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实相体空。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本性的时候,看到实实在在的相的时候,实际上你就看空了,不是这样的吗?从师父刚才举的两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师父第一个例子说,师父把你们这些今天听课的弟子和徒弟看空了,因为师父都看到你们的佛心了,你们都是善良的人,佛心都是很好的,那么,师父是不是把你们看空了?看空的话,那么,实际上,师父看到的你们的相,就是本性已经是空的。体空,就是说没有了,并不一定指身体,灵魂看空了也叫体空。人家说,有精神上的灵魂体、肉体,明白不明白?看空了。这个在佛法界叫“唤作虚空无边身”。“唤作”就是称为,“虚空”就是空的东西,我们的本性是一个空性的东西,我们的本性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说,当你自己触摸到你的灵魂,触摸到你的精神境界的时候,你所拥有的这个善良的本性、佛性是虚空的,但是又是无边无际的。
LTzh.bhff6-15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发现自我”是马祖教人的目标,也是整个禅的主旨。这点我们可以从马祖和他的另一位高足大珠慧海的故事中看出。
当大珠第一次见马祖时,马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大珠回答:“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又问:“来这里做什么?”
大珠回答:“来求佛法。”
马祖便说:“我这里一点东西都没有,还有什么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宝藏不顾,离家乱走做什么?”
大珠便问:“什么是我的宝藏呢?”
马祖又说:“现在问我的,就是你自己的宝藏,这个宝藏一切具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何必要向外追求。”
听了这话后,大珠不用思考和推理,便立刻洞见自性。
另外,汾州无业也是以同样的方法悟道的。无业本来专研律宗,深通经藏。在他第一次见马祖时,马祖看到他那伟岸的身材,响亮的音调,便说:“外形巍巍堂堂,里面却没有佛。”
无业很恭敬地跪下来说:“我粗研三乘之学,稍有心得,可是对于禅宗的即心是佛之说却始终不能了解。”
马祖说:“这个不能了解的心就是佛,并没有其他的了。”
无业仍然未悟而问:“这样说来,那什么是祖师西来所传的秘密法印呢?”
马祖又说:“你这位大德现在正糊涂得很,且先回去,等下再来。”
无业正要离开时,马祖便在他背后喊着:“大德。”
无业转过头来,马祖便问:“是什么?”
听了这问话,无业便立刻大悟。

脚踢令开悟
有时马祖也用粗暴的方法来加速学生发现自我,有一次,水潦和尚问他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在禅宗的问答里,问祖师西来意,就等于问佛法大要。)
马祖并没有回答这问题,而要水潦恭敬地礼拜,等水潦弯下身子时,马祖却把他踢倒,奇怪的是,水潦却因此而大悟,站起来后,反而拍手呵呵大笑地唱着说:
“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一时识得根源去。”
唱完向马祖行礼而退,后来他作了方丈,常对学生说:“自从一吃马祖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然书中没有说他叫起来像狮吼,但他的声音一定很大,这可以从百丈最后开悟的故事中看出。当百丈随侍马祖的时候,马祖正看着床角所挂的一个拂尘,百丈便说:“正在用时,要离开用。”
于是便拿开拂尘,把它竖起来。马祖便说:“正在用时,要离开用。”
于是百丈又把拂尘挂回原处。马祖便振威大喝一声,震得百丈的耳朵聋了三日,也就由这一喝,百丈完全开悟了。
我们可别误会马祖是常用嘴“喝”和脚“蹋”的。虽然禅师的教法都不能缺少那种使人震惊的元素,但他的教法多半表现得很温文,很巧妙。例如有位大官问他是否可以饮酒吃肉,他便幽默地说:
“饮酒吃肉是你的禄分,不饮酒吃肉是你的福气。”
马祖运用这种方便法门的巧妙之处,可以从他和石巩慧藏的谈话中看出。石巩本以打猎为生,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次当他赶鹿经过马祖的庵前时,马祖迎面和他相碰,石巩问马祖是否看到有鹿跑过,马祖反问:“你是什么人?”
石巩回答:“打猎的人。”
马祖又问:“你知道如何射吧?”
“当然知道。”
“你一箭能射几个?”
“我一箭能射一个。”
马祖便说:
“照这样看来,你实在不懂得射术。”
“那么你懂得射术吗?”
“我懂得。”
“你一箭能射几个?”
“我一箭能射一群。”
石巩便说:“彼此都是生命,你又何忍射杀一群?”
马祖乃说:“你既然知道这点,为什么不射自己呢?”
石巩回答:“你要我自射,但总是没有下手处。”
马祖便说:“你这人有无数劫的无明烦恼,到今天都完全断绝了。”
于是石巩便抛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
有一次,石巩在厨房里工作,马祖问他作什么,他说:“正在牧牛。”
马祖问:“怎样牧牛?”
石巩回答:“当它走到草地,我立刻便把它拉了回来。”
这话赢得了马祖的赞叹说:“你是真懂牧牛之道了。”
由他们这种愉快和谐的谈话,很难想象到他们对个性的控制和训练是如何的无情和猛烈。

