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浅释[蜡烛]南无阿弥陀佛[蜡烛]

[蜡烛]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统指一切时间。
[蜡烛]三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蜡烛]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宗教智慧。分别是由听闻、思惟、修禅定所形成的。)
[蜡烛]六度: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就是六个从烦恼此岸到觉悟彼岸的方法。)
[蜡烛]十二因缘: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也称十二缘起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
[蜡烛]四圣谛:苦、集、灭、道。
(释迦牟尼佛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蜡烛]三毒:贪、瞋、痴。
(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为饿鬼之源,瞋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
[蜡烛]五毒心(五毒):贪、瞋、痴、慢、疑。
(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
[蜡烛]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佛教称人生八苦。)
[蜡烛]三皈依:也作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也可说为皈依:觉、正、净。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
[蜡烛]三宝: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
信、愿、行:净土法门之宗要。
[蜡烛]四大: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蜡烛]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蜡烛]三善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
[蜡烛]三恶道:佛教认为六道中,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为三恶道。
[蜡烛]五行:金、木、水、火、土。
(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系统观,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
[蜡烛]三学:戒、定、慧。
(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蜡烛]四圣道:即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
[蜡烛]十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分别是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蜡烛]五欲:佛教中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
[蜡烛]六尘:佛教中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
[蜡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蜡烛]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
[蜡烛]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
[蜡烛]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蜡烛]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蜡烛]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蜡烛]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四种心,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蜡烛]佛学四德:常、乐、我、净。
(指大涅槃的果德,又称涅槃四德。)
[蜡烛]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蜡烛]四念住:又称四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
[蜡烛]五种观想法: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数息观。
[蜡烛]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
(此处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
[蜡烛]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蜡烛]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
[蜡烛]六通:佛教名词,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蜡烛]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蜡烛]五浊: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
[蜡烛]三业:身业、口业、意业。(①身之孽业,杀、盗、淫;②口之孽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③意之孽业,贪、瞋、痴。)
[蜡烛]如来十号:佛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蜡烛]正法、像法、末法:佛虽然已不在这世间了,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佛入灭算起,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以后,共有一万年的时间叫“末法”。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
[蜡烛]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蜡烛]带业往生:修行改变之后,带业往生讲的是这个人曾经造过业障,或者犯过罪。现在修行忏悔罪业,还有留下的业障痕迹,是一些很轻的业,而不是带着重业往生。
带业往生带的是你过去的已经抹去的旧业的痕迹,不是带新业,如果带新业能够到天上、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话,那就是乱因果。
[蜡烛]四种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
[蜡烛]无我:无我,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有两种:人无我、法无我。
[蜡烛]念佛的四种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1)持名:念佛的时候先要持名,在念经之前,一定要先讲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如何如何。
(2)观像:看着观世音菩萨的像念经,心里会纯洁。
(3)观想:脑子里观想观世音菩萨,但是观想很难,刚开始学佛念经的人,稍不留神很容易走火入魔。
(4)实相:实实在在看到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不想任何东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什么都不往脑子想。实相的意思就是自然的,不往心里去的东西,不要用心去执著地想,我要看到观世音菩萨。
[蜡烛]十大行愿:①礼敬诸佛;②称赞如来;③广修供养;④忏悔业障;⑤随喜功德;⑥法物常转;⑦请佛住世;⑧常随佛学;⑨恒顺众生;⑩普皆回向。
[蜡烛]执著:我执、他执、法执。
[蜡烛]三身:法身、化身、报身。#大乘佛教[超话]#

欲不除不出轮回

「一切众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是真的,如果没有婬欲的念头,你就不会到六道来轮回。所以古德有句话说,「欲不除」这个欲就是婬欲,「不出轮回」;「念不一」,也念佛,「不生净土」。生净土要念到一心,也就是起心动念只有阿弥陀佛,这比什么都重要,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念,这个人决定往生。在这个世间,没有把淫念头断掉,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生死的根就是淫欲。

