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总是我的日常,古代文学太难了[苦涩]书中只有两三句带过的为什么考研会考啊[苦涩][苦涩][苦涩]那我背了还有用吗?

所以这道题的重点是论述“庄老”在这个语境里“庄老”指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秦时期的“庄老”的道家思想,其指的是在玄学盛行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玄言文学,特别指的是玄言诗。所以在这里讨论“庄老”同“山水”的关系主要讨论的应该是玄言文学和山水文学的关系,涉及到诗歌领域应该主要讨论的是“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关系”,而非“庄老道家思想同山水的关系”。可是课本上的论述就只有“借山水体玄”“寓玄理于山水之中”“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这一个概念。我要是答题的话应该会简单说一下关系然后直接答大小谢的山水诗特色吧???
“孤清”“闲适”“哲理典故言情述志”“崇尚声色”“有句无篇呆滞单调”“客观描摹”
“情景交融”“摆脱玄言成分”“清新流丽”“追求声韵音韵和谐”“意锐才弱”

所以思路应该是先论述“庄老”指的是什么?庄老”和“山水”的关系是怎样的?“告退”和“方滋”又该如何理解?
一、《老子》《庄子》中提到“自然”的文字,大多指的是“天然”之意,可以当做顺其自然来解释,指向的是道家思想的自然无为的状态,表达的是他们的“道”的思想,和文学中的自然,尤其是和自然山水有着根本的区别。钱穆先生认为“自然”二字,在先秦道家观念中,尚未成熟确立,因亦不占重要之地位可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老庄的哲学思想并不能直接导出山水文学,所以可以这样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庄老”并不是直接指的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那么此处的“庄老”指的是什么呢?   魏晋朝时期和“庄老”联系最紧密的当然是玄学。魏晋玄学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试图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东汉以来有很多人反对两汉经学,不同程度地宣扬老庄思想。自正始起,玄学托于《老》《庄》《易》,再到向秀、郭象时期,玄学成为了当时思想的主潮流。玄学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当时名士反对虚伪礼教、崇尚自然。受到玄风的影响,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和开阔,其飘逸自然的特殊作用,使得魏晋时期的文学具有了超凡脱俗、超然尘世、自乐逍遥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的爱好与崇尚。
  在玄学思潮影响下,诗歌领域形成了以表现玄理为旨归的诗歌——玄言诗。《文心雕龙·时序篇》指出:“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勰在此论述了玄言文学的发展历程,随着玄学的盛行,谈玄的风气渐盛,玄学的内容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流成了文体,这就是玄言文学,其旨归是玄学思想,而不是直接指向的老庄的思想。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这一说法中,“庄老”指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秦时期的“庄老”的道家思想,其指的是在玄学盛行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玄言文学,特别指的是玄言诗。所以在这里讨论“庄老”同“山水”的关系我们主要讨论的应该是玄言文学和山水文学的关系,涉及到诗歌领域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关系,而非庄老道家思想同山水的关系。
二、“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一个论断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玄言诗告退了,山水诗产生了,玄言诗对山水诗的产生起着阻碍的作用。其实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前代文学对后代文学的作用,往往是有着双重的作用,玄言诗对山水文学的发展起到的也是双重的作用。