车轧度学人
马祖随时都在鼓舞学生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有一次五台隐峰推着车子,马祖正好伸着脚坐在路中,隐峰请求马祖把脚缩回去,马祖却说:“我只伸不缩。”
隐峰也说:“我只进不退。”
两人相持不下,于是隐峰不顾一切,仍然推车向前,结果碾伤了马祖的脚。马祖回到法堂后,便拿着一把斧头说:“刚才是谁碾伤了我的脚,快站出来。”
隐峰便走到马祖前面,伸出了脖子。马祖只好放下了斧头。
赶鸭子式令接引
有时马祖喜欢故意引学生像赶野鸭子似的到处去追逐探索。某次,有一个和尚问:
“离四句,绝百非,请你直指祖师西来意。”
马祖回答:
“我今天疲倦,不能为你解说,你去问智藏吧!”
这个和尚便去问西堂智藏,西堂反问:
“你为什么不问老师呢?”
这个和尚回答:
“老师叫我来问你的。”
西堂便说:
“我今天头痛,不能为你解说。你去问怀海吧!”
这个和尚又去问百丈怀海,百丈回答:
“我到这里,也不会。”
于是这个和尚便回去向马祖报告经过,马祖便说:
“藏头白,海头黑。”
这里所谓白和黑,是指的白帽和黑帽,这本是一个典故,据说有两个强盗,一个戴白帽,一个戴黑帽,戴黑帽的强盗最后用诡计又抢走了戴白帽强盗所抢来的东西。这是说戴黑帽的比戴白帽的更为无情,更为彻底。同样,百丈比西堂也更为无情,更为彻底。因为西堂只是推说头痛,好像是假如他不生病的话,可能会有确切的答案。但百丈的拒绝却是非常干脆和坦率的。依百丈的看法,这个问题是超乎肯定和否定,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正如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庞蕴和他的偈子,至于他悟道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在他第一次去见石头希迁时,他问:
“不与万法作伴的人是谁?”
石头便用手掩住了他的口,这时他略有省悟。后来又去见马祖,提出同样的问题,马祖便说:
“等你一口吸尽了西江之水,我才告诉你。”
听了这话,他便立刻大悟。
马祖和石头,这两位大禅师都是对付同一个问题,石头用手掩住了庞蕴的口,是表示这个问题不能言谈。至于马祖也认为要说出这个超然物外的人是谁,像一口吸尽西江水一样不可能。显然他们两人都深通老庄思想,庞蕴也是如此。他虽然是属于马祖的法统,但也做过石头的学生。
虽然马祖和石头平分了禅家的天下,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敌对的态度。而且最有趣的是他们常共同接引学生,药山惟俨便是最好的例子。药山最初学律宗,曾博通经论,持戒甚严。后来感觉这不是最后目的,大丈夫应该离法自净。于是便到石头那儿要求接引。他对石头说:
“我对三乘十二分教,已略知皮毛。但对于南方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却始终不了解,恳请师父大发慈悲,为我指点。”
石头回答说:
“肯定不对,否定也不对,肯定和否定两者兼有都不对,这时,你怎么办?”
药山惘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石头便说:
“你的因缘不在此,还是去马大师那边吧!”
听了石头的话,他便去参拜马祖,提出同样的问题,马祖回答说:
“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伊,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伊,你究竟要怎样了解伊。”
于是药山言下契悟,便向马祖礼拜。马祖又问:
“你见到了什么而向我礼拜?”
药山回答:
“我在石头处,正像蚊子叮铁牛。”
这也就是说不得其门而入。马祖知道他已经开悟,便叫他好好地保持住这种悟力。
药山在马祖处随侍了三年,有一天马祖问他:
“近日你有什么心得?”
他回答:
“皮肤脱落尽,惟有一真实。”
马祖说:
“你的见解完全深契于心,布于四肢。因此,你可以到任何山上去住了。”
药山说:
“我是何人,岂敢住山作方丈。”
马祖便说:
“没有永远的行而不住,也没有永远的住而不行。如果要求益于无所益,为于无所为,你便应该像慈航一样,到处渡人,不要永远住在此地。”
于是药山又回到石头那里。虽然后人把药山归入石头的法统,但实际上他是马祖和石头两人之间的桥梁。
当药山成为方丈后,他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道吾,一个是云岩。有一天,当这两位学生侍立在旁边时,他指着山上的枯荣两树,问道吾说:
“这两棵树,是枯的对,还是荣的对呢?”
道吾回答:
“荣的对。”
药山便说:
“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
接着他以同样问题问云岩,云岩回答:
“枯的对。”
他便说:
“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澹去。”
这时正好高沙弥到来,他又以同样问题问高沙弥,高沙弥回答说:
“枯者从他枯,荣者从他荣。”
听了这话,药山便对道吾和云岩说:
“不是,不是。”
这不正是马祖教药山所谓的,没有永远的行而不住,也没有永远的住而不行吗?事实上,马祖、石头和药山都深契于老子所谓的: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临终留禅机
马祖正像六祖一样,善用相对法使学生能摆脱现象而进入形上,挣脱相对而进入绝对,超脱有形而进入真空。不论他用肯定法或否定法,都是依据特殊的需要而定。他的说法并不那么明显,可是他无论采取什么说法,他从来不曾说破,总是带有几分暧昧,好像有点作弄人似的,即使在他临终时,也是如此。当时有人问到他的病情,他便说:
“日面佛,月面佛。”
在佛家的术语中,“日面佛”是指活得很长,“月面佛”是指只能活一天一夜。马祖的意思是说无论活得长和短,都没有关系,只要他能发现真我。庄子曾说: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殇子”正像“月面佛”,“彭祖”正像“日面佛”。庄子有知,看到马祖的话,势必要会心地微笑了。
最后我们还必须提到马祖的一段故事,才能结束本章。这段故事是说尽管他出家学佛,但他的心中仍含有浓厚的人性。据说当他回乡小住时,受到乡人的招待,可是隔壁的一位老太婆却说:
“我以为有什么奇特,原来就是马家的那个小子。”
这话使马祖颇为感慨,写下了一首解嘲的诗:
“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
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于是他仍然回到江西,在那里他前后一共住了五十年,直到八十岁那年才离开了人间。

