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智能化水平不敌中国品牌
《2022中国智能汽车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左茂轩 智库君 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2022-04-27

电动车比燃油车智能化水平更强?价格越贵的车拥有更高的智能配置?特斯拉智能化处于行业领先?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到2025年,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中国政策由制订目标向引导落地及基建搭建转移。
新势力硬件配置超前,算法优化迭代竞争压力大。
百万豪车OTA升级渗透率远不及普通家用车,中国新势力品牌尤为偏爱面部识别功能,智能特色配置将成为中国品牌差异化市场竞争的新武器。
智能化配置方面,自动驾驶标杆特斯拉,不敌中国品牌车型,泊车场景中国品牌独树一帜,但安全驾驶场景亟待提升。
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重新定义手机。在过去15年智能手机作为创新载体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现在,随着汽车产业变革,软件定义汽车改变了汽车的属性。毫无疑问,智能汽车将是未来巨大的创新载体,不仅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也将重新定义移动出行与生活方式。

近年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企业受到消费者和投资人们的追捧,百度、华为、小米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跨界进入汽车行业,试图颠覆汽车产业价值链和生态结构。

然而,关于智能汽车的发展路径仍然存在一系列矛盾和争议。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车企应该具备哪些核心技术,又有哪些技术可以通过对外合作实现?现在的智能汽车应该拥有哪些配置,又有哪些配置并没有多大用处?

所有的行业参与者,都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智能汽车?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是空中楼阁,在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智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有清晰的判断,也需要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而探索未来的产品发展趋势。

在一些人的认知里,电动车比燃油车智能化水平更强,价格越贵的车似乎拥有更高的智能配置,特斯拉智能化处于行业领先。然而,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为整合并强化资源,做大做强在汽车全产业领域的专业度和影响力,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21年11月成立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重点关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汽车发展新趋势,研究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塑等重大课题;作为行业头部垂类媒体的汽车之家,在今年3月正式成立了汽车之家研究院,旨在打造汽车行业前瞻性研究智库,利用行业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观点。

4月27日,汽车之家研究院与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品牌车型iV-RATING(智能汽车评价体系)测试得分表现抢眼,在参与测试的18款主流智能汽车中,特斯拉Model Y排在倒数第三。

需要指出的是,参与测试的18款主流智能汽车平均总分仅66.4分,智能汽车在产品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间。各家车企有着不同的优势,但各自的短板也十分明显。

2025年中国L2及以上智能车销量将破千万

汽车智能化革命,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重要契机。在过去几年,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着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政策已经逐步从原来的设定目标、制定规范方面,向引导落地实施、搭建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转移。

从智能汽车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主要的创新领域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方面。

随着汽车变成生活的第三空间,智能座舱正在加速普及。根据ICVTank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461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市场,2019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441亿元,预计2025年达1030亿元。

目前,主流车企搭载消费电子厂商如高通、英伟达、英特尔、华为的芯片在逐渐增加,芯片体积更小发热更低,算力更高,稳定性和速度有更好的保证。

在中控屏和仪表盘方面,以特斯拉为首的IVI大屏化趋势明显,触控大屏IVI和一芯多屏IVI将成为主流,不少车企做大中控屏幕尺寸增强科技感,借触控和语音提升用户体验。

整体来看,智能座舱因其更易被用户感知,且技术相对智能驾驶研发难度低,是不少车企提升用户体验的主要突破口,未来随着一芯多屏成为趋势,智能座舱将与车主生活生态打通。

此外,网联功能配置的市场渗透率正在肉眼可见式地飞速攀升,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近60%,特别是OTA升级,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2.7%。未来,快速迭代更新将成为智能汽车的基础配备。

同时,随着5G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新体验正在与更多的场景结合,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形式。例如,至2021年,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已达17.1%,较2017年增长了9.7倍,而手势控制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6.6%。

智能驾驶领域,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正处于商业化落地发展阶段。

车企布局智能驾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为代表的全栈字眼模式,另一种则是车企与科技企业及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深度合作。

不过,目前不少合作是为了完成算法的优化和软硬件的融合。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融资节奏放缓,车企极有可能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补齐自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短板。

