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取宇宙先天大药,长生久视的秘密,就在这“玄关一窍”之中!

一、玄关之真义

在内丹道修炼中,玄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玄关一窍的显现,代表着修炼者摸着了造化之机,进入了大道之门。但历代神仙家对玄关的解释含糊隐晦,莫衷一是,种种异名,不一而足。

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非五脏六腑,非四肢百骸,亦非炁穴、印堂、百会、规中,拘泥于形体躯骸,而在体内求搜,将一无所得。然而离开人体自身而向外求取,亦无所获。唐代吕纯阳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张祖紫阳真人更言,“修炼金丹,全在玄牝千四百字,玄牝一窍,则金丹之道尽矣,所谓知一而万事毕者也。”

何谓玄关一窍?一言以蔽之,玄关窍者,玄妙之机关,秘密之门户也。《道德经》谓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也。是我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之处。何谓玄关一窍,详而说之,即我摒弃妄念万缘,七情六欲,使我虚极静笃而神气相抱,浑然一体,神即气,气即神,神亦恬淡虚无而无思虑,气亦平和安然而归根。然后,待此神气相抱浑然合一成一气后,我此气机将与天地先天之机的频律一致,至而内感外应,遂感而通,天合人发。此合发之处即玄关一窍是也。准确言之,玄关一窍者,即修炼者达到与天地宇宙,万物万象合发共振时的一种高深功态后,而显示出的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的虚无之谷。修炼者寻着的与万物同根共蒂虚无混沌之处,即玄关一窍。此虚无混沌之处也是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旋转往来,生灭易换之斗柄和总持门。故修炼者只要能进入玄关一窍,便可寻着此虚无混沌之所,即可天人合发,内外相感而盗取天地宇宙之造化气数。前辈大德,已故道教协会老会长陈撄宁先生尝言,“学者果能将玄窍之理论,一一贯通,玄窍工夫般般应验,何患不能缩天地于壶中,运阴阳于掌中,功成证果,可与三清元始并驾齐肩,岂区区玉液、金液、长生、尸解之说所尽其量哉!”故历代丹道大师,先贤圣哲称玄关一窍乃太极至善之地,无极混沌之根,虚无造化之源,先天凝结之所,日月星宿往来旋转之斗柄,天地宇宙易换之总持门。

只要修炼者进入神气相抱的功态愈深,那么自身体内之先天祖炁则能更深层的发动,又因为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乃同一无极混沌之所分(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造化犹如一滴海水与整个大海之水的关系一样),故而修炼者则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时的功态也就愈深,与天地宇宙之机的频律也更吻合,接近。因为,进入玄关一窍的程度越深,也越能更快地,更大强度的盗取天地宇宙之气,最终粉粹虚空,与道合真。又因为神气相抱的功态有深浅之不同,故而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之层次亦有不同。故有玄关一窍现,玄关窍开,大开,遍开之说。“辟开窍内窍中窍,踏破天中天外天,”就是对进入此功态不同层次阶段的形象概括。北七真之一的全阳子王处一在其《玄光集》中有诗一首云,“清静翰开壶内境,无为踏破洞中天。灵明混合诸天地,大道空无一法传。”也是对进入此功态的方法和过程的维妙维肖的描述。其微妙处,大堪仔细品玩推敲。行者果能明了此一句而词外见义,必可得其修炼的大机趣。

此一种高深功态在释家而言,则称之为“真空”。而天人合发,内外相感,使我之心身有所变化,充盈无限生机的那一时刻则称之为活子时。而一日之内,神气相溶而发动先天祖炁使之天人合发,内感外应之时亦不止一次,故采取此天地宇宙之真阳真药亦不止一次。因此,唐代崔希范在其《天元入药镜》中言:“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天地宇宙之气机从玄关一窍中而出,则称之为妙有。此先天造化、气机则称之为真种子,长生药、得道之真种子,长生不死之真药。有了这种子,就会形成发芽生根而结果的无限变化。老子称此“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因,是真种子,“无不为”是果,是无所不能的无尽造化。服了这真阳之药,即可脱去凡胎俗骨,实现脱胎换骨之功,跨入一个全新的生命层次。

