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脫離地球”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時間?】據國外媒體報導,出於某些原因,當我們談及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年齡時,通常使用“年”進行測量和描述,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宇宙時間?

現今,我們可以追溯138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觀測到宇宙體積延伸至461光年,但是像“年”和“光年”這樣的時間計算單位不僅是完全隨意、以地球為中心,並且從地球歷史上講,這些時間計算單位甚至沒有一致的定義。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時間,尤其是對宇宙而言,但每種方法都存在著缺點。

關於宇宙,我們可以提出許多宏觀的問題,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費解的謎團之一,例如:“宇宙是什麼?宇宙有多大?它是永恒不變的,還是突然形成的,如果是的話,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這些問題曾是哲學謎團之一,但過去100年提供了堅定的科學答案。現今基於先進的天文勘測設備,我們知道宇宙是什麼,但迄今我們所觀測的僅是直徑922億光年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大爆炸事件,這是宇宙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大約發生在138億年前,但準確的發生時間仍有1%的不確定性。

然而,為什麼我們測量宇宙時間和距離的所有方法都使用以地球為中心的單位呢?例如:“年”和“光年”,難道沒有一種更好、更客觀、更普遍的方法來實現嗎?答案是肯定有的,至少科學家傑瑞·貝爾(Jerry Bear)是這樣認為的。

貝爾指出,為什麼宇宙學計算,例如:宇宙年齡和大小,要廣泛地使用狹隘的、與 “年”相關的參數呢?客觀地講,將地球一年的時間概唸作為一種宇宙衡量標準是較狹隘的,光年這個概念僅與宇宙區域測量有關。

以上測量標準都是很好的觀點,但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展和思考,尋找一些替代性標準,讓我們來看一下測量宇宙時間背後的科學吧!

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法來理解時間流逝的概念,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定期重現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而且對所有生物活動都至關重要,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我們有“天”的概念,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如下:

一天標誌著日出和日落,大致與地球繞地軸一個完整自轉週期相對應,同時,一天的時間與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經曆晝夜活動和休眠的時間相對應,所有這些現象都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內重復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或許會出現實質性差異,如果我們等待的時間足夠長,這些差異就會重復出現,在一年時間里,日子會以各種方式發生變化,其中包括: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提前和延遲,白天時間的增加和減少,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以及季節變化週期、植物和動物生活週期等。但從一年的時間角度來講,幾乎沒有變化,幾年內重複循環出現。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提出一些基於“日”和“年”等概念的計時系統,因為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的活動與這些週期性循環密切相關。但通過仔細觀察,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在地球上所經曆的日和年的概念並不能很好地轉化為一組標記時間流逝的通用公式。

首先,在地球歷史上,一天的持續時間已經生了巨大變化,當月球、地球和太陽相互作用時,潮汐摩擦現象會導致一天的時間變長,月球會以螺旋方式逐漸遠離地球,大約40億年前,地球的“一天”時間僅持續6-8個小時,一年有1000多天。

然而,一年的變化,或者說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縱觀太陽系歷史僅存在少許變化。變化的最大因素是太陽質量改變,迄今為止,太陽已損失了相當於土星的質量,該變化將促使地球被推向距離太陽更遠的區域,並導致它的軌道運行速度隨著時間推移略慢一些,這將導致一年的時間變長,但僅是略微延長——大約延長萬分之二,這相當於從太陽系誕生至今,一年的時間延長了大約2個小時。

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地球的計時概念延伸應用於整個宇宙,以及將其他星系中行星環繞主恒星的任意運動聯繫起來呢?這是不客觀的,也不是絕對的,而且除了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之外,再也沒什麼用。天和年都不是普遍適用宇宙的時間度量單位,光年和秒差距(或者相關單位,例如:千秒差距、百萬秒差距或者兆秒差距)都不是普遍適用的距離度量單位。

有趣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更客觀、理物理地定義時間,而且它們不會像以地球為中心的定義那樣存在缺陷,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理由不使用這些時間度量,因為每一個度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果你要對某種方法使用進行論證的話,以下有一些可以考慮的選擇,人們可以從太陽系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方法是否比現在以年為基礎(實際上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的計時系統更好或者更差。

