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思考# 关于散光的一件小事记录(推荐很赞的教授@协和眼科Dr谢)
上周二,校长说“噢,想起来了,昨天接放学,老师说小麦子的眼睛体检查出有散光。让我们带去医院复查一下。”我先是心里一紧,爸爸心真大,怎么现在才说....等孩子上学后,我开始埋头查资料。

当时的想法是。1.学校的眼光是否准确?这个有待考察。2.散光程度175和125度,这个度数是否属正常范围?

首先从手头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开始,第六版P669有关于“散光”的情况介绍,但只有短短四行字,非常有限。“

接着查到一些循证医学医生有关UpToDate、默沙东诊疗手册的散光文献。
● 2岁以内的孩子,多一半有散光,100-200度数居多;
●2岁-4岁,散光的孩子不会超过30%,越来越少,度数还是以100-200度数居多(Gwiazda J,1984)

●对于非斜视的散光儿童,需要戴镜纠正散光的度数建议是(Harvey EM,2005;Farbrother JE,2008;Leat SJ,2011):
2岁:散光≥200度; 
3岁:散光≥150度;
4岁:散光≥150度; 
5岁:散光≥100度; 

另外,找到了预防近视的最好方式是【增加孩子户外有阳光的日照,只需要户外强光暴露即可】
—————————————————
看完后,心里的石头落下。下一步就是找武汉地区靠谱的循证医学的眼科医生进行复查。了解后,发现了协和医院谢华桃教授@协和眼科Dr谢 ,预约了下周四。这中间的十来天,和往常一样,每天放学后,一拖二带着俩娃各种户外玩。只是玩的方式从之前的挖沙,户外攀爬到更多的江边散步,骑车,树林里捉迷藏这样的“宽距离互动”。

昨天下午接上小麦子,去医院的路途中,和他大致讲解“眼科检查”需要做的项目,他很专注的听着,但也没怎么说话。我心里还有点担心,会不会不配合。到了医院,先被他领着看了好久救护车,看够了后我们上国际门诊等医生的通知。医生准备就绪,我们前往办公室,谢教授很温和也很耐心,我们聊了一下孩子的散光情况,他看了学校的检查单后,表示“学校的检查不一定准确。另外,孩子在3岁之前,这样的散光度数属于正常的。我们接下来先带孩子检测一下。”

首先医生用电筒看孩子的眼球,没问题后,带小麦子到仪器面前,按照医生所说,下巴放在凹槽处,额头紧贴仪器,医生说不动就不动,说眨眼就眨眼。再加上谢医生的表扬和鼓励“这孩子真配合啊!”,很快就做好了检查。接着,医生又带我们去隔壁办公室,做了另外一个检查,也是非常配合。谢医生说:“真的很少看到2岁多的孩子这么配合!我看他这么配合,再多做一个项目。本来这个项目一般要大一点的孩子才做,因为大一点的孩子才愿意长时间配合。我看他今天状态不错,我们再测一个轴距。”

说着我们又到了一个更大的房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小麦子因为太小,医生要求跪在凳子上坐检查。因为孩子跪着再加上旋转椅不够稳,谢教授还帮忙固定孩子的头。整个检查确实比之前的长(所以老母亲才有时间拍照[笑cry])但小麦子全程配合,几个医生和护士在旁边,都表示赞叹。其实最让我感动的细节是,四次检查,每一次做检查小麦子需要卸下书包和水壶,但每次一做完检查,他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背好书包和水壶。比我这个丢三落四的老母亲细心多了[允悲]

结果出来后,谢教授说没什么问题,属于正常。他还向我们科普了不少关于“眼睛”的知识。就诊结束后,小麦子抓着他的就诊卡和病例,我们愉快的回家了。

————————————————
虽说这是件小事,但想说的是,不管多大多小的病,找准医生真的很重要。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很小吧?日常自愈,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找错医生,直接给你上阿莫西林或一堆中药塞给你。之前孩子疑似“手足口”,但还是不放心想去医院确诊一下,医生居然给我们开蒲地兰。3个月大的时候,孩子湿疹,去儿童医院,医生开的是类似艾叶水的中药液,取药后我直接扔垃圾桶了。这样的就医案例数不胜数,现在家人生病,我第一件事就是先查循证资料(千万别百度啊,你任何一个病只要百度,感觉都是绝症了!),其后开始找靠谱的医生,再去就诊。不要急病乱投医,如果暂时来不及找靠谱的医生,也可以去怡禾健康、知贝、卓正这样的平台进行网络问诊。将病情描述详细(写明具体年龄、发病时间、持续时间、发病过程中的详细记录等),若有化验单,可一并附上。

最后,希望大家和每一个孩子都健健康康!