《报告》数据显示,随着关键零部件成本将持续下探,叠加产业环境成熟和科技不断进步,预计到2025年,中国L2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对应智能汽车渗透率达49.3%。

《报告》显示,过去5年,L2级车型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较2017年增长高达24.5倍。随着自动驾驶硬件的价格不断下探,L2级配置向下渗透至低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当中。至2021年,20-30万区间车型已冲进第一阵营,渗透率达到37.6%。

目前,整体上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渗透率要高于传统燃油车。至2021年,新能源车型L2级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达到了33.7%,远高于非新能源的19.0%。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在自动驾驶领域,关于传感器数量、激光雷达应用、芯片算力等领域,上演着激烈的军备竞赛。

从2022年计划或已推出的车系配置来看,新势力车企在硬件方面配置超前,基本可以满足现阶段车主几年内的自动驾驶服务升级。
例如,小鹏G9算力从小鹏P5的30TOPS提升到508TOPS;蔚来ET7/ET5的算力最高,达1016TOPS;理想从理想ONE的10TOPS提升到L9的508TOPS。

当然,自动驾驶的优劣并不单以芯片算力简单论高下,背后还需要车企对感知算法、规划算法、控制算法等方面的持续优化和迭代,还有需要融合执行层和互联层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这将成为未来智能驾驶服务能否获取用户认可的关键。

此外,面部识别、手势控制等智能特色配置是各品牌差异化竞争的产品卖点。中国品牌在这方面起步更早,发展更为迅速。这些新兴配置的差异优势,或将成为中国品牌竞争市场的新武器。
此外,OTA升级能力也是衡量企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中国车企在这一领域也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品牌OTA升级渗透率远高于海外品牌。
尽管2020年开始,渗透率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但100万以上车型的市场渗透率水平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依旧是最低的。主要是由于指导价百万以上的车型,大部分隶属超豪华品牌, 或者跑车品牌,而OTA升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配置,更多的是其背后支撑的运营成本,因 此,对于超豪华品牌而言,当下并没有很高的必要性。

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智能化能力已经成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消费者对于各家车企智能化水平,往往通过车企的宣传或者短时间的试乘试驾来了解,并不能充分地作出高低优劣判断。

衡量一款智能汽车和一家车企智能化水平,需要全方位考量各方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权威、公平的评价体系。据了解,汽车之家iV-RATING智能汽车评价体系,包含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2大类,共8项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维度的专业测试。测试严格遵循36大项严苛标准、75项细分评价标准。
根据iV-RATING智能汽车评价体系,截至2021年,参与测试的18款主流智能汽车平均总分仅66.4分。智能汽车在产品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间。

结果显示,各个车型的优势与短板显而易见,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均呈现发展不均衡弊端。智能座舱的主要短板在场景覆盖度和沟通好感度两个部分;智能驾驶的主要短板则在于高速和泊车场景。

综合来看,中国品牌车系的表现更为抢眼,总分Top 3均为中国品牌企业,前10名车型中有8款中国汽车,而特斯拉Model Y在18款车型中仅排在第16位。
在智能座舱的各个细分维度,不同的中国品牌汽车表现出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各有特色。交互便利度得分最高者是小鹏P7;功能满足度最高得分是理想ONE;场景覆盖度得分最高者是吉利星越L,沟通好感度得分最高的是蔚来EC6。
在智能驾驶方面,传统印象中的自动驾驶标杆特斯拉,不敌中国品牌,仅排名第八。评分Top 10中,除第3名的奔驰E级和第8名的特斯拉Model Y,其他均为中国品牌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在泊车场景优势明显,但是安全驾驶相关场景亟待提升。
其中,停车安全场景、假人测试场景、制动稳定性场景均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制动稳定性测试。 安全胜于一切,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更多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辅助驾驶,只有少数消费者偏向完全自动驾驶及高级自动驾驶。从各个代际的细分人群来看,接受偏向趋势都较为相似。尽管年轻的90后、00后用户更愿意接受完全自动驾驶及高级自动驾驶的比例更高,但比例也均未超过30%。