即使太陽系發生了複雜的天體物理變化,地球一年的持續時間仍可能是一種有效且穩定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使用該計時標準確定與地球相關的時間計數。由於光速是一個已知且可測量的常數,因此“光年”就作為一個推導出來的距離單位出現了,而且隨時間變化光年的計時標準僅發生很小變化,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時間里,準確率一直保持在99.98%左右。

有時,我們會使用另一個重要計時定義,雖然它是間接的,但也是基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年的定義——秒差距,它不是僅基於時間,而是基於天文角度和三角學原理。當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相對一顆“未移動恒星”的視位置,就出現了位置變化,人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只睜開左眼,然後交替睜開右眼,就會發現較近的物體相對於較遠的背景物體會出現“位移”。

在天文學領域,我們稱該現象為“視差”,我們使用地球相對於太陽位置的最大距離來代替人類左右眼之間的距離,地日軌道直徑大約3億公里,一個天體相對於遙遠背景移動1弧秒(1/3600度),將被定義為一個秒差距:大約3.26光年。以下是“脫離地球”的幾種宇宙計時系統:

1、普朗克時間

你是在尋找一個除宇宙基本常數之外不依賴任何規律的時間定義嗎?如果取三個最基本、可測量的自然常數,你可能會考慮到普朗克時間。

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即簡化的普朗克常數)h,將它們結合起來,就可能得出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雖然這對應於一個有趣的宇宙範圍,因為該等級的量子起伏不會形成粒子/反粒子成對化,但對於黑洞則不同,目前沒有相關的物理過程對應於黑洞的時間變化。普朗克時間非常小,這意味著我們甚至需要天文數字等級的普朗克時間來描述亞原子過程,例如:頂夸克,這是目前已知壽命最短的亞原子粒子,其衰變時間大約10^18普朗克時間,一年的時間相當於10^51普朗克時間,這一時間標準並沒有什麼“錯”,但它確實不符合直覺。

2、原子鐘

這是一個有趣、但令人不易接受的事實:所有關於時間、質量和距離的定義都是“非常隨意”的,1秒、1克、1公斤或者1米,都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只是選擇這些價值標準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規範常數。然而,我們確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將這些選擇的量聯繫起來——通過三個基本常數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h,我們用它來定義普朗克時間,如果你對時間或者距離進行定義,例如:光速可以作為另一種衡量單位。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特定的原子躍遷來定義時間和距離呢?在原子躍遷過程中,電子從一個能級降至另一個能級,並釋放特定頻率和波長的光線,以此來確定時間和距離範圍。頻率僅是一個反比延時概念,所以人們能通過測量一個波長光線經過的時間來獲得一個“時間”單位,同時,可以通過波長定義“距離”,這就是原子鐘的工作原理,它也可以用於定義秒和米。

但這是一個任意定義,許多時間變轉太快,其時間間隔太小,不適用於日常的計時標準。例如:現代科學界對秒的定義是:一個銫-133原子超精細結構釋放的光子在真空中9192631770個波長週期。

3、哈勃時間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而不是使用基於量子特性的更小常數,上升至宇宙尺度等級,將會怎樣呢?宇宙以特定的速率膨脹——宇宙膨脹率,該指數經常被稱為哈勃參數或者哈勃常數。雖然我們通常將它描述為一種速度-距離單位,例如:哈勃常數描述為“71 km/s/Mpc”,它也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一種逆比時間:2.3 × 10^-18逆秒,如果我們將其轉換為時間,就會得到一個計時單位——“哈勃時間”,相當於4.3 × 10^17秒,大約是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年齡。

如果我們使用光速來計算哈勃時間,就會得出“哈勃距離”為1.3 × 10^26米,或者說是137億光年。這是一種宇宙宏觀參數,我們可以使用距離單位和時間單位來研究真正意義上的宇宙尺度。

不幸的是,這樣存在一個大問題: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常數,而是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以一種複雜的方式不斷下降,具體取決於宇宙中所有不同成分的相對能量密度。