净土大经科注(第461集) 2012/8/10

「如《智度论》」里头说:「婬欲者,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它不像偷盗杀生恼害众生,但是淫欲在心里面放不下,它能引发种种罪恶,所以它绑住你的善心善意,它只要一起作用都是有害的。如果是邪淫,这个罪就更重了,来生果报肯定是三途,他决定去的地方。谁愿意去?饿鬼、地狱、畜生,你愿意去吗?时时刻刻警惕自己,有这个念头就是有三途的因,有因必有果。把这个念头放下,这个因就没有,换句话说,来生决定不堕三恶道。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415集) 2017/1/9

「又婬者,乃十恶之一」,这是佛家所说的,「婬为枷锁,缚众生故;婬为罪源,生诸厄故。一切众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这是佛经上讲淫欲的过恶。佛讲戒律,戒律讲得很多,但是杀跟淫都摆在第一。在家戒律是把杀生摆在第一,出家的戒律是把淫欲摆在第一,很有道理。经上用比喻来说,淫是个枷锁,枷锁是刑具,能缚众生。众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什么原因?就是这个,众生因淫欲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根是它。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5集) 2011/8/5

历代我们看这个历史,末代的皇帝,为什么把国家丢掉了,最后落得真是国破家亡,生命保不住,都被杀了?你细心去看他的因,淫是第一,都是因为这个亡国的。所以佛把它列为根本大戒,根本大戒是四个,杀盗淫妄,淫是罪源,一切罪的根源。生诸厄故,这个厄是苦难、灾难,一切灾难是从它而生。所以佛讲,一切众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就是生死轮回。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淫欲断了,轮回就断了,你真正能超越三界。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5集) 2011/8/5

「如制强力,弱者自伏」,一切妄想、邪念当中,淫欲这个念头力量最强、力量最大,你能把它控制住,其他的,次等、再次等的这些邪念自然不生了。「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这个欲就是淫欲,有三种过。第一个「苦而似乐」,人不知道它是苦,以为它是乐。要细心去观察,就知道佛所讲的这个话是正确的,真的是苦不是乐。为什么?对于身心都在摧残、都有伤害。第二个「少味多灾」,味是趣味,人之所好,灾是灾难,带给你的灾祸、麻烦可大了。第三个「不净似净」,这是真的。

净土大经科注(第461集) 2012/8/10

情执,你只要这个东西不断,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太可怕了!回头想想我们自己,佛说,跟净宗有缘的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为什么还在流转?过去生中遇到过这个法门,为什么不能往生?还不就是这么一个念头!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先看到你喜欢的就跟著它去了,就这么个道理。你转生多可怕!

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4集) 2012/10/23

情执太深的人,那就是最重的枷锁,往往念佛都还不能避免,这一生这么善的缘分,也只是结个缘而已,这一生没有成就,你说多可惜。所以你一定要认识,淫欲是最重的枷锁,应该把它丢掉、把它放下。你带这么重的枷锁,你什么时候能出离?这桩事情不能求人,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不能帮助你,天地鬼神不能帮助你,这个事情是自作自受。只有自己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我从今天起彻底放下,我真念佛,这就行。我们这样做,佛菩萨真的加持我们,龙天善神真的保佑我,决定要真干。

净土大经科注(第461集) 2012/8/10

佛法里头常说,爱是六道轮回的根本,「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就是爱欲;「念不一不生净土」,这两句话重要,净宗法门「欣厌」两个字圆满的包括了。厌是什么?厌离娑婆,厌离六道轮回,首先就要把爱欲断掉。你有这个东西,事上没有,念头上还有都不行。你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太上感应篇(第169集) 2000/3/8

你要想往生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上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念不一不行。怎样才一?二六时中只有这一念,除这一念,别无二念,那个念才一。这样的人决定得生净土,真的叫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太上感应篇(第169集) 2000/3/8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欲不除不出輪迴-第387集

