈市的交管部门询问,人行道上是否可以设置自行车道?得到了回复是:可以,但前提条件是人行道必须足够宽,而且不能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

解析

并非所有道路 都应设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 应分开设置

城市里所有道路都应施划自行车道吗?就此,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政协委员、东北林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裴玉龙教授。裴教授说,分以下情况:

应设置自行车道:城市相邻功能组团之间和组团内部通行条件较好,市民通勤联络的主要通道,以及以生活性主干路、两侧开发强度较高的快速路辅路和自行车流量较大的次干路两侧应设置自行车道。

少设或不设自行车道:两侧开发强度不高的快速路辅路、交通性主干路,以及城市外围地区、工业区等人流活动较少的各类道路可以少设置或者不设自行车道。

此外,公园、滨水、绿地等开敞空间,应该设置独立的自行车绿道,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和出行。

裴玉龙教授说:人非(非机动车)共板是目前标准规范或导则等指引文件所不推荐的。一般来说,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应分开隔离设置,自行车道应设置于车行道两侧。但对于行人和自行车较少、道路红线受限的路段,以及一些江畔、公园等观光游玩的场所,也可以采取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共板设置的方式,两个区域铺设不同材质或颜色的路面砖,以引导行人与自行车各行其道,降低他们之间的干扰,保证通行安全。

“近几年哈尔滨市共享单车、送外卖和快递的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的数量增长快、使用频率高,它们闯信号、逆行、在机动车流中穿行现象普遍,由此带来的交通管理问题十分严重,不够完善的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系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裴玉龙教授对此深表担忧。

调查

核心商业区 市民聚集区 自行车道网络密度低

裴玉龙教授指出,目前,哈尔滨自行车道处于不足的状态,通过对哈尔滨市主城区的部分人流密集、情况复杂的片区开展自行车交通设施调查,所得数据没有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中的建议标准。例如,目前中央大街、秋林商圈片区的自行车道网络密度就远没有达到导则中对这类城市核心商业区、市民聚集区的建议密度12-18km/km^2。

黑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2014年6月转发《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时明确要求,新建及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自行车道,不按规划建设自行车道的项目,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018年5月建设的哈尔滨市连接道里区群力新区至南岗区哈西新区的武威路是一条双向八车道,这样一条路面宽阔,中间还设有大面积绿化带的道路,却没有设置专用自行车道,不知道它是否属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的序列。

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发现,一条自行车道只需一米半至两米的宽度就够用,许多没有设置自行车道的街路其实并不缺少这点空间,也不会因为设自行车道而对机动车或行人的通行造成过多的影响。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建设单位没有充分重视,并未将其列入必选项。

裴玉龙教授说,《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中规定,当道路空间不足时,应优先保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以及隔离设施。在保证道路横断面各分区最小宽度以及道路绿地率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弹性设计,依照中央隔离带及机动车道、绿化带、建筑前区、公交站台或出租车等候点处的设施带、公交站台以外的设施带的次序缩减空间。

建议

合理配置 整合提高骑行安全 构建自行车慢行 立体交通系统

目前,哈尔滨市地铁线路覆盖率不足,快速公交等新兴的公共交通方式没有得到推广,常规公交是公共交通出行的主体,可以说哈尔滨市地面交通压力较大。加之机动车停车泊位规模不足,路内外违法停车现象严重,使得道路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合理配置与整合机动和非机动交通资源对哈尔滨来说是一个挑战。

哈尔滨的冬季太冷,不适于室外骑车,而共享单车投放的时间也就半年左右,自行车道会有很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对此,裴玉龙教授告诉记者,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自行车道足够安全和舒适,冬季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就像加拿大,虽然他的气候要比美国冷得多,但骑车率比美国高很多。这给哈尔滨一个启示,即足够好的自行车道可以抵消不利的气候条件对自行车骑行者的影响,因此哈尔滨应设置路网密度高、连续畅达的交叉口、足够宽的自行车道,以鼓励更多的人骑行自行车。