4、氫原子自旋翻轉躍遷

長期以來,我們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宇宙時間定義,有一種方法值得考慮:整個宇宙中最常見的量子躍遷。無論任何時候形成的中性氫,它的形成都是一個電子結合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幾乎總是一個單獨、裸露的質子,當電子到達基態時,相對於質子的構型將出現兩種可能性。

電子或者質子要麼反方向量子自旋,即其中一個自旋+ 1 / 2,另一個就是自旋-1 / 2;要麼就是同方向量子自旋,即電子和質子都是自旋+ 1 / 2或者自旋-1 / 2。如果自旋是反向排列,那麼就處於最低能態;如果自旋是正向排列,那麼電子旋轉就有一定概率是自發翻轉,釋放一個特定頻率的獨特光子,該頻率為1420405751.77赫茲。

有趣的是,氫原子自旋躍遷速率較慢,相當於2.9× 10^-15逆秒,如果我們將它轉換成宇宙時間和宇宙長度標準,就相當於1090萬年和1090萬光年,相當於大約330萬秒差距。 #媒体手记#

【如何“脫離地球”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時間?】據國外媒體報導,出於某些原因,當我們談及恒星、星系和宇宙的年齡時,通常使用“年”進行測量和描述,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宇宙時間?

現今,我們可以追溯138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事件,觀測到宇宙體積延伸至461光年,但是像“年”和“光年”這樣的時間計算單位不僅是完全隨意、以地球為中心,並且從地球歷史上講,這些時間計算單位甚至沒有一致的定義。也許有更好的方法來測量時間,尤其是對宇宙而言,但每種方法都存在著缺點。

關於宇宙,我們可以提出許多宏觀的問題,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費解的謎團之一,例如:“宇宙是什麼?宇宙有多大?它是永恒不變的,還是突然形成的,如果是的話,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這些問題曾是哲學謎團之一,但過去100年提供了堅定的科學答案。現今基於先進的天文勘測設備,我們知道宇宙是什麼,但迄今我們所觀測的僅是直徑922億光年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知道大爆炸事件,這是宇宙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大約發生在138億年前,但準確的發生時間仍有1%的不確定性。

然而,為什麼我們測量宇宙時間和距離的所有方法都使用以地球為中心的單位呢?例如:“年”和“光年”,難道沒有一種更好、更客觀、更普遍的方法來實現嗎?答案是肯定有的,至少科學家傑瑞·貝爾(Jerry Bear)是這樣認為的。

貝爾指出,為什麼宇宙學計算,例如:宇宙年齡和大小,要廣泛地使用狹隘的、與 “年”相關的參數呢?客觀地講,將地球一年的時間概唸作為一種宇宙衡量標準是較狹隘的,光年這個概念僅與宇宙區域測量有關。

以上測量標準都是很好的觀點,但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展和思考,尋找一些替代性標準,讓我們來看一下測量宇宙時間背後的科學吧!

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法來理解時間流逝的概念,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定期重現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對人類活動至關重要,而且對所有生物活動都至關重要,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我們有“天”的概念,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如下:

一天標誌著日出和日落,大致與地球繞地軸一個完整自轉週期相對應,同時,一天的時間與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經曆晝夜活動和休眠的時間相對應,所有這些現象都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內重復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或許會出現實質性差異,如果我們等待的時間足夠長,這些差異就會重復出現,在一年時間里,日子會以各種方式發生變化,其中包括: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提前和延遲,白天時間的增加和減少,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的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以及季節變化週期、植物和動物生活週期等。但從一年的時間角度來講,幾乎沒有變化,幾年內重複循環出現。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提出一些基於“日”和“年”等概念的計時系統,因為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的活動與這些週期性循環密切相關。但通過仔細觀察,出於各種原因,我們在地球上所經曆的日和年的概念並不能很好地轉化為一組標記時間流逝的通用公式。

首先,在地球歷史上,一天的持續時間已經生了巨大變化,當月球、地球和太陽相互作用時,潮汐摩擦現象會導致一天的時間變長,月球會以螺旋方式逐漸遠離地球,大約40億年前,地球的“一天”時間僅持續6-8個小時,一年有1000多天。