  玄言诗首先对山水诗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玄言诗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诗歌借助自然山水的描写来寄托诗人的玄学感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是为抒发玄学的感悟而服务的。这种采用以玄对山水的审美态度,观照大千世界,在体悟自然中抒发自己的玄学体悟。玄言诗并不是一味的谈玄论道,诗中有相当的笔墨用于写自然之景色,但这种自然之景又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玄理的抒发,服务于大道的阐释。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在玄言诗中山水描绘的意义,这样的山水描绘无疑增加了玄言诗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山水文学的写作方法,为山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山水文学脱胎于玄言文学,可能论者就是从这里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玄言文学中的山水成分对山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美学的借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看出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发展无疑起着另一方面的相反的作用。玄言诗中山水处于从属地位,山水并不具有真正独立的美学意义,虽然有少数的玄言诗中山水描绘优美,和玄理的结合也很自然,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玄言诗中的山水是为了玄理而山水,山水同玄理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这样的诗歌对山水诗的正常发展无疑会起着阻碍的作用,不利于真正发现山水之美,抒发山水之情。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发展起到了双重作用,现在我们把“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放在文学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解,来探讨山水文学的发展演变史。从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此处的“庄老”不是指先秦时期“庄老”的道家思想,而是指的是以“庄老”为内容兴起的玄学之风所引发的玄言文学,主要指的是玄言诗。而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发展又起到了双重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单向的发展过程。“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从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的道家思想,这种思想为玄学的产生起到了一个思想基础的作用,而玄学的勃兴直接促成了玄言诗的兴起,在玄言诗的发展过程中玄言诗和山水诗又发生了双向度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山水文学也得以发展。
三、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刘勰的原意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用当时的语言解释当时的话语。“告退”“方滋”在现代汉语里的基本意思是消失和产生的。如果用现代汉语的意思理解刘勰的意思很明显这条论断显得很武断。“退”在许慎《说文解字》中释义“却也。一曰行迟”。“迟”于《说文》中释义曰“徐行也”,于此有“减除”“删节”“渐少”之意。由此我们得知“庄老告退”的“退”字并不是消失的意思,而是逐渐减少的意思。“滋”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益也,从水兹声”,段玉裁注释曰“凡经传增益之义多用此字,亦有用‘兹’者”。因此“山水方滋”之“滋”在此含义为“逐渐增加”之义,而绝非“产生兴起”之意。
  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了“退”和“滋”的本意,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翻译刘勰的这句话:“玄言诗逐渐减少,而山水诗逐渐增多。”把刘勰的语言放回当时的语言环境中考虑就大体理解了他的本意,然后把他的论断放回到文学史的大背景中,我们就更能清楚刘勰的论断的文学史意义。刘勰的这条论断不仅看到了玄言诗的来源,它来源于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也看到了玄言诗对山水诗的双重作用,在这种双重作用中玄言诗逐渐减少而山水诗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是文学内部发展的必然。所以说,如果从整个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刘勰的论断基本概括了从老庄到玄学,从玄学到玄言诗,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发展变化历程,刘勰的论断无疑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而回过头来看,从“山水方滋”的时间来讨论刘勰的论断,或者从“山水方滋,庄老未退”的角度来讨论刘勰的论断,这两种研究无疑都是缺少文学史的眼光的,甚至是对刘勰的误解。