【90% 乳腺癌患者都会问的问题,你了解吗?】据统计,每年约有 138 万乳腺癌新发病例及 45.8 万例死亡病例。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乳腺癌患者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评估疾病是否复发转移,以及患者对辅助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以采取相应的临床和干预措施,更好地康复并改善预后。

1、随访频率

乳腺癌患者的随访需要根据复发的风险来决定随访的频率,建议:
⑴ 术后 2 年内,一般每 3 个月随访 1 次;
⑵ 术后 3-5 年,每 6 个月随访 1 次;
⑶ 术后 5 年以上,每年随访 1 次,直至终身,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就诊复查。

2、随访检查项目

(1)肝脏、乳腺区域及淋巴引流区超声,根据术后随访频率;

(2)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实验室检查,根据术后随访频率;

(3)乳腺 X 线摄片及胸部 CT,根据术后随访频率;

(4)如接受过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结束后 6-12 个月开始进行此检查每 12 个月检查 1 次;如有异常发现,可短期内复查;

(5)如出现相关提示症状需排除骨转移者需行骨扫描;

(6)在接受保乳手术患者或其需要他影像学检查的补充时可酌情选择乳腺 MRI;

(7)妇科检查及妇科超声,如在服用他莫昔芬,子宫、卵巢未手术切除每 3-6 个月检查 1 次;

(8)骨密度检测,如果:绝经后或服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基线检查后每年 1 次。

3、随访评估项目

★ 上肢功能评估

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预防及减轻水肿至关重要,但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顺序,不可随意提前,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❶ 上肢活动范围:应当在乳腺癌术后 1~2 个月内恢复正常水平。如运动受限,则需要强化功能锻炼或进一步就诊治疗。

❷ 患肢淋巴水肿:接受腋窝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需要在术后随访期间评估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淋巴水肿评估方法较多,临床主要通过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或体检并进行多节段臂围测量判断。一般认定患侧上肢周径比对侧上肢周径长<3 cm 为轻度水肿,3~5 cm 为中度水肿,>5 cm 为重度水肿。

★ 并发疾病风险评估

❶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血脂异常:

接受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或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治疗的患者,应当评估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

✔心脏毒性:

接受过含蒽环类(尤其含多柔比星)方案化疗或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抗 HER2 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检查。

蒽环类药物使用后还需考虑心肌酶谱检查,以及时发现用药可能带来的心脏毒性及心脏事件风险。

可考虑在蒽环类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右雷佐生;若疑似存在心功能异常,则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及特定β受体阻断剂,有助于防止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肌病发生。

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期间如发现心脏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异常或心脏超声异常,应当及时停药并复查,如持续存在异常则需即刻停止使用导致心脏损害的药物并及时给予治疗。

❷ 骨折事件风险评估:

服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需在药物使用前及每年随访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骨折风险评估,以判定骨折风险属低危、中危或高危。

❸ 生活方式评估

✔体质量

第一次随访时,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以后每次随访都测量体质量。每次测量后计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评价患者的体质量是过低、正常、超重或肥胖。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即 BMI 在 18.5~23.9 kg/m2 的范围内。

✔营养与运动

询问患者每日食物摄入情况。推荐使用 24 h 回顾法,连续记录 3 d 饮食量。评价患者的食物摄入量、主要营养素是否符合推荐、膳食结构合理程度。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选择食物,安排一日三餐的食物量。

询问患者每天的体力活动情况,是否有规律地进行快走、慢跑、跳舞、游泳等体育锻炼;如有,每天或每周一共进行多长时间。建议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

✔其他

询问患者是否吸烟,是否被动吸烟,是否饮酒;如有,询问频率和数量。询问患者是否使用保健品或膳食补充剂,具体什么产品,使用频率。

建议乳腺癌患者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避免含有酒精的饮料。应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

在临床(血浆维生素 D 浓度低、维生素 B12 缺乏)或生化指标(骨密度低)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

❹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主要集中在自尊、身体影响、焦虑和抑郁。随访时应当通过问诊或量表等形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状态进行评估。 

评估中如发现中、重度心理异常患者,需要使用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跨学科综合治疗手段介入并密切随访。

❺ 性生活和生育评估

乳腺癌治疗和由治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如乳房切除自身形象改变、更年期症状提前出现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生活,而治疗的持续或不良反应也会影响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功能的康复。因此,需要以问诊、量表随访其性生活及生育需求。

乳腺癌患者健康及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身心康复。唯一需要提醒的是严格进行避孕,而避孕方法推荐物理屏障避孕法,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孕法。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生育会降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在选择是否生育,以及何时生育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疾病复发的风险和治疗对后代的影响,与患者也要有充分的沟通。

宗萨仁波切:为何要皈依?(二)