然而,一年的變化,或者說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縱觀太陽系歷史僅存在少許變化。變化的最大因素是太陽質量改變,迄今為止,太陽已損失了相當於土星的質量,該變化將促使地球被推向距離太陽更遠的區域,並導致它的軌道運行速度隨著時間推移略慢一些,這將導致一年的時間變長,但僅是略微延長——大約延長萬分之二,這相當於從太陽系誕生至今,一年的時間延長了大約2個小時。

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地球的計時概念延伸應用於整個宇宙,以及將其他星系中行星環繞主恒星的任意運動聯繫起來呢?這是不客觀的,也不是絕對的,而且除了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之外,再也沒什麼用。天和年都不是普遍適用宇宙的時間度量單位,光年和秒差距(或者相關單位,例如:千秒差距、百萬秒差距或者兆秒差距)都不是普遍適用的距離度量單位。

有趣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更客觀、理物理地定義時間,而且它們不會像以地球為中心的定義那樣存在缺陷,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很好的理由不使用這些時間度量,因為每一個度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果你要對某種方法使用進行論證的話,以下有一些可以考慮的選擇,人們可以從太陽系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方法是否比現在以年為基礎(實際上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計時標準)的計時系統更好或者更差。

即使太陽系發生了複雜的天體物理變化,地球一年的持續時間仍可能是一種有效且穩定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使用該計時標準確定與地球相關的時間計數。由於光速是一個已知且可測量的常數,因此“光年”就作為一個推導出來的距離單位出現了,而且隨時間變化光年的計時標準僅發生很小變化,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時間里,準確率一直保持在99.98%左右。

有時,我們會使用另一個重要計時定義,雖然它是間接的,但也是基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年的定義——秒差距,它不是僅基於時間,而是基於天文角度和三角學原理。當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相對一顆“未移動恒星”的視位置,就出現了位置變化,人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只睜開左眼,然後交替睜開右眼,就會發現較近的物體相對於較遠的背景物體會出現“位移”。

在天文學領域,我們稱該現象為“視差”,我們使用地球相對於太陽位置的最大距離來代替人類左右眼之間的距離,地日軌道直徑大約3億公里,一個天體相對於遙遠背景移動1弧秒(1/3600度),將被定義為一個秒差距:大約3.26光年。以下是“脫離地球”的幾種宇宙計時系統:

1、普朗克時間

你是在尋找一個除宇宙基本常數之外不依賴任何規律的時間定義嗎?如果取三個最基本、可測量的自然常數,你可能會考慮到普朗克時間。

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即簡化的普朗克常數)h,將它們結合起來,就可能得出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雖然這對應於一個有趣的宇宙範圍,因為該等級的量子起伏不會形成粒子/反粒子成對化,但對於黑洞則不同,目前沒有相關的物理過程對應於黑洞的時間變化。普朗克時間非常小,這意味著我們甚至需要天文數字等級的普朗克時間來描述亞原子過程,例如:頂夸克,這是目前已知壽命最短的亞原子粒子,其衰變時間大約10^18普朗克時間,一年的時間相當於10^51普朗克時間,這一時間標準並沒有什麼“錯”,但它確實不符合直覺。

2、原子鐘

這是一個有趣、但令人不易接受的事實:所有關於時間、質量和距離的定義都是“非常隨意”的,1秒、1克、1公斤或者1米,都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只是選擇這些價值標準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規範常數。然而,我們確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將這些選擇的量聯繫起來——通過三個基本常數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以及量子常數h,我們用它來定義普朗克時間,如果你對時間或者距離進行定義,例如:光速可以作為另一種衡量單位。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特定的原子躍遷來定義時間和距離呢?在原子躍遷過程中,電子從一個能級降至另一個能級,並釋放特定頻率和波長的光線,以此來確定時間和距離範圍。頻率僅是一個反比延時概念,所以人們能通過測量一個波長光線經過的時間來獲得一個“時間”單位,同時,可以通過波長定義“距離”,這就是原子鐘的工作原理,它也可以用於定義秒和米。