由上而观之,“玄关一窍”实乃一虚无混沌之所,并无定处可寻,其中包含着无限之气数和造化,亦包含着无限之空间与时间。在人体自身而言,得玄关遍开后,人即与宇宙所有之时间和空间混为一体了。为什么这样说?众所周知,我们普通人有区别之心,辨识之心。因此,我们的思维、意识总是一断一断的,不能成绝对的连续状,每一念头,每一思维,意识即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短暂之不确定时间。每一个念头、思维、意识就象开关、闸门一样时断时续、时开时关,时强时弱地控制着我们与天地宇宙交融混合的深度、与天地宇宙能量互换的力度,又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脱离于天地宇宙而独立存在,故好似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每当另一念头一起,即湮灭了上一个念头,随之也湮灭了上一个狭窄的空间和不确定时间,而产生了另一个空间、时间。一瞬间内,即产生了生生死死之不断轮回。如是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能力以及生机、造化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之内,某一肤浅的层次之上,由此而形成了我们的繁衍生息,生老病死。亿万个念头,形成了亿万个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而时间空间愈多,则所形成的时间也愈短暂,空间也愈狭窄,离道、离真理也愈远。庄子在《南华经·齐物论》中更是分析得精辟透彻。《道德经》亦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每一时间和空间之综合体可称之为“玄关一窍”。而所谓的玄关一窍的显现、大开、遍开,就是所有的时间、空间逐渐融合,最终浑然为一,而成虚无混沌返补归真的过程。此时,对修炼者而言,不再有空间与时间之分,不再有空间之边界和时间之流逝断续,也即前文所说的包含无限之空间与时间。

二、死、活玄关窍说

玄关一窍又有死玄关窍,活玄关窍之说。(详见西派丹法开山鼻祖李西月所撰《道窍谈》)笔者就其分别试解一、二。以飨读者诸君。

什么叫活玄关呢?我虚极静笃之时,忽灵光一现处,就是活玄关,也是神气交融的虚无谷,更是我与天地宇宙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的合发点。古先哲称之为真橐龠,真鼎炉。因为修炼者在每次修炼中,由于入静程度之不同,而产生了与天地宇宙同步共振,内感外应之处的不同。因此神气相抱,天人合发点并不是固定和不变的。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活玄关窍。

故上上根器者,摒除妄念万缘,绝弃七情六欲,一念放下,转识成智。正如唐代高道王玄览所言:“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使之万念归一。当修炼者达到物我两忘,空色不异,受想灭尽之最高静定时,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相,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分。也就是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分别。也即包含了无数的时间与空间。意识亦成为绝对的连续状(也即无意识),达无极混沌之境(也即无境界可说)。此时,我之气机与宇宙同步共振,内外相感,至而浑然为一,与道合真,浑身百节,亿万细胞,无一处不龙虎交战,无一处不水火既济,神气相抱,故而无处不是与天地宇宙合发之点。修炼者在此一瞬间即可成就大丹,炼就纯阳真身。一刹那即可实现“赤血换兮白血流,形骸化兮似银膏”的脱胎换骨之功。古人所谓“得丹原在刹那间”即是此意。也即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直篇》中所云:“日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这时修炼者可以说无一处不是玄关一窍,无一处玄关一窍不是大开。这就是在内丹修炼中所说的玄关一窍遍开的最高层次。修炼者这时的形体躯骸发生了天翻地覆之变化,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完成了生命的再次塑造和完善。明代三丰真人对此经过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仙云‘这回大死今为活’又云‘一点而天下不平’到此地位,才是真正天地交泰,日月交宫,真阳之药到,顷刻周天火发,骨胎化作一堆肉泥,阳神脱体,撒手无碍。”“炼已持心明理见性之时,攒簇发火,不出乎一个时辰,立得一黍玄珠,现于曲江之上,刀圭入口,顷刻之间,一窍开百窍齐开,火发四肢,浑身筋骨血肉都化成炁,与外水银相似。”

以上所说,即活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中最上乘之顿法所采用的玄关,非上上根器者不可实修实证。盖一般之人,下手之初,无法斩断妄念万缘,放下七情六欲。不能一念放下转识成智,而直造先天之先,进入虚极静笃之混沌之境,故又有“死玄关一窍”之说。

