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白玫瑰:
展信安,有些日子没写东西给你了,日子很安静,就像死了般,去看了夜晚的灯火,橘色的日落,朦朦胧胧的明,寂静无声,倒可能是没这么安静,只是什么沉寂下去了。
我交了朋友,像你过去那般活,画了石膏像,和你过去一样花里胡哨,买了香水,你喜欢的玫瑰味,你喜欢的,很长很长的裙子我买到了,穿了很久,绒面的,今天天气很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好喜欢熬夜,很久没有天黑的时候睡过了,你过去好像很少这样,可能要改
白玫瑰,有点想你,一个人好安静,翻来覆去,什么都想不出,空空,掉不出眼泪,倒是真的麻木,想起你觉得鲜活,可是,怕你鲜活,想起你歇斯底里,想你悲戚,想起,那些忙碌的日子里,你站在阳光下却置身阴暗,想起你捧一裙摆阳光赠我,却被我吞噬,问我
“安安,会一直爱我吗?”
爱,直到你死去那刻,更爱,你独留我,自己单枪匹马赴诺言,你说世间繁华万千先退,逃苦难,不看也罢,说我,道理万千伫风雨,可屏风雪见黎明,但如今看,我无望,且卧冰雪陨落罢。
白玫瑰,我是谁呢,是哪片星星碎片,是哪朵玫瑰凝聚,是什么呢,是什么,安静下来的夜格外想你,想起你歪头歪脑看着书本,看着手机,看着草地里不知道什么东西发呆,哼不知名调调,漫不经心,懒懒散散,哪怕你那时确实是倦怠了,像阳光下犯懒的猫,腐败,但带着太阳的香气。
白玫瑰?想去见你,再次,我不知道见到你该怎么说,你会怎么想,觉得我临阵脱逃,或是什么都不讲,离去吗?下辈子能不能,真的与你相拥,不是站在阳光下彼此的影子,而是鲜活的,血液滚烫的人。

红玫瑰 https://t.cn/R2WxgAC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一切行者』,这个「一切」就是指修行的人,特别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人,不管你是什么人。『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这个「但」就是只要,《佛说阿弥陀经》,这个净土三经,「依此经深信行者」,深信前面有解释。这一段关键在深信,深信他必定去修行,这个行就是念佛。能够深信依教修行,这样的人必定能成就,所以「必不误众生」,绝对不会耽误众生。这个地方关键在深信这两个字。这个经,这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不难,我们一般讲易行道。特别念佛四种方法,第一个,实相念佛;第二个,观想念佛;第三,观像念佛;第四个是持名念佛,我们现在采用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当中是最方便的,也最容易,其他三种都有它一定的难度。持名念佛这个方法,行住坐卧,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都可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妨碍念佛。
  你看海贤老和尚,我们这次佛七也都有看海贤老和尚,中午我们放国语的,晚上我们放台语的。老和尚要求我们一天看三遍,看一年,每天看,看三遍,看一年,每天念一万声佛号,一年后你往生就有把握了。现在有很多人看很多遍,一天超过三遍的也大有人在。看最多的大概是东北哈尔滨刘素云居士,一天看七、八遍,她半年多就看一千多遍。我们净老和尚给我们讲的,一天看三遍,每一遍看的感受会不一样、体会不一样,看的遍数愈多,他的体会就愈深。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海贤老和尚他能成就,关键就在深信这两个字。他也不认识字,那个时代,我们可以想象,乡间,乡下经济不好,是没有办法念书的,就是做这些农业工作、做这些苦工。出家,他的师父也没有教他什么,就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跟那个锅漏匠一样,宁波锅漏匠一样,也是不认识字。他的师父就劝他,你这句佛号就一直念下去,老实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快再念。
  海贤老和尚也是这样的,他的师父就教他念一句佛号,什么经、什么咒都没有教他,就教他你一句佛号老老实实一直念下去,你就会开悟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会开悟了。他真的深信不疑,老实念佛。所以他念了,根据我们净老和尚的分析判断,大概他念三年就功夫成片了,他真能老实念,深信不疑的念,三年;再三、五年,大概就可以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伏烦恼,事一心断见思烦恼;再过个三、五年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得到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但是他的师父交代,你知道了都不可以讲的,不能乱讲,不能随便讲。因为他的师父也不是一般人,也是得道高僧,明心见性的大德,所以有神通就知道,知道他在这个时代会遭遇到什么事情,事先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那是规定不可以念佛的,出家人都要被逼还俗,你要吃素也不能吃,你跟人家在人民公社,在那边吃大锅饭,那个都煮肉的,他去吃锅边菜。不准念佛,他心里默念,人家没有听到,没有念出声,那别人就不知道他在念佛,他还是念。不能拜佛,一大早起来,人家还没有起来,他先去偷偷的拜,拜完了,人家起来了,人家没看到。所以他经过了这么多的大风大浪,始终对念佛深信不疑。

  我们现在就是做不到深信这两个字,我们现在信有信了,不相信我们不会来念佛,也不会来打佛七。但是这个信,每一个人他信的深度不一样,这个信的浅深不一样。一般我们谈不到深信,浅信有,但是浅,深浅每一个人也都不太一样,总之要达到深信是很难的。所以佛在《弥陀经》、都给我们讲,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如果那么容易相信,佛就不会讲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佛讲难信,那肯定是有它相当的困难,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关键在这两个字。这个法门,信是第一个。第一个如果达不到深信,那个愿也不会恳切;愿不恳切,念佛功夫也不得力,这都有相关的。我们不能深信,这个是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绝大多数的念佛人都是不能深信,一般浅浅的信这个是有,深信还达不到,总是有怀疑,心里总是有怀疑。自己有怀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疑,往往我们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都没有怀疑了,但是事实上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