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愿意为自动驾驶功能买单。不过,多数消费者更希望付费方式是“一次性购买,初始费用低升级另付费”,只有极少数消费者愿意接受“按时长或里程付费”。
在传统智能化汽车配置功能方面,新生代群体并不买单。分代际来看,人们对传统汽车前六项配置的偏好大同小异,但00后对其热衷度并不高。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和全速自适应巡航是80后和90后最看重的两项配置,而00后选择它们的比例低很多。
对于主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配置,年长⽤户的接受度都普遍更⾼。

在新兴智能配置的偏好上,整体用户对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A柱/底盘透视影像系统以及AR实景地图导航配置的偏好度最高,年纪越大的用户对新兴汽车配置的偏好度越强,00后对新兴汽车配置接受度反而偏低。
目前,在智能座舱配置方面,大部分配置项均为求大于供,体现出用户愿意额外付出更多购车成本选购更高配车型,30-50万车型尤其需要提升网联配置标配率;手势控制和面部识别属于标配率和渗透率平衡的状态,但数值都相对处于较低水平。车内氛围灯和HUD用户略微有些不买账;车联网和OTA升级市场热度更高。

因此,在智能座舱各细分领域,《报告》建议:15万以上车型用户对车联网的需求旺盛,而指导价30-100万车型尤其需要进一步提升标配率,将有效提升用户对车型的满意度和选购欲望;对于指导价5-15万车型而言,标配OTA升级将有利于市场竞争,此外最需要提升标配率的价格区间为30-100万;10-20万、100万以上车型意向用户对配置接受度更高,可加强宣传力度;5-15万、20-30万车型市场实际渗透率小于标配率,建议可考虑将标配改为选装,并持续观察市场反馈变化。

智能驾驶方面,由2021年智能驾驶配置在售车系标配率和市场渗透率对比来看,L2级辅助驾驶相关的配置以及安全类配置尤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卫星导航系统、360全景影像、并线辅助和自动泊车入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

具体而言,10-20万车型的360全景影像虽配置率较高,但基于购车成本用户依然会放弃选择,可更多考虑转为选装配置,或尝试改为硬件预埋付费订阅的方式;20-30万车型的预购用户对主动刹车更感兴趣,可考虑提升标配率;作为L2级自动驾驶的核心基础配置之一,20-30万、100万以上车型的预购用户更愿意为车道保持辅助埋单。10-20万车型用户选择意愿较高,可尝试在车价小幅上升的前提下提升标配率,更有利于市场竞争。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可以预见的是,智能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最具商业前景的领域,但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智能汽车的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同在。

基于智能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汽车之家研究院及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对中国汽车厂商提出了六项建议。

一、OTA不该沦为营销或打补丁的⼯具,主机⼚应尽早拿回主动权;二、自动驾驶发展初期,安全保证应是首要考虑因素;三、“拿来主义”短期效益明显,但全栈自研必是终极归属;四、开源开放、创新突破,建立体系化且强悍的软件能力;五、AEB和手机远程控车的付费意愿最高,可优先试水软件付费订阅;六、通过智驾活动、成果曝光、功能尝鲜等方式提升智驾用户接受度。

MES知识普及,必读此文!

导读:谈及MES必须先谈生产,生产体系模型如图所示,涉及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产、供、销等环节,以及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

其中,生产管理是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战略计划、组织、指挥、实施、协调、控制等活动,实现系统的物质变换、产品生产、价值提升的过程。要善于进行生产运营战略的设计计划、运作与控制、分析与改善的P、D、C、A循环,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对策、改善生产。

生产管理是企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MES是企业级的资源计划系统和工厂底层的控制系统之间的各种工厂管理系统的集合,是提高企业工厂制造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物料平衡及物流、库存、工艺技术、过程监控、质量、HSE、设备、能源、成本、绩效管理等。

01
为何实施MES?