【二】皈依:理论

金刚乘法本经常以不同的词汇
来表述「佛」、「法」、「僧」,
例如「上师」、「本尊」、「空行」
(梵dakini),
或在《龙钦心髓前行》中的
「脉」、「气」、「明点」,
或甚至「法身」(梵dharmakaya)、
「报身」(梵sambhogakaya)、
「化身」(梵nirmanakaya)。
我们描述对谁、对什么皈依
或所用的词汇并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要理解我们所念诵的词语之内涵,
它是指我们接受自己具有佛性,
因此能获得证悟。

想象一下我们要清洗一个很脏的咖啡杯。
当杯子浸入热肥皂水时,你在做什么?
大多数的人会说:“我在洗这个杯子。”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你是在洗杯子,
还是在把污垢从杯子上移除?
母亲教你如何清洗时所给的指示
(以我们的话来说是「窍诀教授」),
就是「去洗你的杯子」。
不过,尽管她几乎每天都这么说,
但她从未解释过咖啡污垢与杯子
是分离而不同的。
而「洗杯子」所表达的,
其实是从杯子上移除污垢,
而那个杯子本身现在绝不是、
过去未曾是、未来也不会是脏污的。
然而,基于多年的清洗经验,
她的窍诀教授在实用上其实是简单的,
每个人都能懂,也都做得到。
但是,杯子与污垢是两个独立的实体,
你所清洗的并非杯子,而是污垢;
如果清洗的是杯子的话,
杯子将会完全消失。
所以,可被清洗的是污垢,
与杯子完全无关。

这个例子清晰地说明了
菩萨乘中最深刻的一个理论——
我们都有可能成佛,因为我们都有佛性。
问题是我们还需要去证得它,那么,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证得自己的佛性?
换句话说,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理解
「杯子现在是、过去一直是、
将来也还会是干净的」?
那就是我们累劫以来所积聚的蔽障。

如果你不知道「我们本具有佛性」这个讯息
而只听从窍诀教授,
你会犯一个相当常见的错误。
数世纪以来,许多金刚乘修行者
误以为佛陀是一个坐在面前虚空中的人,
而我们向他祈求恩赐。
这是一种有神论的方法,
比较接近如基督教等的一般宗教,
而非佛教。
所以,当学生们问到这个常见的问题:
「我应该修持皈依多长时间?」
而此答案:
「直到皈依者皈依对象不可分。」
就是在提醒我们,
皈依的究竟对象并非在身外,
而是在自心的本性之中。

在因札菩提(Indrabhuti)的《智慧成就》
(藏yeshes grub pa)中说,在究竟上,
「佛」、「法」、「僧」存于我们心中,
而且一切念头,都是佛、法、僧的示现,
即使最短暂的念头也是如此。
所以,在此层次上而言,
即使是最不重要的念头,
都未被烦恼所染污,也是本初清凈的,
因而含藏了证悟的一切功德。
如同吉美·林巴所说,
对于三宝的全然信心,
是皈依的相对修持之最高境界;
视你的自心为三宝,
是皈依的究竟修持之最高境界。

【三】皈依:窍诀教授

「皈依」有多种的窍诀教授。
一种方法是我们皈依「佛」为导师、
皈依「法」为道路、
皈依「僧」为道途上的友伴。
另一种,是金刚乘所教授的方法,
是要具足绝对的信心认定
上师即是「佛」、上师即是「法」、
上师即是「僧」;
甚至更为明确的——
心即是「佛」、心即是「法」、
心即是「僧」。

我们为何要观想上师为佛或其它尊胜的形相?
事实上,我们到底为何要观想上师?
为何不直接观想释迦牟尼佛的形相,
并且相信他就是释迦牟尼就好?
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是,
人类很难想象佛性可以存在于
我们这种凡俗的生物当中。
其次,我们同样地难以相信,
又打哈欠、又喝茶的人类上师,
会是一位真正的佛,
他怎么可能是呢?
很多事情他都还不知道,
他平时都茫茫然,
我们因而在对他全然信任与怀疑猜忌之间,
左右摇摆。

蒋扬·钦哲·秋吉·罗卓
(Jamyang Khyentse Chökyi Lodrö)
在他关于「上师瑜伽」的解释中写到,
依据大乘与金刚乘的说法,
佛性持续不断地显现。
然而,如果这种显现
尚未被福德所纯凈化(refined),
它通常就会以烦恼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瞋恨等情绪。
一旦「纯凈化」的过程开始进展,
佛性就会显现为悲心、慈爱、理解与宽容,
而有时它会以最为纯凈的形式
——虔敬心——显现出来。
只有透过「虔敬」之门凝视时,
才能看见某个我们认为值得聆听与仿效的人,
而我们称此人为「上师」。