【佛学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

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唤作王妄,三十多岁,没讨上老婆,靠卖柴草维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给他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头,以此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王妄便把它带回了家。

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也长大了,而且总是像要跟他们说话似的,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砍柴,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忽一天,小蛇觉得闷,爬到院子里晒太阳。小蛇被被太阳一照后变得又粗又长,这情形被老娘看见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

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花斑蛇几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

大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王妄挖了大蛇的一只眼睛出来,竟真的变成了稀世的夜明珠,于是把宝珠献给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皇帝也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

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碍于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化作宝珠给了王妄,于是王妄如愿当上了丞相。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宫中的御医都没招,传说需要四两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难求,皇上就下诏,在全国张贴皇榜,告曰谁若能办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王。

此时身为丞相的王妄已经被利益蒙住了双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说了一遍,双眼已盲的大蛇听说后哀怨的含泪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可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

大蛇听说后,叹气道:“那好吧,一会我张开嘴巴,你从我嘴巴里爬到我肚子里自己来取吧!”

当王妄拿着屠刀进入大蛇嘴里之后,大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却再也没有出来……当朝失去了丞相,人们分分寻找,却又不见踪影,最后家人判断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劝世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后来不知何时,"人心不足蛇吞相"中的"相"本指宰相,后经演绎为"象",即"人心不足蛇吞象"。 

大家要记住,我们每天活在愚痴之中,追求着一些人类根本不可能让我们永久拥有的东西,而且自以为是。大家想一想,什么东西让我们可以永久地拥有?我们在人间有时候掉到肮脏的事件中,自己还不知道羞辱耻。贪嗔痴三毒可以把我们给害死的。一个人没有贪心的时候,可以活得很平静。一旦贪心上来,就会坐立不安。犹如一个人住在小房子里的时候,可能会很开心。一旦他动了买大房子的念头,而又买不到的时候,他住在这个小房子里的感觉就会变得很痛苦、很难受了。这就是人们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拼命想去做,得不到的东西拼命想得到,换来的就是痛苦了。所以佛菩萨早就给我们讲了,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永久得到的。