但這是一個任意定義,許多時間變轉太快,其時間間隔太小,不適用於日常的計時標準。例如:現代科學界對秒的定義是:一個銫-133原子超精細結構釋放的光子在真空中9192631770個波長週期。

3、哈勃時間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而不是使用基於量子特性的更小常數,上升至宇宙尺度等級,將會怎樣呢?宇宙以特定的速率膨脹——宇宙膨脹率,該指數經常被稱為哈勃參數或者哈勃常數。雖然我們通常將它描述為一種速度-距離單位,例如:哈勃常數描述為“71 km/s/Mpc”,它也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一種逆比時間:2.3 × 10^-18逆秒,如果我們將其轉換為時間,就會得到一個計時單位——“哈勃時間”,相當於4.3 × 10^17秒,大約是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年齡。

如果我們使用光速來計算哈勃時間,就會得出“哈勃距離”為1.3 × 10^26米,或者說是137億光年。這是一種宇宙宏觀參數,我們可以使用距離單位和時間單位來研究真正意義上的宇宙尺度。

不幸的是,這樣存在一個大問題: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常數,而是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以一種複雜的方式不斷下降,具體取決於宇宙中所有不同成分的相對能量密度。

4、氫原子自旋翻轉躍遷

長期以來,我們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宇宙時間定義,有一種方法值得考慮:整個宇宙中最常見的量子躍遷。無論任何時候形成的中性氫,它的形成都是一個電子結合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幾乎總是一個單獨、裸露的質子,當電子到達基態時,相對於質子的構型將出現兩種可能性。

電子或者質子要麼反方向量子自旋,即其中一個自旋+ 1 / 2,另一個就是自旋-1 / 2;要麼就是同方向量子自旋,即電子和質子都是自旋+ 1 / 2或者自旋-1 / 2。如果自旋是反向排列,那麼就處於最低能態;如果自旋是正向排列,那麼電子旋轉就有一定概率是自發翻轉,釋放一個特定頻率的獨特光子,該頻率為1420405751.77赫茲。

有趣的是,氫原子自旋躍遷速率較慢,相當於2.9× 10^-15逆秒,如果我們將它轉換成宇宙時間和宇宙長度標準,就相當於1090萬年和1090萬光年,相當於大約330萬秒差距。 #媒体手记#

从莎普爱思到新国都,顺带三峡旅游,持续下跌究竟发生了什么?

最近两周(8个交易日),大盘下跌幅度-2.20%(-72.48),但一些个股跌幅却不小,如标题中的莎普爱思、新国都以及三峡旅游等等,让持有者有些难受。因本人主要精力转向梅花生物,持有其它个股的仓位极低,本不打算重点追问下跌缘由,但有个别网友始终感到困惑,所以趁这个周末,好好复盘一下,来个抛砖引玉。

一、莎普爱思603168

清明节前收盘9.75元,现价8.85元,跌幅9.23%。通过上面走势图可以看到,本轮莎普爱思由2021年12月8日最低价8.44元(当然要按2021年7月28日最低价8.30元算起也行)开始上冲到今年1月7日的最高价12.17元,期间涨幅44.19%。或许有人会说,幅度不小了,该出货了。但仔细观察发现,莎普爱思真正启动是今年1月10日涨停启动,第二天跳空高开再涨停,洗盘2天后又涨停,接着1月17日高开准备继续上攻,但当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受阻,股价高开低走,跌了-3.90%。当日换手率达到11.39%,超过历史日换手率,只能说是放量,还算不上放巨量。从此股价直线下滑,跌到春节后第一天的最低价8.61元。然后从8.61元盘整向上走到3月7日的近期次高价10.92元,接着以差不多相同的方式直线下跌到8.62元,之后升到10.44元再回落到清明节前的9.75元。

上述走势分析对于其他个股的人可能看得云里雾里,但没关系,跳过就行,我是针对持有者。我之所以如此描述,就是想说这几个方面:一、今年1月10日涨停启动,第二天又跳空涨停,伴随交易量放大(超过历史换手率),至少说明主力是有心拉升的;二、如果第一条成立的话,44.19%的上涨幅度根本不够折腾,没有价格操作的空间;三、即便要出货,也应给足一定的时间整理什么的,不会这样直上直下;四、自2021年6月8日最高价12.76元到今年1月10日启动,股价在相对底部区域盘桓了7个月,再加上扭亏为盈、医药股、价位低且相对底部区域、近期交投清淡这五个方面分析,莎普爱思的行情就此结束确实有点令人不解;五、该股选择启动的时间段,正好是大盘下跌的这几个月,是不是主力差一点实力不敢走独立行情或者说顺应大势、顺势而为呢?