MES一词相对其他信息系统在中国流行较晚。很多企业决策者开始常提到:为何实施MES?外国也有同论:Why MES ?因为许多规划是先实施ERP,后实施MES。因此产生了为ERP实施MES的结论。其实不尽然。
① 企业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
因为工厂级、车间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上下游车间的高效沟通,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随时面临的计划变动,越来越小的任务单元,越来越高的质量追溯要求,管理人员成本的不断升高等。

② 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

MES从时间空间角度以及业务链条看,是企业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领域和环节。

③ 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首先是解决生产过程控制的问题,而且发展迅速。接着就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手段,产生了以ERP为代表的一大批软件。

但是,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人们发现:ERP的规模大、周期长,导致ERP项目有46%逾期完成;支出多、投入大,导致41%超过预算;多种原因致使49%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与生产现场的连接与集成被忽略了,而生产现场的数据,即完美的生产信息是ERP的基础,是集成的关键。

由于ERP层和DCS层的工作是分别进行的,因此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横向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Island of Information),二是ERP和DCS两层之间形成缺损环或断缺链接(Missing Ring or Link)。这也是催生MES的重要原因。

因此,国际上公认的信息化总体架构是原则上将框架划分为3层:PCS层、MES层、ERP层。

PCS层为底层,以硬设备为主,主要面向操作工人,实现生产过程操作运转自动化,减少操作工人编制;

MES层为中间层,承上启下,以生产运行管理软件为主,主要面向生产管理人员,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以及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和紧密化;

ERP层为最高层,以经营管理软件为主,主要面向经营管理和决策人员,实现经营决策管理信息化以及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和集约化。

近期从最上层分离出决策层,演变成4层结构。突出实时制造性能监控、实时运营智能等管理理念。

02
MES的功能地位

MES主要管理4种资源,包括生产活动中的人力资源(Personnel Resources)、生产设备(Equipment)、物料和能源(Material and Energy)以及工艺过程链(Process Segments);在企业经营计划层面与生产过程控制层面之间,实现生产能力信息的交换、产品信息的交换、生产调度信息的交换、生产绩效信息的交换(4P交换功能)。

AMR组织定义的MES有11个功能:

(1)生产资源分配与监控;
(2)作业计划和排产;
(3)工艺规格标准管理;
(4)数据采集(装置在线连接采集实时数据和各种参数信息,控制系统接口,生成生产数据记录、质量数据、绩效信息、台账累计);
(5)作业员工管理;
(6)产品质量管理;
(7)过程管理(过程控制、APC、基于模型的分析与模拟、与外部解析系统接口);
(8)设备维护;
(9)绩效分析;
(10)生产单元调度;
(11)产品跟踪。

AMR组织则又把按着11个功能实现的整体解决方案称为MES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olution)。其中生产资源计划、排产与调度是主线。如图所示。

03
实施MES的关键

① 对企业制造执行能力进行分析

MES是制造执行系统,为生产制造管理服务,旨在提高生产制造执行能力和水平。因此,实施MES前,首要问题是对现有的制造执行能力进行评估。从制造战略、制造质量、供应链协调、信息收集、绩效管理与改进、制造与IT基础设施等角度把企业的制造执行能力成熟程度划分为劣、可、良、优、未来追求目标共5个等级。使用该成熟度模型,根据企业目前状况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定出目标。

② 选好功能模块

MES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生产运行管理模块的核心,即生产计划、统计与调度。生产运行的基础是设备及其运行,因此设备管理模块和数据采集和存储(实时数据库),也应是MES的基本模块。一般还有产品质量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物料平衡与仓储管理模块等。目前,随着管理的集约化和精细化,又有新的需求。产生了新的信息技术和软件,增加了MES的功能。

③ 做好集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管理的空间、时间范围在扩大,同时管理的细度或粒度又在缩小。从宏观和微观上都要求可视化和实时化,这就需要集成技术。一是MES各模块的集成,二是MES和PCS层面、ERP层面的集成,三是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集成。目前流行的理念和技术是实时绩效管理、制造绩效服务,如图所示。

04
结论

(1)信息化普遍设计为有机相连的3或4层架构。
(2)ERP与MES的界限是模糊的,有些功能有重叠。所以,其模块边界的划分是有学问的。ERP不能代替MES,对流程行业尤其是这样。
(3)以DCS为重点的控制系统,以ERP为代表的经营管理系统,以MES为核心的生产运行指挥调度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3大领域,其中MES的效率和效益最具潜力。
(4)MES重点关注“人、财、物”的“物”,”产、供、销”的“产”,以及生产运行的“安、稳、长、满、优”。
(5)实施MES可先从基础的、基本的模块做起,再实施扩充的、增强的、高级的模块。
(6)没有一家的产品能包打天下。MES模块应优中选优,再通过第三方集成平台软件进行综合集成是上策。
(7)除了选取MES应用模块、软件外,选取集成商或主承包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集成最关键。