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哈尔滨在布设自行车道时,还应充分考虑温度、风、日照等气候因素,构建可供自行车通行的、封闭的立体交通系统,充分挖掘防风林、挡风建筑物及居民小区内部路网的自行车交通潜力,采用非对称式的自行车道,即在阴影面积小的一侧设置双向自行车道,为骑行者获取更多阳光下的街道空间,提高骑行的舒适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s long as a woman is a little cultured, she won't be ambiguous with a man with
  • #二人世界要事纪[超话]#半年 虽然说不分你我,但是还是想说感谢半年来的陪伴。和宝贝在一起的时间太快了,今天一回想,快到我们每个月都忘记那个重要的日子,但说重要
  • 最近发生了很多很多故事,经历的很多不知道该从哪件事讲起!女研究生的日常也确确实实如想象一般难顶! 最近很多学弟学妹过来联系我,表示想进中南来导师组!说实话作为
  • 几篇论文实现代码: 《Test-Agnostic Long-Tailed Recognition by Test-Time Aggregating Divers
  • 【失控玩家】2021*可能我不玩游戏,无法像游戏玩家那样去评价关于NPC的电影是否真的值的一看,但是从不熟悉游戏的人的角度观影,还是觉得这是部非常有意思,值得去
  • 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那如果发现了对方的某些想法或者说某些观念明明是错误的,到底选不选择去帮她纠正呢?因为有时候谈一个事,如果一个人所想的自认为对的
  • #小黏流水账# 今天是2021年9月19日 是我不知道十月能不能回家的第n天 距离我见小付同志还有48天 今天很不开心 因为去兼了一场很不开心的职 早上急急忙
  • #What’s New# #一帐camplus# 正值进入日本市场25周年,星巴克特别推出了四款以「NOFILTER」为主题的冷饮变色杯具。与普通的随行杯不同的
  • 人,争不过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相遇离别,重逢分开,这一切,都是天意!缘来缘去,算不出;聚聚散散,不强求。因为有缘,才会穿越茫茫人海遇见。因为相欠,才会跨越千山
  • 【PSN港服“夏日优惠”二期来袭】今日(8月4日),PSN港服商店开启“夏日优惠”活动第二弹,本次活动阵容不仅多,而且相当多的高人气游戏带来了新史低价,活动持续
  • 特斯拉股价在周一下跌了3.86%,有报道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在一夜之间蒸发了72亿美元(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是蒸发了65亿美元),不管哪个数据最准确,
  • 人是矛盾的生物 喜欢善良却不一定为善 喜欢美丽的事物却不一定懂得珍惜 讨厌虚假邪恶却可能本身行恶事 讨厌欺骗背叛如此对待别人 人很矛盾 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
  • 【生态满意度宣传进行时| 接到12340电话不挂断 我知道 我参与 我满意!】为切实加大台州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市民对“美丽台州”建设的认
  • 【公演感想】#向井地美音[超话]##村山彩希[超话]# 时间:9/21 21:45 #何回だって恋をする公演# 山音首秀 相隔这么久再次站在剧场的舞台内心是又紧
  • 一只蝴蝶 看下这个故事——里面说: 有一小沙弥嗜食乳酪,死后就变成了酪虫。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女子酷爱自己,天天对着镜子打扮,天天看也看不够,然后死后就变成一
  • 看到朋友圈里的师兄晒了博士毕业照,有点遗憾自己没能在港中文拿着泰迪熊在操场上拍一组毕业照。 突然萌生了一个浪漫的想法:以后想带着我的他回到港中文,手捧鲜花和泰迪
  • #一梦江湖[超话]#粗号蝶九蝶恋花朦胧淡月,3.67沧海,雅韵流风2904,具体都在图上,走阁k5。大小月卡都有100多天,不虚及锋蓝榜9秒,结发四阶湛露行露满
  • 韦德之道9无限「测试R1」即将来袭 ! 戳 ☞ 李宁品牌与韦德携手呈现全新战靴——韦德之道9无限"测试R1",球鞋设计与工业设计结合,采用解构手法,将大量
  • 下楼取快递 哈哈 独处的时间很棒 效率十足 丢垃圾 捐衣服 拿快递 赏月 每件事情都没有耽误 奶茶的后效应嗯就是我现在还不困 [笑cry][笑cry
  • 北大文学硕士女友李倩发来截图,说她在朋友圈推荐我的“手绘文艺女神”系列后,她的一位朋友买了书,看过三毛那本后,要她告诉我她的读后感[乾杯] #《在没有路的地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