那么,什么叫死玄关呢?死玄关一窍通常指上丹田(性之蒂),下丹田(命之根),中丹田(规中一窍)。为什么把这三丹田叫死玄关一窍呢?因为通常修炼者守此三丹田较容易入静,因为人体神气相抱,水火既济,龙虎交泰通常在此三丹田。也就是说神气较容易相抱交溶于此三个丹田处。故与天地气机同步共振,能量交换也通常在此三丹田发生,因此把这三个丹田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学人明了此理后,在修炼中就不必拘泥于死守某一处了。人身内外,任何一处都可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当就其学人本身修炼时的敏感点,神气交融点不同而定。由此,可知所谓死玄关之说,涉及到下手问题,乃为我们普通修炼者所设之方便法门。

当然,就下手之法而言,实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青壮年,健康之身,应多读丹经以穷理而先性后命。若守窍,当认规中一窍为宜。中老年,虚弱之体,需纠偏补漏,当先命后性,如守窍,则以下丹田为好。

三、玄关窍现的层次及其内景

怎样使玄关窍显现、大开、遍开呢?其顺序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究其实,玄关窍开之顺序过程也就是修道全过程。众所周知,修道的过程层次可分:一,炼已筑基(使阳精初现);二、炼精化气;三、炼气化神;四、炼神返虚;五、炼虚合道这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不但是玄关窍开的过程,更是不同层次之阴阳气机在相应的玄关窍内显现、烹炼、交泰返本还真的过程。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有西江月一首,尽披无遗,词曰:“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便看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现在,笔者就其各阴阳气机出玄入牝、返本还真的过程综合玄关窍开的过程浅述如下,以飨读者诸君(以守下丹田一窍为下手之法为例)。

一、炼已筑基(阳精乍现):下手初,用性之蒂也即二目(性之外在表现,神之所聚乃二目。故《阳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又有全身内外皆是阴,唯有二目一点阳之说)返照命之根(也即下丹田)。《悟真篇》有云:“蟾光终日照西川。”又有古诗云:“谁人识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中央。”如此使神气相抱,浑然合一,自然神定气闲,而隐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先天之精自然显现(明代陈眉公在《宝颜堂秘芨》中有云:“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氤氲而未成形,后天之念动,则成后天之精。”)。如是后天呼吸之息通过人体自身之后天神气而自然与此先天之精氤氲相连,并不断滋补充盈此先天之精,修炼者到此地步,方感受到全身气血融和,酥软如醉,神情愉悦,四肢百骸充满着一股温和之生机。如是一呼一吸,全身毛窍一开一阖与之相应。待火候满足之时,修炼者在某次修炼中将进入虚极静笃,渺渺冥冥,恍恍惚惚,似醒还睡之际,忽然一醒,玄关窍现,一点灵光从中而出,一点真阳外药从中而生,似荧如星,似风中之火,摇曳不定,若雨中之灯似明将暗,此时真阳不多,玄关初露,微阳咋吐,性光初现,也可称之为小药产。在此阶段中,如不时时护持,则灵光渐灭,生机将俱无。何谓为护持?即刻刻保持恬淡虚无,神定气闲,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之心境。心无增减,随缘而就,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也即张三丰真人所言“常应常静常清静。#修行#

#易经推理,阴阳八卦,奇门遁甲!##盘古论今,悟参识道。# 都说积阴德可逆天改命,积阴德和做阳善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经常有很多信众会问什么是阴德,积阴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汉代的经典《淮南子·人间训》就有:“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积阴德是天道承负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广积阴德必将得到神灵的赐福。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中华民族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人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在《易经》中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阴德与阳德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德有阳德与阴德之分。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积阴德的五种福报

1

远离魔障

《悟真篇》中说:“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道光曰:魔障在彼,修持在我。阴德既宏,灵丹可冀。”

如果人想修道,但是缺少阴德,一修就会有群魔阻道,而有阴德深厚,就金丹有望。

2

贵人相助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中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

如果你想保持你的富贵,或者是你想过的好一些,则需要积累阴德,这样才能得贵人相助,得上天帮忙。

3

子孙昌荣,远离恶道

《吕祖全书》中说:“为善事者,必享福报;积阴德者,子孙荣昌。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善事也。救死扶伤,急人患难,无纵隐,贼阴德也。不作善事,不积阴德,则恶道无所不入矣!”

阴德深厚,子孙才能昌盛,而积累阴德的方法有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救死扶伤,急人患难。如做人无恻隐之心则毁伤阴德,这时恶道就会接近你。

4

降服恶鬼

《真仙真指语录》中说:“阴德伏鬼,阳德伏人。”人有阴德鬼邪惧怕!