鲁政委:服务“双碳”目标 可持续债券市场迎来广阔空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鲁政委 钱立华 方琦 邵欢(鲁政委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发展报告

图片1-2
中国的“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重点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各种主题债券的活跃反映了市场的强劲需求,预计中国的可持续债券市场将继续蓬勃发展。

中国绿色发展已进入以降低碳排放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投资于募集资金投向具有显著减排效益项目的绿色债券,如碳中和债券,或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从而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方向,发行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碳中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将成为债券市场的一个新趋势。

这份报告旨在对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发展状况进行盘点。

中国的绿色、社会和可持续债券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这反映出中国对减少碳排放、增强环境和社会韧性的坚定决心。我们预计,在强有力的监管指令和投资者激增的需求支持下,这一势头将加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预计绿色债券的滚动年度发行量将在2022年底达到1万亿美元。绿色债券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贴标债券正在成为固定收益市场的主流。在欧洲,以ESG为主题的债券于去年11月达到了市场上新发行债券的40%以上,创该年最高月度纪录。亚太地区的这一比例在去年也达到了15%。

中国的“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重点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021年上半年,碳中和债的发行量已经占到了同时段绿色债券发行量的50%左右。各种主题债券的活跃反映了市场的强劲需求,我们预计中国的可持续债券市场将继续蓬勃发展。

本报告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兴业研究联合编制的首份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研究报告。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帮助政策制定机构和市场参与主体更好地引导市场、预判市场、参与市场,从而推动可持续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切实支持经济转型和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状况

一、市场概览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境内贴标可持续债券累计发行规模为3.3万亿元,其中贴标绿色债券(包括碳中和债券、蓝色债券等)累计发行规模达1.41万亿元,占到全部可持续债券发行理的42.7%;可持续挂钩债券发行量为184亿元,该债券2021年在境内推出;扶贫专项债券累计发行规模为2826.28亿元;乡村振兴债券累计发行规模为477.45亿元;疫情防控债券累计发行规模为1.54万亿元,占到全部可持续债券的46.7%。扶贫专项债券、乡村振兴债券和疫情防控债券都可以归入社会债券范畴。

二、绿色债券市场情况

根据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定义,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中国绿色债券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和企业ABS、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支持票据和信贷ABS。

1.一级市场发行分析

(1)累计发行和存量情况。根据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41万亿元,存量规模为1.05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最大,分别达到5761亿元和3492亿元,占全部绿色债券的比例分别为41%和33%;其次为绿色公司债,累计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分别为2801亿元和2429亿元,占比分别为20%和23%;第三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分别为2096亿元和1874亿元,占比分别为15%和18%;第四为绿色企业债,累计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分别为1811亿元和1686亿元,占比分别为13%和16%;最后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分别为1649亿元和1005亿元,占比分别为11%和10%。

(2)年度发行趋势变化。首先,中国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从2017年至2019年,中国境内市场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发行进度有所放缓,全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2293.1亿元,较2019年同比减少了24.2%。2021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迅速回暖,仅上半年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达到2452.5亿元,比2020年全年发行规模还要高7%。

