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招商事# 【汉台区汉中路办事处实现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一是谋项目。召开专题会,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落地推进”三个专班,明晰政策、强化统筹、明确专人。二是优环境。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承接各类服务审批事项500项;网办平台覆盖面,下沉事项线上线下同步办理,提高登记注册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减企业办照时间。截至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169个,办理服务事项2300余件,“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7.49%。三是强服务。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收集、储备和推介,编制辖区投资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项目储备库,科学策划、筛选、包装项目,分析汇总辖区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对辖区4个缓建、停建项目与区经合促进中心沟通对接;合理策划包装3个项目并协助办理投资落户相关手续,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一季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1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汉台发布)

【加法变乘法!“总部+”推动#汉滨# 新社区工厂提质升级】这个春天,安康新伟泰玩具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武有点忙。赶制“冰墩墩”、“雪容融”冬奥吉祥物,办理产品无水港进出口手续,建设研发中心,选址再建分厂......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很忙很累,但很有成就,汉滨的环境非常好,我要抓住机会今年争取再建10个分厂!”
近年来,汉滨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施新社区工厂“总部+”行动,以“三区三业三专”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完善搬迁社区、工业园区、全域全区“三区”布局使搬迁群众就业有保障

整个3月,新伟泰公司的订单量只增不减,平均每3天就有满满一集装箱的毛绒玩具发往广东再出口国外。公司生产经理何承旺介绍:“我们的产品销售到46个国家,每个月订单250万左右,后续的订单量还会增加。疫情期间我们加强防控,加班加点生产。一天能生产2500只20寸左右的大号产品。”
新伟泰公司在汉滨区建设投产的第一家社区工厂位于关庙镇沈家岭社区,这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来自关庙、石梯等多个镇的搬迁群众在这里开启了新生活。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因为技术熟练,现在比以前工资拿得更多一些。”搬迁户刘丛红说,能加工“冰墩墩”这样的明星产品,大家上班都很开心、很自豪。
投石问路获得成功,新伟泰公司加快了在安康投资兴业的步伐,2020年将总部落户在了五里工业园区。截至目前,累计在汉滨区开办总部级工厂1家,新社区工厂20家,年销售额2.5亿元,员工近1300人。这个原本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壮大的企业经过2年多的“西迁”,如今已经完成了80%的产业转移。50多名从广东调来的企业骨干活跃在汉滨的各个生产车间,传授技术让搬迁农民加速成长为产业工人,监督质量让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梳理总结脱贫攻坚以来新社区工厂发展经验,汉滨区根据区情实际,确定了“十四五”期间新社区工厂发展规划。坚持全域谋划,全面摸排,在大型安置社区预留门面房或建设独立厂房、在300户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建设社区工厂、在100户以上的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形成“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新社区工厂发展格局,确保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乐业安居。

壮大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纺织袜业三种业态 为投资兴业营造好环境

阳春三月,五里工业集中区鸟语花香、景色怡人。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里,宏源泰纺织公司数百台智能织袜机高效运转,翻袜工、定形工、包装工各司其职,紧张有序。
投产近400天,这家来自浙江诸暨的纺织企业已经在流水镇、瀛湖镇建成2个分厂,拥有400多名员工,2021年产值达2亿元。总经理蒋陈峰表示:“当地政府给的支持很大,综合考虑后,总部落在了五里,我们对汉滨区这边发展前景相当看好,今后浙江总部重心会逐渐往这边转移。
为推动新社区工厂转型升级,汉滨区全方位开展招商推介。紧盯总部级企业,进行点对点招商40余次,先后邀请100多家客商来汉滨考察,成功引进企业60家,实现投资6亿元。东莞伟高玩具、上海凡爱宠物用品等多家毛绒玩具龙头企业以及新伟泰、超其特等5家总部级企业落户五里工业集中区。通过以商招商,实现招来一个、引进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广东新伟泰毛绒玩具公司帮助引进和誉,上海凡爱集团帮助引进康润美、康悦铭等毛绒玩具企业。
鼓励支持总部级企业通过开办分厂、产业链互补带动等方式,加快集团化发展步伐。依托五里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特色小镇。引进新乐祥袜业、辉烨电子等企业,延伸产业链,优化服务链,加速产业提档升级。如今,汉滨区新社区工厂已经由最初的毛绒玩具一支独秀发展为毛绒玩具、纺织袜业、电子线束三业并举。