  有疑怎么办?听经闻法就很重要了。佛出现在世间给我们示现,他成道之后,他所表现给我们看的就是每一天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间断。现在我们净老和尚讲经六十几年了,比释迦牟尼佛时间还长,也是天天都在讲。为什么佛示现在世间天天讲经说法?而且讲了那么多的经,是不是佛想讲那么多的经?佛,实在讲他一句经也没有讲,佛在《金刚经》就讲了,他说如果有人说我有说法,那是谤佛,那不是真的,他一句也没有讲。一句没有讲,怎么讲那么多?现在我们看《大藏经》那么多,那不是佛要讲的,是众生疑惑太多了。众生有疑惑,佛要帮助众生断除疑惑,听经闻法,讲经说法,他的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断疑生信。你那个疑惑疑根断了,你的信心才生得起来。如果有疑根在,总是半信半疑,夹杂怀疑,往往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以为没有疑惑了。

  如果你深信不疑了,那你念佛念三年,肯定跟锅漏匠、跟海贤老和尚一样,成就了,往生就有把握了。如果我们念了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甚至超过三年,甚至念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了,好像还没有功夫成片,往生还没把握,这个我们自己就要知道,自己有疑惑在。这个疑你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放下,你有怀疑。疑的方面就很多了,所以佛讲那么多经,众生的疑惑太多,问题太多了。针对众生的疑问,佛来为他讲解,帮助众生断疑生信。如果不怀疑了,像海贤老和尚、锅漏匠,他一部经也没听过,一部经也没念过,一个咒也没念过,他就只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看他成佛就有余了。

  但是我们不是那种老实人,你要学学不来。现在我们净老和尚很慈悲,教我们看海贤老和尚,就是看他的行持,看他平常做人处事接物,就看这个。我们现在看的遍数都是很有限,因为我们佛七现在才开始。这次我也是下定决心,大家来看,过去我们佛七也都没有看,我想我们净宗学会都是接受净老和尚指导的,我们一定要听他的指导,如果不听他的指导,我们用个净宗学会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也劝大家要听。至于有些人他不想听,我们也没办法去勉强,这个就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一样,我们无法勉强。但是我们自己听老和尚的话,总是有好处。从这个地方也证实说我们对净宗的深信程度,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老和尚叫我们一天看三遍,我们就看三遍,这个就相信了,这个信就比较深了。像刘素云居士那是更深,那个信就更深了,她如果没有信心,她怎么会去看?她肯定不会去看。像现在我安排这个时间给大家看,还是很多人他不想看,他就跑掉了。跑掉了,他回到家里他会不会看?不知道,那就问他自己了。这个说明什么?他信心的问题。如果刘素云居士她自己一个人都一天看七、八遍,她的深信有相当深度的,不是一般的深信。所以这个信浅深,我们从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
  像老和尚给我们讲的,你一天看三遍,每天念一万声佛号,你一年往生就有把握。那你听了,你感觉怎么样?如果深信的反应是怎么样?深信的反应,他就没有怀疑了,就这样做,信,就这样修,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如果有怀疑,行吗?真的吗?他那个信心生不起来。信心生不起来,我们从哪里看?他就不听了,他就不看了,他就跑掉了,那就表示他没有信心,不要说深信,那一般的信心都没有。这样怎么能往生?因为没有信就没有愿,没有愿就没有行。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如果不看海贤老和尚的,那就要听老和尚讲《大经科注》了,这个要听。这个又不听,又不老实,这一生往生是很有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关键的字眼我们要知道,关键在深信。如果你深信,必不误众生,那是不会耽误的。如果做不到深信,有疑,这样念佛就很难成就,就是这一生还是种善根、结法缘,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往生就没把握,要等来生后世,看哪一生哪一世,他真正深信了,再遇到这个法门,那个时候就能往生。
  下面再给我们解释,『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佛所讲的,这个讲了六个正,正就是正确的,丝毫都没有偏差错误。「正教、正义」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教义,这个教义是正确无误的。「正行、正解」,行就是修行,我们生活上的行为;解就是我们的理解,就是理解。「正业、正智」。佛所说的都是正确,没有错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哈尔滨一温泉酒店发生火灾 已初步确定18人死亡
  • 中元节丨你知道何谓“三元”吗?
  • 《中餐厅2》王俊凯做饭卖相超好,年少成名的无奈却叫人心疼!
  • 滴滴公司百万悬赏杀害空姐司机,法网灰灰,嫌犯已落网?
  • 搞事情 | 大型抄作业翻车现场,学渣扎堆开会的欢乐日常
  • 3月24日|早起知天下——北京局地今天或将出现大雪,收起的羽绒服赶紧拿出来吧!
  • 林宥嘉晒儿子正脸照,网友称“大耳朵图图”,侧颜跟老爸一模一样
  •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 谁是C位主咖?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重磅出炉
  • 滴滴客服:我们已经下班了 | 小巴看一周
  • 年轻女孩看过来,这是一封救命帖
  • 突发!23岁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失联 确认遇害……
  • 痛心!又一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
  • 温暖!阴差阳错偶遇轻生男子 送货员用12罐啤酒救了他
  • 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科学家已发现第一直接证据!
  • 法律早餐2018.8.25星期六 高铁"霸座"男被罚款,伤害杀妻藏尸案朱晓东表示将上诉等
  • 自创偏方!老人吃掉上百支"皮炎平"软膏,医生一问都懵了……
  • 美国取消中国航线 贸易战再度升级?
  • 老太报警称总收暧昧短信,民警一看差点笑翻!网友:有故事!
  • 马云拿出164亿奖励的人都有谁?下一个阿里帝国会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