所以只有二完全是课本里的,一对课本足够熟悉可以推出来,三就完全靠天命了吧?
还是理解,理解最重要,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比如这里,如果理解了这道题考察的是玄言诗和山水诗的关系论述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然后注意定评,课本里面一个重要人物评价另一个重要人物的话有时间了最好自己去搜论文做一做拓展。不求记住但求理解。 https://t.cn/R2WxdDX

太原早秋

唐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作者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唐诗和宋词你更喜欢哪个#
更喜欢宋词。
唐诗一般说来格律太严格,宋词相对来说随意一点。但是随着对宋词的了解越来越深,才发现宋词其实规矩也挺多。
高中那会儿写过一些顺口溜,后来刚念大学,在高中班级群里发过一篇“作品”,取名《相见欢》,有同学说你这不是《相见欢》吧,这个词牌的词不是这样的。然后才想起来,是哦,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经常听到词牌名,但是并不知道词牌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导致闹了笑话。
后来才慢慢了解词牌名的含义,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叶韵,什么是入声,什么是正格/变格,什么是长调/中调/小令,什么是换韵等等。了解得越多,越发现还是写顺口溜容易啊,没这么多规矩,大不了跟人说我写的现代诗呗。所以很多人都说词是“填”的,因为有谱,只不过曲谱散佚了。也幸好汉语本来就带音调,所以按各个词牌的词谱填词也不错。
好几年前,一个高中同学的单位举办中秋朗诵比赛,要求每个办公室准备一首古诗词,一首现代诗,打电话请我帮忙,填过一首词给他,后来他说写得不错,没人挑毛病,同事们朗诵也挺配合,评了个二等奖,奖励了500块钱。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喜欢婉约派,谁都有那么几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日子。后来年纪稍长,就感觉整天期期艾艾,太不爷们儿了,变得越来越喜欢豁达豪放点的。
几年前,因为觉得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有点长,不如用来看点闲书,问一个朋友推荐点书看。他推荐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提醒我这套丛书都是繁体字编写的,偏学术。看到那么多名家,最后拣了《辛弃疾集笺注》,一共6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大概3年。读后感怎么说呢?单从书本身来说,笺注详细,但是有很多地方繁复,有极少数错别字,不认识的字或者简体认识但是繁体不认识的字多得让人绝望,如帥閫,糶糴,褫奪,樗栎,楶棁,橐駝,鹽,齋,齏,齧,釅,醪,醴,酎(对,跟酒相关的特别多,远不止这些)等等,只能下个字典APP慢慢查。不过通过辛弃疾的作品和笺注,更加立体的了解辛弃疾这个人和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辛弃疾虽然一生少年成名即是巅峰,后人无法知道他究竟军事才能有多大,不过从他提出的从古至今北方政权要直接渡过长江来攻打南方政权,非死即伤,而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攻打南方政权,基本都成功了,所以要注意长江上游的军事建设的观点(《九议》还是《美芹十论》记不清了)来看,他是很有战略眼光的,蒙古灭南宋就这么干的。另外,说起辛弃疾,我们第一印象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但是如果认为他只是一味的豪放,发牢骚,那这个人物我们理解的就太脸谱化了。表现他豪放的一面的词大家都知道很多,这里列一首他不是很著名的词来代表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首牢骚之作,把悠长的历史,宏大的世界,豪迈的人物都写出来了。当年看《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引“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来评价孙权时,我就觉得这句词太惊艳了,后来发现是辛弃疾写的,就难怪了。
辛弃疾也有多情的一面呢,文人骚客,谁还没逛过青楼啥的:
一剪梅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是一首忆妓之作,我刚读到的时候以为拿错书了。
还有逗比的一面:
记得当时在地铁上看到这首词,忍俊不禁笑出声了。
还有自恋的一面: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我个人知道的除了李白有这么“脸皮厚”自恋之外,就还有个辛弃疾了。
跑题有点远了,回到题目上来,从一个小点可以看出宋词格式变化更多,能抒发的情感更多,我比较认同有个答案说的,宋词跟家国天下远些,更多的都是个人鸡毛蒜皮的事。从宋词这个点切入,了解越多宋朝的历史,对这个朝代的好感就越低,毕竟皇帝都喜欢搞文艺创作和细软跑。