从周K线看,自2019年以来,该股连续出现4根阴线有3次,其中2次是在前期涨势很好的情况后出现,其中1次是横盘期间发生。现莎普爱思已连续3周阴线,下周可能依托120周线和60周线进行反弹,就看能不能收一根周阳线止跌企稳。

二、新国都300130

新国都从节后16.02元跌到上周收盘价12.80元,8个交易日跌幅20.01%,足足一个跌停板。从走势图看,该股10元起步,自去年11月26日突然放巨量(换手率17.57%)启动,当天涨了19.70%,差点涨停。接着一路攀升到今年1月18日近期最高价18.00元,之后直线下跌到13.48元又直线拉升到17.58元近期次高价。随后呈75度角下跌到13.55元止跌。3月10日开始,经过相对高位整理后,上升到16.55元附近,最近8个交易日以更陡峭的角度下跌,削掉了股价20cm。

该股去年突然放量启动,有点像拉高建仓,因为换手率急剧放大。节前该股盘面走势与大盘不尽一致,也就是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或暴跌),它的跌幅也不多,有时候还涨。从基本面看,总营收36.12亿、业绩0.41元/股、资产负债率只有33%,要说不太好的财务指标,难道是高达7.9亿的商誉(辩证看待商誉高低)以及净利率5.61%?相比同行业(或同题材、同概念)的其它个股,单单业绩这一点,也还过得去。

日K线上看到,该股前期有构筑“M”顶或者说“双顶”之嫌。但即便是M顶,为什么在明知大盘已转为弱势的情况下,还要整理近3周时间(图中右边颈线),然后又拉升上去?明明在3月9日跌到13.55元处就可以继续抛货的,难道是出货时间不够吗?不太像这种可能。最近直线下跌后,已跌穿120天均线,就看能不能在250天均线与120天均线处止跌企稳。从周K线看,该股处于相对底部区域,主力究竟要干什么?确实与莎普爱思一样,令人难以琢磨。

三、三峡旅游002627

三峡旅游002627自复牌以来,连续3天下跌,如果以复牌第一天的“天地板”算跌幅是接近-25%(按停牌前收盘价7.27元算,跌幅-17.05%),有些惨烈。如果以去年12月31日5.22元最低价起步,到停牌前7.27元,三峡旅游的上涨幅度才40%左右,这么一点空间就砸盘,想想有点可恶。今年以来该股换手率间或放大,总体成交量在陆续攀升,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就是为了去当“韭菜”?

作为湖北地方国企,三峡旅游在交通运输的基础上,收购旅游资产,多了一个利润增长点。此次重组,长远看应属于利好,再不济也是偏中性,为什么会上演天地板?何况大盘最近3天也没有暴跌啊。

从分时走势看,虽然复牌首日上演“天地板”,但跌停时间只有短短的1分钟。按说当天如果属于利好出尽或重大利空,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敲板或无力撼动跌停板。周四跳空低开,盘中仍旧有资金试图上攻,最后无功而返。周五仍旧跳空低开,跌幅收窄后,下午14:46分左右,突然涌出大量买盘,将股价推到6元以上,收盘只跌了-1.15%。种种迹象显示,仿佛是一场“阴谋”,到底是主力被“卖了”还是主力故意为之?真是难以说清。