5

能避祸患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中说:“君家阴德合天门,岁小淹留祸不侵。”人有阴德自然可以远离祸患,接近福报。

积阴德与积阳德的区别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有人会说,阳善享有名声,得到掌声、恭敬、礼赞、鲜花、媒体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不是很好的事吗?

这个“名声”,确实也算是一种福报,但是这个“名”,却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为什么呢?

因为“名”也是消耗福报的一种方式,做了善事,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好像钱花出去钱就没了,你把这个“名气”的福享了,也就等于消耗了部分福报。

所以说阳善只是得到一个形式,这个福报你一用没了,而且这个“名”,老天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被人冤枉,看起来委屈,殊不知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很发达。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马光说得再透彻不过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许多圣贤先人告诉我们,积阴德、积善果,那永远都是你的,别人是偷不去、抢不走的。

你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后面的福报也大,甚至还会福泽你的子孙。所以我们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扬自已,故意让别人知道的道理就在这里。

阴德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这样得的福报才大。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https://t.cn/R2WxXZe

为什么积阴德可逆天改命,那做阳善之事有何不同?
一、何为阴德?

经常有很多信众会问什么是阴德,积阴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汉代的道教经典《淮南子·人间训》就有:“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积阴德是道教天道承负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广积阴德必将得到神灵的赐福。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道教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人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在《易经》中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二、阴德与阳德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德有阳德与阴德之分。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

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三、积阴德的五种福报

1
远离魔障
《悟真篇》中说:“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道光曰:魔障在彼,修持在我。阴德既宏,灵丹可冀。”

如果人想修道,但是缺少阴德,一修就会有群魔阻道,而有阴德深厚,就金丹有望。

2
贵人相助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中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

如果你想保持你的富贵,或者是你想过的好一些,则需要积累阴德,这样才能得贵人相助,得上天帮忙。

3
子孙昌荣,远离恶道
《吕祖全书》中说:“为善事者,必享福报;积阴德者,子孙荣昌。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善事也。救死扶伤,急人患难,无纵隐,贼阴德也。不作善事,不积阴德,则恶道无所不入矣!”

阴德深厚,子孙才能昌盛,而积累阴德的方法有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救死扶伤,急人患难。如做人无恻隐之心则毁伤阴德,这时恶道就会接近你。

4
降服恶鬼
《真仙真指语录》中说:“阴德伏鬼,阳德伏人。”人有阴德鬼邪惧怕!

5
能避祸患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中说:“君家阴德合天门,岁小淹留祸不侵。”人有阴德自然可以远离祸患,接近福报。

四、积阴德与积阳德的区别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有人会说,阳善享有名声,得到掌声、恭敬、礼赞、鲜花、媒体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不是很好的事吗?

这个“名声”,确实也算是一种福报,但是这个“名”,却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为什么呢?

因为“名”也是消耗福报的一种方式,做了善事,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好像钱花出去钱就没了,你把这个“名气”的福享了,也就等于消耗了部分福报。

所以说阳善只是得到一个形式,这个福报你一用没了,而且这个“名”,老天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人世间享有盛名,但言过其实的,大多会有奇祸。现今社会我们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现世报。知名度很高的人,如果他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

名誉超过了实际的功德,就有奇祸,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念头不正!都是“求名”的心。努力了半天,就希望别人宣扬一下。做善得祸,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自己好好检查一下,做善求名,我们求名的那个心,是想得到“恰如其分”的那个名,还是“名过其实”的那个名?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被人冤枉,看起来委屈,殊不知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很发达。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马光说得再透彻不过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五、广积阴德,命运必转

阴德,即上德;阳德,即下德。

上德之人,人前背后言行一致,不欺暗室,不愧屋漏,可以“慎独”。下德之人,行善功利心重,斤斤计较,念念不忘,是小善。至于虚情假意行善,做做表面文章的,那就是伪善了,所以《道德经》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许多圣贤先人告诉我们,积阴德、积善果,那永远都是你的,别人是偷不去、抢不走的。

你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后面的福报也大,甚至还会福泽你的子孙。所以我们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扬自已,故意让别人知道的道理就在这里。

阴德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这样得的福报才大。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