(未完待续)#佛教智悲愿行[超话]##次第花开# https://t.cn/EhGn2g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曾认为“西方人在极度饥饿时也会吃人的”拒绝相信《英译水浒传》会伤害中国形象,坚持翻译出版,结果大受好评。点击链接,跟着传传一起来了
  • [夢影風依]視野的不同,會糾結於現在的圈子;或會把身邊的人與事看淡。 ​ 一点小感悟:昨天认识了一位台湾的女生 很开朗 笑容很有感染力 来上海一年很多国内的ap
  • 新疆阿克苏糖心苹果承包了我最近的晚餐,吃了不同礼盒包装的阿克苏糖心苹果,感觉标准化都是36个/箱,表面有一层灰是正常现象,说明它是纯天然没有抛过光打过蜡[笑c
  • #Kozee Art# 3D设计师Nicole Wu的 “ 理想国 ”☁️宁静致远#用一张照片迎接假期##月亮##拍月亮大赛##夜##夜景##孤独##孤独患者#
  • 太喜欢柚子了 我就是水果大王新买的三明治机太可爱了!!
  • 晚上预定了大螃蟹犒劳自己,总共12只张牙舞爪的壮士,和我好一番打斗,最终都败下阵来变成残兵败将被端上餐桌,人均4个,味道鲜美,但最终我吃不下,给了老公最后半个[
  • 可惜,倪匡是个爱独处的人,移民去了旧金山,闭门谢客。读过蔡澜写在《学做妙人》里的近百篇生活小品文,我顿觉豁然开朗,有种跟他一起,“洗涤”一遍人生的感觉写诗的男人
  • 15.ʸᵒᵘ ˡᵉᵗ ᵐᵉ ᵍᵒ / ᵇᵘᵗ ⁿᵒᵗ ᵃᵗ ⁿⁱᵍʰᵗ.你是放过我了/可是夜晚没有。 16.ᴰᵒⁿ'ᵗ ᶠᵒʳᵍᵉᵗ ᵗʰᵉ ˢʰⁱⁿⁱⁿᵍ
  • 这是2020年最后一次见面啦本来想记录一下vlog 但是因为某人还有天气太冷就拍了上半段 等我有空剪辑一下发出来我和李老师的合照和视频真的很少很少 我明白李老师
  • 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你丰盈了我的身体却柔软了我的内心你的每一次跳动每一天成长都是全家最最牵挂的从早期
  • 会场外湖南联通搭建医疗信息化展台,展现湖南联通在智慧云护理、智慧医疗云、远程心电平台等方面的硬实力,14个地市医疗行业总监和客户经理陪同医院领导逐一介绍,得到参
  • 读医学的博士就是先5年本科,再3年硕士,再3年博士这个时候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经开始成家立业了而我们还在读书看上去一事无成家庭的压力、课业的压力、科研的压力、导师给
  • 我想和大家说,不要因为得多少分儿焦虑,而是你把这套题掌握了多少。#娃哈哈奶茶#小程序可以点单啦娃哈哈奶茶,小程序点单我看还有多少人不知道娃哈哈奶茶有小程序的官方
  • 薪火很少有什么能够接替胸无城府的快乐百灵鸟一大早送出自己的愿望在山林里回响树与树齐眉并肩上下五千年,总是会有大美穿过历史和树叶的缝隙让一切细微的体会尽收眼底要
  • 快和小酒一起做好疫情防护吧[可爱][可爱][可爱]34天前回家是我爸和先生给我端上来的,那时候走路还是隔壁吴老二,蜗居后的34天,第一次出门,上下楼腿还是不怎么
  • 整理了一些超nice的文艺【中英文】文案   快快码住吧˙Ⱉ˙ ᵀʰᵉ ᵈᵉᵖᵗʰˢ ᵒᶠ ʷⁱⁿᵗᵉʳ ᶜᵒᵐᵉ ᵃˢ ᵉˣᵖᵉᶜᵗᵉᵈ, ᵇᵘᵗ ʸᵒᵘ
  • 《面纱》-毛姆-又是一下午泡在图书馆 喜欢毛姆的书因为是大白话 也意味深长 随着沃尔特离去 凯蒂重返香港又一次被查理渣男俘获 最终还是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 房源概况:面积:177平米,带一个产权车位楼层:中楼层买入价:655万年份:产证已满2年看房:目前带租约,看房可以安排屋况:租客很少住,屋况保养的还是很不错的出
  • 生源情况理想,有相当部分高校模拟投档预测生源时就提出增加计划录取高分考生。根据招生录取日程安排,7月17日高分优先投档线上考生录取结束,同日本科院校普通文理类最
  • 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