优化专班服务、专项政策、专用资金“三专”机制 让有为政府展现新作为

筑巢引凤,归雁腾飞。近年来,汉滨区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以良好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招引了众多外来客商投资兴业,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返乡人才成功创业。
在五里镇,辉烨电子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组织工人有序生产线束元件。企业负责人张善建是土生土长的五里人,曾在广东电子企业务工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乘着家乡发展的东风,张善建回乡创办电子厂,目前已在大河、谭坝、茨沟等镇开办多个分厂,年销售额2800多万元。
眼下5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已经建成,计划在6月份投入使用。张善建说:“汉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政策资金等帮扶,所以在家乡投资是非常有信心的。这几年,通过我们的努力,产品开始销往国外,影响不断扩大,客户越来越多。”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来,汉滨区把新社区工厂转型升级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帮扶力度,优化服务保障,让“小工厂”真正变成“大产业”
为更好促进新社区工厂发展,汉滨区组建工作专班、落实专项政策、投入专用资金,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办证、用地、招工、资金等方面难题。叠加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成立“汉滨区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零距离沟通、多层次协调、全方位服务。落实“一企一策”机制,支持新乐祥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串珠式”发展。针对有需求的企业灵活采取“一事一议”方法,切实保障企业长足发展。
充分发挥园区开发公司、扶贫开发公司作用,通过银行贷款、国有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融资3亿元,在五里工业集中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标准化厂房8.3万平方米。累计兑付各类补贴5000余万元。帮助46家新社区工厂、33个加工点申请“新社区工厂贷”3600余万元。
截至目前,汉滨区共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85家,其中毛绒玩具文创企业128家、电子线束企业19家、其他类企业38家。实现了入住百户以上易地搬迁社区工厂全覆盖,累计带动就业1.32万人次。
“要以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创建为目标,将新社区工厂提质升级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衔接、搬迁后扶等工作统筹起来,按照‘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发展模式,着力延链补链,集群集聚发展,以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汉滨区委书记范传斌说。(作者:周亭松 刘亚楠)

【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 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占全市规上工业 比重达到72.7%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铁路1.5小时通达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已注册用户4836家 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 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

  天津市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全部开通 异地就医结算

  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 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415个

  环保协同 绘就生态最美画卷

  京津冀山水相连、自然相近,因此生态环保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8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不久,环保部在2014年7月份就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同年8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及时跟进,分别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了协同发展的日程。

  在此期间,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联治,强化环境执法联动,推进法规标准协同。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0微克/立方米范围内,其中,我市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39微克/立方米,协同治霾成效显著。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为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随着工程推进,在“津城”“滨城”之间成长出一片城市绿洲。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对记者表示:“‘871’重大生态工程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部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全面融入京津冀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产业协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既是“当头炮”,也是“晴雨表”。

  8年来,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除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还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被国人称为天空中最亮的“星”,其核心舱就是京津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成果。北京为核心舱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负责制造和总装,这样的协同成果“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在大数据产业链上也在深度合作。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中科曙光,是国内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一体机等计算设备的重要生产者,其大多数产品均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基地制造。曙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落地多个项目,我们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受益者。”

  近年来,天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力。统计显示,天津在2021年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7%。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信创、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取得的累累硕果,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已经编制完成,天津将在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业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天津产业链,携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

  引进来,落地生金;走出去,开花结果。随着产业协同不断深入,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交通协同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初春,潮白河上的冰刚刚开化,北京通州和河北三河市燕郊隔河相望。多年来,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天都要“跋山涉水”。一条因行政区划藩篱,曾被期盼多年而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伴随着2019年跨越潮白河的燕潮大桥通车,终于被打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8年来,一条又一条这样的路被打通,京津冀居民共同的感受是──路好走了、通道多了、出行效率提高了。

  “从天津到北京30分钟,从天津到保定1小时,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以内,从前开着车在三地跑,现在我更喜欢在轨道上坐车飞驰的感觉。”常年因工作奔走在京津冀三地的王明哲,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的购票记录。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成果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显著增强,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必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骨干路网,打通交通经络,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的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开路先锋”率先突破,三地“手牵手”驶上新的“快车道”,跑出新速度。

  创新协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科环保”)的展览大厅,一瓶不起眼的“小氯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这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清科环保副总经理任立表示,这瓶小小“凝胶”背后串联起了京津冀三地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成立的清科环保几乎是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8年一路走来的。“我们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任立说,目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有30多家研究所、10多个产业化公司。“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形成了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也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8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创新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创新平台陆续建成,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注册用户4836家,其中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07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与此同时,三地创新创业资源也在进一步互通共享。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开通了“京津冀协同”专栏,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链接,逐步实现三地网内资源同步。

  随着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高校院所联手创新、科技平台相继搭建,愈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在加速成果转化。据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吕云飞介绍,“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2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9.43亿元,撬动投融资7.2亿元。与此同时,注册资本11亿元的“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完成设立。一个创新的京津冀,正加速成型。

  共建共享 打通公共服务壁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后是人与生活的“一体化”。无论是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人才还是养老,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也让三地群众感受到“一体化”的便利。

  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4台看似普通却“内心”强大的机器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尽管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自助终端能办理的事项可不少。其中,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社保查询打印、智能报税成为群众查询办理的热门服务。

  “随着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户的企业逐渐增加,跨省办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便利化。”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投用后,179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和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在滨海新区各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专窗,300个政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教育、医疗、人才、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陆续落地──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近日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3月投入使用;三地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北方联盟,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全市有住院结算的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结算。同时,在人才、养老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8年来,三地公共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民生。