---摘自《白話佛法-廣播講座一》2.“懺悔”的妙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而,现在人们对狗狗和喵星人的选种不再只是为执行特定的任务,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审美。而人们驯养喵星人的历史只有10000余年,另外,喵星人在人类社区的功能主要是作
  • 但真没想到这片子是这样一个故事,而且还是真人真事,可能是艺术家之间的心灵相通吧,倒是很好地秀了一把他的钢琴[偷笑]图9为他的于连[色][色][色]哪里有人二十几
  • 针对未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进(返)京群众,为做好服务救急工作,北京警方会同相关部门,在13条进京高速临近北京的服务区,设置了核酸检测点。【一文读懂
  • 我虽然身在佛门,却又不能忘情耒耜躬耕的快乐,所以我请求佛陀广开法门,让我还俗,回到田野,重新过着越陌度阡的稼穑日子。我虽然身在佛门,却又不能忘情耒耜躬耕的快乐,
  • 行者没有明白这些道理,自以为是的将识阴即第七识,认为是究竟的自性本体,认为尽虚空、遍法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都是从我身一类中流出显现,在这样的认识下产生所谓殊
  • 所谓是神仙,可以认为是我们的精神意识能量永恒存在于空间的那么不生不灭的状态!  有画家认为,实际上,油画的主题已经昭示了他们的创作奥秘——郑奎飞与其女郑嘉钰作品
  • 生活二三事: 接到短信,明天可以去打第二针疫苗了,就是告知的那个地址不知道是哪里[笑cry]明天就仰仗导航兄了,希望他别出幺蛾子[哈哈] 因为疫情,今天在家给
  • 不良學園ROOKIES的主題曲GReeeeN-キセキ(奇蹟)過ぎ去った日々 2人歩いた軌跡 一起走過的日子 印證我們兩人的奇蹟僕等の出會いがもし偶然ならば 如果
  • 他爱惜生命总是心存希望,性格更是从容大气颇有侠者之风。中年的心灵不再留恋舞榭歌台的浮华,而眷恋家居生活的平静适意,中年的选择稳健而谨慎;中年的审美不取貌,而重内
  • 在他们的作品中还听出一首个人觉得比较出众——《Night Owl》这首歌的前奏真的很适合晚上一个人听,极其治愈的旋律在高潮转变为炸裂,配上井上竜馬清脆温柔的
  • #活动预告# 老喻《人生算法》读书会 嘉宾:老喻时间: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百花二路) 老喻,全名喻颖正,得到APP《老喻的人生算法课》主理人、公众号“孤独大
  • [心]2021.10.30 #张艺兴[超话]##现在的你想和几岁的张艺兴相遇# 3.0的张艺兴 你好这是陪你的第五个生日啦想了好久 我很贪心 想和好多年的你相遇
  • 其实每‮人个‬都明白,人生没‮绝有‬对的安稳,‮然既‬我们都是过客,就‮携该‬一颗从‮淡容‬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起尘‬落的人间。 #聊天
  • ”今年7月,他联系了论文辅导机构,但对方“完全没有告诉我这篇论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版面费花了几千元,9月份学校启动了保送程序,“这篇论文发在普刊,对保研也没有
  • #左航ZH[超话]#[并不简单]#左航# [并不简单]#左航 三代最强rap担# [并不简单]#左航 十六朝阳 霁月乘光# 我喜欢上一个温柔、真诚的男孩,他
  • 想了解更多车型优惠政策可到店或至电咨询,店内提供试乘试驾感兴趣的朋友们拨打热线: 0594-2670377详询,地址:涵江区白塘镇埭里村锦都家具城斜对面,期待您
  • 以前总觉得所有遇见都该被珍视,不该纠结于某些来去匆匆的无名之缘,因为有些人的存在就只是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担任过客的角色,每个演员都到位,这样的人生虽遗憾但完美。
  •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中年以后的长相显年轻,他一定品性善良!这些年,你到底是怎么度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别急着回答。 这是我要的感觉,圆滚滚的小鸟,可爱又平和,他
  • 碧螺春三月下旬上市,清明前的大茶是最珍贵的,清明后的自己喝也很不错,大概四月末茶叶季就结束啦,然后就喝不到最新鲜的茶叶了。而这茶,最好还要赶在明清之前,“万物生
  • 雖然當時拍攝時間是那麼漫長,但我非常鍾愛這劇。現在它已成為我回憶中的 No. 1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