注重性价比投资、克服情绪化交易。见仁见智、抛砖引玉,我是您的朋友:升涨有序。以上不构成操作建议,以此入市,风险自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湿度指示计也成?美国海军对潜水腕表的一大规格要求,被运用到所有MIL-SPEC 2五十?腕表上。根据自身的丰富经验,他愈发认识到,一块可靠的计时装备对潜水夫的生
  • 一个人旅游后 不再关心自己能不能出片也不会热衷于九宫格网红地凹造型打卡我好像更关心风怎么吹雨怎么下 和我擦肩而过的当地人是怎样在这座城市生活我更醉心于哪里的小
  • 今天和一个玩了很久的朋友吵架了 因为他一直说那天请我花的钱 一共就几十块钱的事 一直说 我觉得很没必要 他让我请他我又不会拒绝 他说 你没请我我为什么要请你
  • 个税免征额这个事情,是几个经典的“大家呼声很高,但实施起来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事实是,即便房子最贵的时候,只要你回到老家镇上或者村里,也是能有房子住的(当然这
  • 浙江风电以#海上风电#为主,相比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舟、甬、温、嘉、台等沿海地市,光伏发电就较为均衡。近年来,厄尔尼诺引发灾害挑战,中原农险构建农业保险“保、防、
  • 老公@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 我爱你@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 期待嘉祺@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 会见面的!茫茫人海中,只需一眼便相重你@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
  • 心里抓住这个想法,那么每个小时都在把你变成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思考是至高无上的,要保持正确的心理态度,包括勇气、真诚和高兴。如今受伤被救赎时,才觉得其实那些看起
  • 复刻VS厂欧米茄海马600新西兰酋长红蓝圈评测整体腕表在材质方面采用为全陶瓷的设计,当然对于深海系列都是全陶瓷,包括深海之黑等,同时整体腕表也是黑色的魅力感,这
  • 之所以说橡木桶对于威士忌而言至关重要,是因为在蒸馏后熟成前的新制酒几乎没有任何颜色和风味,唯一有的就是辣口的酒精味,因为这时候的烈酒往往具有极高的酒精度,尝起来
  • 最后如果还有税务相关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我,当然请友好咨询#税务#江西省律师协会严正声明江西律协 2024-04-24 近期我会收到多起针对法律咨询公司、法务
  • 我本以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国人的思想应该可以看透“改稻为桑”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情。但如若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革,类似的事情永远会存在,但那时候,人民还
  • 女生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都是比较被动的,当然也有主动的,但主动当中也会有着些许的被动,比如不拒绝你邀请呀,跟你打打闹闹呀,有一些身体接触也不会刻意的躲开呀,那一般
  • ❌不能✅因为入口的东西,为了确保每一位顾客开箱都是全新的,非质量问题不退不换,出现质量问题,请及时时间提供图证联系店铺处理,也希望姐妹理解啊,感恩信任~ ‍♀️
  • 好舍不得朱莉啊(是我的上班搭子)可能只有一次次告别才让我越来越坚强我的心里是有目的地的我终于缓过来了气愤 委屈 不甘 都缓过来了厦门真的是很浪漫哈哈哈(也遇到了
  • 推荐原因:《人生的智慧》是《附录与补遗》中最为大众读者所喜爱的部分,它以箴言的形式解答了人生的困惑,回答了“人是什么”,并基于此给出了让人生获得幸福的原则,被称
  • 天津#天津怀孕期间亲子鉴定中心在哪里##天津无创胎儿产前亲子鉴定的地方##天津胎儿孕期亲子鉴定机构地址电话#天津亲子鉴定1、天津万核基因亲子鉴定中心可以做天津亲
  • ”他立于檐下,看了一夜的南萧雨,却终不知,如何回应,心更难晴;“我不是英雄,我也有私心,我也有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我这里的“普通人” 是想说他也是一个会死的
  • 空空落落,又满满当当,昏昏沉沉,却明明白白,我没有所谓的避风港,情绪崩溃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撑着。疲惫的身体,焦虑的情绪,迷茫的明天,感觉每天都过的好累。
  • 每每想起南辰王被“剔骨”心中的痛又加深一次;每每想起南辰王叫“撤军”心中的泪又流深一次;每每想起南辰王唤“十一”心中的憾又刻深一次;为什么让我王死的那么痛苦,整
  • 新建区坚持工业强区、制造业立区,以建设“1+2+N”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3315”行动计划,推进“实干奋进、全民招商”专项行动,开展“季度巡看赛马、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