  「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是真的,如果沒婬欲的念頭,你就不會到六道來輪迴。所以古德句話說,「欲不除」這個欲就是婬欲,「不出輪迴」;「念不一」,也念佛,「不生淨土」。生淨土要念到一心,也就是起心動念只阿彌陀佛,這比什麼都重要,除阿彌陀佛之外沒第二念,這個人決定往生。在這個世間,沒把淫念頭斷掉,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面生死的根就是淫欲。

淨土大經科註(第461集)2012/8/10

  「如《智度論》」裡頭說:「婬欲者,雖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它不像偷盜殺生惱害眾生,但是淫欲在心裡面放不下,它能引發種種罪惡,所以它綁住你的善心善意,它只要一起作用都是害的。如果是邪淫,這個罪就更重了,來生果報肯定是三途,他決定去的地方。誰願意去?餓鬼、地獄、畜生,你願意去嗎?時時刻刻警惕自己,這個念頭就是三途的因,因必有果。把這個念頭放下,這個因就沒,換句話說,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15集)2017/1/9

  「又婬者,乃十惡之一」,這是佛家所說的,「婬為枷鎖,縛眾生故;婬為罪源,生諸厄故。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這是佛經上講淫欲的過惡。佛講戒律,戒律講很多,但是殺跟淫都擺在第一。在家戒律是把殺生擺在第一,出家的戒律是把淫欲擺在第一,很道理。經上用比喻來說,淫是個枷鎖,枷鎖是刑具,能縛眾生。眾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什麼原因?就是這個,眾生因淫欲造作量邊的罪業,根是它。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2011/8/5

  歷代我們看這個歷史,末代的皇帝,為什麼把國家丟掉了,最後落得真是國破家亡,生命保不住,都被殺了?你細心去看他的因,淫是第一,都是因為這個亡國的。所以佛把它列為根本大戒,根本大戒是四個,殺盜淫妄,淫是罪源,一切罪的根源。生諸厄故,這個厄是苦難、災難,一切災難是從它而生。所以佛講,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就是生死輪迴。故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淫欲斷了,輪迴就斷了,你真正能超越三界。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2011/8/5

  「如制強力,弱者自伏」,一切妄想、邪念當中,淫欲這個念頭力量最強、力量最大,你能把它控制住,其他的,次等、再次等的這些邪念自然不生了。「然此欲法有三種過」,這個欲就是淫欲,有三種過。第一個「苦而似樂」,人不知道它是苦,以為它是樂。要細心去觀察,就知道佛所講的這個話是正確的,真的是苦不是樂。為什麼?對於身心都在摧殘、都傷害。第二個「少味多災」,味是趣味,人之所好,災是災難,帶給你的災禍、麻煩大了。第三個「不淨似淨」,這是真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461集)2012/8/10

  情執,你只要這個東西不斷,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太怕了!回頭想想我們自己,佛說,跟淨宗緣的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量諸佛如來,為什麼還在流轉?過去生中遇到過這個法門,為什麼不能往生?還不就是這麼一個念頭!還沒見到阿彌陀佛,先看到你喜歡的就跟著它去了,就這麼個道理。你轉生多怕!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集)2012/10/23

  情執太深的人,那就是最重的枷鎖,往往念佛都還不能避免,這一生這麼善的緣分,也只是結個緣而已,這一生沒成就,你說多可惜。所以你一定要認識,淫欲是最重的枷鎖,應該把它丟掉、把它放下。你帶這麼重的枷鎖,你什麼時候能出離?這樁事情不能求人,誰都幫不上忙,佛菩薩不能幫助你,天地鬼神不能幫助你,這個事情是自作自受。只自己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我從今天起徹底放下,我真念佛,這就行。我們這樣做,佛菩薩真的加持我們,龍天善神真的保佑我,決定要真幹。

淨土大經科註(第461集)2012/8/10

  佛法裡頭常說,愛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就是愛欲;「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兩句話重要,淨宗法門「欣厭」兩個字圓的包括了。厭是什麼?厭離娑婆,厭離六道輪迴,首先就要把愛欲斷掉。你有這個東西,事上沒,念頭上還都不行。你有這個念頭,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