  对口帮扶 探索职教扶贫多元模式

  2021年6月,井月终于回到天津,这时距离他援派承德已近两年。赴承德前,井月担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宿管科科长。之后,他成为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的一员。结束对口帮扶工作时,井月已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扶贫先扶教,扶教先扶师。就在井月前往承德的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项目师资班也在继续开班。2017年至2019年,这所大学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1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培训。

  近些年,在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过程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出“理念输出、标准建设、分段培养、就业脱贫”的职教扶贫多元模式。这当中,以“1+1+9+N”为核心的“职教智志双扶”新理论则进一步丰富了脱贫攻坚的内涵。

  职教援建只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全面落实“1+4”框架协议,不仅创造出“智志双扶”“鱼渔兼授”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还走出了一条“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内增动力、外输外联、产业牵引、多层覆盖”的特色帮扶之路,为助力承德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5个;选派帮扶干部人才382人次;引进产业合作企业41家,帮助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造出“生态小滦河”“百万只肉羊基地”“水培蔬菜”“幽谷稻米”“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一批品牌项目,助推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贫困县(市)全部提前摘帽。(记者 郝一萍 张兆瑞 孙翼飞 宁广靖 袁诚 韩启 照片由本报视觉部提供 区域交通圈示意图由市交通运输委提供)https://t.cn/A667BN5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出口额值增速继续回落,但生产、销售和新产品的产值稳步增长,增速较年初有所提高;20个主要产品中,这些产品的产量增长了两位数,一些关《伺服数控弯管机及自动生产
  • 它们在这火宅中,“周慞惶怖,不能自出”:这比喻“雕鹫”诸多的鸟类和“鸠槃荼”等鬼类,得人身时不修出世法,始终都在生死恐怖中轮回,不能出离。由此可见,这个大宅院正
  • 5.问:封控区、管控区域内的市民收到流调短信,是否还需要再去做核酸检测?7.问:学生一直在校未外出,收到流调短信,是否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 生活方面情绪比较糟糕,需要外界的一些正能量带动,也可以看一些心灵鸡汤文学。生活方面情绪比较糟糕,需要外界的一些正能量带动,也可以看一些心灵鸡汤文学。
  •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我说不是,只会鸣响三分
  • #每日一善[超话]#[玉兔捣药]#每日一善# [玉兔捣药]#阳光信用# [玉兔捣药]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
  • 22.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27.你所看到的惊鸿,都曾被平庸磨练。
  • #马嘉祺[超话]# 阿祺,很好笑呀,又注册了个新号,从前说爱你不盼不悔,但几天前竟然因为公司的行为哭着喊着要下楼,这是一定程度上的背叛吧,但当我发现想要删除
  • 我想大部分草粉能这么理智应该跟你的引导也有关系吧,多么讽刺…八年来,你带给我美好正向积极的东西是我怎么也抹不掉的,我也不需要抹掉,我会带着这些美好继续勇敢地生活
  • 弧形猫抓板,让猫咪舒服磨爪,还是一块可以睡的猫抓板,磨爪休憩两不误 下单》 【每次被人排挤的时候,你总会以为自己错了,每次被人谩骂的时候,你因此郁闷了几天,
  • 大雾天气也带来了片刻清凉,早上7点的最低气温降至24.5℃,全天最高气温在33℃以内。大雾天气也带来了片刻清凉,早上7点的最低气温降至24.5℃,全天最高气温在
  • 然后就有一点点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外卖到了,但是骑手告诉我,我要去后门拿外卖,不是我一下子搞不清楚,他是说寝室的后门还是学校的后门了,我就说我不知道后门在哪里
  •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解读:投资中需要“守正出奇”一方面投资的基本原则不能动摇,这是“守正”;另一方面,要获得超额收益,必须
  • [酷炫街舞给手][音乐][doge]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尼采来到SKPS四层《Outsad--悲伤之外》展厅在这里,我好像看到
  •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央视成功之路春晚金奖得主著名音乐人乐飞扬老师的指导,在此衷心感谢飞扬老师百忙之中抽空帮助,并在我困难的时候鼓励我,支持我。在这次设计过程中
  • 他用纯真无邪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那很邪恶,但我的自控力好像在流失。这和我以前见到的其他海妖都太不同了,给他测量数据的时候我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第一次在实验过程中
  • 7801 특수제작한 우산 特制的伞 피하는 순간 避开的瞬间 다음 공격을 넣다 进行下次攻击 대단한 속도 厉害的速度 생각보다 단단하다 比想象的结实
  • 文章称,在乌克兰军队中服役的外籍雇佣兵如今能够一次签下10年的合同。7月,俄国防部宣布,乌军中有来自64国的近7100名外籍雇佣兵,人数最多的是波兰,高达183
  • 南北朝时期水滴以动物造型更为普遍,如蛙形、兔形等,并有其他造型的砚滴。砚砚,是与墨配套使用的工具,要求其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
  • 正是恪守正道,君子才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小人却“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并且,儒家认为,名利富贵虽好,但世上还有比名利更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