苏辛并称豪放派代表,但我个人觉得用豁达评价苏轼更好些,辛弃疾豪放倒是豪放,就是牢骚多了点。
最后,诗词歌赋,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虽然它们不再有它们那个时代的活力,但是我们可以让它们再次焕发青春。这些年,随着国力越来越强盛,越来越强的民族自尊心要求在各个领域重拾我们自己的东西。《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我觉得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做得挺不错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的云##北京的云# 我不能说#金牛座#是最懂得爱情的星座,但他们的确能够领略到爱的真实。现在的我真的很累,那些放下错误的人过得太过潇洒,我不能让善良的人遭
  • 里皮说:“我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希望年轻球员尽快融入团队,尽快取得大赛的经验。里皮说:“我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希望年轻球员尽快融入团队,尽快取得大赛的经验。
  • 想寻一份真 便出发做了旅人旅行从来不是因为我欣赏某一个风景,向往某一个地方而奔赴前往,因为我想出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每一个处我没去过的都令我夜不能寐,这大千
  • 我不知道我隔壁喝周围会不会住进小情侣,但是如果有,我会用这些原味配合着现场版的娇喘,用新买的水溶液看着电脑里的电影让自己放松一把...虽说在外人看来有点奇葩,但
  • 时刻守护饮水纯净,杜绝有害物质,#世界名筑连着我家#让来自迪拜的水流进千家万户,让每一滴水比纯金更珍贵~ 喝过迪拜的水么?时刻守护饮水纯净,杜绝有害物质,#世界
  • 所以追星带给我的是间接性治愈 当我想到他和去见他会很开心会很治愈 但他不属于我 我没法不开心就立刻见到他这种时候 可以陪我的人快出现吧。#One Mission
  •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正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世界的东方奇迹,成就了重大的卓绝风采。
  • #柒柒柒de全球购# 【香港】1178 SK2/SKll男​‌士神​仙‌水‎230mlSK2神仙‎水​‌功‎‌效​:令肌‌肤‎表​层‎‌幼滑‎清​新‌一‎改​善
  • 哪怕是穷一点,傻一点,也不能作恶多端,把人出卖。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背后被人说,暗地人算计,社会现实,人心难测,真真假假看不清,是好是坏分不出误杀 最大感触:要
  • 在公交总站,经与值班工作人员沟通后,民警调取了相关时段监控录像并在986路公交车上寻找。#我是副中心警察# 【事主手机遗落公交车 民警耐心工作帮寻回】7月5日,
  • 早安[太阳] 晨光总能让我学会微笑[微笑] #互粉大厅[超话]#学会遗忘,把那些曾经的伤曾经的痛都留给昨天,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让心不再受伤;学会珍惜,珍惜每
  • 塞涅卡在《论幸福生活》中说:“宇宙中位置较高的区域,由于更加有序,距离星星更近,所以不会结成云团,不会卷入风暴,可以免受一切混乱之苦:位置较低的区域则是闪电交加
  • 站在季节的转角,看流水光阴,轻易穿越了我人生的沧桑。人的一生,终究是要跟老去的岁月碰杯,带着一段残缺的记忆,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感受着岁月柔软,风物沛然,匆
  •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组火锅风格的国潮婚纱照,如果你和小编一样也是一枚地道的吃货 ,就跟着小编的文字一起了解一下吧。拍火锅题材,不光可以穿秀禾服,还可以穿简便的婚纱,
  • 也许你就是Maggie,不知为何一直没能找到对的那个人,生活中能依靠的并不是伴侣。 也许你就是Julie,错过了那个人,生活陷入了凑合的陷阱里,没有勇气挣脱。
  • 这集讲的就是川金丝猴的某个家族新生的小姑娘的成长历程,从出生的那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到食物丰富的夏天,玩耍嬉戏的秋天,万籁俱寂的冬天,再到来年万物复苏的春天[微风
  • 9️⃣许光汉真的太杀我了!”日子会一天一天地灿烂陪你把想要的都得到 @小林是李昀锐#日常[超话]# 虽然不开心 但是还是要开心啊 今日份开心事1️⃣西兰花好好吃
  • 当然我也相信怦然的路会很长,虽然知道会是一种奢望,但我还是希望岁女士能够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坦坦荡荡的给我们一个答复。岁女士抄袭了不止一次,我不想再去重审什
  • #品城寻味#My Daystar✨特别喜欢夜晚的校园 哪怕冻得哆哆嗦嗦也喜欢 在黑暗里闭着眼睛走路 在空旷的路上 把扫到两边的落叶踩得咯吱响 偶尔也能遇到一两个
  • 第十章我会好好照顾她 “很漂亮!”雍容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能够看出沐老太太对自己的礼物是喜欢的。或者说,她更满意的是肖家对自个小孙女的重视。“吴妈!”一声轻唤。