其次,从绿色债券类型来看,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逐年提升,已超过绿色金融债券。在2018年及以前,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占比均超过了50%,但占比逐年下降。在2016年至2020年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从77%下降至14.7%。在非金融绿色债券中,发行规模占比提升最快的为绿色公司债,从8.9%上升至31.9%;其次为绿色企业债,从6.9%上升至21.1%;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占比也分别从4.0%和3.3%上升至了17.6%和14.7%。2021年上半年,非金融绿色债券发行势头依然强劲,特别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增长显著,上半年发行规模已经达到976.5亿元,占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的比例为39.8%;其次为绿色公司债,发行规模为469.8亿元,占比为19.22%。
详情链接:https://t.cn/A66mayn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农村#告适龄单身女青年书俺想谈恋爱93年生(妹妹们别害怕人老心不老)长的一般,身高也一般,中长发,稍微有点儿肉性格温和接地气也上过学会做菜还蛮好吃的就职鲁南三
  • 萌萌の今日份美味寻觅 | 新年有新的美味小白心里软~软到你心里2021已然到来了㊗️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会好起来 可可爱爱的日历已经安排上咯~ 加班寒假的随身小
  • 不是女儿要让妈妈开心,他们母女俩明明就是对方的小天使啊张小斐每次笑都笑在我的心坎尖上了,怎么会有这么容易哄的女孩子呢,你可太可爱了。美女很美,结尾有一点狗血(因
  • 应该没有吧也是 为什么要用尖酸的话来伪装自己呢有时候 不好的话自己就出来了 代替 那未被满足的心。但亲眼看到掩藏起来的自己,有点,不知怎的,有点心痛.大年三十
  • #魔性饭圈[超话]##魔性饭圈[超话]##陆陆的数据库##2021有啵有你# 2.11JF 指路必HUI 诚信HP(满25/双担/水贴不HUI✖️)(评 带 和
  • 我们学佛的人需要有点智慧,要知道罪福都是轮回的业,不是解脱的业。净土法门不是靠世间的福报来了生死的,所以不问罪福多少。
  • 从均线上来看MA5穿过MA10形成死叉,稳健的老铁可以看关键点位10350是否能成为有效的压力位。从均线上来看MA5穿过MA10形成死叉,稳健的老铁可以看关键点
  • 创意画面选图没的说[打call]好的最后提一下我自己,参与了三次作词,最满意的还是《一切刚好》基本上是原词没动过,最爆肝的是《女侠饶命》一晚上弄完了最初版本的词
  • [good][good][心]马瑞有时候会很莫名的问我你不爱我了吗我不知道咋想的以前就老是理直气壮的跟他说不许抽烟不许喝酒辣的凉的不许吃晚上十二点必须回家现在就
  • ”——海绵宝宝《海绵宝宝》今天去抓娃娃啦,为了我弟的另一个派大星,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没抓到哈哈哈,只抓到了一个恐龙鸭鸭,牛牛一个都没抓到哈哈哈[偷乐][偷乐]~
  • 有句话说得好,“我从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相信的自由是通过勤奋的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初春将至,万物更新,我们都可以重新开始,生活有百
  • 就因为是个女的该被您这样低谷期痛打落水狗 ,换个男的,就变成另外故事了,比如同甘共苦,在最困难时候不离不弃,接着八抬大轿迎你入门。找个满眼都是我的人,强强联手
  • 但分年龄层看,中国大爷们的幸福感略高于中国大妈。但分年龄层看,中国大爷们的幸福感略高于中国大妈。
  • #日本疫情##海外疫情速报#【第965天】今天球爸和球妈醉了一天。【冠状病毒19】【日本东京都漏报800多起病例】同时,日本全国的单日新病例也时隔近3个月,回跌
  • 历经山河,人己不少年。长篇(一) 春节一直在山水间,未曾关注市场,今晚忽见20个赞己满,补发长篇,分几段发。 不知不觉快四年了,终有归期终有归途。过年,唠几句灵
  • 别把真心给不值得的人,爱情也好,友情也罢,能离开你的就不是对的人。 当你达到一定高度时,全世界都对你彬彬有礼;没有人永远正确,但有人永远自私,有时你觉得三观正
  • #资尽身边事# 【资阳新闻传媒中心纪录片入库中国国家图书馆】近日,由资阳新闻传媒中心制作的纪录片《战“疫”书记》荣获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卫健委、中国国家图
  • 二十岁的感觉很奇妙不知不觉就20岁了 思想 从无法接受再到顺其自然年龄不仅仅是数字 还是自己成长的验证奔向二字 对二十岁的自己说 能做就做 能坚持就坚持能拥有
  • 长沙探店|明星都来买买买的中古店 上个礼拜,终于跟闺蜜去心心念念的Sylvia Vintage中古店啦! 逛街果然是女人的最爱!尤其是逛这种品质超棒的中古店
  • #每日一善[超话]#[音乐]#阳光信用#[微风]#每日一善# 互动指路 ❌链/接❌快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