太上感應篇(第169集)2000/3/8 

  你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量壽經》上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念不一不行。怎樣才一?二六時中只這一念,除這一念,別二念,那個念才一。這樣的人決定生淨土,真的叫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太上感應篇(第169集) 2000/3/8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施华洛世奇也是有黑历史的,不过它的代言人好像忘了。
  • 虽然张翰和他的女友没有在节目中公开恋情,但由于两个人还是荧幕情侣,所以也在节目中上演了不少亲密互动。登上《快本》的情侣实在不少,但是能够像张翰这样和两任女友都录
  • 以为这就是一世了,却不知,月圆月缺几度,掌心的时光如沙漏尽,秋深时,青衫已杳。细数那些将满腔春意桃花浓掩藏的时光,原不过,是浮华中惊鸿一撇,又不过,是一叶飞花灼
  • #挽救婚姻# #分手了怎么挽回怎么复合#为什么说挽回的过程中做朋友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当你有了积极的改变时,你能及时有效的将这些信息传递给ta。实际上挽回并不只是
  • 10月25日,新东方在线曾发布经营范围调整的公告,称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其乃提供予中国内地幼儿园至九年级(K-9或义务教育)的学生
  • 红海灼灼,定不负玺❤[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互评互赞打榜[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连续签到36天了加油一生一世[爱你][爱你]
  • #热门楼盘推荐#【铁西区阳光城·未来悦 璟园】价格:约12500元/㎡全部户型:二居室(85㎡) 三居室(112㎡)楼盘概况:阳光城•未来悦 璟园作为阳光城在铁
  • 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一定全是狗血,也不一定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能到最后也只有平淡无奇的生活和无疾而终的暗恋。之前我留纯打卡也有几百~离谱,不过确实,我也不愿意看广
  • 对此,林俊杰表示感谢,并称:“这太酷了。【各种情感情绪英语词汇】happy 开心;afraid 害怕;sad 伤心;amused 被逗乐;bored 无聊;an
  • 温钰真人闻言先是大惊,继而面色沉凝低头掐指卜算了片刻,神色又缓和了下来,心道:想不到,衍儿的情劫竟是应在这闭关多年的上古妖王身上。    奴是叫千声,哭万声。
  • #任嘉伦[超话]# 你发你的光,我追我的星让我们都成为别人的太阳你不认识我,但当我举起你的灯牌你就知道我是为你而来期待今晚嗨放派@任嘉伦Allen ❤️‍#任嘉
  • 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才是痴人说梦。孔子说的是君子在年轻的时候要小心戒色,而孟子说人和禽
  •     它的本意是:常知足,常快乐;    而它衍生的意思应该还有:谁知足,谁快乐;越知足,越快乐。或许打小就养成了这种坚强的性格 或许经历的事情多了 或许心凉
  •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一边调侃着苹果的高价擦屏布,另一边,特斯拉779元的限量1500个空酒瓶“收藏品,也已经在双十一前夕卖完了……【#特斯拉779元空酒瓶也卖光
  • 近日,侯耀华参加了好友的收徒仪式,从画面来看,这位好友应该是画家,现场,75岁高龄的侯耀华登台讲话,原话如下:必须有师傅有徒弟,因为你上大课培养不出好演员,也培
  • 8、原文:我只爱你一人古风文: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8、原文:我只爱你一人古风文: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
  • 到了秋日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倦感,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的过程中,总觉得疲惫不堪。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
  • #魔都探店##美食分享# 挂完holter 一脸不开心 (单独行动的时候总是这么呆滞 从来都不是高冷 是脑袋在放空)一个人漂着去喝了生椰拿铁 思考人生半小时 幽
  • [疑问]怨不得别人,这是有眼睛的自身生理看结构所导致。人的眼睛是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组成的,而眼球是由外围的球壁与里面的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 ♥截修,禁快转去水印♥厨房里的哥哥太帅啦,你有被迷到吗[awsl]与宁一起开启模范生活[憧憬](什么时候能被“投喂”不shi[偷笑]) ❥刘宇宁★lyn❦ 摩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