如果修心、修行不够,或造点小恶,随修随报,到后来好的善果就没有了。

所以只有多积阴德,德才能积得住,也留得住。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阴德。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字、奇门遁甲测事寻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线 · 圈 】 西方古典艺术中,对线和圆的运用讲究写实。以“线”做轮廓,以“圆”做造型,突出雄伟之势。如:罗马万神庙,古罗马斗兽场等。而中国古典艺术更讲究对
  • 聚焦2022山东两会丨报告深读|在增强创新力上走在前,山东如何发力?#2022年山东两会# 巩固拓展比较优势 补短板强弱项 有效激发社会动力活力   在增强创新
  •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收听今天的My radio英文榜。人生如茶,品过才知浓淡;生命如途,走过才知深浅。 接下来欢迎收听由主播念旧 ,主播甘霖 和编辑渊
  • 四川姑娘挂帅海底捞,打工27年身家25亿
  • 十二星座每日简运势/2月26日 #双子说星座##星座##十二星座# 白羊座【3.21--4.19】:不尽人意的运势,容易碰上事与愿违的烦恼。总是因为一开始的判
  • #黑龙江疫情# 【疫情防控期间,聚众赌博 6人被拘】#黑龙江城市服务台# 疫情防控期间,不扎堆聚集,既是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也是对一线防控人员艰辛付出的尊重。
  • 太疼了 太难了 太累了 很多记忆依旧空白,但至今都记得6.9中午的大太阳。可那光像加了滤镜,看上去就是暗暗的, 怎么看都像下午五六点的样子。 喧闹的世界静
  • #叶罗丽亮彩[超话]#以后亮彩的文案 评论的时候喜欢的话可以复制评论,(也可以自己编随意来) 亮晶晶的星儿,像宝石似的,密密撒满了辽阔无垠的夜空。 夜,万籁
  • 内心平静才能够看到圣洁的光辉,您的心平静了,那么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能够心平气和达成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标和人生的要求就像白莲花一样圣洁。 人生不管遇到任何困难
  • “书中故事我来讲”绘本故事坊第十四期故事分享:《好饿的毛毛虫》 如果说有一条虫子能一路畅通无阻地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那么就是它了! 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
  • #儿童摄影[超话]# ROADKIDS |《克莱因蓝》来鹿岛了哦! 极致蓝白的视觉冲击感 带来的是最强烈的心灵感受 极简线条和几何图案的结合 增加画面的
  • #郑州金石装饰# 幼儿园设计——阳光教室 人们对于太阳的喜爱是谱写在DNA里的,在幼儿园设计时充分保留空间可接受的自然光源,让孩子们在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的同
  • #热门楼盘推荐#【莲湖黄金嘉境】 价格:约15000元/㎡ 全部户型:三居室(113~139㎡) 四居室(132~177㎡) 楼盘概况:?黄金·嘉境”项目立席于
  • 如果有人问我对重装徒步有什么情怀?我想说也许是因为清晨那刺破云层的霞光万丈,还有那日暮时分映透天边的一抹霓虹,或者是午夜梦醒悬在枕边的一片灿烂星河,也可以是翻越
  • [小红花]【游学动态更新2021.11.24| 菲律宾、日本、韩国】 随着疫苗在全球的普及,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病毒的变异和人员的聚集带来的反反复复,使得出境
  • 庄子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在森林中筑巢,所需不过一根树枝,鼹鼠到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果腹。克制欲望,极简生活,才能拥有更多。克制自己
  • 招生大纲一出来,后台很多同学咨询我,问想跨冷门专业,好不好考之类的。通过这个事情可以认识到,既然有咨询我的,肯定也有咨询别的地方的,也不只是一个平台。可能因为这
  • 问: 关于2021年英国硕士毕业已回国能否走海外渠道申请2022#csc奖学金# ? CSC欧亚非英国项目回复: 你好:欢迎关注国家公派留学。根据选派办法中的
  • 刚刚和我朋友去剪头发,出来以后一辆路虎直直挡住我们的路,我朋友就拉着我绕开了。那个司机就一直叫我,我说我着急去上班你问别人吧…… 他径直把车停在路边,追过来问我
  • 昨晚上的睡前聊天,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们聊了一会儿后,恒恒说如果把全世界的妈妈排个名,我会把你排在第一名。 我感动ing,说你咋这么好呀,我昨天还对你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